Welcome to Millwoods Acupuncture Centre

Millwoods Acupuncture Center
102, 2603 Hewes Way
Edmonton AB,   Canada

Phone: (780) 466-8683
www.acupuncture123.ca
     

首页   English version of this article   English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中文首页

参考文献

 

 

 

 

 



 

针灸治疗是心理作用?别逗了!

 -西方针刺研究中可能的缺陷和错误

摘要:目前,有些西方针灸研究认为针刺疗效不过是心理暗示作用。通过对比中西方针灸研究实验,我们发现西方针刺研究的第一周期刺激量和总频次治疗量(0.252.4)皆明显低于中国针灸(0.8018.0)的临床实际和针灸科研。结合我们自己的临床实际,我们认为这是导致西方针灸科研失败的最主要原因。现有资料提示高频次治疗时,针刺组疗效极普遍性地明显较高(45%以上)而虚拟对照组(无论刺入性或非刺入性)疗效较低(皆为平均23%),二者差异非常显著,同时,无论采用哪种虚拟对照组(刺入性或非刺入性),对照组平均疗效率几乎完全一样,多在23%左右,所以科研中所采用的虚拟对照组种类并非导致这一错误结论的主要原因。进一步讲,中国针刺可用于治疗昏迷,休克,痴呆,植物人状态,麻醉后苏醒延迟,休克病人全麻,还可用于针刺麻醉等病人处于无意识或极浅意识状态,说明针刺完全不需要对病人加以心理暗示也可以起到治疗作用。这是证明针刺并非心理暗示作用的最直接证据。应该说至今西方针刺研究对于针灸学的贡献不是发现了针刺的治疗作用是心理暗示作用,而是证明低频次针刺疗效低-一个中国针灸界早就明白的基本概念和常识。

我们提出进行针灸国际合作研究,以便完全消除西方针灸界对于针刺疗效的误解。由于针刺属于非常依赖个人技术能力的治疗手段,建议对针灸研究者的针灸能力有一定的选拔和检验过程。为将针刺过程中针刺刺激量的变异和不恒定性降低,可以考虑采用电针,温针,经皮电刺激等方法辅助针刺治疗。我们希望本文有助于打破西方针灸研究的原地踏步现状和自我纠缠的迷思,使西方对于针刺的兴趣从感性上升到理性阶段。


目录
摘要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临床针刺科研报告分析
2.1. Colquhoun 组资料
2.2. 急慢性腰痛和颈痛组资料
 2.3. 偏头痛和血管紧张性头痛组资料
 2.4. 更年期综合征治疗
 2.5. 西方针刺所涉及的其它疾病
 2.6. 目前中国学者针刺研究资料分析
 2.7. 恶心呕吐的针刺治疗
  2.7.1. 手术后恶心呕吐
  2.7.2. 放疗化疗后恶心呕吐
 
第三节 针刺研究中的对照组设置
3.1.常用虚拟对照组
3.1.1.刺入性虚拟针刺组(刺入性针刺组,针刺它穴或非经非穴)
3.1.2.虚拟针刺组,刺入皮肤浅层
3.1.3. 轻触及对照组(非刺入性针刺组)
3.1.4. TENS 刺激和激光针刺
3.1.5. 针刺非穴并通电刺激
3.1.6. 假TENS,假激光,假磁疗,假电针,假皮内针等

3.2.其它疗法中虚拟对照组的疗效
3.2.1.西医药物治疗中的心理暗示作用
3.2.2.手术疗法中的心理暗示作用
3.2.3.催眠疗法及其类似疗法中的心理暗示作用
3.3.心理暗示作用的特点
3.4. 心理暗示的双向作用
3.5. 病人对于疗效的夸大
3.6. 心理暗示作用并非总是占据一部分治疗作用
3.7.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治疗手段的治疗结果并非总是这些治疗手段的疗效之总和
3.8.心理暗示作用在针刺组和虚拟组的方向和大小未必相同
3.9.治疗手段的取舍标准

第四节 高频度针刺时虚拟对照组的疗效

4.1. 高频次治疗之疗效比较

4.2. 手法针刺,电针和TENS比较

4.2.1.手法针刺对比电针

4.2.2.电针对比TENS

4.2.3. 针刺式TENS对比理疗式TENS


第五节 针灸治疗中要注意的问题
5.1.什么是针刺疗法
5.2.穴位选择
5.3.穴位作用的特异性和普遍性
5.4.针感
5.5.循经感传
5.6.穴位的准确性
5.7.穴位的体表投影面积
5.8.补泻手法
5.9.针刺深浅
5.10.穴位数量
5.11.行针时间长短
5.12.留针时间
5.13.针刺频率
5.14.针刺治疗的时机
5.15.判断针刺治疗的远期疗效
5.16.辅助治疗
5.17.针刺疗法的适宜和非适宜病种

第六节 针灸医生的能力
6.1.针灸执照持有时间长短不代表临床水平
6.2.参研针灸师之选拔

第七节 中国针刺研究和西方针刺研究之异同点
7.1.实验设计
7.2.针刺操作者
7.3.止痛剂的使用
7.4.病人来源不同

第八节 为什么临床上针灸的治疗水平比这些科研报告中的针灸的水平好?

第九节 针刺不是心理暗示作用的直接例子
9.1. 针刺用于治疗各种昏迷
9.2. 针刺治疗休克
9.3. 针刺治疗持续性植物人状态
9.4. 针刺治疗痴呆
9.5. 针刺用于麻醉前和麻醉过程中
9.6. 单纯针刺麻醉及针麻复合局麻
9.7. 全麻后苏醒延迟
9.8. 休克病人的针麻
9.9. 全麻后针刺

第十节 不同针刺方法治疗效果不同
10.1. 不同的针刺穴位效应不同
10.2. 非经非穴和传统穴位效应不同
10.3. 不同手法效果不同
10.4. 针刺和假针刺对机体的作用不同

第十一节 针刺的治疗作用不是靠心理暗示的更多例子
11.1.针刺应用于儿童

11.2. 针刺用于动物


第十二节 为什么西方文章会得出针刺不过是心理暗示作用的结论
12.1.西方文章中针刺疗效和心理暗示组差不太多
12.2.简单地将针刺组疗效的大部分归结为心理暗示作用,剩余的小部分归为针刺的作用
12.3.不适当地选择针刺穴位,将其低疗效归结为针刺的低效
12.4.选择针刺并不擅长的病种
12.5. 将针刺,艾灸,拔罐,电针,耳针,TENS,按摩等治疗手段的疗效都归结与针刺
12.6.迷信大样本实验结果
12.7.视而不见同样大量支持针刺的文章结果

第十三节 专业界和网页上关于针刺的争论

第十四节 中国针灸界对于西方针灸研究的看法

第十五节 对针灸研究的几点看法
15.1.实验设计
15.2.地点
15.3.设立监督者
15.4.建议参试之针灸师
15.5.多中心科研
15.6.科研目标
 
第十六节 结论

第十节 关于本文的几点说明

注释

参考文献

第一节 前言

本人为针灸医师,从业多年,从病人就诊的人数和病人来诊时对他们周围人对于针灸的态度的描述上,都能感觉到针灸在西方社会的认可度在不断增加。如果说十年前病人打电话常常问的问题是‘什么是针灸?’,那么现在首先问的是‘针灸一次收费多少?’。人们已经习惯了针灸这个词,也知道这是类似于按摩,理疗的一种治疗方法。也知道如果西医,按摩,理疗没有解决的病痛,还可以试一试针灸。只有在疼痛明显减轻后,病人们才会躺在治疗床上,一边接受针灸,一边问针灸为什么会治病。

直到前几天,一个同行说他写了一篇文章,要为针灸正名,因为有些科研文章说针灸不能治病,所谓的治疗只不过是暗示作用 (placebo effect) 。就我所知,所有治疗手段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暗示性治疗作用,西医科研表明这种暗示性的作用会占大约 25% 30%,也就是说,哪怕你不给病人真实的药物治疗,仅仅暗示就能让 25% 30% 的病人也感觉到治疗的效果(至少指的是症状程度的减轻)。这让我大为困惑,难道在这些有关针灸的文章中,针灸的治疗作用也就是这么 25% 30% 的程度吗?这和实际效果完全不符合。

因此,我搜索了一下Google,首先就找到了一篇 2013年关于针灸科研的综述,作者是 Colquhoun D[1] 。题目是针刺并不能治病,针刺治病也不过是心理暗示作用罢了(Acupuncture doesn't work 以及 Acupuncture is theatrical placebo)(注1). 从中,我知道了至今关于针灸的科研报告有3000多篇。

作者在其严谨的综述分析后写道:显然,综合下来,关于针灸的试验结果各异,就算是用针灸治疗同一种疾病,其支持和反对的观点并存。哪怕现在有了数千份科研报告以及数百份综述,这种争论也不会消停。

  注1:我们后来找到其发表的文章:Colquhoun D, Novella SP. Acupuncture is theatrical placebo. Anesth Analg. 2013 Jun;116(6):1360-3. doi: 10.1213/ANE.0b013e31828f2d5e.

2011年,《疼痛》杂志发表的编者按也认为那些支持针灸的科研文章只不过是虚假报告,因为‘就算这些支持的报告也承认他们的针灸疗法只能用于某些疾病,却不能用于相类似的疾病。如果一种能治疗肌肉关节痛的新药物,它能治疗上肢的疼痛却不能治疗下肢的疼痛,你会怎么想?’该编辑写道:‘根本就没有必要再进行更多的针灸试验,足够了’。Colquhoun  也认为,由于已经被证明在作了3000个试验之后还不能得到统一的结论,我们该放弃花更多的精力在针灸上面。很难证明再有新的3000个试验会得出明确和清晰的结论。

Colquhou D 1指出:设计的比较好的试验基本上都倾向于表明针灸并没有治疗作用,因为所谓的针灸讲究的是将针扎在穴位上,可是在科研中,不管你将针扎在所谓的穴位上还是那些不是穴位的皮肤(非穴)上,其最终的作用和效果是一样的。该作者指出:临床研究很容易出现不同的结论(杂音),而关于针灸的临床研究中这种杂音似乎更高。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总结的话,就是针灸研究领域有过多没有用的杂音,而缺少有用的信号。

我们进一步找到了 Wang SM (2013)[2] 年为针刺辩护的文章。作者强调了针灸对于手术后呕吐,手术后疼痛,慢性腰痛的疗效;针刺和虚拟针刺組(即placebo组)对于人体止痛的不同机制;针刺和西药治疗的类似疗效程度;针刺的安全性,费用低等优点。但是,这似乎都不能说服Colquhoun 和他的同事。后者反驳说针刺没有自己的疗效就是没有疗效,针刺比虚拟针刺组高那么10%15%的疗效没有多少临床意义。

看来,双方都觉得自己很有理,却都不能说出对方观点的缺陷之处。支持针灸的人们不服气,不支持针灸的人们也觉得自己得到的是真理。而作综述的人们也无可奈何,觉得再给他们案头上送上另外3000个临床试验报告,他们没有信心得出个什么更清晰的综述结论。

喧闹一时 (但是也有半个世纪了),大幕似乎就此该落下,至少是该暂时落下。

本文作者无意不知天高地厚地要让针灸科研的大幕再次拉起,只不过是从一个搞过西医临床和科研,也从事针灸多年的临床针灸师的角度浏览一下这些已经发表的,特别是以上Colquhoun所引用的那些不支持针灸的文章,看有哪些因素会导致临床现实和科研结论之间这巨大的不一致。就是说,我们针灸的临床疗效可以达到至少80%的有效率,而为什么科研报告上的针灸治疗组和虚拟对照组的疗效会非常接近。如果按照平常的观点,虚拟对照组的暗示性治疗作用一般为25% 30% ,而如果我们的临床疗效也是这个数字,那么我们针灸诊所根本就不可能办下去,而是早就该关门大吉了。或者说心理暗示作用就可以使得病痛减轻80%以上,那么这种心理暗示作用就该发展成一门独立的西医治疗手段,何以西医基本上连催眠疗法这种明显以心理诱导为主的疗法的疗效都不承认?

在作这些工作的时候,我首先有这样几个问题希望从所读的文章中得到答案:

1.  这些针灸师是如何进行针灸的,如何选择穴位,是否行针,留针时间长短,是否有辅助疗法,比如艾灸,拔罐,刺血,刮痧等等。

2.  针灸的频次,是一周一次或两次,还是一天一次;如果要比较远期疗效,是否在持续针灸治疗后还有维持治疗,比如疼痛明显减轻后,尚有维持治疗,如一个月一次,共两到三次。

3.  针灸治疗期间是否注意避免病情复发的因素,比如长时间工作,长时间站立,走动,抬拉重物,体育锻炼等等。

4.  对照组的设置,对照组是否真的能作为对照.对照组是否也具有某种或某些类似于针灸的治疗作用。

5.  研究的疾病是针刺擅长的病种还是我们本来就不认为是针刺的擅长病种。

6.  这些科研文章中,针灸操作者的针灸能力是否可靠。如果他们不是真正的针灸医师,也没有多少临床针灸的经验,他就不可以代表针灸界参加关于针灸的科研。别给我说他们是家庭医师,或理疗师等等,这些头衔并不代表他们的针灸能力。同样,别说他们有多少年的针灸治疗经验,如果他们只是偶然用针灸,或每天只给1-2个病人行针灸治疗,其余时间是开西药,即常规的西医门诊工作;或主要是用物理锻炼治疗(理疗);或脊骨矫正手法治疗,别指望他们的针灸技术会有多高。如果他们的针灸技术高,就不会还是主要用西医西药;物理治疗和脊骨矫正手法治疗这许多临床病症。

 

 

 

 

第二节  临床针刺科研报告分析

2.1. Colquhoun 组资料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首先拜读了Colquhoun D 1所引用的那些不支持针灸治疗的文章, 以及Wang SM 2所引用的 Madsen MV(2009)[3] Vicker AJ (2012)[4] 的综述。

我们立即发现,这些文章中针刺基本上是每周一或两次。这和我们临床上针刺治疗的频度明显不同。如果我们将这些文章中针刺的剂量加以计算,得出针刺的第一治疗周期刺激量[2]和频次刺激量,发现第一周期刺激量(注2)为 0.26±0.12(Mean±SD),而频次刺激量为 2.43±1.71(注3)。见附表  1.

另外,我们也发现这些文章中的针灸组,有的为电针,有的同时使用其它治疗方法,比如同时用耳针,耳压,西药,理疗,按摩等等。这样,所谓的治疗效果就不可以单纯归为针刺治疗之功或过。因此,我们必须将混杂有其他疗法的针刺组排除。对于疗效判断指标,我们选择治疗结束后,以疼痛下降程度为疗效指标作比较。由于判断疼痛程度下降有不同的指标,我们首选VAS。将这些综述中所摘引的文章中报告的疗效加以总结,得出图1.

  注2:第一治疗周期刺激量为每周针刺次数除以7(每周七天)。如果针刺周期是每天一次,连续十天,休息两天后再开始下一个周期,则第一周期刺激量为10/12=0.83.所以第一周期最大刺激量为1.0. 第一周期刺激量和每次刺激量不同;每次刺激量与针刺手法(是否采用电针,温针,是否行针,行针时间长短等等因素),留针时间长短有关。这里的第一周期刺激量不考虑每次刺激量的大小。而这里的频次刺激量为第一周期刺激量乘以总针刺次数。
注3;本文数字一律为平均值加减标准差,即:Mean±SD。

 

Placebo.Fig.1 

 

Fig.1. n = number of experiment groups. AcupAcupuncture. E-Acup: electrical acupuncture. Acup+others: Acupuncture with medicine, exercise, or auricular acupuncture, etc. Acup + Physio: Acupuncture plus physiotherapy.

   

1各种治疗后疼痛程度改善率。图中所涉及的病症为慢性腰痛,血管紧张性头痛,肩痛,颈项痛,膝痛和偏头痛等。改良针刺包括电针,但不包括腹针等局部针刺法。针刺加其他之组包括针刺加理疗,针刺加西药,针刺加锻炼,和针刺加耳针等。

从图中可见,针刺组的确比虚拟针刺组(Sham Acup)的疗效高不过10% 左右。这就不难理解,如此小的差距,的确很容易出现有些文章支持针刺,而另外一些文章会否定针刺的有效性。当虚拟对照组夹杂有其它也具有治疗作用的治疗方法时,该虚拟对照组的症状减轻率当然会更高(37.2%),使得虚拟虚拟对照组和针刺组的差别更小而失去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图中也显示电针似乎比传统针刺疗效高一些,但高不很多(48.1% vs 42.5%.其原因很有可能是该电针组和传统针刺组的针刺频次都过低。这一点我们将在后进一步讨论。但是,电针组疗效高于虚拟对照组(48.1% vs 33.4%)。所有三篇采用电针的文章都认为针刺具有高虚拟对照组的疗效。

由于这里所涉及的文章中涉及的病症多样,而有些文章来自于相同的科研单位,比如说 Linde K (2005)[5]Melchart D (2005)[6]Witt C (2005)[7]Brinkhaus B(2006)[8]为一组Vas J (2004)[9]Vas J (2006)[10]Vas J (2008)[11]为一组。Scharf HP (2006)[12]Foster NE (2007)[13]为一组, 而Diener HC (2006)[14]Endres HG (2007)[15]Haake (2007)[16]为一组, Kerr DP (2003)[17]Kennedy (2008)[18]为一组。

如果这些研究小组保持相似的试验设计和操作来研究不同的疾病,那么他们不断发表否定针刺效果的文章就不足为怪。因此,我们有必要首先缩小病症范围,同时增加实验结果来源的多样性,以检验这种针刺方法和疗效结果之间的关联性,也就是说检验图1和附表1所反应的信息是否有普遍性。

为了后面的讨论方便,我们将这之前的文章称之为 Colquhoun 组。

2.2. 急慢性腰痛和颈痛组资料

Furlan AD2010[19] 综述资料分析(注4)

Furlan AD(2010) 19 有一篇非常专业和严谨的关于针刺治疗腰痛和项痛的综述。

  注4:Furlan AD 综述中的文章来源请看原文,这里不再作列入参考文献表(reference.

这篇综述的特点是包括了发表自中国的相关文章(附表 2,3)

如果我们也将这些文章中的针刺刺激量(附表 3 和附表 4 )加以计算,将中国的文章和西方文章加以比较,会发现西方文章中的第一周期刺激量为0.27±0.17(n=56),中国的针刺研究第一周期针刺量为0.79±0.33 (n=68). 西方文章中总刺激量为2.41±2.20(n=56),而中国文章中总刺激量为17.61±11.42(n=68)

那么,如此巨大的刺激量上的差异会对疗效有什么影响呢?

我们发现,中国学者和国外学者采用的判断疗效的指标不相同。国外常用的是连续性指标,如VAS,即将疼痛程度分为0-100毫米,让病人说出疼痛的程度为这0-100毫米的尺度上的哪一个程度。而中国学者多选用分级性指标,比如说报告治愈率,明显好转率,好转率及无效率。比如说治愈率指的是在参加试验的病人总数中,有多少人被治愈。两种指标各有利弊。从临床角度看,我们倾向于中国的指标,因为它能明白地说明一种治疗手段的有效性。它能指出有多少病人已经被治愈,而还剩下多少人还没有被治愈。

在总结国外的文章时,我们仍然注重治疗后疼痛指标的改变(而不是功能改变),治疗后即刻的改变(而不是数月后的长期疗效),单独用传统针刺手段(而不是混杂别的如按摩,理疗,牵引,药物治疗等),排除一次性针刺(如激发点刺激或穴位药物注射或经皮电刺激等)和比较针刺方法的文章(如比较浅针刺和深针刺,五次针刺和十次针刺疗效上的差别)。目的是要判断中国和西方研究者单独用传统针刺治疗时(也就是所谓的课本针刺法)(注5),由于针刺剂量的不同而导致的疗效上的差别。这个选择和分类原则将贯穿本文。

我们先来看西方文章中报告的针刺疗效(图2)。

  注5:课本针刺法并不完全等于传统针刺法

 

Placebo.Fig.2

Fig. 2. n = number of experiment groups. E-Acup: electrical acupuncutre. Advanced Acup: special manner of acupuncture , Acupoint injection. Acup + others: Acupuncture plus auricular acupressure,or TENS,or plus physiotherapy.  

 

西方文章中虚拟针刺组的疗效为25.1%±16.8%, 而针刺组为37.2%±21.0%。针刺组仅仅比虚拟针刺组也是高大约10. 电针疗效比传统针刺高 (45.2% vs 37.2%,更比虚拟对照组高(45.2% vs 25.1%)。

现在让我们来看中国的报告。总共59篇文章中,只有13篇文章中直接报告了疼痛程度改变的指标,而绝大多数多少报告临床治愈率,好转率和无效率。我们先看直接报告疼痛指标的结果,见图3

Placebo.Fig.3

Fig. 3. n=number of experiment groups. Acup: Acupuncture. Modified Acupuncture: Acupuncture plus various special hand manipulation techniques or electric acupuncture, or laser knigh-needle. Acup plus others: Acupuncture plus extraction, or electric acupuncture or acupoint injection.  

 

可见中国组中虚拟针刺组的疼痛减轻率仅仅为12.3%,而针刺组为50.8%。文章数量毕竟太少,尚不能由此作出任何结论。但是,单纯针刺疗法疗效比西医高(50.8% vs 34.6%),电针比传统针刺高(66.3% vs 50.8%),改良针刺法的疗效更高于针刺组(72.3% vs 50.8%).可见中国针刺法疗效比西方针刺法疗效高(比较图2和图3)。

如果我们将中国组中报告有治愈率的文章加以总结,提取治愈率,可得图4.这个规律仍然保持不变。

Placebo.Fig.4

Fig.4. n=number of experiment groups.  

4 中改良针刺组包括针刀,腹针,透刺,温针,健侧针刺,皮肤针等等。针刺加其它指的是针刺加推拿按摩,或加牵引等。而这些改良针刺法和综合针刺法早就是我们平常针灸临床治疗过程中的选择。

Furlan AD 19 综述中摘引的文章使我们能看出中国学者用针刺治疗的频次比西方学者高很多,而中国文章中的针刺疗效也很高,提示高针刺刺激量和高疗效可能有直接关系,由于绝大多数来自中国的文章采用的不是以连续性指标(VAS指标)作为判断疼痛改善的指标,所以,图 2, 3 和图 4 反映出针刺组比虚拟针刺组在高频次针刺(每天针刺)时的高疗效有必要找更多试验报告作进一步核实。

 

2.3. 偏头痛和血管紧张性头痛组资料

我们选择偏头痛和血管紧张性头痛的资料,因为这两类头痛在西方的发病率非常高,而止痛也是针刺治疗的强项。偏头痛和血管紧张性头痛的国外资料都来自于 Linde K 2009[20],[21] 的综述。而中国资料来自于万方医学网(主题词是针刺,偏头痛或血管紧张性头痛)见附表 5 和 6 . [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

头痛疗效的指标有头痛程度的下降,头痛持续时间的缩短,头痛天数的减少以及头痛发作频次的减少。我们首先选择头痛程度的下降为指标,次选头痛时间的缩短。因为,如果头痛程度不下降,头痛持续时间不缩短,就很难会有头痛天数的下降。

首先对比国内国外针刺剂量的不同。这已经是我们这篇文章的关注点了。

西方组第一周期刺激量为0.18±0.10n=21),而中国组为0.84±0.40(n=44),为西方组的4.6倍。总频次刺激量在西方组为1.66±1.14(n=21),而中国组为18.57±10.45(n=44),为西方组的11倍。

现在看中国和国外在疗效上的不同。同样,许多中国学者选用的是治愈率,好转率和无效率来表示治疗效果,单纯用头痛程度作指标的文章并不普遍。当然,治愈率和好转率也是根据头痛程度的变化来计算的。

按照疼痛程度下降为指标(图5),西方虚拟对照组和中国虚拟对照组的疗效基本一致(22.3% vs 18.3%.西方组中针刺组的疗效和虚拟针刺组相当(28.0% vs 22.3%),也和西药治疗组相当(28.0% vs 32.2%)。难怪西方针灸研究中有关治疗偏头痛和血管紧张性头痛的文章中,不支持针刺的文章偏多。

而中国组里,传统针刺组比虚拟针刺组明显高(42.7% vs 18.3%),电针(61.8%),改良针刺(55.3%)和复合针灸组(54.5%)都比传统针刺组高.

中国针刺组也比西方的针刺组明显高(42.7% vs 28.0%.

Placebo.Fig.5

Fig. 5. N=experiment groups. Sham: Sham acupuncture. Acup: Acupuncture.E-Acup: electrical acupuncture. Acup + others: acupuncture plus herbs, or medicine, or cupping.  

 

我们再来看以治愈率为疗效判断指标的中国组(附表 7 ,图6):

Placebo.Fig.6

Fig. 6. N=experiment groups. Acup + others: Acupuncture plus herbs, or scalp acupuncture, or Chinese Tuina massage.
 

6 同样显示针刺组治愈率比西药组高 (33.4% vs 25.2%),而电针比传统针刺组高(50.5% vs 33.4%,改良针刺组更比传统针刺组高(58.8% vs 33.4%).该图也提示:要提高传统针刺的疗效,或是采用电针,或改良针刺。需要说明的是加入图5和图6分析的文章并不完全相同(见附表5 6 )。

可见,腰痛组的各治疗分组彼此之间的相对关系在此头痛组得到了进一步重复,作为临床针灸医生,只不过针刺治疗偏头痛和紧张性头痛的疗效比治疗颈痛和腰痛差一些。这是临床实际情况。

 

2.4. 更年期综合症治疗

我们注意到西方一些文章说针刺治疗更年期综合症的疗效和虚拟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66],[67]或没有显著性差异(Ee C 2016[68],[69]。到底针刺能否治疗更年期综合症还是说不清[70],[71],[72]。但当我们将目光再次转向中国[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101],[102],[103],[104],[105], [106],[107],[108],[109], [110], [111],[112],[113],[114],[115],[116],[117],[118](见附表  8 ,9)

中国针刺的第一周期刺激量为0.73±0.26 n=42),而总频次刺激量为21.5±16.85 (n=42).

按照 Kupperman 评分(潮热程度)判断,中国针刺能将该指标平均降低61.7%±13.0%。单独耳针也可以将之降低63.7%±6.0%(见图 7.

单独电针也能达到这个效果(62.0%±10%)。

Placebo.Fig.7

Fig.7. n=experiment groups.  

请注意在这些文章中,电针组疗效并不比单纯针刺组高(62% vs 61.7%)。比较传统针刺和电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治愈率,电针组治愈率也不比传统针刺组高(图8a)。我们注意到电针组的针刺多数为每两天一次(或每周三次),第一周期刺激量为0.54±0.25。 而针刺组多为每天一次,第一周期刺激量为19.1±15.39(图8)。而电针组和传统针刺组的总频次刺激量相似,分别为19.1±22.36 22.36±17.49.提示高频次刺激(如每天针刺刺激)比每次针刺时的刺激量(如用电针电刺激)更能影响疗效的高低。

高频率(短时间多次数)比低频率(长时间,但是次数少)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好可见于耳压治疗。我们让病人每天每小时按压一次耳穴,每次1分钟。其效果远比每天一次,每次10分钟的效果好。

Placebo.Fig.8

Fig.8. n = published articles. No sham group.  

 

Placebo.Fig.8a

Fig. 8a. n = published articles. E-Acup: electrical acupuncture. Acup: acupuncture.  
   

  

2.5. 西方针刺涉及到的其它疾病

当继续浏览西方针刺所涉及的其它疾病,如高血压,哮喘,抑郁症等的治疗时,西方针灸研究绝大多数都是采用每周一次或两次针刺,极少有每周超过三次针刺的。每周两次的针刺治疗法,而不是每周三次或每天一次针刺,被西方针灸师认为是起效的最低要求[119]。而针刺组的疗效也和前面腰痛,项痛,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更年期综合征等一样: 或者与虚拟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别,或者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别但差别不很大。可见,这种针刺方式和如此的疗效,我们就得称其为西方针刺法了。因为如此的针刺方法和疗效根本就不是中国针刺的特点。

2.6. 目前中国学者针刺研究资料分析

查看了西方学者研究针刺的结果后,让我们在更大范围来看目前中国学者是如何进行针刺和都在研究那些疾病。对此,我们选择了上海针灸杂志20151月到8月发表的文章(注6)。

从中仅选择针刺临床研究的文章(排除“名医经验,动物实验,文献研究,

  注6:本文从20158月开始着手写作。

 述,针灸器材”等栏目中的文章),可得到128篇(见附表 10 11 ),加上 Furlan AD (2010) 19综述中发表自中国的文章,作为中国组。作为对比,我们也将Colquhoun D 1Madsen MV (2009) 3Vicker AJ (2012) 4Furlan AD (2010) 19,Linde K (2009) 5  等综述中的文章也作为西方组,排除重复文章后,得到90篇。

我们也将更年期综合症组中中国文章中的第一周期刺激量和频次刺激量加以计算,并和上面来自于西方各组和中国各组,包括上海针灸杂志中的文章 [120], [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151],[152],[153],[154],[155],[156], [157],[158],[159],[160],[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170],[171],[172],[173],[174],[175], 73 ,[176],[177],[178],[179],[180],[181],[182],[183],[184],[185],[186],[187],[188],[189],[190],[191],[192], [193],[194],[195],[196],[197], [198],[199],[200],[201],[202],[203],[204], 90 , 76 , [205],[206],[207], [208],[209], [210],[211],[212],[213], [214], 23 ,[215],[216],[217],[218],[219],[220],[221],[222], [223],[224],[225], [226],[227],[228],[229],[230],[231],[232],[233], 78 ,[234],[235],[236],[237],[238],[239],[240] 加以比较,得到图9.

Placebo.Fig.9

Fig.9. Schedule dose = First-circle dose X number of acupuncture session. If it is not mentioned in the article for how many times of acupuncture were performed, the session number is estimated as 1.5 times of the number in the first-circle of treatment.

第一周期刺激量= 一周内或一个治疗周期内治疗次数/一周或一个周期之天数。如每天针刺 次,休息两天,则第一周期刺激量为5/7=0.71.如果每隔一天治疗一次共30天,则第一周期刺激量为15/30=0.5. 如果每隔一天治疗一次,共10天,休息两天后接着下一个疗程,则第一周期刺激量为10/12=0.83.

注:data: mean±SD. 如果文章中提到了每个疗程中的治疗次数,但是没有介绍一共多少疗程,则总治疗次数按照一个疗程中治疗次数的1.5倍计算。如:针刺每天一次,七次为一个疗程,而没有说到底治疗了多少疗程,则总治疗次数为7x1.5=10.5次。




 

9提示:无论是治疗急性还是慢性颈部痛腰痛,或偏头痛,或紧张性头痛,或更年期综合征,西方组的第一周期刺激量相当一致,大约在0.25左右。而同时,治疗这些疾病,甚至包括更多更杂乱的疾病种类(如上海针灸杂志中所包括的多种疾病),中国各组的第一周期刺激量也是相当一致,为0.8左右。中国组的第一周期刺激量远远大于西方各组。也就是说,不管治疗哪种疾病,西方组的第一周期刺激量为0.25,而中国组为0.8,是西方组的3.2倍。

Placebo.Fig.10

10提示:无论是治疗急性还是慢性颈部痛腰痛,或偏头痛,或紧张性头痛,或更年期综合征,西方组的总频次刺激量也是相当一致,大约在2.4左右。而同时,治疗这些疾病,甚至包括更多更杂乱的疾病种类(如上海针灸杂志中所包括的多种疾病),中国各组的总频次刺激量也是相当一致,为18-20左右。中国组的总刺激量也远远大于西方各组。也就是说,不管治疗哪种疾病,西方组的总频次刺激量为2.4,而中国组为20,是西方组的8.3倍。

将中国组和西方组在针刺第一周期针刺的频次加以比较,我们知道大约80%的中国文章采用的针刺是每天一次(或每周5-6次)针刺法,而大约也是80%的西方文章采用的是每周一次或两次的针刺法。(图11)。

Placebo.Fig.11

Fig. 11. n = number of published articles. Note: Duplicated articles have been deleted. Articles indicating the acupuncture treatment such as “10 times over 3 months”is hard to interpret, so they are not included in the summary.    

 

Placebo.Fig.12

在图12(未包括上海针灸杂志中的文章)中,西方组中针刺一次的基本上是来自于日本的采用针刺激发点的针刺法,这种针刺间隔时间一般比较长;中国组中主要为针刺方法学上的研究,不是临床治疗研究。图12表示:对比西方针刺和中国针刺的总治疗次数,西方组大多数(76%)的文章治疗次数在10次以内,而中国组大多数在11次以上,25% 的文章采用21-30次治疗。这在西方组是罕见的。当我们将上海针灸杂志中文章(增加中国组文章数量)也包含在内,结果基本一致(图13):

Placebo.Fig.13

现在,我们可以总结出西方针刺的特点:每周一次或两次针刺,一共治疗10次左右。而中国针刺特点为:每天针刺一次(或每周5-6次),治疗超过10次,达20次或更多次数。所以,中国针刺治疗频度密集,次数更多。按照西方针刺方法,和虚拟对照组相比,针刺组的疗效时而高于虚拟对照组(如Colquhoun 组和 Furlon AD 腰痛项痛组),时而和虚拟对照组差别不大(如偏头痛和血管紧张性头痛组)。而中国针刺文章中,这种传统针刺基本上是作为对照组来比较更加有效的各种改良针刺法,见附表  2 36710 11

 

不仅在科研过程中,就在临床上,中国的针灸治疗也多采用密集针刺法。只有在病情不甚严重,病人时间或财力不充足,或针刺同时也采用艾灸或电针疗法等综合治疗时,有可能采用每两天一次针刺。Napadow V (2004)[241] 报道过他们参观中国的两个针刺诊所后的见闻。这两个诊所中每天就诊最多的病症为面神经麻痹,之后为各种神经肌肉疾病。针灸师平均每小时看7-10个病人。每个病人针刺大约25分钟。依病情和病症不同,每个病人需要每天或每隔一天来诊一次。相反,美国的针灸师平均每天看1.2个病人,平均针刺1小时,看的最多的疾病为肌肉关节痛等痛症为主的疾病。

中国针灸师所治疗的病种从偏头痛,原发性痛经,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带状疱疹,等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到乳腺增生,脑卒中恢复期,脑梗死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痉挛性脑瘫,中风后足内翻等功能运动性障碍,西医极难治疗的疾病(附表10 和附表11)。并不是说针灸只能用于以疼痛为主的,主观感觉为主的疾病。治疗这些疾病的治疗手段也非常多,从普通的西医,康复,到各种针刺方法,或针刺和西医药物,和中医草药,推拿,艾灸等的结合治疗。

我们也找到一篇文章即 Leibing E2002[242],采用的是每周针刺五次共两周,然后改为每周一次。可惜的是,这是一篇针刺和虚拟针刺组中都混杂有理疗的文章。并不是单纯针刺对比单纯虚拟针刺的文章。

中国杂志组资料对于针刺疗效的报告也有连续疗效和分级疗效两种。报告连续疗效的有82篇,而报告分级疗效的有98篇。我们将连续疗效的文章总结如图14(排除未完成治疗疗程的文章,比如说仅仅比较留针时间对于疗效的影响)。

Placebo.Fig.14

Fig. 14. n=experiment groups.  

 

从图14可以看出,传统针刺的疗效为42.3%左右,与西药治疗(41.9%)和草药(39%)的疗效相当;而电针(57.3%),温针灸(54.9%),特殊手法的针刺(54.4%),穴位注射(55.7%),或针刺加西药(54.4%),针刺加草药(65.7%),针刺加推拿按摩(52.2%)的疗效皆比单纯针刺高很多。单纯虚拟组疗效为29.7%,而虚拟组夹杂有其它疗法(这里是虚拟组+氟西汀片+康复)时疗效率自然更高一些(33.4%),再一次提示这种混杂性虚拟组的设置是不合理的。

要知道图14中所涉及的病种既有以主观感觉为主的疾病,如偏头痛, 产后抑郁症,肠易激综合征, 心肾不交型失眠症,原发性痛经,焦虑性神经症,胃痛,也有以客观指标为主的疾病,如中风后肩手综合征,颈脊髓损伤术缺血性脑卒全身麻醉后康复,脑卒中偏瘫,前列腺增生多囊卵巢综合征,痉挛性斜颈,中风软瘫期,面神经炎。前者占40.7%35/86),而后者占59.3%51/86)。我们并不能说针刺对于所有疾病都有如此的疗效,但是,图14毕竟可以让我们对于单纯针刺和各式各样针刺疗法治疗的疗效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2.7.  恶心呕吐的针刺治疗

探讨针刺治疗,一个绕不过去的针刺治疗领域是恶心呕吐的治疗。前面我们讨论了西方针刺研究中针刺疗效不佳的原因之一很有可能是由于西方针刺的频次太低。但是临床上,并不是所有的疾病状态都需要每天针刺治疗。对于一些偶发的疾病状态和症状,也许针刺一次或两次即可解决问题。一个例子是治疗手术后的恶心呕吐。本来针刺治疗恶心呕吐的其中一个穴位是内关穴,我们多在治疗急性胃肠道疾病及晕车晕船等情况下使用刺激内关穴的办法。而在这些病症时,针刺或按摩内关穴位的确是可以减轻恶心和呕吐的症状的。但是,恶心呕吐的原因很多,未必任何疾病过程中的恶心呕吐都可以只用一个内关穴位和只针刺一次就可以消除恶心和呕吐的。这是我们在检查西方针刺治疗恶心和呕吐效果前的基本考虑。

2.7.1. 手术后恶心呕吐

关于针刺治疗全麻手术后的恶心和呕吐,西方研究多单用内关穴位。刺激方法为针刺[243],[244], [245],[246], [247],[248] ,[249],[250] ,[251],[252],[253],[254]位注射 284,内关穴位按摩 [255],[256],[257],[258],[259],[260],[261],[262],[263],[264],[265],[266],[267],[268],[269], [270],[271]针刺加穴位按压[272],[273],电针[274],[275]穴位电刺激[276],[277], 激光[278],或皮内针 247。就针刺内关穴位而言,或为麻醉前针刺,或麻醉开始后开始针刺,或手术结束后开始针刺,然后观察手术后之恶心和呕吐出现率。

在比较针刺和虚拟针刺的研究报告中,一部分文章支持针刺组术后恶心和/或呕吐发生率比虚拟组高 243 246 247 248。也有一些文章认为二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别 244 245。当比较针刺组和无针刺对照组,结果也是如此,即针刺组比无针刺组恶心呕吐率低 250 251,或无差别 249。但是电针组皆比虚拟对照组效果好 247 275。选用两组穴位之效果比单组穴位效果好 253

如果我们将所有资料整合在一起(附表12),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不治疗,手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基本上在67.5%。虚拟对照组仅仅能降低发生率到56.5%。止吐药物可以使发生率下降到37.2%,而针刺治疗可使发生率下降到35.6%,经皮电刺激的疗效更好,为25% (图15)。

 Placebo.Fig.15

Fig. 15. n = experiment groups. Data not include articles that use grade scale for healing effects.  
   

  

中国研究者治疗手术后恶心呕吐,也多选用内关穴(附表 13 )。但是内关穴穴位注射最多[279],[280],[281],[282],[283],[284],[285]也有较多采用经皮电刺激[286],[287],[288],[289],或和止吐药物合用[290],[291],[292]。单用针刺与无治疗对照组比较者[293],[294],[295],[296] 较少,基本上没有比较针刺组和虚拟对照组的文章。只有两篇对比经皮电刺激内关穴位和虚拟对照组的文章 286, 289,而其对于虚拟电极也给予电刺激,所以不是较好的对照组。另一篇为将维生素B1注射在非穴点 283。再一篇文章是将药物注射在非经非穴点,或采用非刺入行针刺作为虚拟对照 284

考虑到发表在中国针灸杂志上的文章基本上都是“有治疗作用”的治疗方法,我们来看一看中国这些文章中,针灸治疗手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16)。

Placebo.Fig.16

 

Fig.16. n = experiment groups. Sham + others: Sham acupuncture plus Ondansetron, or vitamin B1 injection into either acupuncture points or into non-acupuncture points. Acupuncture + others: acupuncture plus acupressure.

 

从图16中可见,不加治疗,手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可达72%,和西方文章综述结果一致。止吐药能降低发生率到30.2%;针刺能将之降低到17.7%.其它各种针刺(包括电针,经皮电刺激,穴位注射等)的呕吐率和针刺组基本一致。针刺和止吐药物合用并不能明显提高针刺本身的效率(恶心率为16.7%)。

对比图15及图16,可以看出手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在无治疗组,药物治疗组,西方报道和中国报道的数值相仿。中国针刺单独用针刺很少,仅仅四篇文章,而其中一篇是针刺从麻醉开始持续到麻醉结束;还有一篇采用的是两组穴位针刺三次之多。中国研究者的努力(用针刺强刺激,较长时间,多穴位,或电针,或穴位注射或用各种经皮电刺激仪器等)可使得术后恶心发生率降低到20%以下,而西方组的方法,恶心率基本上还在25%以上。

15和图16资料提示:对于手术后的恶心呕吐,西方式针刺法也能降低恶心呕吐发生率,这和 Lee A (2009) [297]BaoT2011[298]Stoicea N 2015[299]的综述观点一致。针刺以及类针刺方法治疗效果和虚拟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这一点是西方针刺研究中矛盾结果最少的领域。这也许是Wang SM (2013) 2实在不能苟同Colquhoun D 1 对针刺的否定看法的原因之一吧。

也许正因为针刺能降低手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为了简化手术前后操作程序,西方更多的是研究内关穴位按压的方法。然而,穴位按压毕竟不是可靠的方法,导致研究结果在不同的研究中难以完全复制。

Pettersson H2012[300] 就指出针刺能降低手术后恶心的发生率,却未必能降低呕吐的发生率。而中国针刺研究者采用的穴位注射,或针刺采用强化刺激,所以同时报告恶心和呕吐的文章中,不但恶心而且呕吐的发生率都明显下降(本文未列出结果)。 

应该说手术治疗对于中国针灸界也是新课题,毕竟千百年来中医主要治疗手段为草药疗法,而不是手术疗法,许多现在用手术治疗的疾病以前都是用草药疗法治疗,如甲状腺肿大,乳腺囊肿,卵巢囊肿等等。手术进入中国是上世纪初的事件。当代针灸界也未必将手术后恶心呕吐单独作为治疗目标,所以研究文章较少。

对于选用内关一个穴位是否恰当和是否应该按照手术类型,如心胸手术,腹部手术,下腹部会阴部手术,颅脑手术等手术部位,以及手术所要治疗的疾病种类而按照针灸理论辩证选穴,需要很多进一步研究。就我们现有的知识,除了内关穴,还可以选用涌泉穴,足三里,中脘,合谷等穴位,而且多个穴位配合,疗效应该更好。进一步讲,除了一次性针刺,何不手术前连续三天针刺,术后再针刺一次,目的不单是降低手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还可以消除病人紧张情绪;稳定手术过程中的生命体征;减少手术中麻醉药用量;加速术后苏醒;降低术后疼痛程度,减少止痛药物用量;减少术中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出血量,减少伤口感染率,加速伤口愈合等等。由于单纯针刺对于针刺操作者技术要求高,我们建议用电针来保证针刺刺激量,提高针刺研究中的可重复性。

2.7.2. 放疗化疗后恶心呕吐

关于针刺治疗放疗化疗后导致的恶心和呕吐,西方研究也是用穴位按压[301][302][303][304][305][306],或耳针[307],电针[308][309],经皮穴位电刺激[310], 针刺和止吐药合用[311][312][313],电针合止吐药物[314],单纯针刺(无虚拟对照组)[315][316][317] [318][319],针刺加穴位按压[320]。而符合我们本文需要的单纯针刺对比虚拟对照组的只有Enblom A2011[321]Enblom A2012[322]。这两篇文章几乎是同一篇报道。就针刺而言,西方研究的基本特点是选穴以单穴内关穴为主(绝大多数文章都是如此),针刺次数少,一共两次 309 313 318,或每周仅仅1-2 317,或每周三次 316 321 322,只有一篇报道为电针每天一次共五天 314等。从中国针灸界角度看,针刺量不够强。

治疗化疗放疗后恶心呕吐,中国学者选多个穴位,多用足三里,或涌泉穴,很少单用内关穴位。用穴位注射多[323][324][325][326][327][328],其次为电针[329][330],经皮电刺激[331],或针刺加耳压加止吐药[332]。无论是足三里穴位注射,或电针,或长时间经皮电刺激,或多穴针刺,都体现出中国学者注重对穴位有足够的刺激量。

和治疗手术后恶心呕吐一样,治疗放疗化疗后的恶心呕吐也是针灸界的新课题。由于放疗化疗后的副作用并不仅仅是恶心和呕吐,还包括出血,易感染,疲乏虚弱,抑郁失眠,骨髓抑制(血白细胞减少,贫血,出血)等等,针灸治疗需要将所有这些副作用一并考虑来治疗,所以不可能只用一个内关穴位。如果盲目照搬治疗手术后恶心呕吐的方法,只用内关穴位,不从全身整体状态全面治疗,内关穴治疗恶心呕吐的疗效也不会好。

 

2.7.3. 妊娠早期恶心呕吐

Matthews A (2015)[333] 关于针灸治疗妊娠早期恶心呕吐的文章收集了55篇,从中选择出27篇符合其综述要求的文章。这些文章中只有2篇为针刺治疗,其它的则是生姜按压(10篇),指压(5篇),穴位电刺激(1篇),耳压(1篇),艾灸(1篇),以及维生素B62篇),止吐药(6篇)等。

一篇是Knight B2001[334],报告说针刺多个穴位,每周两次(前两周)之后每周针刺一次(后两周)针刺和虚拟针刺组疗效无差别。另外一篇是 Smith C (2002)[335], 报告说每周针刺两次(前两周)之后每周针刺一次(后两周)的结果是传统针刺(多穴)疗效高于单穴(内关穴)针刺,更高于虚拟对照组(单穴)和无治疗对照组。这两组研究的针刺频次和绝大多数西方针刺法一样,都是每周两次。这种低频度针刺治疗有可能显示出针刺治疗的疗效,但是也很容易导致失败。

而当我们将目光转向中国,发现一如我们前面所说的,针刺几乎都是选用多穴,每天针刺一次[336],[337],[338][339][340][341][342][343],而且疗效更高。而由于中国针刺没有选择虚拟对照和无治疗组作对照,我们无法肯定中国针刺组中心理暗示有多大影响。

观察西方治疗恶心呕吐的这三种临床情况,发现他们基本上是以刺激内关穴为基础,很少采用其它穴位。其起始原因可能是由于Dundee JW (1989)[344] 的报道说作者在参观中国一个诊所时,见到医生让病人按压内关穴来治疗妊娠期恶心呕吐。西方学者也就知道了内关穴位按压可以治疗呕吐。他们不知道的是内关并不是唯一可以用来治疗恶心和呕吐的穴位,更不知道不同原因的恶心呕吐需要不同的穴位及穴位组合来治疗。单在内关穴位上针刺一次有可能减轻或消除手术后的恶心呕吐,毕竟手术后的恶心呕吐一般也就持续24小时,导致恶心呕吐的原因随着麻醉药血浓度下降而消失。而对于妊娠期恶心呕吐和放疗化疗后恶心呕吐,导致恶心呕吐的原因,如体内激素变化和放疗化疗对人体的毒性反应会持续数天甚至2-3周,这种情况下单靠一个穴位和只针刺一次就想看到明显的治疗效果,那是对针刺疗效太过于高抬了。

小结:

(1).  西方针刺和中国针刺在针刺的频次上明显不同。西方针刺多为每周1-2次,总数多为10-15次以内;中国针刺多为每天一次,一周5-6次,总数多为10-20次以上。

(2). 西方针刺中针刺组疗效多为35%,和虚拟对照组差别较小;而中国针刺疗效多45%以上,和虚拟对照组差别较大。

(3). 西方针刺组较低的疗效有可能至少和较低的治疗频次有关。

(4). 针刺治疗急慢性项痛腰痛,更年期综合症的疗效较偏头痛和血管紧张性头痛的疗效高。

(5). 相同症状(如恶心呕吐)而原因不同,则针刺治疗的难易程度不同,需要按照中医辩证选穴和选择合适的频次治疗。

第三节  针刺研究中的对照组设置

3.1.常用虚拟对照组

中国针灸科研现在要回答的问题不是针灸是否能治疗疾病,而是回答如何使针灸治疗的效果更好,所以现在针灸科研设计中都不再设普通对照组(即不作任何治疗的对照组),而是直接比较针刺组和别的治疗组之间的疗效差别。

西方针刺研究,由于针刺治疗组的疗效平平,大约在30%-42%(图1,2,5),难免就会被怀疑针刺的治疗作用是否为心理暗示作用。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人们已经做过许多努力,设计了各种对照组,目的是让对照组只起到暗示性作用,而并不真正刺激穴位,然后将对照组的疗效和真正针刺组的疗效作比较。这种对照组被称为虚拟对照组,有时也被称为心理暗示组。

从西方文章看,针刺研究中的虚拟对照组各式各样,比如将针扎所谓的非穴位上,即刺入性虚拟针刺组,也避免得气刺激 1020,[345], 314;或者将针扎在相同的穴位上,但是仅仅是轻刺激;或用钝头针不刺入皮肤(非刺入性假针刺组);或者用牙签代替针刺针等等。其它的还有激光组,假激光组,以及皮下神经电刺激(TENS[346] 等。

这些对照组大致可分为四类:针刺进入皮肤的对照组(如刺入性虚拟针刺组);刺激皮肤但是没有刺入皮肤(可以称之为非刺入性对照组,轻触及对照组,如钝头针刺或牙签组);经皮神经电刺激及激光刺激;及根本就不刺激皮肤的假激光组,假磁疗,假穴位按压,或假皮内针等。

3.1.1. 刺入性虚拟针刺组(刺入性针刺组,针刺它穴或非经非穴)

针刺它穴指的是将针刺入其它经络路径上的穴位。针刺非经非穴指的是将针刺入的部位既不属于经络也不属于任何穴位的皮肤部位。针灸研究中很少有用它穴作为对照组(如有,仅见于中国文章中)。只有在研究穴位作用特异性时才会涉及到它穴的应用。而采用非经非穴作为对照组的就比较多。

采用针刺非经非穴作对照的前提是,如果该组治疗有疗效,这疗效就应该只是由于心理暗示造成的,而不是针刺本身所致。问题是:研究者是否曾证明过针刺这些穴位是没有治疗作用的[347]?针灸选穴有不同的方式。教材上介绍的方式只是其中一种而已。很难说在假针刺组,或轻度针刺组所选择的那些穴位在别的选穴体系中就没有相应的治疗作用[348][349][350][351][352][353][354] 1020。这一点Liu WH [355] Lund I2009[356], Lund I (2006)[357]以及White PJ2004[358]等人在他们最近的一篇综述中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

非经非穴对照组的设置并不能回答针刺的治疗作用是否为心理暗示作用这样的问题,而只能回答针刺传统穴位是否是针刺起效的必要条件这样的问题。中国针灸从来就没有说过只有将针扎在穴位上才有治疗效果而偏离穴位就必定没有任何效果。中国针灸的建议和要求都是指如何将针灸的疗效发挥的最好。所以,这一组对照组根本就不适合作针刺研究的对照组。

3.1.2. 虚拟针刺组,刺入皮肤浅层

有些对照组是将针刺入皮肤浅层。以此作为对照组 5, 14 ,[359]。由于浅刺法本来就是中国,日本等国家针刺界常用的针刺方法之一,这种对照组也被认为根本就不能作为心理暗示对照组 357, 613

 3.1.3. 轻触及对照组(非刺入性针刺组)

这一组对照组是用钝头针刺激皮肤,针不刺入皮肤,所以,这种对照组比刺入性对照组被认为更客观和合理些[360],[361],[362]。但对这种对照组的可信性也有不同意见[363]。由于目前绝大多数研究者仍然认为虚拟对照组的针具和穴位选择杂乱是导致西方针刺失败的主要原因,所以研究者们仍然专注于将虚拟对照组的针刺针规范化[364]

3.1.4. TENS 刺激和激光针刺

Grant D 1999[365] 等人用TENS刺激作为针刺组的对照组.TENS本身就有治疗作用 346[366][367][368][369][370]。所以TENS根本就不适合作为验证针刺是否为心理暗示作用的对照组。其所能发挥的只是比较了针刺组和TENS两种治疗方式之间的优劣。

激光组也一样,激光本身对穴位就有一定的刺激而有治疗作用[371][372][373],就如同用手指按压穴位(即指压治疗),按摩穴位(如脚底按摩等)都有治疗作用。用激光组的疗效来判断针灸的作用是否为心理暗示作用根本就不合适。和采用TENS作为心理暗示对照组一样,激光组也只能回答针刺组和激光治疗组二者疗效的高低之別,因而激光组的疗效不能说明针刺组就是心理暗示作用。

TENS 和激光是西方理疗师常用的治疗手段,详见后述。

3.1.5.针刺非穴并通电刺激

有些对照组既将针刺入皮肤,还通电刺激[374]。这类虚拟对照组实在不是合适的虚拟对照组。

3.1.6.TENS,假激光,假磁疗,假电针,假皮内针等

另外一类对照组是用TENS却不通电[375][376],用激光笔却不发生激光[377],用看起来像磁疗的贴片却不含磁性[378],用电针却不通电 275,或用皮内针却没有针头刺入皮肤[379],或假按摩手法[380] 等。这一类本身并没有明显治疗作用的对照组似乎比较理想。

如果我们将以上Colquhoun D 1Madsen MV(2009) 3Vicker AJ (2012) 4Linde K 2009 20, 21 Azad A (2013) , Moffet (2009) 353这些综述中含有的,以及更多不同来源的文章[382],[383],[384],[385], [386],[387],[388],[389],[390],[391],[392],[393],[394],[395],[396],[397],[398],[399],[400],[401] 中虚拟对照组加以分类,分为刺入性对照组(针刺入皮肤),非刺入性对照组(即假TENS,假激光,假磁疗,假电针,假皮内针等)和含有其它疗法的对照组(如虚拟对照组也用了理疗,西药 diclofenac,指导下的锻炼等 13),我们发现针刺研究中所谓的刺入性和非刺入性虚拟对照组的症状改善率是一样的(见附表14和图17),大约在23%左右。而一旦对照组中参杂有其它也有治疗作用的治疗手段,对照组的疗效毫无疑问地高于这个数值,能达到30.9%

Placebo.Fig.17

Fig. 17. n = experiment groups.  

这里,刺入性和非刺入性对照组的相同疗效说明:尽管人们一直以为刺入性对照组也会刺激皮肤而产生一定的治疗作用 357[402],但是归纳32篇文章即33个刺入性虚拟对照组的疗效,其平均疗效和非刺入性对照组(35)几乎完全一样。也就是说针刺研究中的疗效差异很有可能并不是由于选择了刺入性还是非刺入性对照组而导致的。其他学者也表达了相同的看法3[403]。临床上,对于皮肤的针刺刺激,如果刺激量很小,如刺入性浅针刺虚拟对照组,并不会产生明显的治疗作用(见后)

由于虚拟对照组中夹杂其它具有治疗作用的治疗方法后,其症状减轻率会增加,影响其和所对比的治疗方法的疗效对比,我们在图17中已经排除了这种混杂行虚拟对照组。

3.2.其它疗法中虚拟对照组的疗效

3.2.1.西医药物治疗中的心理暗示作用

心理暗示作用不仅仅出现在针刺研究中,也同样出现在西药和手术疗法过程中。这是不争的事实。早在1955年就有报道说西药治疗过程中,心理暗示的症状减轻率就可达35.2%[404]。我们找到一个关于西药的综合性网站,其网站上只收录属于“设计比较好的文章”。从中我们发现并非大多数或绝大多数西药研究中都设置有虚拟对照组(附表15 )。举例来说,止痛药Acetaminophen Oxicodone 有关的研究课题中,仅仅半数课题设有虚拟对照组。抗生素研究中的对照组就少一些,青霉素研究课题中的虚拟对照组仅仅为6.7%,而化疗药物 Fludora 研究中的虚拟对照组更少,仅仅为5.7% (18)

Placebo.Fig.18

Fig. 18. n = number of published articles.  

 

也就是说,目前的西药研究中,虚拟对照组也并没有成为“高质量课题设计”的必要条件。特别是要将一种新药和目前已经被临床公认和正在应用的药物作比较时,现有的药物组被设为对照组,而虚拟对照组及未治疗组都常常被省略。

据报道,西医药物治疗试验中,大約35%-39%的病人仅靠心理暗示就会觉得疼痛明显减轻[405],[406]。或38.4%的病人会感到抑郁感减轻[407]。單純心理暗示就可以使疼痛减轻15.9%[408]18.6%[409]18.9%[410], 20%[411],[412]20.6%[413]28.2%[414], 39.6%[415]。從另外一個角度講,据估計大約80%的抗抑郁药物的治疗作用可以归结为心理暗示的作用 407。由于这強大的心理暗示作用对于治疗效果的影响,以至於大約近一半抗抑郁新药都不能证明其药物治疗作用比心理暗示的作用強而被淘汰。而且这种心理暗示的作用在过去数十年来还在不断增加。有人认为不断增高的心理暗示作用也和近些年通过新闻媒体招揽参试者的方式有关[416]。我们收集到一些设置有虚拟对照组的西药研究文章(附表 16),计算出其中虚拟对照组降低症状的有效率为:31%±18% (n=22)(图17)。

3.2.2.手术疗法中的心理暗示作用

长时间以来,从来没有人怀疑过手术治疗过程中的心理暗示作用。但是,虚拟手术可以导致脊椎椎体骨折病人疼痛下降29.6%[417] 36.1%[418],偏头痛下降57.7[419]

如果我们进一步检查虚拟对照组在手术疗法中的应用,可以发现除了极少数临床研究外,绝大多数手术疗法中,研究手术疗法本身的疗效时[7],虚拟手术组常只是被应用在动物试验阶段,而不是人体临床试验阶段。

Wartolowska K (2014)[420] 收集了2969篇含有心暗示组(虚拟对照组)的研究手术疗效的文章。其中2860不符合综述收入标准.再排除另外一些文章,

  注7:手术后的某种虚拟操作之疗效不属于手术本身的疗效。比如说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研究远端肢体缺血性预激对于疗效的影响,就不属于冠状动脉搭桥术本身的疗效。

对最终53篇文章做了综述研究。这53篇文章中,74%发表在2000年以后。绝大多数文章研究的是病症并不严重,或并不危及生命的疾病,如重症肥胖,食道反流。研究最多的是内窥镜手术。绝大多数文章以病人主观感觉的改善为判断疗效的指标,如疼痛(32%),症状或功能改善(32%),或生活质量改善(15%)。42%的文章以客观指标作为疗效指标。大多数文章涉及的病人数量较小,在10-298名病人之间,平均60例。没有1篇文章研究开刀手术中的心理作用,如剖腹手术,开胸手术,开颅手术,或其他需要大面积切开皮肤的手术。在这些文章中,49%的文章报告说手术组疗效高于虚拟对照组,51%报告手术组和虚拟对照组之间的差别没有统计学上的意义。总的来说,就算手术组的疗效高于虚拟对照组,其疗效也比后者高的不多。

Wartolowska K (2014) 420 的综述明确告诉我们,外科领域里采纳虚拟对照组来判断手术方法的有效性和必要性的文章非常少。作者认为,尽管对于典型的开腹,开胸,开颅和其他需要大面积切口手术来说,加入虚拟对照组有很大的危险性和存在伦理上的不合理,但是对于现在和未来的病人,对于支付治疗费用的保险公司和政府机构,我们还是需要对于现有外科手术的真实疗效进行有虚拟对照组以及未治疗组的对比验证。

当我们收集更多资料,并将这些涉及外科手术的文章中虚拟对照组的症状减轻率加以分析(附表 17 ),可知西医组的心理暗示作用减轻症状平均为32%,而手术组的心理暗示组的作用为37%±18%(n=16) (见图17)。如果我们不能就此就认为针刺组的心理暗示性治疗作用比西医组和手术组的心理暗示作用小的话,至少我们也可以判断前者并不比后二者高.

Hennessey S 2012 404对药物,手术和医疗仪器研究过程中的心理暗示组的历史作过非常详细的介绍。

他在他的网页上介绍道:“纵观历史,许多现在经典的医学治疗措施在一开始就没有进行过单盲或双盲对照,比如会阴切开术,颈总动脉动脉内膜切除术以及激素替代疗法。有些常用的医疗措施最终被证明没有治疗效果,有时候甚至还像其本身广告上讲的要治疗的疾病那样有致命危险,如扁桃体切除术,子宫切除术,脑叶切开术,乳房根治切除术。还包括为早期发现肺癌而作的X线扫描照相,治疗溃疡的质子泵抑制剂,治疗乳腺癌的高剂量化疗,和预防心血管死亡的预防性支架手术等。许多医生们所使用和采纳的医疗措施并没有得到单盲和双盲对照研究的检验。

我们可以将那些没有经过这种单盲双盲检验的经典和常用的手术疗法列出一长串单子。最近检验ClinicalTrials.gov 资料库就发现采用过心理对照组的医学研究很少,在9553篇文章中仅仅有465篇。也就是说只有4.8%的文章中有心理对照组。医学杂志中发表的非常多的是那些在临床上开始大量使用前并没有经过随机分组和单双盲对照,心理对照组检验其治疗有效性的文章。

对于药物,FDA仅要求研制者提供能证明其产品比心理对照组疗效高的证据。而对于医疗仪器,只要求提供该仪器的治疗效果比现有的仪器治疗效果一样就可以了。FDA并不拒绝那些设计的不完善的临床研究。完善的研究只是同行评审的要求。FDA也并不特别去控制和影响那些参加临床研究的医生们或研究者们,而老百姓却一般认为FDA已经对这些仪器的有效性进行过审查和检测。

……

外科手术研究中采纳虚拟手术对照组的研究很少[421],原因是昂贵的费用,伦理上的困难和很难说服病人参加。没有人愿意作这样的研究,医生们不愿意,病人不乐意,大学的研究者们也不愿意,也没有任何机构(如保险公司)愿意支付这样的费用。结果是,大量的外科手术方法并没有经过所谓的医学研究中所需要的单双盲对照组这样的硬性要求(金标准)的检验。

其中一个例子是脊柱融合术,其被认为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根治术。这是一个经常施行的手术。2006年,有超过150000患者接受过脊柱融合术。每个手术花费大约42000美元,这还不包括随访费用。这个常用的手术却没有足够的医学研究支持其治疗的有效性。虽然X线,MRI, CT扫描常能检测出一些脊柱结构上的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或脊椎塌陷,病人腰痛的原因其实并不确定。一般来说,不经过有效治疗,腰痛也会在两周到数周缓解。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突出的椎间盘也会自行回复原位而不再压迫神经,而炎症也会消退。

对于大多数患有慢性腰痛的病人,腰椎融合术并没有解除疼痛或改善腰椎功能的作用。一到两年之内,无论是做过手术还是选择不作手术的病人的症状都会有相当程度的改善。那么,脊椎融合术是不是对于有些疼痛厉害的病人来说就是个昂贵的心理暗示作用?

当研究者们认为针刺对于椎间盘突出症或一般腰痛没有治疗作用的时候,这个观点应该在更大的范围内检视其是否正确:一两年里,连续的针刺治疗明显改善症状所需要的费用远比无效的脊椎融合术要少。

 

3.2.3.催眠疗法及其类似疗法中的心理暗示作用

心理暗示指的是对病人采用某种“欺骗性”诱导,“暗示”病人他得到了某种治疗。而催眠疗法及其它类似疗法如语言行为指导疗法等,却是直接和明明白白地诱导病人观想所需要的治疗结果。二者的相同点都是通过对人的精神和意识的刺激来达到治疗作用的,也就是说,这是通过意识层次来改变疾病现状的方法。而针刺,药品,手术等基本上是在躯体层面改变疾病现状。

文献中能得到的设有虚拟对照组的催眠疗法和CBT疗法的文章并不多。收集仅有的文章后[422],[423],[424],[425], [426],[427],[428],[429],[430],[431],[432],[433],[434],[435],(附表18 ),我们发现催眠疗法本身的虚拟对照组之症状减轻率为39.6%±19.0% (n=14),而将催眠疗法,CBTAlpha-feedback 等疗法全部算在内,其心理暗示组的平均症状减轻率为 32.8%±20.0% (n=20)。这个结果提示通过精神意识层次,无论是明示还是暗示,其对躯体疾病之主观症状的改善率不超过40%,也就是说不超过手术中的心理暗示组的疗效(见附表18 )。

 

3.2.4.理疗治疗中的心理暗示作用

物理治疗在西方十分普遍。西方理疗采用激光,经皮肤电刺激[8],超声刺激,按摩,安排病人锻炼等等。

Wartolowska K (2014)[420] 收集了2969篇含有心暗示组(虚拟对照组)的研究手术疗效的文章。其中2860不符合综述收入标准.再排除另外一些文章,我们随机抽取了Medline上收集的含有虚拟对照组的理疗研究文章大约31篇(附表18a

  注8:本文中,如果激光和经皮电刺激作用于针灸穴位,则归类于针刺治疗。
382, 384, 388, 389, 390, 391, 392, 393, 395, 398,[436],[437],[438],[439],[440],[441],[442],[443],[444],[445],[446],[447] ,[448],[449],[450],[451],[452],[453],[454],[455],[456],[457],[458],[459],[460],[461],[462],[463],[464],[465],[466],[467],[468],[469] ,[470],[471] ,[472],[473], ,[474],将其中的虚拟对照组和其它治疗组作一对比,可见虚拟对照组(主要为非刺入性和非刺激性的激光,或TENS等)的症状减轻率为20.1%±14%,而单纯激光,或单纯TENS等的症状减轻率为44.6±21% (图18a)。而在理疗研究中,支持理疗具有除了心理因素外的治疗作用的文章也是占绝大多数。

Placebo.Fig.18a

Fig. 18a. n = number of experiment groups.  

 

那么为什么理疗的疗效能达到如此高,出现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疗效呢?由于理疗研究中的虚拟对照组疗效和图17所示的针灸研究中的虚拟对照组疗效基本一致,那么,原因就该是由于理疗本身的治疗作用高。 我们将理疗研究中的治疗频次也加以总结,发现这些理疗研究中,近一大半文章(58.4%)所采用的治疗频率为每周三次或更高(每天一次的文章占39.6%)(图18b)。

 Placebo.Fig.18b

Fig. 18b. n = experiment groups.
 

为什么西方研究理疗时采用每天一次或每两天一次治疗的方案比较多,而研究针灸时,多采用每周1-2次的治疗频次.

我们將TENS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病例加以总结,可见虚拟对照组疗效并不随第一周期频率增高而增加,而却随着第一周期频率增加而增加(图18c)。由于TENS每次治疗时,当对于神经肌肉的刺激量相对恒定,治疗频次高低明显影响着疗效的高低。

Placebo.Fig.18c

Fig. 18c. n = experiment groups.  

 

3.2.5. 脊骨神经矫正术的心理暗示作用

脊骨神经矫正术和按摩是西方替代医学中除了理疗外的两大组成部分,针灸的使用率远远小于这两种治疗手段[475][476],[477]。医疗保险也花在这两项上的费用也远远超过针灸。Consumer Reports 杂志(2011[478]曾有过一次调查,发现患有腰痛的人,36%用过脊骨神经矫正术,24%用过按摩,而只有8%用过针灸治疗。另外,头痛或偏头痛的病人,15%用过脊骨神经矫正术,14%用过按摩,而只有7%用过针灸治疗。针灸无论如何都还不是西方国家,甚至都不是台湾民众常用的替代医疗手段。

然而,关于这些治疗的文章本身就很少(和针刺相比)(注9),而含有虚拟对照组的研究文章就更少(注10)。我们能收集到的脊骨神经矫正术研究中含有虚拟对照组的文章中 438[479][480],[481],[482],[483],[484],[485],[486],[487],[488], [489],[490],[491],[492],[493],[494],[495],[496],排除非对比疗效,或每组例数过少,或试验本身未完成的,共收集到20篇文章(附表18b )。

脊骨神经矫正术研究中虚拟对照组的疗效平均为17.3%(虚拟矫正术组,n=15)19.6%(虚拟激光或虚拟超声组,n=4)。虚拟对照组含有其它疗法(这里是含有正规脊骨矫正治疗,或西药,或另外一种形式的虚拟方法),则疗效当然会增高很多,达49%.而脊骨矫正组疗效仅仅为23.3%±14% n=20),

  注9:

Check Pubmed using keyword “chiropractic”, we can get 6787 articles, but with “acupuncture”, 24692 articles.

注10:Check Pubmed, using keywords “placebo chiropractic” yielded 149 articles, “sham chiroopracitc”, 103 articles. “placebo acupuncture” yielded 1469 articles, and “sham acupuncture”, 1635 articles. 

 见图18d。 检查附表18b 可以看出,脊骨神经矫正术研究中的疗效数值普遍比较低,症状减轻率超过40%的非常少见。

 Placebo.Fig.18d

Fig. 18d. n = number of experiment groups. Sham (other form): sham ultrasound, sham laser or sham other form of instrument.  

 

我们也将这些文章中治疗的频次作了检查(18e),发现共19篇文章中就有6篇难以判断治疗频次。剩余的13篇文章中只有3篇(23.1%)文章采用的是每周超过4次治疗,6篇(42.9%)为每周三次治疗。显然,这种频次比理疗研究的频次(41.2%的文章为每天理疗一次)明显低,更比中国式针刺低(77.4%的文章为每天针刺一次)。很有可能这种低频次治疗方案是这种治疗方法疗效不甚高的原因之一。然而,比较脊骨神经矫正术,理疗和针刺,脊骨神经矫正术更属于对于个人技术要求高的治疗手段(针刺研究中一般都能达到得气这一基本要求而具有一定的疗效),如果参研操作者技术不高,研究失败的可能性必定非常高。就我们个人接触到的这一行的疗效,似乎医生之间能力差别的确非常大,因为我们许多病人是脊骨神经矫正术治疗后转来针灸的。

Placebo.Fig.18e

Fig. 18e. n=experiment groups.

 

总的来说,脊骨神经矫正术研究的文章少,按照我们这种归纳方法,其疗效和虚拟对照组差别很小而难以区别。这种治疗技术也属于非常依赖个人技术水平的治疗方法,如果参加研究的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不很高,其科研失败的可能性必定很高。

3.3.心理暗示作用大小比较

现在我们可以将针刺研究中的刺入性对照组,非刺入性对照组,对照组加杂其它疗法,和西药研究中的对照组,手术研究中的虚拟对照组,理疗研究中的寻对照组,脊骨矫正术研究中和催眠疗法中的虚拟对照组,等作一个总结(图18f

Placebo.Fig.18f

Fig.18f. n = experiment groups. * Laser or TENS used in physiotherapy studies.  

 

我们发现针刺研究,理疗研究和脊骨神经矫正术研究中的虚拟对照组(多为不通电的电疗仪器,或不发射激光的激光组等)疗效皆不超过为25%,虚拟西药组为30.9%, 虚拟手术组为37%,而虚拟催眠疗法为39.6%

18f 资料和当下的现实非常吻合:人们毕竟对于手术治疗的期望最高,西医西药次之,针刺最低。毕竟许多人对于针刺治疗是怎么一回事都不明白,西方针刺研究选择的就说从来没有体验过针刺治疗的病人。这些病人连自己得到的是真实针刺还是虚拟针刺都分不清(如果能分清楚则这些科研分组皆失败)。由于主动诱导性治疗,如催眠疗法,能导致症状减轻平均达40%,似乎可以说精神信仰可以对人躯体的影响力最大也就是40%。图18f资料也许可以解释许多人在参加了宗教组织,经历过某些部落祈祷仪式,或参加了气功类锻炼(如气功,Reik, therapeutic couch)或治疗后身体会好转。人不仅有躯体,还有精神。躯体疾病可以影响精神,而精神也会影响躯体功能。这在中国医学中早已经被明确阐述过了。

请注意,这里针刺研究中的虚拟对照组疗效平均为23%, 而 Colquhoun 组中的虚拟对照组为33.4%,而其中多数文章为否定针刺的结果。这种较高的虚拟组疗效和容易出现否定性结果,也就是说针刺组和虚拟对照组之间的疗效差别失去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别,和较高的虚拟对照组之间是否有一定关联性?

我们将本文收集到的,针刺研究中含有虚拟对照组的文章作一总结,发现当虚拟对照组疗效率低时,针刺的疗效和虚拟对照组疗效之间更容易出现显著性差异而支持针刺具有治疗作用 (注11)。如果以虚拟对照

组疗效为 23% 作为界限,我们注意到虚拟对照组在疗效低于23%的文章(32篇)中,75%为支持针刺的文章,而该疗效高于23%的文章(27篇)中,70.4%为否定针刺的文章。我们也可以将这个分割线定在31%。 那么虚

  注11:如果文章中有些疗效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而另外一些没有,则该文章被归入否定性文章。
拟对照组在疗效低于31%的文章(39篇)中,69.2%为支持针刺的文章,而该疗效高于31%的文章(20篇)中,75%为否定针刺的文章.也就是说,如果以23%31%的虚拟对照组作为分割区,虚拟对照组疗效低于这个分割区时,文章出现支持针刺的机率为75%,而高于这个分割区时,出现否定性文章的机率是75%(图18g)。也就是说,超过23%的虚拟对照组疗效区可以被看作为针刺研究有可能失败的“警戒区”,而超过31%即进入“危险区”。如果虚拟对照组的疗效率超过23%31%,而针刺组因为各种原因疗效没有发挥出来(如过低的治疗频次等),就非常容易导致研究失败。

当然,这是对于目前西方针刺研究结果的大致总结。对于中国针刺研究的结果,这个规律未必适用。

Colquhoun D 文章中所引用的五篇否定针刺的文章,Linde K (2005)5Melchart D (2005) 6, Haake M (2007) 16, Witt C (2005) 7, Cherkin DC (2009)[497], 中之虚拟对照组的症状减轻率皆在23%以上。而 Linde K (2005) 5Melchart D (2005) 6Witt C (2005) 7属于同一研究小组,也都是德国组。这5篇文章中针刺方式也都是每周2次。

本文所涉及到的,发表自德国的文章有8篇,其虚拟对照组的症状减轻率皆在23%以上,属于“高危区”。德国组如此高的心理暗示作用是否与当地参试民众的受暗示体质有关,还是和这些研究多数属于保险公司付费而病人属于客气人群而会夸大症状减轻程度,导致虚拟对照组的症状减轻率较高,或是由于其它原因,我们目前不得而知,也不再属于本文进一步探讨的范围.

 

3.3.心理暗示作用的特点

试验发现同样的暗示加在病人身上时,对病人的暗示作用比对健康人要强烈[498][499]。对于急性疼痛病人的影响比對慢性疼痛的病人或试验性疼痛的病人明显[500]。对于疼痛程度剧烈的病人比对疼痛程度较轻的病人明显[501]。这可能是病人的求愈心要比健康人要强。这个实验提示在健康人身上的实验未必就一定符合病人的实际情况[502]。这也是我们本文要排除在健康人身上作的那些文章的原因之一。

而虚拟对照组作用的强弱被认为和下列因素有关:心理暗示作用,疾病的自然转归(注12);疾病的自动痊愈(注13);病人对疾病好转的期盼心;临床医生治疗过程的态度和治疗行为,对病人的关注程度;症状好转之指标的可信度;以及参试病人的合适与否。另外,心理暗示作用更容易出现在参试组数多(注14)

治疗频次高,以及治疗频次不固定的病人组。女性比例高的试验,病人来自于商业广告招揽的病人比病人来自于医疗单位推荐介绍更容易出现暗示作用 407。治疗前疾病的严重程度越低,则药物的有效率(和心理暗示组的差别)就越大 407,虽然这一点和其他人的发现[503]不同。

 

注12:疾病的自然转归:有些疾病在试验期间会自然好转,比如过敏性鼻炎在夏季好转。

注13:有些疾病,即使不治疗也会自然好转。

注14:指有两组或更多试验组的临床试验比只有一组实验组更容易出现心理暗示作用。

病人完成试验的比率(即完成率)越高,药物的有效的可能性就越低。可能是这类能完成试验的病人更有可能受到了心理暗示作用 407。心理暗示作用的大小也和试验的年代和文章发表的年代有关,因为三十年前人群整体表现出的心理暗示作用比近些年低,来自于商业广告宣传而参加试验的病人(包括来自于私人医疗机构)比来自于医疗单位推荐的病人数明显增高,这些都使得近些年的临床试验更容易受到来自于心理暗示组的抵消性影响。

3.4. 心理暗示的双向作用

心理因素会导致疾病,也会有助于缓解疾病,这个概念在中医是常识。中国文化中就有“望梅止渴”的正面诱导作用的成语,也有“杯蛇弓影”这种对人造成负面影响的成语。正面的情绪影响能使中国人完成艰难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能以及简陋的武器装备在朝鲜对抗现代化的联合国军。而医生对病人明示或暗示他的寿命的最后期限,还真能加速病人的死亡。所以医生面对病人,必须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对于病人的影响。

所以,中医医生一般都很注意自己的言语和行为对于病人的影响。我们非常反对有些医生对病人,比如癌症病人宣布他的生命也许只有几个月或几年那样的明示或暗示。

目前对于心理暗示作用的研究还集中在正面诱导对于疗效的影响,很少有负面诱导对于疗效影响的研究。而临床治疗过程中,病人既会有对于治愈的期望心,也会有对于治疗手段或治疗过程的害怕心,畏难心。这种正面和负面的心理无疑都会对最终疗效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我们不能只考虑针刺治疗过程中心理暗示作用的正面作用而不考虑由于病人对于针刺的不了解和怕针而影响针刺治疗的负面作用-毕竟针刺对于病人来说,是他们不熟悉的治疗手段。真实的临床治疗过程中,我们需要对病人解释针刺治疗的原理,消除病人怕针的心理。而在西方针刺研究中,这种针灸师和病人的交流是安全被阻断的。理论上讲,这种阻断有助于消除针刺过程中心理因素对于疗效的影响,而实际上,这种阻断产生了对疗效负面的影响。

 

3.5.病人对于疗效的夸大

西方针刺研究的参加者(病人)多是看到广告后动心的 119。通过这种广告来参加的病人多是免费治疗 119,[504]。我们的经验是,当我们在展览处免费演示耳针治疗时,病人的反馈常非常好。觉得耳针(耳压)缓解了自己的疼痛。而真当病人来到诊所参加实际针灸治疗时,我们发现病人的症状改善似乎并没有他当时得到免费耳压治疗时那么“神奇”。也就是说,当我们给病人免费治疗时,病人不好意思说治疗没有效果。而当病人自己花费针刺(包括耳压)治疗时,其对疗效的反馈就是“客观”的多了。所以,广告加免费,有可能增加病人对疗效的夸大性描述。

其他研究者[505][506][507]也发现了这种现象,他们指出:虚拟对照组里客气的病人为了让医生高兴而夸大疗效报告,而实际上他们并没有觉得症状有所改善。

当然,这种夸大疗效的现象也会出现在针刺组。而西方针刺组的疗效却往往比虚拟对照组高不了多少,说明针刺组的针刺方法疗效并不高,西方针刺法的疗效值得怀疑。

 

3.6.心理暗示作用并非总是占据一部分治疗作用

我们说,如果治疗组疗效比虚拟对照组高15%或以上,就可以接受这个疗法,其中一个含义是:尽管任何治疗过程中都会出现心理暗示性治疗作用,但是有些疗法也会有自己独特的治疗作用,其作用并不依赖心理暗示也能达到完全的治疗效果。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1),青霉素面世的那些早期年代,青霉素治疗革兰氏阳性细菌感染的疗效非常高,即使对于昏迷病人,青霉素抑制细菌生长和抑制炎症发展都会有非常好的疗效。当感染被完全控制后,我们能否说30%的疗效是心理作用,另外70%才是青霉素的作用,也就是说,如果没有30%的心理暗示作用,青霉素就只会有70%的疗效?

(2),子宫频繁大出血,手术切除子宫后出血完全停止。难道我们能说仅仅有虚拟手术动作而不切除子宫,病人的出血量也会减少,所以就说手术的贡献率为70%,心理作用为30%

(3),龋齿而牙痛的病人,拔牙后再无牙痛。我们能说这不是100%的拔牙的作用,而说其中30%是心理暗示作用,只有70%是由于拔牙行为的作用,如果没有这30%的心理暗示作用,拔牙本身起不到100%的治疗作用?

(4),针刺治疗持续性植物人状态,病人只有呼吸循环等基本生命活动而没有任何意识,针刺能促进意识恢复。我们能说这种苏醒过程中30%是属于对于病人的暗示作用,另外70%是针刺的治疗作用?对于没有意识的病人,我们如何暗示他该苏醒和快点苏醒,病人怎么会接受到医生的暗示信号?

(5),临床上,病人抱着急切的心情来诊,医生用了各种方法皆无效,之后采用了另外一种疗法(或是某种西药,或是某种草药,后者某种针刺方法等),病情明显好转或痊愈。我们能否说最后起效果的治疗方法导致更强的心理暗示作用,而之前的治疗方法诱导的心理暗示作用没有那么强?实际上,当我们采用最后这一种西药,或中药,或针刺方法的时候,病人几乎不报好转的希望了。也就是说,之后好转或痊愈的疗效是出现在病人的信心下降的阶段,而不是出现在早期尚具有强烈的求愈心和对于治疗措施信任的状态下。对于有临床经验的医生来说,很容易理解这是非常常见的临床现象。

以上这些例子都说明,心理暗示会影响疗效,而具有疗效的疗法完全有可能独立起效。所以说,临床上某种治疗手段本身的治疗效果并非总是总治疗效果减去心理作用,以及疾病自然转归因素等等之后的剩余结果。所以,我们认为,如果某种疗法经过多个实验都表明其具有超过虚拟对照组15%以上的疗效,就应接受其具有独特的治疗作用。

 

3.7.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治疗手段的治疗结果并非总是这些治疗手段的疗效之总和

我们这里要说的是,如果一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是1,另外一种治疗方法的效果也是1,当我们将这两种治疗方法同时应用,其最终的治疗效果未必为2. 也就是说,两种治疗手段组合后,最终的治疗效果很难达到1+1=2的结果。即下面这个等式未必成立:

针刺特异性治疗作用=总疗效-虚拟对照组疗效(心理暗示作用)

这段话的意思是:当人们比较针刺组和虚拟对照组的疗效时,如果虚拟对照组的疗效为30%,针刺组为45%,人们会想当然地认为针刺组的总疗效里面,心理暗示作用贡献了30%,剩下的15%才是针刺的特异性作用[508]。我们要问,我们怎么能肯定说针刺组中的心理暗示作用仍然为30% 而不是更少,或针刺的特异性疗效并不仅仅是15%,而是有可能大于15%

Freitag F2008[509] 报道对于55例患有急性偏头痛的病人给予 Rizatriptan 10 毫克加 Acetaminophen 1000 毫克止痛 (RA组),48例给予Acetaminophen 1000毫克(A组),48 例给予 Rizatriptan 10 毫克(R组),再另外 49 例给予安慰剂对照(P组)。结果是,用药后,能保持24小时无痛状态的病人在P组为15%R组为42%, A组为53%RA组为62%。(图19a

 

Placebo.Fig.19a

 

首先,从理论上讲,A组和R组合用后的疗效应该是95%,53%+42%=95%),而实际上合用后的疗效只是62%RA组)。

如果心理暗示作用在这三组中保持不变,都是15%,将15%从这三组中都减去,所剩下的疗效就该是平常认为的这些药物本身的特异性疗效(19b)

R组为42%-15%=27%

A组为53%-15%=38%

RA组为62%-15%=47%

 

Placebo.Fig.19b

 

那么,理论上讲,A组和R组合用的疗效应该为38%+27%=65%, 而计算下来的合用疗效却为47%

如果认为虚拟对照組疗效会随着治疗手段的增加而等量增加,那么在RA組中的心理暗示組就应该为15%+15%+15%=45% RA組的特异性疗效就该为17%(即62%-45%=17%), 远远小于R組和A組单独应用是所认为的特异性疗效的大小(即27%38%)。也就是说,要达到这合用后17%的合用后疗效,R組合用前就需要有27%的特异性疗效和A組需要有38%的疗效。

所以,从合用后的疗效很难判断单独使用时二者的分别疗效。我们很难说这RA47%的疗效中,A组贡献了38%R组贡献了9% 47%-38%),也不能简单地说R组贡献了27%,而A组贡献了20%47%-27%)。

从另一个角度讲,如果我们只知道R组(27%)和RA组的疗效(47%)要推断A组的贡献率,其贡献率不是20%,而是38%。如果我们知道A组疗效(38%)和RA组疗效(47%),要推断R组疗效��其疗效不是9%,而是需要27%

所以,我们有理由怀疑针刺组的特异性疗效未必就一定和只能是总疗效减去虚拟对照组疗效之后的疗效数值。

Colquhoun 组中,西方针刺组的疗效比虚拟对照在高出10%(图1)。在 Furlan 组中西方针刺组的疗效也是如此。那么,如果我们要推算针刺组中针刺的特异疗效,其将不会是10%,而是远远大于10%

显然,当两种治疗手段同时应用,其最终效果并非1+1=2,而是1+1<2. 而其中我们很难区别这两种治疗在最终的疗效中分别贡献了多少。

临床研究中,两种疗法结合后的疗效小于二者分别疗效之和的例子非常普遍,而结合后的疗效大于或等于二者分别疗效之和的例子却是非常罕见。

在治疗手段的组合中,其中一个容易引起争议的是锻炼。因为在病情严重,特别是疼痛剧烈的时候,是否应当要求病人作肢体锻炼或全身锻炼,在中医和西医(包括理疗,按摩,脊骨科等)之间是很不同的。疼痛明显的时候,中医要求病人停止锻炼,应该休息,直到疼痛消失方可逐渐开始锻炼,而西医类医疗系统刚相反。

Cheing GLY 2002 387 报道对16名还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病人采用TENS治疗,另外15例要求锻炼,再15例采用TENS结合锻炼,还有虚拟对照组。结果是,20次治疗后,TENS组的疼痛下降了57.8%, 锻炼组下降了36.8%, TENS加锻炼之组下降了44.4%,而寻对照组下降了49.6%。可见两种治疗手段合用并没有使总疗效更高,合用锻炼不如仅仅用TENS一种(图19c)。和虚拟对照组相比,含有锻炼的两组疗效都低于虚拟对照组。我们该如何解释这种现象?我们只能说锻炼也许加重了疼痛程度,减弱了TENS组的特异性疗效。

 

Placebo.Fig.19c

 

这个例子也说明虚拟对照组代表的心理暗示作用在不同的治疗組的作用未必相同。和西药,手术,理疗(采用仪器治疗),按摩,脊骨神经矫正术等相比,也许针刺組的病人由于怕针而更容易出现减效性心理暗示作用而不仅使得心理暗示的增效性作用减弱,针刺的特异性治疗作用也减弱。

 

3.8.心理暗示作用在针刺组和虚拟组的方向和大小未必相同

那么,在实际针刺组对比虚拟对照组中,虚拟对照组不仅会有正面的症状减轻效果,也许会有负面的加重症状的作用(比如害怕针痛等等)。这种负面作用就有可能降低实际针刺组中针刺疗效。而这种方面影响更容易出现在针刺组而不容易出现在虚拟对照组,因为在虚拟组,除了早前用的刺入性虚拟对照组外,在非刺入性虚拟组,病人不会感到针之刺痛。就是说,心理暗示作用的大小和方向在虚拟组和针刺组里面未必相同。所以我们更不能直接说针刺的特异疗效就等于针刺组总疗效减去虚拟组疗效。

退一步说,就算是针刺的特殊疗效是15%,也是由于有这15%的针刺疗效才出现了这30%的心理暗示作用。也就是说,没有这15%的针刺启动,也就不可能有这30%的心理暗示作用的出现。那么这个15% 的针刺的特殊作用就如同汽车的点火装置,或是地雷的雷管,或是点燃一场山火的那一根火柴。我们不能只看到汽车跑动了就说那是汽油燃烧的作用而否定点火装置的作用,看到地雷爆炸就说那是炸药的作用而否定雷管的作用,看到满山燃烧的大火就说那是燃烧的大火不断增大而忘记了点燃这场大火的那个火柴的作用。心理暗示作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产生而达到30%的症状减轻率,但是让症状程度进一步减15%以上的是这针刺的启动作用而不是其它。

 

3.9.治疗手段的取舍标准

既然所有治疗手段的治疗过程中都会出现或高或低的由于心理暗示或其它因素导致的症状减轻,那么当治疗组的疗效高于心理对照组多少程度就可以被接受为该治疗作用具有自己独特的治疗作用而值得推荐和应用?

参考诸多设有虚拟对照组的文章,几乎没有人提出过这个问题。

如果治疗组疗效高于心理对照组20%,也就是说如果虚拟对照组疗效为30%左右,而治疗组疗效为45% 或更高,应该说大家都能接受这个治疗组的治疗效果。如果治疗组疗效和虚拟对照组几乎一样,或甚至比虚拟对照组还低,我们肯定不会接受这个治疗手段。但是,如果虚拟对照组和治疗组之间差别不大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取舍实验结果呢?

我们先假设虚拟对照组和治疗组之间差别不大时容易出现的几种关系:

(1). 虚拟对照组疗效比较低,大约在25% - 30%左右;治疗组比虚拟对照组仅仅高出大约10% - 15%,如现在西方对于针刺的研究结果。

(2). 虚拟对照组疗效为40%左右,治疗组也比虚拟对照组仅仅高10% - 15%左右,如有些手术治疗组的结果。

(3). 虚拟对照组疗效为可达50%,治疗组比虚拟对照组也仅仅高10% - 15%左右。这种情况很有可能出现在不采用单盲或双盲对照的针刺的实验中。这些实验中允许医生以最大的可能安慰,鼓励和暗示性提示可能的有效性治疗作用,也就是说允许医生有意识地利用心理暗示作用来提高最终疗效。当然,虚拟对照组疗效能超过50%的报告属于极少数。

原则上讲,如果绝大多数文章结果都符合以上这三种情况中的任何一种,这种疗法就应该被肯定。特别是对于治疗几乎没有有效疗法的疾病(如植物人状态,慢性偏头痛,艾滋病等等),或者是治疗那些现行西药治疗副作用太大的疾病(如癌症,艾滋病)时,也可以被接受。

以上的假设对于针刺,脊骨神经矫正术,按摩等手法治疗等方法来更适用,因为这些方法对于操作者个人技术的依赖性非常高,不同的操作者治疗的结果会非常不同,因而实验结果的重复性非常低,这就是目前针刺研究领域的现实。就是说即使虚拟对照组本身的影响比较固定,多在25% -30%,治疗组的结果也会因为个人技术的差异,以及针刺治疗方案的不当等等,而使得针刺治疗组疗效非常不同,何况虚拟组疗效高低的变异本身就非常大呢(见后)。

 

小结:

(1). 所有治疗过程,如西医西药,手术,针刺,理疗,脊骨神经矫正等,都有心理暗示作用存在。并非所有治疗手段都经过虚拟对照组对疗效的检验,特别是手术和脊骨神经矫正疗法。

(2). 西方式针刺组虚拟对照组疗效,即心理暗示作用的大小,无论是刺入性还是非刺入性虚拟对照组,平均为23%,西医西药组为35%,而手术和催眠疗法为40%左右,即针刺组虚拟对照组疗效率和理疗,脊骨神经矫正术等研究中的虚拟对照组相当,并不比西药,手术和催眠疗法中的虚拟对照组疗效高。

(3). 否定针刺的文章中,虚拟组疗效多在23%以上,而针刺组疗效偏低,所以二者之间容易失去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但是,这类文章只是西方研究针刺文章的一部分而不是大多数。

(4). 理疗(TENS)研究治疗慢性腰痛的资料提示:固定治疗刺激量后,随着治疗的第一周期频次增高疗效也相应增高,到每天一次的治疗效果为最大。治疗频次对于疗效的影响非常明显。

 

第四节 高频次针刺之疗效

4.1. 高频次治疗之疗效比较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西方针刺频次低,多为每周一到两次,疗效也低。而中国针刺频次高,多为每周5-6次(或每天一次),疗效也高。那么,中国式高频次针刺状态下,虚拟对照组是否也会随之增高呢?也就是说,中国针刺疗效高的原因之一是由于高频次针刺时,虚拟对照组心理暗示作用增加。

目前的状态是,西方研究中很少有每周针刺三次或三次以上的针刺法,而中国的针刺针刺频次高,可是很少有虚拟对照组。我们查阅了万方医学网,Pubmed, Google, 等资源,能收集到高频次针刺研究而含有虚拟对照组的文章并不多。如果我们收集以连续性指标作为疗效指标,排除下列文章:硕士博士研究生,健康人体或动物试验的文章,以治愈率或有效率为指标的文章,也以连续性指标为疗效指标但是治疗后疗效数值为增高的文章 557,[510],[511],或治疗组和对照组夹杂有其它治疗手段的文章,我们收集到一共25篇文章 382 , 387 385, 384, 388, 391, 392, 398, 301, 474 , 961, 963, 399, 946,[512],[513], [514], 161,[515], [516],[517],[518], 374,其中西方文章16篇,中国文章15 篇(附表19a)。

我们发现西方研究中每周三次或三次以上治疗而有虚拟对照组的研究多是用激光或TENS治疗,而用假激光或假TENS作为对照(当然是非刺入性虚拟对照),用针刺的很少。而中国针刺中含有虚拟对照组的研究中,虚拟组多是用刺入性针刺。如果我们将其中虚拟对照组分为刺入性和非刺入性,将针刺治疗和激光、TENS治疗分别开,得到图20a

 

Placebo.Fig.20a

Fig. 20a. n = experiment groups.  

 

20a 显示:每周三次或三次以上的针刺(或激光,或TENS)治疗时,虚拟对照组的疗效只有大约20%。而且刺入性对照组(多来自于中国组:10/12),和非刺入性对照组(多来自于西方组15/20),疗效基本一样。

如果將西方的虛擬對照組,針刺組(多為TENS,激光等),和中國組的虛擬對照組,針刺組比較,可得出圖20b. 中国组的针刺(針刺為主)和西方组針刺(激光及TENS為主)疗效都远远高于虚拟对照组(图20b)。  

Placebo.Fig.20b

Fig. 20b. n = published articles. Acup (China): include electric acupuncture.  

如果我们将治疗组和虚拟对照组中夹杂其他疗法的文章(6) 也加以总结,可得附表 19b ,图20c.

 

Placebo.Fig.20c

Fig. 20c. n = number of published articles. Others: High pressure oxygen, rehabilitation therapies, exercise, auricular acupressure, physiotherapy, or medicine.  

 

 

可见,就算针刺组和虚拟对照组中还夹杂有其他疗法,针刺组疗效也是明显高于虚拟对照组。和图20a 20b 的疗效几乎完全一样.进一步说明高频次针刺治疗时,心理暗示作用并不随着治疗频次和次数增加而增加。

当我们将高频次针刺时,疗效以总有效率为疗效指标的文章[519],[520],[521] 加以总结,得到附表19c 和图20d.

Placebo.20d

Fig. 20d. n = published articles
 

可见,高频次针刺时,针刺组的总有效率也比虚拟对照组的明显高。

如果我们收集以二元指标为疗效指标的文章,比如说每周治疗三次或更多次以治疗化疗后的口干发生率 640,恶心呕吐发生率 321, 520,针刺治疗组比虚拟对照组能显著降低恶心呕吐发生率或发生次数。

可见,无论疗效以何种指标表示,针刺组都比虚拟对照组明显高。提示前面讨论过的西方针刺组(图1,2,5)针刺组和虚拟对照组差别不大的原因一方面是虚拟对照组偏高而另外一方面是针刺组偏低的结果。也就是说,中国组疗效高,至少是由于中国学者采用的是高频次治疗的原因,使得虚拟对照组影响力下降而治疗组疗效更高.

中国针刺采用刺入性虚拟对照组也许反应了他们对于针刺治疗的自信,他们不相信虚拟针刺的疗效能和真实针刺一样。

这些高频次治疗的文章中有两类频次:每周治疗3次(即隔日一次)和每周治疗5次(即每天一次)。这两种频次治疗之间对疗效有无影响, 即每天一次是否比隔天一次效果更好?

20e显示对于TENS和电针治疗,每天一次的疗效比隔天一次高,而针刺没有明显差别。针刺治疗效果没有差别的原因也许正是由于针刺特别依赖个人技术能力,这里比较的是不同的文章,参试针灸师不是同一个人,技术能力不同,而且所比较的疾病种类也明显不同(附表19a,19b )。大量更客观和严谨的对比性文章都支持手法针刺时,每天一次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每周三次或两次的疗效(见后)。

 

4.2. 手法针刺,电针和TENS比较

4.2.1.手法针刺对比电针

所有这类比较都应该在高频次基础上比较,以便所比较的所有治疗方法治疗效果都排除治疗排除的影响,所有这类比较多出现在中国的文章中,也是中国文章中比较普遍的比较性文章。

手法针刺和电针相比,电针刺激量相对恒定,可以作用参照系。针刺疗效也许会比电针高,也许比电针低。取决于所治疗的疾病,如治疗急性(腰,项,四肢)肌肉扭伤等手法针刺疗效会比电针高而且简单。而慢性疼痛,特别是肌肉萎缩性疾病,如中风后遗症等的治疗,电针疗效多比手法针刺高,特别是采用的是普通手法针刺而不是特殊手法针刺时是如此。

电针针刺和手法针刺的比较好比自动炒菜机和厨师之间的比较。自动炒菜机炒出来的菜比不会炒菜的人炒出来的菜可口,却怎么也不会比一流厨师炒出来的菜更可口。

 

4.2.2.电针对比TENS

电针治疗需要刺激穴位,而TENS可以刺激穴位(针刺式TENS)或仅仅刺激疼痛局部神经肌肉和痛点本身等(非针刺式TENS,即理疗式TENS)。针刺式TENS疗效也许比电针高,也许比电针低,也取决于所治疗的疾病,对于神经肌肉性疼痛,也许TENS(针刺式或理疗式TENS)会达到电针的疗效,而对于诸如失眠,焦虑,潮热盗汗等内分泌紊乱性疾病等,非针刺式TENS恐怕无能为力。

比较针刺与TENS有几种不同方式,其意义也不尽相同:针刺和TENS(非针灸穴位TENS,即理疗式TENS);针刺和TENS(针刺式TENS);电针和TENS(理疗式TENS);电针和TENS(针刺式TENS)。

无论那种比较,都应该按照每周超过三次治疗的频次比较,最好比较每天治疗一次时的疗效,否则,所比较的两组都有可能达不到最大治疗效果(20e),所比较的结果之可信度就不大。而在比较电针和TENS时,还需要注意这两组是否都采用了最佳电刺激频率,因为频率不同疗效不同,不同疾病所需要的刺激频率也未必相同。这种比较也必须是比较治疗相同疾病,毕竟就目前知识,电针和TENS的治疗疾病谱未必相同,即有些疾病针刺可以治疗,而某些疾病TENS(如果不刺激穴位)未必就能治疗。

 Placebo.Fig.20e

Fig.20e. n = experiment groups.
 

 

这种低治疗频度的研究见于Itoh K (2009) 346 Grant DJ(1999 365。皆是比较针刺和TENS(非穴位TENS),前者针刺每周一次,后者为针刺每周两次(而TENS却是每天一次)。Tsukayama, H (2002)[522] 文章为比较电针与TENS(穴位TENS,但是电针组混杂有皮内针,所以结果不符合我们这里的比较要求。陈培康 (1996)[523]文章也是如此,其比较电针和TENS,而电针组含有拔罐疗法,所以也难以作电针和TENS之间的比较。

王泽显(2009[524]70例老年性坐骨神经痛病人采用电针治疗(2/50 Hz),另外69例采用TENS(痛点刺激,2/50 Hz,即理疗式TENS),都是每天治疗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结果是,电针组疼痛减轻率为 50.1%,而TENS组为 34.5%,为显著性差别。这个例子提示,电针和西方理疗式TENS治疗比较,中国电针疗效较高,但是这需要更多研究证明。

 

4.2.3. 针刺式TENS对比理疗式TENS

如果我们要比较將TENS用于针刺式治疗(即电刺激穴位)或用于理疗式治疗(即仅电刺激肌肉痛点,而不是刺激穴位等)的疗效,必须考虑刺激的频次需要一致。当TENS按照针刺要求刺激穴位治疗疾病, 和將TENS按照理疗方式治疗疾病(图18e,每天治疗一次(每周5次)的效果都比隔天一次(一周3次)的疗效高(图20e.

TENS治疗慢性膝关节炎,每天一次(每周5次治疗时),按照理疗方式治疗(不刺激穴位,资料来自附表18a),关节疼痛下降49.2%±21%n=5.按照针刺方式刺激穴位治疗(刺激穴位,资料来自附表19a),则关节疼痛下降率为50.21±16% (n=3).

TENS治疗慢性腰痛,每天一次(每周5次治疗时),按照理疗方式治疗(不刺激穴位,资料来自附表18a ),关节疼痛下降53.2%-18%n=5.按照针刺方式刺激穴位治疗(刺激穴位,资料来自附表19a),则关节疼痛下降率为50.0% (n=1). 提示无论治疗慢性膝关节炎还是慢性腰痛,不管TENS刺激穴位还是仅仅刺激局部神经肌肉和痛点,疗效基本一样。

由于50%左右的疗效也是电针治疗的最高疗效(图20e,也许我们可以说对于治疗神经慢性腰痛和膝关节痛,TENS完全可以是不错的治疗选择,因为病人自己就可以在家使用。但是这并不能证明不刺激穴位也能治疗疾病,因为电刺激局部神经肌肉痛点也同样刺激了痛点局部和周围的穴位,相对于针刺治疗过程中的局部选穴法。

我们没有关于比较针刺式TENS和理疗式TENS治疗失眠,焦虑,潮热,盗汗,高血压,等非神经肌肉病变的疗效的文章。

 

小結:

(1). 随着治疗频次增加,虚拟对照组疗效率并不随着增加,但是针刺,电针,TENS和激光治疗的疗效随之增加。所以,对比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是,不仅要考虑保持各种研究条件的一致性,而且要考虑在较高治疗频次时的对比,如每天一次的治疗频次上的对比。

(2). 高频次针刺时,无论西方资料还是中国资料,都表明虚拟对照组(无论是刺入性还是非刺入性虚拟对照组)的疗效较小,仅达20%左右,而针刺组升高到50%,二组间差别非常显著。提示低频次或高频次针刺法是导致针刺组和虚拟对照组之间有无显著性差异的关键因素之一。也就是说,针刺研究中,如果采用高频次针刺,就没有必要过度关注虚拟对照组的采用方式,即便是采用刺入性虚拟对照,将针深刺非治疗的经穴(它穴),或浅刺非经非穴,都不会显著增加虚拟对照组的疗效率。

 

第五节 针灸治疗中要注意的问题

 

针灸临床研究中显现出很多概念上的混乱,包括什么是针刺,如何选择穴位,非穴位是否也有治疗作用,针刺是否需要针感才有治疗作用,应选择多少穴位,如何确定针刺频次,传统针刺的临床疗效到底能达到多少,等等。

 

5.1.什么是针刺疗法

从西方研究针刺的文章看,他们把电针,推拿,指压,穴位按摩,穴位注射,耳压都算作针刺而作归纳分析。这些治疗方法的优与差都归结为针刺的优与差。这是不合理的。针刺疗法是相对于中医的草药,推拿按摩正骨手法,导引气功等疗法,和相对于西医的药物和手术治疗,用针刺入皮肤肌肉后产生治疗作用的治疗手段。电针和温针是针刺治疗的现代发展,而指压,耳压和激光治疗,虽然都作用在穴位上,也只能作为针刺治疗的旁支。这些方法比起传统的用手法行针的针刺,有些效果好些,有些差些。本文的重点是讨论针刺是否有独特的治疗作用,也就是说针刺的效果是否仅仅是安慰剂作用,我们就必须先讨论传统的手法针刺的手法特点,操作要求,和应该有的治疗效果。

 

5.2.穴位选择

针刺既包括按照经络辩证选择穴位和脏腑辩证选穴的传统针刺,也包括不按照传统辩证选穴的其他针刺方法,比如说各种局部针刺疗法(如耳针,面针,鼻针,舌针,眼针,腕踝针,腹针等),还有各种非传统针刺的针刺疗法(如平衡针法[525][526][527],董氏奇穴疗法[528] 等),更有以痛点为目标的选穴方法,即阿是穴选穴法;以皮肤局部麻木,肿块,皮疹的为目标的围刺法等(即广义的阿是穴法)

1. 体针选穴

针刺的选穴的一个原则是基本穴位和辩证选穴相结合。有些疾病,我们也许仅仅选用基本穴位,不怎么考虑辩证选穴,比如针刺治疗恶心呕吐,如果这些症状是由于放疗化疗,或服用雌激素,或由于手术切除子宫卵巢后所导致,单纯采用基本穴位治疗的效果必定不佳。这些情况下,基本穴位加辩证选穴是非常必要的。由于这个原因,对于胃肠道功能紊乱(如急慢性胃肠炎)导致的呕吐,单用内关穴位,就可以治疗,而对于放疗化疗后的呕吐,单用内关穴位疗效就不佳,因为在放疗和化疗时,导致呕吐的毒性原因持续存在。而治疗手术后的恶心和呕吐,单用内关穴位,而且只针刺一次,就会有较好的疗效,因为麻醉药物的毒性随着时间延长会不断下降。

传统针刺中穴位的选择也许是患侧的穴位,也可以是健侧(对侧)(左病右治,右病左治);可以是身体上方疾病选身体下方穴位(上病下治),身体下方疾病选身体上方穴位(下病上治);

穴位可以很少,甚至仅仅选用一个穴位(如仅仅用内关穴位治疗呕吐,或落枕单选后溪穴等[529]),也可能多达二十或三十个穴位(如治疗中风后偏瘫等)。

临床上,采用哪种针刺方法和如何行针,取决于针灸医生的个人能力,个性,从师经历等等。比如说针灸师能力强的,大师级别的针灸师,对于同样病人,用针数量就比一般针灸师要少。

医生的个性也影响着针刺方法的采用。对于比较谨慎的医生,他会采用多个穴位浅和轻刺激的针刺法。而个性偏急,治愈心较强,追求快速效果的医生,多容易采用强刺激的针刺,比如说用刺血拔罐和火针一类的治疗。

从师经历同样影响针灸医生的针刺方法。针刺是个人技术很强的技术,就会出现不同的针灸师有不同的手法偏向和特点。从师不同的大师,耳闻目睹大师先辈的临床成功案例,会使得学生也按照同样的方法行针治疗,由此导致针刺治疗的不同门派的存在。

所以,如果我们不知道这就是中医治疗中的因病而异,因人而异,因医生而异的道理,单单咨询了所谓的专家,或参照了教科书或別人的文章,也限定针刺的穴位数量,针刺频次,固执一种针刺方法,就很可能出现失败的结果而得出针刺没有治疗作用的结论。因为大师能仅仅用数个穴位,每周一次治疗就能成功,到我们手上未必能复制出同样的效果。而我们做不到,并不代表针灸大师做不到。

2)局部针刺方法(如耳针,面针,鼻针,舌针,眼针,腕踝针,腹针等)的存在和疗效证明人体内全息论的合理性,即人体每个局部都含有全身的信息。这些局部信息和全身信息处于不断地连通,联系和信息的交换过程中。作用于局部的信息会影响全身相应部位的信息,进而能改变全身相关联部位的功能。举例来说,每一边的前臂(局部)就含有全身的信息。也就是说一只前臂就是一个人体。前臂的远端(腕部)代表头部,那么靠肘部就代表脚部。针刺前臂远端腕部一侧的学位就可以治疗头部疾病,而针刺靠肘部一端的穴位就可以治疗脚部的疾病。同理,一只手掌一根手指,一节手指等,都可以如此理解。

这种全息论的理论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这些局部针法也有治疗作用。因为每只耳朵,每只眼睛,鼻子,舌头,面部,腹部,手掌,脚底等局部都含有全身的信息,他们都是全身的缩影。而平衡针法 525,董氏奇穴疗法 528 和热敏灸疗法[530] 进一步提示:这种全息现象具有多层次的重叠现象。人体就好比一个多彩图,一张图中能判断出不同的物体图形。也好像是多维信息体,一维是二维世界的一部分,而这个二维又是三维或四维体的一部分。彼此独立但又相互关联。

由于这个原因,哪怕这些局部针刺体系和传统针刺体系选用的穴位位置一样,其穴位的治疗目标却大不相同。 比如说体针的穴,腹胀,肠鸣,尿路感染,下肢麻痹,及腹中热,心悲气逆,小腹胀急,小便不利失精厥气上头癫,足踝肿等;而在董氏奇穴疗法,其名地皇肾脏炎、四肢浮肿、糖尿病、淋病、阳萎、早泄、遗精、滑精、梦遗、蛋白尿、小便出血、子宫瘤、月经不调、肾亏之腰痛。在比如说阴陵泉,漏谷和三阴交都是脾经穴位,在传统针灸主要治疗消化道疾病,而在董氏奇穴被称为天皇,地皇和人皇,主要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传统针刺的针刺点多数在经络线上。但是不断有新的,并不处在经络走行线上的所谓经外奇穴被发现和确定。由于这个原因,很难说将针刺入传统穴位旁边的所谓非经穴位就不是已知和未知的经外奇穴。

5.3.穴位作用的特异性和普遍性

针刺穴位的作用有普遍性和特异性的特点。一个穴位所具有的治疗作用,周围临近穴位也会有相似的作用[531]。这些邻近的穴位可以是位于同一条经络上,也可以分属不同的经络。比如说,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上巨虚可以治疗腹痛,腹胀,这些穴位位于膝关节下方外侧。而位于膝关节下方内侧,足太阴脾经上的阴陵泉,地机穴位,也可以治疗腹痛和腹胀。

但是,穴位的作用也具有特异性。有研究表明[532]针刺家兔的水沟穴位能提高失血性休克家兔的血压,而针刺足三里,关元和内关穴却不能提高血压。

针刺素髎为主的穴位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昏迷[533],促醒效果比针刺人中穴位为主的疗法明显高。而素髎和人中穴既相邻近也同属督脉经络。

 

5.4.针感

针刺治疗需要病人在被扎刺的部位感到某种类似于酸麻胀或微困的感觉。这种感觉被称之为“针感”。出现了针感的针刺叫作“得气”。

针感有三种。一种是我们常说的针下酸麻胀痛的感觉。凡是学过针灸的人都知道这是针刺治疗所需要的。除了极度虚弱的病人,或某些特殊人群,对一般人来说,这种针感并不难诱发出来。这类针感可以被称为局部针感, 也叫“得气”。

我们也注意到国外绝大多数针刺研究的文章中都提到了针灸时出现了针感,但是我们很难判断作者是不是对所有的和绝大多数穴位都做到了诱发针感的结果。我们的怀疑来自于单盲或双盲的实验设计:如果不希望病人,也不希望针灸师知道对那个病人作真实的针刺治疗,没有病人的反馈,针灸师如何知道针下是得气还是没有得气?

第二种针感是针下的针感向病位处传导。由于这种传导多沿着传统经络走向传导,所以也叫循经感传。出现这种循经感传时的疗效会很高 573。诱发这种循经感传是针灸大师的目标。也就是说诱导出循经感传是针刺疗法高效的关键[534]。比如说,在大椎穴行针治疗右侧肩周炎,我们会在大椎穴得气后,将针尖偏向右侧肩关节部位,继续行针,以使这种局部针感向右肩关节传导。临床上一再表明,这种传导越远,治疗效果越好。针灸大师的能力就表现在有能力诱发这种远距离传导的针感。正由于这种远距离针感的高疗效,针灸大师们不必用很多穴位,也不必针刺很多次也会有非常好的疗效。我们可以将这类针感称为传导性针感或循经传导。

第三种针感是在局部针刺时,病人会在远处有某种异常的感觉,如麻麻刺刺的感觉等。有这种感觉的人,针刺治疗效果也很好。

尽管我们认为得气与否和临床疗效密切相关,但是这方面的研究却非常困难。主要的原因首先是对于得气程度的定量。如果不能对得气的感觉作出定量,所得的研究结果就很难作比较[535]

要了解不同针刺手法对于疗效的影响[536],[537],[538],[539],[540],[541],[542],[543],[544],[545],[546],[547],[548],[549],[550],[551],[552],[553],[554],[555],[556],[557],[558]请查看附表 20a

 

5.5.循经感传

第一种局部得气的针感一般不难导引出来,但是第二种针感就要靠个人技术。针灸师的治疗能力最主要的就体现在能否诱导出能循经传导的针感。大师会在不同的穴位采用不同的针刺手法,包括进针方向,深度,捻转或提插针的幅度和频次,持续行针达一分钟或更长时间,采用促使传导的手法(如缓慢进针法[559][560]飞经走气针法[561],短程接力刺激[562][563],接气通经法[564],滞针法 581,移疼住痛移疼法[565],或双手行针[566]等)。如果这种针感能达到病位,治疗效果会非常好[567],[568],[569][570][571]大多数针麻临床观察也表明[572],感传直达手术区的患者,针麻镇痛效果均比较好,这种镇痛效应与手术的部位和病种无关。

目前发现[573]:感传路线多与古典经络主干循行基本相符但不同个体经脉线段常发生偏离感传性质多种多样以酸麻为主的混合性感觉循经传导为主少数可出现流水蚁行热感等感传速度远较周围神经传导速度为慢感传宽度因人而异多数感传路线为一条带而非线带的宽窄也有差异感传深度因机体不同而不同感传方向多与经脉循行方向一致由刺激穴位不同传导分单向和双向感传可受外界影响而停滞感传可引起相关脏腑的内脏效应传统循经感传有力地证明了经络的实质存在现代关于经络的相关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同时传统循经感传仍存在诸多疑问尚未解答

97例青少年近视患者采用针刺治疗时发现[574]发现感传显著程度随着激发次数的增加而增加; 受试者低年龄段的感传效果优于高年龄段;单纯麻的针感比酸痛的复合针感的感传效果佳; 远部加局部取穴的感传显著程度优于单纯远部取穴。说明青少年循经感传显著程度与针刺激发次数年龄针感性质远近配穴因素密切相关。

循经感传现象的出现率和病人体质和人种有关。疾病状态下的针刺诱发的感传比健康状态时低[575],而温热诱导的感传率却是疾病时高 587。有报道中国人循经感传出现率为12 – 24%[576]。 日本人感传出现率为4%[577]。奠桑比克人为81.8%[578]几内亚人为30%[579]我们不知道西方人这种体质比例有多少。

我们发现,如果在病人背部穴位针刺,针眼周围皮肤有较大红晕者(直径0.5厘米或更大),针灸治疗的效果也好。这就是说,有些病人对针刺的反应好,有些就差。这是临床观察的经验。也就是说,针灸的治疗效果和病人的体质有关。我们用中医草药治疗时注意到,如果病人已经长期使用激素治疗(包括胰岛素),或激素穴位封闭治疗(如治疗关节炎等),草药的疗效会比一般人差。至于激素治疗对于针刺的疗效的影响,以及对于针眼周围红晕程度和循经感传的出现率之间是否有直接关系尚不明了。

有针感的针治疗效果好,初学者会增加针刺数量来弥补得气的不足。还有一些针刺门派会讲究用倒马针,排针,或用连针代替得气(比如董氏奇穴疗法)。还可以用电针,或温针灸[580](将小艾炷插在针柄,将艾炷点燃以提高针的温度),电热针,或直接用火针(将针刺针烧红后快速刺入穴位,或将针刺入穴位后用火将针柄烧红)。也有用滞针法[581],或扬刺法,即用数根针斜扎在要治疗的痛区周围等等。这些都是加强针刺效果的方法。如果疗效还不理想,还会增加针刺频次,采用每天针刺的方法,甚至每天两次等。

但是,有专门的研究表明,这些促使得气和增强穴位刺激量的治疗效果未必和手法促使循经传导导致的治疗效果一样。中国传统针灸靠的不是用电刺激,而是手法刺激,而治疗效果比我们一般针灸师要高得多。

有针感的针治疗效果好,并不是说没有针感就没有疗效。腕踝针,腹针疗法[582],皮下浅刺法[583]就要求避免这些所谓的针感,但是,腕踝针和皮下浅刺针的针在皮下和筋膜之间,并不深入肌肉层。这是不同的针刺体系。显然,中国针灸要求的要么是非常强的针感,最好是循经传导,要么是完全没有针感的方法。临床上采用那种方法,就得按照该法的要求,要么强调针感和循经感传,要么完全没有针感。否则,疗效必然不高。

 

5.6.穴位的准确性

中国针灸讲究的是针灸的最高疗效,也就是说用最少的针,用最少的治疗次数就能将病情控制。要达到这一点,不注重穴位的准确位置则疗效不高[584], 550 65

另外,针刺在穴位容易有针感,而偏离穴位则出现针感的可能性要低,但是并不是说在偏离穴位出针刺就完全没有针感和不出现循经感传,只是和传统穴位相比,偏离经络的穴位导致的循经感传的强度以及传导的距离都明显减弱[585],当然疗效也就不高。

传统的针灸经络只是标明了经络的主干,而其一级分支,二级分支的分布并没有被标出来。这种经络的分支被称为是络脉,针灸学上早有注明。还有,教科书上介绍的经络除了带脉以外都是纵行。而现在的研究发现人体上还有许多横行分布的经脉[586]。这些纵向和横向的经络不仅仅构成平面的网状经络结构,也由于经络有深浅而构成立体的网状结构。

如此,在虚拟针刺组中将针刺入传统穴位旁边的皮肤就很有可能也刺激到经络的分支结构,或横行的经脉,或属于其他针灸体系的穴位而出现治疗效果。在这一点上,我们说将针刺入皮肤就有可能有治疗效果,只不过这种治疗作用有多大而已。中国针刺从来就没有说只有将针刺入穴位才有疗效,而是强调刺入穴位疗效才会更高。

穴位的位置不仅会因人而有一定的变异,而同一人不同季节也有深浅之分。所以针刺的深度要求夏天浅而冬天深,顺应气在人体内的浅深变异。所以穴位的位置是变异的,动态的。如此,就难免说将针扎在所谓的正常穴位旁边的皮肤就不是当下的穴位位置。

进一步讲,腧穴具有静息状态和热敏状态 530[587]。疾病状态时,热敏态穴位的数量和出现率增高。在这些热敏穴位上行艾灸,能更容易诱发循经感传而疗效比传统艾灸疗法更高。而这些热敏点却不见得一定处于传统的穴位位置上,也不一定一直存在。随着疾病状态的改变,其位置也会改变。这说明这些热敏点属于动态状态,也说明人体表和疾病状态相关联的点(或片)并不是仅仅在针灸课本上所标注的那些点。

 

5.7.穴位的体表投影面积

讲穴位的体表面积指的是在以穴位为中心,体表多大范围的面积内扎针也会有效。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在皮肤上以穴位为中心多大的范围;二是在皮下以穴位多大的范围。前者牵扯到针刺入穴位周围是否有疗效,后者指的是针进入皮肤后所涉及的皮下面积。

一般认为针刺入穴位,疗效最高,而刺入穴位周围皮肤,疗效会随离穴位中心的距离而衰减;但是这种衰减程度对于旁开的方向而会有所不同:向着经络走向的两个方向,衰减的少,而旁开向其它经络方向,则衰减的多。但是如果相邻经络上邻近的穴位也有类似的治疗作用,则即使朝向邻经,也有可能疗效衰减不多,特别是这分属两条经络上的相邻两个穴位距离较近的情况下是如此。比如足三里和阴陵泉都能用来治疗腰骶部疼痛。如果将针扎在这两个穴位的中间,也会有治疗腰骶疼痛的效果。

临床上,如果有些穴位的定位不太准确,其整体疗效可以由其它穴位补偿,或由于使用较多数量的穴位,或采用电针,温针等方法加强刺激,都会补偿某个或某些穴位不准确的问题。

由于临床上我们也会在将针或垂直刺入皮肤后,将针尖刺向皮下组织的周围方向,比如蛟龙探穴针法和奴滞针法,腕踝针法等。所以,并不是说针刺就只有针刺垂直下方1-2 毫米的皮肤,皮下组织和肌肉层才有治疗效果。针刺刺激的范围有时候会很大,很深,如透针疗法等。

 

5.8.补泻手法

针刺的行针手法对于疗效非常重要[588]。手法包括进针的快慢,针的进入方向,提插或捻转或弹拨针体的方法,按照呼吸节律进针或出针的呼吸迎随补泻方法,行针时间的长短,出针的方式等等。目的是造成对于具体穴位的补或泻的作用,进而造成对于整个机体补或泻的影响而达到治疗作用[589]

补泻手法可达十余种之多,而各种补泻手法还可以结合使用,或补法中夹杂泻法,而泻法中夹杂补法。可见针法内容及其多样。有观点认为,这些不同的补泻手法大致可以归纳为用针力度向里为补,而用针力度向外为泻[590]

人体试验[591]和动物试验[592]都一再表明,不同的补泻手法对机体的生理机能的影响是很不同的,我们必须注重针刺的补或泻的手法操作。另外还需要指出的是,补泻效应取决于机体的机能状态, 人体的机能状态是产生针刺补泻效果的决定因素, 而补泻手法只是一种外在的因素 589[593]。对于虚证患者, 无论用什么手法针刺后产生的效应总是偏补, 但不同手法之间有一定差异, 其中补法最好; 对于实证患者, 针刺后产生的效应总是偏泻, 其中以泻法最好[594][595]

注重补泻手法的疗效比不注重补泻的针刺疗效高[596][597][598],甚至比电针还要高[599][600]。不讲究这些,单单将针刺入皮肤,出现一定程度的酸麻胀困的感觉就停止行针这样的针刺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是,这种治疗作用是低水平的。这也正是诸多西方临床针刺一再证明了的结果。中国针刺追求的效果远不止这种水平。

 

5.9.针刺深浅

传统体针中,不同的部位进针深浅不一。皮下肌肉厚的地方进针多深一些,而皮下肌肉浅的地方,如手脚和面部,进针就浅一些。有些穴位多为斜刺而不是垂直进针。这在中医针灸古籍中早有记载。这些是针刺的常识,说明浅刺激也有治疗作用。进一步讲,有些特殊的针刺方法,比如腕踝针[601],[602][603][604][605]和浮针[606][607][608][609][610][611][612],本身就讲究皮下浅刺。还有,日本就存在一种以浅刺为主的针灸流派。还有研究表明选用局部穴位时,针刺刺激轻即可,而选用远端穴位时,针刺刺激就需要重。正由于此���用���浅刺激作为对照组在中国针灸界[613]是根本就不能被接受。

 

5.10.穴位数量

针灸学教材中一般只介绍某穴位,某经络有如何如何的治疗功效,一般不规定每种疾病该用多少穴位治疗。这是因为中医讲究治疗的方式方法需要因人而异,因病而异。举例来说,就算是一般针灸师都知道内关穴位(P6)可以用来治疗呕吐,但是呕吐的原因各式各样,有由于饮食不洁导致的呕吐,晕车晕船所致的呕吐,妊娠性呕吐,化疗后呕吐和手术后呕吐,药物反应性呕吐等等。

对于急性呕吐或晕车晕船导致, 或手术后的恶心呕吐,或急性胃肠性恶心呕吐,也许仅仅用内关穴 278 284 996,或内关加其它一到两个穴位[614]就可以减轻或消除恶心呕吐。但是对于妊娠性,或化疗导致的恶心呕吐,单靠一个穴位就未必能解决问题,因为导致恶心呕吐的原因持续存在。对于妊娠性呕吐,体内激素变化持续存在,单用一个内关穴位就未必能解决问题。对于放疗化疗导致的呕吐,由于病人处于高毒性化疗和放疗的损伤,机体处于中毒性伤害(化疗为化学性伤害而放疗为放射性物理性伤害),如果放疗和化疗的毒性不消除,单一用内关穴位的疗效不会好。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单选一个穴位治疗妊娠性或化疗后的恶心呕吐,常常得出针刺仅仅有短时疗效而没有长期疗 284 614 993 994,因为这些文章的作者以为一个内关穴位就能包治所以类型的呕吐,而没有选用其它穴位治疗导致恶心呕吐的原因。更有盛者为仅仅取内关穴,针刺一次就想看针刺治疗放化疗导致的呕吐,也太抬高针灸的治疗能力了。对于这种放疗和化疗时,机体处于高度中毒状态下的呕吐,采用治疗效果明摆着比针刺低的指压或腕部按压装置按压一个穴位,而且是让病人回家自己按压穴位,其疗效不佳并不超出我们的意料。

马玉侠 661 34例原发性痛经病人性针刺治疗。单用一个穴位(十七椎穴),每个月经周期连续三天,重复三个月经周期。治疗后痛经程度下降70%VAS值从68.75下降到21.42)。这个例子也表明单穴也会有很好的疗效。

另外一个例子可以用来说明穴位数量的选择因病而异是用针刺治疗急性扭伤,落枕,或针刺本身导致的疼痛[615]。在这些试验和临床治疗过程中,一个穴位就可以解决问题。临床上这样的例子非常多。而慢性颈椎病,慢性腰痛,慢性关节炎等,特别是中风后遗症,持续性植物人状态等,势必需要更多的治疗穴位和重复多次治疗才能见效。

究竟每种疾病需要多少那些穴位和多少穴位,并不完全取决于西医的诊断,更重要的取决于中医对病情的判断。比如说关节炎的治疗,我们不仅要知道那些穴位常用来治疗关节炎,还需要知道这个具体的病人的身体状况,是健壮还是非常虚弱。如果病人本身就已经很虚弱,他肯定耐受不了非常强的穴位刺激和非常多的穴位的刺激,治疗必须逐渐进行,根据病人的体质能力逐渐增加针刺的刺激强度(每个穴位的刺激和所有穴位的总刺激量),而且还会采用补气或补血,或补阳,��补阴的��位刺激。还有,临床上常有些病人不能耐受某些穴位,如脚背上的太冲穴,但是可以耐受身体上其它穴位。这时,我们常可以不选用太冲穴而改用其它穴位。如果我们因为太冲穴是本次治疗的基本穴位和主要穴位而坚持用太冲穴,势必或导致病人的不满和抵触情绪,甚至造成病人退出治疗。所以,对所有病人,不管病人的体质状态和对针刺刺激的耐受能力,千篇一律地进行死板固定的针刺方法,是西方学者的行为,不是中国针灸医生的行为。也就是说我们针灸医生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而不能是实验室的豚鼠。我们需要知道每次针刺后病人的感受,从而调整下次的治疗用穴用针方法,不能一成不变。如果我们毫不考虑病人的感受,限制医生和病人的病情甚至情感的交流(即所谓的单盲或双盲对照试验),对于病人来说,他会不会觉得他被当成实验室的豚鼠了?如果我们被别人这样对待和处理,我们自己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5.11.行针时间长短

确定了穴位和该采用的行针手法该补该泻,就要考虑行针的时间长短。行针必须持续一定的时间,达到一定的刺激量,最好达到循经传导传导到疾病所在部位为最佳目标。如果达不到,就要考虑留针一定的时间来催气,或用电针,温针,或电温针等,或其它诸多方法来增加刺激量。

行针时间可以是数十秒,一分钟 538, 547, 549, 552, 555,[616],两分钟[617],[618]1—3 分钟[619],或3-5 分钟 570[620]

有研究[621] 指出,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行针30秒的疗效远远高于得气后即停止行针的针刺方法。

许多西方针灸文章都报道了进针后追求过得气。得气后即停止了手法操作,仅将针留在穴位20-30 分钟,没有描述和记录得气后是否持续行针以及行针多长时间。得气后是否持续行针对于疗效影响也非常大。针刺治疗需要得气后持续行针一定的时间以增强得气的强度,或追求气的循经传导而达最大单针治疗效果。

 

5.12.留针时间

国内国外的文章中,绝大多数报道采用的是留针30分钟,次为20分钟。有些针刺疗法讲究留针时间长一些,有些不讲究留针。

柳春梅[622] 报道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30例,针刺组针刺镇痛效应从针刺10 min 时开始显现,镇痛效应随留针时间的延长而递增(P0.05);留针30 min 组疗效明显优于留针20 min

何扬子 (1999)治疗脑中风后遗症[623],留针60分钟和30分钟的疗效明显高于留针 20 分钟。

对于留针时间和疗效的关系,中国针灸师已经作了大量研究对比工作(附表20b )。目前总的结果是,留针时间和疾病种类相关。

(1). 脑中风后遗症:60分钟比40分钟和20分钟疗效高 623[624]

(2). 急性脑梗塞:12小时疗效高于15分钟[625]

(3). 颈性眩晕:60分钟疗效高于45分钟和30分钟[626]

(4). 三叉神经痛:1.5小时到3小时疗效高于30分钟[627]

(5). 顽固性面痛:6090分钟疗效高于30分钟[628]

(6). 原发性痛经:30分钟高于20分钟[629]

(7). 急性踝关节软组织损伤:20-40分钟疗效高于5分钟或60分钟[630]

(8). 慢性踝关节软组织损伤:60分钟疗效高于5-40分钟 630

(9). 腰椎间盘突出症:45分钟疗效高于30分钟和15分钟[631]

(10). 顽固性呃逆60分钟疗效高于30分钟[632]

(1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4小时疗效高于30分钟[633]

对于以上病症,长时间留针比短时间留针的疗效高。但是每种病症都有最佳留针时间。凡事都有例外,下面情况下短时间留针比长时间留针疗效高:

(1).单纯面神经麻痹:10分钟高于40分钟[634]20分钟高于10分钟和40分钟[635]

(2).电针治疗三叉神经痛: 20-30分钟疗效高于2-3小时[636]10分钟高于30分钟[637]

(3).急性发热性疾病降温:不留针之疗效已经达到59.6%[638]

尽管依据以上资料尚无法总结出所有疾病的最佳留针时间,因为一旦治疗手法有所改变,比如单纯手法治疗三叉神经痛,1.5小时到3小时疗效高于30分钟 627,而一旦采用电针疗法,则留针10-30分钟疗效反而高于长时间留针 636 637。对于具体疾病,作针刺治疗临床试验时,有必要参考已经发表的文章,特别是中国的文章,或研究者自己需要验证在自己针刺治疗手法和条件下的最佳留针时间。

 

5.13.针刺频次

从上面收集的资料看出,中国学者文章中针刺治疗方法和西方学者的方法有诸多不同。其中最突出的是中国文章中针刺的平均刺激量和总刺激量都比西方文章中的高很多。

针刺治疗效果不仅和每针刺激量,每次刺激量相关,也和治疗频次密切相关,即与第一周期刺激量和总刺激量密切相关。

针灸治疗慢性疼痛中我们发现,第一次治疗后的效果在24小时后会有所消退。因此,我们要求病人第二天就接着第二次针刺治疗。这第二次针灸后的治疗效果就会保持3-4天之久。

临床上,我们对于急性疼痛,如急性落枕,急性腰扭伤,急性踝关节扭伤等,可以说针刺1-2次都可以达到完全消除疼痛,但是对于慢性和多次发作的疼痛,如慢性肩周炎,慢性腰痛,慢性坐骨神经痛,慢性膝关节炎,慢性偏头痛等,都需要先集中强化针刺治疗,即每天���次,每次60分钟 (每个穴位留针30分钟左右),一般需要2-3次后,疼痛多降低到20%-30% 程度。然后才转为每2-3天一次,直到疼痛完全消失(多需要另外2-3次),再然后每周1次共2-3次。之后转为维持治疗,每月一次,如果疼痛极轻微,或基本上没有疼痛,变为2-3个月后再1次。如此,基本上能达到治愈,停止治疗。全部治疗基本上需要10次左右。治疗期间建议病人不参加剧烈活动,不得用冷敷,也基本上停用任何止痛药物,而病人也基本上不再因为疼痛而继续看家庭医生。

的确,也有人比较过是否每周针刺两次和每周五次的疗效。比如说 Yuan J[639] 等人的报告,他们比较了慢性腰痛病人每周针刺两次,共五周,和每周针刺五次,共两周的疗效。结果是二组间没有明显差异。

然而,更多研究并不认同这个结果。

由于针刺也需要达到一定的刺激量才会有治疗效果,特别是用针灸戒烟治疗时,我们要求每天针刺,每次60分钟(每个穴位20-30分钟),共7-10天。如此,病人的吸烟率可以从每天20支以上降低到每天0-1支。这样的效果非常常见,这样90%以上病人都会达到完全戒断。否则,如果每周针刺一次,每次同样的穴位和同样的时间和手法,也是710次治疗(即7-10周)之后,吸烟率变化不会很大。所以我们说有些文章中的戒烟效果不尽人意,原因是其治疗量根本不足。

Meng Zh 640 等人报告说当针刺频次增加,比如说每周三次,连续六周,能明显减少癌症病人化疗后出现的口腔干燥症的发病率和减轻其症状[640].在这个报告中,化疗结束一个月后,针刺组出现口腔干燥症的病人为25%,而虚拟针刺组高达90%。

Streitberger K(2003) 313 治疗乳腺癌化疗后呕吐,针刺每天一次共两天,针刺组的呕吐率和非刺入性虚拟针刺组的呕吐率分别为61% 64%, 二者无明显差别。而 Shen J (2000) 314等人增加针刺频次,每天针刺一次,共5天,及加用电针刺激,治疗乳腺癌化疗后的呕吐,针刺组的效果(呕吐天数:5天)明显高于刺入性虚拟针刺组(10天)和无针刺对照组(15天)。

Vincent A[641] 等人报告用针刺治疗潮热,每两周一次,达五周,潮热下降程度在针刺组和刺入性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而在另外一篇文章中,Huang MI[642] 等人用针刺治疗,前两周每周两次,后五周每周一次,七周后针刺组潮热下降程度明显高于虚拟对照组。

Ceccherelli F[643] 等人更进一步报告说,每周五次针刺治疗,慢性腰痛的有效率为68.7%, 而每周十次治疗,则有效率为86.7%

中国研究者对于这种针刺频次对于疗效的影响作了更多的研究。

齐宇[644] 等人已经注意到西方针刺的低频次针刺法和低治疗有效率之间的可能的相关关系。他们对33例中风患者行每周五次针刺,32例中风患者行每周两次针刺治疗,另外30例病人按照西医常规治疗。共治疗3周,三个月后检查疗效。以Barthel为指标,每周五次治疗的症状改善率为70.5%,每周两次针刺组31.5%,而西医组仅为26.1%.

李丹 616 治疗轻度认知障碍患者30例,发现每天针刺一次,每周五天,连续三周的疗效高于每周三次,连续五周的针刺。

徐振华(2006[645] 探讨不同刺激量针刺对脑缺血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67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每日针刺2次组(35)和每日针刺l次组(32), Fugl-Meyer 评价法评定患者瘫痪侧上下肢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ADL分级法评定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 l 疗程后 2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和生活能力(ADL>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l),治疗2疗程后2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和ADL均较治疗l 疗程有显著提高(P<0.0l). 治疗2 组在2个时间点的效果均优于治疗l (P<0.05). 结论: 颖三针"针法是治疗脑缺血的有效针刺方法,在一定的时间內提高每日的针刺量~延长针刺治疗的疗程能明显提高疗效

有研究表明[646],针刺治疗的半衰期为 3-6 小时。所以,要增加针刺刺激量,有必要缩短每次针刺的间隔时间。支持这一观点的是邢艳丽(1993)研究[647]。其研究结果表明治疗脑中风后遗症,每天针刺三次的疗效比每天一次的疗效高。焦阳[648]也报告针刺治疗脑中风后遗症,每天针刺两次,留针30分钟的疗效高于每天一次但留针6小时。提示针刺频次比长时间留针更重要。

张秉芬[649]认为,针刺治疗须有一定的间隔时间,少数急性病症如急性咽喉炎,急性结膜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等急性炎症可每日2~3次,慢性病症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每一疗程间停治2~3天,观察其疗效变化再决定续治计划。该作者在临床中观察到有些慢性病如中风半身不遂、面瘫等,往往在治疗期间疗效不明显,但间隔期间疗效就明显表现出来。病症经过治疗后,症状消失而痊愈,但为防止复发,必须继续治疗3~7天,以达到巩固疗效的目的.

一方面,针刺间隔时间与疗效密切相关,治疗间隔时间短会提高疗效,但是另一方面,临床实践中发现,并不是说针刺时间间隔越短,治疗频次越高则疗效也必定越高。长时间、不间断地针刺刺激或持续多日的针刺治疗有可能会使患者有疲劳感,以致得气感及针灸效果下降或效果消失.目前的资料表明不同疾病需要不同的针刺频次,而同时,同一种疾病,其急性期和慢性期针灸的最佳频次也未必一样(参见附表20c [650][651][652][653][654][655][656][657]。有研究报告说治疗中风后疲劳 655,颈椎病[658],周围性面瘫[659],面神经麻痹[660]等疾病时,每周三次治疗(或隔日一次)治疗即已经达到最高疗效,增加针刺频数如每天一次已经不再能进一步提高疗效。

西方文章中绝大多数都采用每周一次或每周两次的针刺方法,而中国的文章绝大多数采用每天针刺的方法。同时,西方文章中普通针刺的疗效普遍比中国文章中普通针刺的疗效低,这种低频次针刺和较低的治疗效果直接很有可能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奇怪的是既然西方针刺研究的疗效不比虚拟对照组高出多少,为什么想不到增加针刺频次呢?

为什么西方的文章中多采用每周针刺一次或仅仅两次的方法?按照文章中讲,要么是参考西方理疗治疗的频次,要么是按照传统中国针灸的选穴原创和治疗方法进行的。可是在中国出版的针灸学和国外出版的英文版的针灸学教材中,很难看到专门讲针灸治疗频次的章节。所以,这些文章中的针刺频次,如果不是那些参加课题的针灸医生自己上针灸课时在课堂上学到的(国外),就是课题组织者想象的和强行要求针灸师这么作的。如果这些针灸医生在自己临床上也是如此行针刺治疗,很难想象他们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除非他们还结合使用别的治疗手段,如艾灸,电针等等)。但是我们至少可以推断,他们都没有想过应该查阅和参考一下中国学者用针刺治疗相同疾病时的治疗方法。

任何药物治疗要起效,需要达到一定的有效剂量,针刺也一样。如果刺激剂量不足,就很难有疗效,而刺激量不持续,治疗效果会消退。这里我们提出针刺治疗量的概念。如果每针的刺激量被称为每针刺激量,每次针灸的量(一次针刺治疗过程中所有针刺所产生的刺激量)可以称为每次刺激量。第一周期刺激量为一个治疗周期内的针刺次数除以周期内的天数。而总频次刺激量为第一周期刺激量乘以总针刺次数。本文只关注了中国和西方针刺过程中的第一周期刺激量和总刺激量,我们无法比较每针刺激量和每次刺激量。但是我们有理由怀疑西方针刺过程中每针刺激量和每次刺激量都比中国针灸师的量小。这不能不是西方针刺刺激量小的又一个可能的原因。

 

5.14. 针刺治疗的时机

何时开始针刺治疗,也是一个临床实际问题。对于持续性的疾病,比如说关节炎,慢性腰痛等,任何时间都可以开始治疗。但是对于发作性疾病,如发作性偏头痛,或周期性疾病,如月经前腹痛,治疗时间的选择就非常值得关注。对于这类疾病,我们多在疾病发作前开始治疗,而不是发作过后才开始治疗。

比如说治疗痛经,我们多在月经前三天开始针刺治疗,每天一次,连续三到四天或更多天直到痛经消失(多只需要1-2天,很少需要超过4天),月经来潮时也继续治疗。然后每周1-2次针刺,直到下一次月经前再开始下一个周期。如此,一般连续2-3个月,痛经的程度会非常明显的下降,甚至完全治愈。马玉侠[661]杜冬青[662],蔡培云[663]等人的研究支持对原发性痛经的这种经前开始治疗的方案。

张小莉 (2010) 697 报道说他们对于20病程��于7天的脑梗死急性期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行针刺治疗,对另外20例病程在7-30天的脑梗死急性期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行同样的针刺治疗。发现疗效在前组比后组好。

中国学者对于针刺介入时间的研究也已经很多(附表20d [664],[665],[666],[667],[668],[669],[670],[671],[672],[673],[674], 663。总的来说,急性期针刺疗效比慢性期高,而急性期开始针刺越早越好。对于急性脑梗塞或脑出血,发病72小时内开始针刺治疗则效果最好 665

以上资料表明,针刺治疗需要考虑针刺开始的时间。针灸研究者不能不明白针灸开始的时间会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5.15.判断针刺治疗的远期疗效

针刺治疗后的效果能持续多长时间是许多文章都涉及到的检验指标之一。奇怪的是,很难发现这种远期疗效的判断是从症状消失之后开始算起,而几乎都是划定一个从开始针刺治疗算起的日期来检测针刺的治疗效果。比如说对所有的病人进行针刺治疗八周,三个月,六个月,一年后在看这种疗效是否还能持续(Haake M 16 1020。这些文章不考虑在八周针刺治疗后的病症是否已经完全消失。甚至还有人作试验,扎一次针就想看针刺对于伤口愈合的作用有多大。这也太高抬针刺的治疗能力了。

Bokmand S(2013) 1020 等人治疗痛经,治疗三个月后,病人痛经的平均时间53.8小时仅仅减为31.5小时。病人的痛经仍然非常明显,而治疗就停止了,就想观察六个月后和一年后的痛经变化。这种在病还没有治疗到痊愈的情况下就想看现时的疗效能保持多久,真好像是花钱花精力玩似的。

针灸不是万能的。如果该次持续治疗后的病痛没有完全消失,那么病痛复发的机率是很高的。特别是造成这次病痛的原因根本就没有消除的情况下是如此。比如说病人膝关节痛是由于长时间弯膝工作造成的,连续针刺后会明显减轻膝痛或使得膝痛完全消失。但是如果病人继续弯膝工作,那么他的膝痛当然还会复发。所以,真正的针灸临床工作会注意建议病人改变工作和生活方式,消除造成病痛的原因,这样病痛才能真正得到改善。否则,世界上恐怕没有谁能让这个病人的膝痛永远消失的吧,就算是给他置换一个膝关节恐怕也解决不了问题。所以在针刺治疗后,病痛还没有完全消失的情况下判断长期疗效没有意义。

就算是连续针刺后病痛已经完全消失,我们也需要病人有一个维持治疗阶段。比如说每个月针灸一次共两次。如果病痛没有复发,就改为每2-3个月一次,共两次。如此,针灸的长期疗效才能得以持续。对于过敏性疾病,比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肠炎等,我们早就知道其治疗是以年为单位的。也就是说今年针刺治疗后症状消失,次年症状还会复发。但是,次年的症状会比今年轻许多。次年还需要继续针刺治疗,但是需要针刺治疗的次数会明显减少。第三年这种症状会更加轻微或完全消失而达到基本治愈。这种治疗效果恐怕是任何西医治疗手段所达不到的吧。所以,判断针刺治疗的远期疗效,应该结合临床已经得出的实际经验来设计试验,而不是为了试验而试验,劳民伤财,做无意义的事情。

 

5.16.辅助治疗

许多疾病的治疗都需要病人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过度精神和情绪紧张。特别是对于痛症的治疗,我们建议病人休息,减少体育锻炼,也不可在痛处用冷敷。这些都是为了避免在针刺治疗过程中出现新的损伤而增加治疗难度。但是以上文章中皆没有提及要求病人避免剧烈体力活动的要求,也没有提及让病人不用冷敷的建议。

我们在临床上常常见到曾被理疗师治疗过,曾经用冷敷治疗的病人,如果我们不特意强调停止使用冷敷,这些病人自己在家会继续用冷敷的。长时间或频繁的冷敷会降低局部血液循环,造成代谢废物堆积,延缓机体自愈过程。我们中医多用热敷而不用冷敷。要用冷敷的场合是急性肢体扭伤,如踝关节扭伤,需要尽快减少局部出血和水肿的时候。就算这时候,用冷敷的时间也不超过20分钟,之后更不会频繁使用冷敷。

 

5.17.针刺疗法的适宜和非适宜病种

和任何治疗方法一样,有些疾病是针刺治疗的强项,有些就不是,比如说纤维肌炎。有一篇调查[675]表明:如果按照论文发表数量计算,在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病谱65种(注意这里不包括心血管,消化,呼吸等系统)疾病中,发表共3576篇文章中报道针刺治疗纤维肌炎的只有13篇,占该类总数的0.4%

为适应针灸临床治疗和研究发展需要,199611月召开了世界卫生组织意大利米兰会议,提出64种针灸适应证[676],并作如下论述:

1)采用类似针灸法或传统疗法随机对照试验过的针灸适应证有:戒酒、变应性鼻炎(花粉症)、竞技综合症、面瘫、胆绞痛、支气管哮喘、心神经官能症、颈椎 病、运动系统慢性疼痛(颈、肩、脊柱、���等)、抑郁、戒毒、痛经、头痛、偏瘫或其它脑病后遗症、带状疱疹、高血压、愿发性低血压、阳痿、引产、失眠、白细 胞减少、腰痛、偏头痛、妊娠反应、恶心呕吐、肩周炎(冻结肩)、手术后疼痛、经前期紧张症、神经根疼痛综合症、肾绞痛、类风湿性关节炎、扭伤和劳损、下颌 关节功能紊乱、紧张性头痛、戒烟、三叉神经痛、泌尿道结石。

2)有足够数量的病人为样本但无随机性对照试验的针灸适应症有:急性扁桃体炎和急性咽喉炎、背痛、胆道蛔虫症、慢性咽炎、胎位不正、小儿遗尿、网球肘、 胆结石、肠道激惹综合症、梅尼埃病、肌筋膜炎、儿童近视、单纯性肥胖、扁桃体切除术后疼痛、精神分裂症、坐骨神经痛。

3)有反复的临床报道,效果较快或有一些试验依据的针灸适应症有:便秘、缺乳、泄泻、女性不孕、胃下垂、呃逆、尿失禁、男性不育(精子缺乏、精子活动力缺乏)、无痛分娩、尿潴留、鼻窦炎。

根据江苏省2013年一份对于针灸界专业人员的调查[677],针刺疗法的优势病种排列前十位的是:面瘫病、中风病、腰痛病、头痛病、项痹病、肩凝症、不寐病、胃脘痛病、蛇串疮、膝痹病。

还有研究表明[678]消化系统中针灸效病证为呃逆腹痛腹泻便秘呕吐肠假性梗阻

皮肤病中肯定有效病谱为痤疮囊肿型)、慢性荨麻疹神经性皮炎局限性),很可能有效病谱黄褐斑鸡眼皮肤瘙痒症可能有效病谱斑秃湿疹银屑病白癜风褥疮

精神和行为障碍疾病优势病谱为痴呆症戒断综合征精神发育迟滞强迫症睡眠障碍胃肠神经官能症胃肠功能紊乱)、抑郁症酒精中毒梅核气

针灸优势病种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中国针刺家的不断努力,针灸优势病种也在不断扩大中。另外,不是任何人经过数百小时针灸培训,按照书上介绍的穴位用针就能够治疗这些疾病。这一方面需要针灸是对于具体的疾病治疗有一定的治疗经验的积累,还需要有中医辩证能力和按照中医理论选穴能力等。中医或针灸不是像给病人开止痛药,安眠片,降糖药,降压药那么简单。针灸如同开车,通过驾驶培训,拿到了驾照,能把车开上路,并不意味者你立刻就有能力在高速上飞飙和能应付各种路况。

 

小结:

1),采用高频次针刺时,不同的穴位种类和数量,行针方式(得气与否等),补泻要求,留针时间,治疗频次,针刺介入时间等等,所导致的疗效明显不同。说明要提高疗效,这些影响因素不能不注重。

2),不同的疾病,对于这些针刺治疗相关因素和要求有所不同,需要因病而异。

 

第六节  针灸医生的能力

 

6.1.针灸执照持有时间长短不代表临床水平

Colquhoun D 1 注意到那些支持针刺治疗的文章多来自与中国大陆和台湾,香港,和日本等地。我们却也注意到这些不支持针灸的文章多来自于西方国家中的家庭医生或理疗师之手。这些西方文章中,针刺组的有效率比普通对照组仅仅高30%-50%,而比心理暗示组高大约10%-15%左右。这种有效率远远低于我们临床上的有效率,也低于来自与中国大陆的针灸试验报告。我们不得不怀疑参加这些课题的针灸医生的针灸临床能力。

一个针灸医师的临床治疗能力绝不在于他读过几年针灸课程,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国家受到的针灸培训,或有多少年针灸治疗经验。这些都不该是选择作针灸临床科研的针灸师的绝对标准。我们认为参加针灸临床科研,其针灸师必须是当地针灸治疗水平比较高的针灸师,如果是中国针灸协会推荐的医师则更好(注15)。要知道,你所参加的针灸科研,其结果会被解释为针灸如何如何,而不是你自己本身的能力如何如何。你是代表针灸界的。

针灸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疗法。不见得学历高和受到针灸教育的时间长就能

 

注15:针灸协会推荐也需要证据

保证临床疗效高。我们身边有的是中国大陆来的中医学院毕业多年的主治医师,别说是针灸,就是草药治疗的疗效都很一般。他们一方面在临床上根本就不用针灸而只用草药治疗,或者根本就没有从事过中医临床。这样的人来到西方国家,也能拿到针灸执照。难道说他们的针灸水平就能代表真正的针灸技术水平吗?

西方国家有些理疗师,脊骨矫正师,家庭医生,参加了短期针灸课程后也能拿执照和从事针灸治疗。但是,我们很难想象他们到底每天在临床上用针灸的频次有多少:每天用针刺治疗几个病人?特别是他们参加科研前,对于所研究的病症用针灸治疗的有效率有多高?如果你每天用针灸治疗病人只有1-2个,大多数情况下还是采用你本来的专业手段(如理疗,脊骨矫正,按摩,西药等),就很难说你的针灸水平能有多高。

对于这些本身临床上病人量就很多,病人需要预约到两到三个月以后的医生们,很难相信他们会每天用针灸治疗超过3个以上的病人。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说他们是西医医生,有数年或数十年针灸执照,有什么意义?

通览西方针刺研究文章,给我们的感觉是西方的针刺研究者们觉得上了几百小时的课,拿到了针灸执照,就有资格“代表”针灸参加针灸临床研究了。似乎是他们觉得针刺就是将针扎入那些指定的皮肤位置,动一动针病人就会有“针感”,这针就该发挥治疗作用了。如果研究结果是针刺的疗效和虚拟对照组差别不大,他们从不检视是否自己的技术不过关,而只是直接下一个针刺没有疗效的结论。中国针灸界参加针刺研究的人的资格来自于他们的文章,他们的工作是否有助于提高传统针刺的疗效,或有助于更深入了解针刺的原理。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他们的文章绝无可能被发表。而西方针刺研究的文章不管结果如何都可以得到发表。从提高针灸疗效的角度看,这些文章多少属于垃圾,或属于所说的“杂音”。

如果不注重针灸师临床水平,那么设计的再好的研究也得不出真理。就如果让一个新手用一把新枪打靶。再好的枪也保证不了这枪手射中靶心。

任何与个体技术有关的科研,比如说针刺,按摩,脊骨矫正等等,都需要选拔该行业有代表能力的人参加,而不是随便找个人就行。比如说我们不能让美国某个拳击学校的学生和泰国的拳王比赛。否则,美国选手输了,我们能说是美国的拳击水平差劲吗?如果我们这样评价,美国人会心服口服吗?

Hawk C2002 482 报告在三个诊所对患有慢性盆腔痛的病人采用脊骨神经科治疗,治疗六周后在三个诊所的疼痛指标分别下降了59.1%26.9%84.6%,平均为56.6%,竟然比三个诊所同时设计的心理暗示对照组的平均值(68.5%)还低。在这三个诊所行该治疗的医生,据报道分别有20年,10年,12年,和5年临床经验。作者不得不承认“在大样本,多中心临床试验中,使得技术和人员的统一在试验组和心理对照组之间是不可能的。也许,我们可以将传统的,在西医药物临床试验的次序倒过来。西医药物试验是先测定安全行,然后是治疗有效性。而脊骨神经矫正治疗-一种应用了超过100年的替代医学治疗手段-几乎不可以当作新的治疗方法。我们也许有理由先研究它的有效性。如果我们允许脊骨神经矫正医生按照他自己的经验操作,如果这种试验的结果被一再证明和现行的西药治疗相比是有效的,我们再进一步深入研究它的机理。”可见,按照行医年代的久暂判断临床治疗能力是不可靠的。

这种针灸师之间的技术上的差异如此明显,以至于会改变最终科研的结论。比如说在Forbes A[679] 的试验中,针灸师A 治疗12IBS病人,50% 的病人的症状指标下降了4,而另外一名针灸师B治疗了15IBS病人,该指标下降等于或超过4的为33.3%。不得已,课题组织者只得将二人所治疗的病人全归纳在一起,以便减少由于针灸师技术上的差异造成的最终结论的不可信。那么,对于那些动用了多个针灸师,多个诊所所作的试验,而且是由理疗师或家庭医生所参与的针刺实验,其结果能有多大的可信度?

另外一个例子是 Deng [680] 等人治疗乳腺癌病人的潮热症状的文章。试验过程中针灸师被更换,其潮热下降曲线竟然出现了反转。而且针刺每周2次,连续四周后,潮热只下降了大约30%-35%,和虚拟对照组基本相

Fregni F (2010) 1046 在一个理疗师会议后作的会议总结中指出物理治疗的临床实验中面临的一个问题和针刺等依赖个人技术的治疗手段一样,就是由于治疗师个人治疗能力的不同而导致临床实验结果的不一致。这些物理治疗界的研究学者们建议物理治疗应采用大样本,多中心,多名物理治疗师参与的临床实验,目的是能平衡不同治疗师之间的差异。这个现象对于针灸研究也存在,但是,我们不要忘了无论是物理治疗还是针灸治疗,最有能力的治疗师总是整个群体中的少数人。只有这些高能力的治疗师参与的实验结果,才能代表这个行业的最高和最有可能达到的治疗能力,才能说明这中治疗手段是否有真正的治疗能力。否则,当一大群能力不一的治疗师都参与同一个研究,其结果必定会下降,因为这个群体中能力一般和能力较差的人远比能力强的人多的多。由这些能力残差不齐的治疗师参与的实验结果只能表明当年当地某种治疗手段的水平,而不能代表该治疗手段的真正水平。所以,选拔参加临床实验的治疗师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绝不能随意猜测[681]一概而论地说西方培养出来的针刺医生(西方人或中国人)就一定技术差而来自中国的针灸师技术就一定好;或认为中医学院毕业的学生的针灸技术和西学中的针灸师在同样参加510年针灸临床后相比,前者必定比后者高;或大陆针灸医生技术必定比港台针灸医生技术高。就好比中医博士的医疗能力未必比同年毕业的和一直参加临床工作的同学的临床能力强;或学院毕业生的能力就必然对所有疾病的治疗能力比民间或基层中医医师的能力强。我们不能在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下妄加推测。如果一个针灸医师勤学好问,还有一定的门诊量的实践,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针灸专家 。所以,我们有必要客观地检验参加针灸研究的针灸师的技术水平,而不能想当然地推测。

 

6.2.参研针灸师之选拔

看一个针灸医生的实际水平比看他的学历和拿针灸执照的年限长短更有意义。不能说拿到针灸执照的人都可以参加针灸科研。参加者必须有一定的选拔资格以及有一定的临床能力。

我们建议的选拔资格:有针灸执照的医生,必须在临床上用针刺治疗五年以上,平均每天用针刺治疗5个以上的病人才有参加选拔的资��。同时抽查��诊所针灸治疗病例超过1000 份,其对于所有来诊的疾病的治疗有效率为65% 以上。如果治疗有效率对于所研究疾病的治疗有效率为85%则更好。这样的针灸师应该不难找。

(1).基础选拔:任意分配20个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病人(年龄性别病程长短都不限),允许针灸师按照自己临床上的方式针刺(可以用艾灸,电针,温针,刺血拔罐等,但是不可以用草药疗法)。需要在一个月内,将65%以上的病人的疼痛程度减低到0-1的程度(最大程度为10),或将所有病人的疼痛VAS值平均降低65%以上。

(2).特定选拔:任意分配20个患有所要研究的疾病的病人,如偏头痛,颈椎病,慢性坐骨神经痛的病人,也允许针灸师按照自己临床上的方式针刺(自由针刺法)。能够在一个月内,将65%以上的病人的疼痛程度减低到0-1的程度(最大程度为10),或者其疗效能比虚拟对照组高出20%以上。按照针灸研究中的虚拟对照组平均有效率为25%计算,则自由针刺治疗情况下的有效率必须为45%以上。如果在任意治疗情况下达不到这个有效率,那么,参加到西方针灸课题(注16)中,仅仅用针刺而不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艾灸,电针等),该针刺组的有效率很有可能和虚拟对照组相似或仅仅高出10%,也极有可能失去统计学上的差异而又被判为针刺治疗无效。要那么多显示针刺无效的报告有什么用?针刺研究需要向前走,需要提高临床疗效而为临床治疗服务,而不是一再重复无意义的试验。

需要特定选拔的原因是:就算针灸师通过了基础选拔,也未必有能力发挥针刺对于所要研究的疾病的疗效。比如说,

 

注16:即限制针刺针之数量,针刺时间,也限制和病人交流,每周一次或两次针刺,不能用其他任何辅助疗法等情况下的西方针刺方法。

 

一个针灸多年的针灸师如果从来没有治疗过脑外伤后的昏迷病人,现在让他立刻参加对于这类疾病的针灸研究,其疗效也未必能高。

如果没有人能通过这种特定选拔,也就是说研究针刺对于这个给定疾病的疗效的条件不具备。也就不该有相应的文章发表。这样,发表的文章数量少,就可以作为间接证据表明针刺对于该疾病的疗效不高,该疾病不是针灸治疗的有效病谱。

这种特定选拔可以在小样本预试前进行,也可以和较大样本正式试验时同步进行。如果在这种自由针刺状态下的疗效不超过45%(注17),基本可以判断该试验中针灸师选择不当。这也是判断针灸师技术水平的方法之一,作为判断针灸师技术级别的参考。

我们建议针灸界研究制定一个判断针灸师临床治疗水平的指标。由专门的机构检验并颁发证书。级别可以为I级,II级和III级及特级针灸师(注18)。可以将所研究疾病的针刺治疗的难易程度分为I类,II类,和III类,和针灸师的技术级别挂钩。科研中或专门考核中通过对I类疾病治疗有效率的评为I级,通过对II类疾病治疗的评为II级技术职称等。

针灸研究中,不仅仅需要注重病症诊断,病人选择,随机分组,单双盲对照,交叉设置等的外在程序性硬件指标,还需要关注参试人员的技术水平等软件指标。

 

注17:具体数值因病种而异,如果文献报道高频次针刺时虚拟组疗效平均为20%,则自由针刺法的疗效应为45%以上。

注18:这里的分类只是一个建议而已。需要专业针灸师认真讨论制定。

 

小结:

(1). 针灸师个人技术水平也是决定针灸治疗成败的关键因素。需要建立参试针灸师的选拔程序,消除或减少因个人技术残差不齐导致的实验失败的可能性。

(2). 建议将针灸治疗的疾病分为III,和III类,以此设计针灸师技术水平测试,职称评定等。参试者针灸技术水平应该成为针灸研究中纳入综述性文章的指标之一。

 

第七节  中国针刺研究和西方针刺研究之异同点

中国针刺研究在课题设计,操作执行等方面和西方针刺有很大不同。这种不同很大程度上也和民族文化的不同有关。比如说西方油画绘画过程中,画布上没有一处没有彩油,画出的效果很逼真,如同照片一样。而中国水墨画就未必在画纸上处处着墨,而是多留有空白,使人有想象的空间和余地。

7.1.实验设计

西方的针刺研究,所谓的高质量设计指的是随机分组,单盲或双盲对照,有心理暗示组和无治疗组同时对照。有心理暗示组时,最好也有交叉对照设计。如果没有无治疗组作对照,则心理暗示组的结果不能排除疾病自然转归的结果,特别是西方的针灸研究时间跨度非常长,多在12年才能完成,不能排除在这段时间内疾病本身就会有自然好转的趋向。而当有心理暗示组时,对于病人采用“欺骗性”治疗多少是不道德的,所以,完成心理暗示对照期后,对这些病人给予补偿性真实针刺治疗,是一种道德上的补偿行为,当然也有助于分析虚拟治疗期间和真实治疗期间疗效的不同,了解真实治疗方法是否有独特的治疗效果。

实际上,无论是针灸研究,西药或手术研究,能达到这个标准的研究设计也非常少。针灸研究中随机分组,单盲设计,有心理暗示组的才被采纳在综述性文章中加以分析引用。更多的研究是随机分组,单盲设计,用西药或其它治疗手段作为对照组,而没有心理暗示组和无治疗组。这种对比研究的出发点,是所对比的西药已经经过了“严格”的随机分组,单双盲设计,和心理暗示对照和无治疗组的检验,是有真实”疗效的。那么如果针刺的疗效和所对比的西药一样甚至更高,而副作用还少,针刺疗法就应该被接纳为可替代西药的疗法。

可惜,众多临床常用的西药并没有得到过这种严格的检验。美国FBA对于新药临床研究通过心理暗示对照的要求出现的时间并不长,而以前没有经过心理暗示对照,而在临床上已经使用了许多年的药物仍然在使用。和这些未经过心理对照检验的老药物对比的结果,未免让人觉得不踏实,就是说,难免这些老药物和针刺等,有很大的心理暗示作用。

中国针刺研究多选用随机分组,将针刺和西药,或将两种不同的针刺疗法作对比,很少有单双盲设计,更难得有虚拟对照组,也很少有无针刺组。这可能和中国针灸家根本就不认为自己手中的针刺会是心理暗示作用。而我们所能收集到的,现有的资料也支持他们这种自信(见图20a,20b, 20c,20d.

由于西方针刺组疗效比虚拟对照组高不太多,仅仅高10%-15%,所以针刺组的疗效很容易经统计学处理后失去统计学上的显著性。西方研究者没有意识到这种现象是由于他们的针灸组疗效不高(由于治疗频次过低),而以为是虚拟对照组的设计不当,将很多精力花费在研究导致和影响心理暗示作用的原因和机制上,其针刺研究从开始的刺入性虚拟对照组转为采用非刺入性针刺对照组。而中国学者不认为在非经非穴上针刺的疗效会比传统选穴疗效高,所以多采用刺入性对照组,而且是常规刺入深度(附表19a,19b, 19c)。

西方研究多采用经穴无刺入作为对照组。这种行为牵涉出对于病人的道德问题,使得在试验前就通告病人他有可能参加虚拟对照组,或参加一个新的治疗方式,这就引起了病人对治疗的期望;导致医生必须刻意掩盖治疗过程,限制医患交流(治疗组和对照组),设置交叉组等,这一切皆增加了试验的复杂性。特别是限制医患交流,以及改变了临床针刺治疗过程的原貌,所以西方针刺研究的是虚拟对照组和更改后的西方针刺的疗效,而不是虚拟对照组和真实的中国针刺的疗效。

中国针刺研究中,单纯针刺组的疗效多在40%-50%。研究的目的是新的,或改良后的某种针刺方法是否比这传统的单纯针刺组高。一般来说,新改良的针灸方法疗效多在50%-65%。如果这改良的针刺方法没有传统针刺方法高,文章肯定得不到发表。也就是说,中国针刺研究的目标是找到更好,疗效更高的针灸方法,而不是回答针灸是否有自己独特的疗效。

中国针刺研究中设有虚拟对照组时,多采用刺入性针刺,而现有的结果也表明(图20a,20b,20c, 20d)在高频次治疗时,针刺组疗效明显高于虚拟对照组,这使得虚拟对照组到底是采用刺入性或非刺入性针刺都再一次表现为无关紧要了,针刺治疗过程中也就没有必要对病人遮遮掩掩,也就不会对病人的情感和对治疗的期望产生明显的干扰或人工诱导。

中国针刺更多的是对比改良针刺和传统针刺的疗效,这个传统针刺组何尝不也是对照组?就是说,我们也可以将这传统针刺组的疗效看作为100%的心理暗示作用,那么改良针刺组超过传统针刺组的疗效是否就该被看作为针刺的特异性疗效?这种试验条件下,我们就没有必要专门设置虚拟对照组,也就没有必要考虑交叉试验设计,因为,我们没有欺骗病人,没有采用对所患疾病没有治疗作用的针刺方法,因为这种传统针刺本来就是常用的针刺,就算我们不作这个试验,临床上用的就是这种针刺,我们也就没有必要特意通告病人他将得到的可能是虚拟针刺,我们也就没干扰病人对于治疗的期望心理。

由于中国针刺治疗多在一个月内(少数情况下需要2-3个月)结束,而所治疗的疾病多为多年慢性疾病,也由于多年以前的研究和临床经验都表明疾病的自然转归不可能达到30%-50%的症状减轻程度,所以不多考虑治疗后的疗效是否为疾病自然转归的结果,也就不再设置无治疗对照组。

7.2.针刺操作者

西方针刺研究中,针刺者多为家庭医生,或理疗师等。如果我们将附表14中和针刺研究有关的文章中针刺操作者的背景加以分析(注19),可知一半操作者是针灸师,而另外一半人是家庭医生或理疗师(图 21)。  

 

Placebo.Fig.21

Fig. 21. n = experiment groups.  

 

我们常能接收到来自于理疗师或脊骨神经治疗师或家庭医生用针刺后转来我们诊所的病人。按照病人的描述,在病人就诊的全过程中(超

 

注19:附表14中一部分文章是对比激光或理疗和虚拟对照组的疗效的。这类文章不研究针刺,故在图20中加以排除。

20:个人咨询北京一家医院的针灸科。

过十次治疗),这些医生只用了针刺1-2次。可见他们主要还是采用他们本来的治疗方法治疗,针刺只是一个点缀。而中国针灸师在临床上每天都在用针灸治疗,有众多针灸书籍参考和继续学习,有上级医生指导,每天的门诊量可达60-100 (每个病人针刺20-30分钟)(注20)。其临床经验当然不言而喻。

 

7.3.止痛剂的使用

西方针刺研究中另外一个明显的特征是病人同时在用止痛剂,特别是允许在疼痛发作或程度剧烈时是如此。这可以理解,如果我们医疗人员不能将疼痛或其它症状减轻,我们没法也不应该不允许病人用缓解症状的西药。如果我们综合一下包括在 Colquhoun DMadsen MV (2009),和 Vicker AJ (2012)中文章的资料,可以看出,在总共22篇文章中允许病人使用止痛剂的文章占86.4%,不允许的占9.1%

中国发表的文章多不说明参试者是否使用了镇痛剂,但是由于针刺频次非常高,症状改善快,病人多不再使用镇痛剂。我们临床上的病人就是如此。他们会很快停止使用镇痛剂。

 

7.4.病人来源不同

西方针刺研究中病人来源多为广告或电视宣传后参加的病人,这不免会导致病人参加针刺治疗前就有了相当程度的对于治疗的期望 404,进而导致相当程度的心理暗示作用。

 而中国的参试者是自己来到针灸门诊的病人。病人并不知道自己将会得到哪种针刺治疗,也未必知道或期望针灸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善自己的病情 针灸在中国的接受程度未必象一般西方研究者以为的那样普遍。特别似乎年轻一代,迷信西药而对于针灸在内的中医一窍不通的人多的是。而由于针刺研究的病人都是门诊自己花费的病人,对病情改善程度的描述多是保守态度。许多人见医生的第一句话多是“还在痛”,而不是象我们每天接诊的西方病人的“好多了”,或者是“好一些了”。

这种对病情改善的夸大描述固然会同时提高虚拟对照组和针刺组的“疗效”数值。但是由于针刺组的真实疗效并没有发挥出来(比如说针刺频次太低等),或针刺过程出现了病人的怕针等负面情绪(虚拟对照没有针刺,也就没有疼痛感),都会使针刺组的疗效数据下降,以至于数据经过统计学处理而失去显著性。

 

小结:

(1). 中国和西方针刺研究中有诸多不同之处,这些不同或多或少会影响研究结果。

(2). 西方的针刺研究讲究随机分组,单盲或双盲对照,强调虚拟对照组对照。目的是检验针刺是否为心理暗示作用。中国针刺组多和特殊针刺对比或和西药对比。目的多少检测新的和改良的针刺方法是否比传统针法疗效高,或检验针灸是否比常规西医疗法高。

(3). 西方针灸师背景多为家庭医生,西医内科医生,理疗师,或麻醉师,技术水平不明。中国针灸师基本上就是天天上针灸门诊的针灸师,针灸能力可信(以发表的文章为例)。

(4). 西方研究中因疗效不高而病人仍然使用止痛剂的多,进而影响疗效判断。中国针灸治疗密集,疗效高,病人多不再继续使用止痛剂,疗效较为可靠。

(5). 西方研究中,病人来自于研究小组的广告宣传,免费治疗,病人对治疗的期待心和对疗效的判断有夸大嫌疑。中国的病人来自于自己上门,自费病人,对疗效的判断应较为客观。

 

 

第八节 为什么临床上针灸的治疗水平比这些科研报告中的针灸的水平好

 

针灸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临床上用的是广义针灸的综合治疗方法而不是单一的针刺

狭义针灸指的是医生只用针刺来治病,这也是西方科研中常采用的方式。而实际上和临床上,我们用的是广义针灸治疗。也就是说针灸医生不仅仅用针刺,还会用艾灸,拔罐,推拿,刮痧,指压,耳压,放血,电针,TDP等疗法。或单一使用,或结合使用,全都因病人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等选用。很少有针灸师一辈子只用针而不用其它方法。我们还采用中医中药,特别是经方体系,来结合针灸治疗,所以,治疗有效率自然要比单一针灸高。

而就针刺疗法本身,也会选用不同的选穴方法而不会之局限于教程上讲的那种传统的选穴方法,比如选择激发点[682](扳机点),或肌肉起止点,或董氏奇穴位等。用针的方法也会除了传统单针垂直刺,斜刺等,还会选用扬刺,围刺,连刺,排刺,倒马针, 浮针等不同的针刺手法。特殊情况下,我们也会采用刺血拔罐或火针治疗。

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的目的就是要尽快达到治疗效果。这许多方法在针灸学教材中都介绍过,不能说它们不属于广义针灸治疗学。所以,将针灸师的治疗手段限制在只用针刺而不用其它方法的科研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科研设计。同样,要求针灸师一以贯之,在治疗的全过程中仅仅选用基础穴位而不加辩证选穴;或不按照病人对针刺的耐受性而增减穴位数量,也是不符合针灸治疗要求的。

所以,科研文章中那些针刺方法的治疗效果不佳,并不等于实际上的针灸诊所的治疗水平不佳。这种实际上的针灸的治疗效果已经被临床医生所认可,比如说有资料表明近半数家庭医生或内科医生会推荐他们的病人看针灸。

参加科研的针灸师应该告诉课题组织者,课题中的针刺方法不是真正临床上的针刺。既然要回答针刺是否能治病,就应该用临床上的针刺方法来进行。用那些受了限制的,剥了皮去了骨的用针方法,也就是说用西方想象中的针刺方法得出来的结论对于针灸界是不公平的。

这些针灸师应该通告课题组织者这些区别,如果针灸医生没有这样作解释, 是针灸医生的失职; 如果这些针灸医生觉得这就是他们自己在临床用针灸治疗的方法, 那只能说他们还远远没有理解和掌握针灸治疗技术和理念.如果他们解释了,而课题组织者仍然坚持如此作研究,我们就很难理解他们为什么要坚持采用这种他们自己想象中的针刺做科研.

所以,针灸实际临床上的治疗水平比科研中的水平要高的多。

小结:

(1). 针灸研究中的针灸方法和临床上实���采用的方法有���大不同。

(2). 针刺研究中,特别是西方研究中针刺组单用针刺治疗,限制同时使用灸法,拔罐,刺血,按摩等,限制用针数量和针刺频次,限制和病人的交流。临床多种方法同时使用,如针刺,拔罐,刺血,火针,温针,电针,耳压等等,积极和病人交流(特别是在西方国家的诊所)和答疑解惑。

(3). 针刺研究中限定研究的疾病种类,严重程度(多为一定程度的疾病),患者年龄(多为老年人,久病之人)等,而针灸临床上疾病种类多样,程度多样,有轻有重,病人年龄大小不一,所以相对而言疗效较高。

 

 

第九节针刺不是心理暗示作用的直接例子

 

 

9.1. 针刺用于治疗各种昏迷

既然心理暗示的前提是病人处于头脑清醒状态,那么我来看一看针刺疗法用于治疗病人意识不清状态下的疾病。临床上,病人意识不清的状态可见于各种昏迷,休克,麻醉状态下,持续性植物人状态,和痴呆状态。

对于脑外伤或脑中风病人,我们收集了40多篇文章加以分析 533,[683],[684],[685],[686],[687],[688],[689], [690] ,[691],[692],[693],[694], [695],[696],[697],[698],[699],[700],[701],[702],[703],[704],[705],[706],[707],[708], [709],[710],[711],[712],[713],[714], [715],[716],[717],[718],[719],[720],[721],[722],[723],[724] 对于脑外伤或脑中风昏迷的病人,在采用常规西医急救措施和常规护理用药的基础上,加用针刺疗法(附表 21a)可以提高苏醒率(从51%±17% 提高到79%±12%)(图22a),提高意识程度(将GCS指数增加值从3.02±1.2提高到4.73±1.3)(附表21b ,图22b)。或者说,加用针刺可以将苏醒时间从35.74±16.7天缩短到22.78±11.7天(附表21c,图22c)。单独针刺治疗当然也可以用于昏迷病人的促醒治疗 697 706 714,将西医急救和针刺结合,无疑更能提高治愈率和避免后遗症发生率。另外,将针刺用于昏迷,以及休克,植物人状态等危重情况时(见后),多采用电针或特殊针刺手法,而且是至少每天一次针刺,如果还是采用一周一到两次针刺的西方针刺方法,这里介绍的疗效怕是很难得到的。

Placebo.Fig.22a

Placebo.Fig.22b

Placebo.Fig.22c

Fig. 22a, 22b, 22c. n = experiment groups.  

 

9.2. 针刺治疗休克

蔡化理(1961[725] 报道针刺治疗27例中毒性痢疾合并休克者,针刺后10-30分钟内血压即见上升,仅2例需要加用升压药。

湖南医学院附二院(1973[726] 报告160例各种休克病例,除应用一般抗休克治疗外,均先采取针刺升压(即先伴有用升压药物),而半小时内针刺升压无效时,才加用升压药物。结果显效122例 (76.3%),总有效率为87.5%。也就是说,只有23.7%的病人针刺后血压上升不理想。血压提示针刺对于休克病人具有升压作用。他们发现一半以上的病人,升压反应出现在半小时以内,少数病人则在1小时以后。有9例病人,用升压要效果不满意,家针刺后8例收缩压升至90 mmHg,可见针刺对一些升压反应或上升不够理想的病例,有一定的相互协调作用。有的病例停止捻针过久,血压即有下降趋势,加强捻针,血压又上升,说明捻针对疗效有一定影响。他们这些早期的观察报告被后来的临床研究所证实(见下)。

江阴市中医院俞勤龙(1997)[727] 报道,该医院门诊妇产科收治了52例人流术后休克病人临床表现为术中或术后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胸闷心慌恶心呕吐,甚则出现血压下降昏迷等症病情来势凶险, 变化迅猛52 例患者均在针刺三阴交穴位数秒钟后即可测得血压回升, 神志清醒, 病情痊愈, 1 例患者配合应用补液扩容等西医急救处理

宋智静(1996)[728] 报道肾上腺素合并针刺抢救青霉素致过敏性休克40例。于注射肾上腺素和针刺��关穴5分钟后开始面色转红, 出汗停止, 意识转清, 血压上升, 脉搏加快, 自觉症状改善为显效显效时间最快 5 分钟,平均 10 分钟1例严重病例用本法效果不佳加用补液扩容和激素等治疗后恢复外, 39例患者均于用本法抢救515分钟内恢复, 无一例死亡。

刘应柯(1999[729] 报道治疗失血性休克31例,针刺后半小时内,收缩压从平均 62.6 mmHg 上升到 平均98.3 mmHg. 相同条件下,对另外31例病人用升压药,收缩压从平均 67.7 mmHg 仅上升到 77.9 mmHg.

赵滨 (2008) [730] 报道治疗多种休克40 例,针刺后半小时内,收缩压从平均 70.9 mmHg 上升到 平均95.6 mmHg. 相同条件下,对另外40 例病人用升压药,收缩压从平均 68.9 mmHg 仅上升到 85.5 mmHg. 对于舒张压,针刺后半小时内,舒张压从平均 42.3 mmHg 上升到 平均 58.7 mmHg. 相同条件下,而用升压药物组之病人,舒张压从平均 43.2 mmHg 仅上升到 55.24 mmHg.

傅立新  (2008)[731] 报道治疗多种休克138 例,针刺后半小时内,收缩压从平均 83.1 mmHg 上升到 平均101.1 mmHg. 相同条件下,对另外138 例病人用升压药,收缩压从平均 83.8 mmHg 仅上升到 89.2 mmHg. 对于舒张压,针刺后半小时内,舒张压从平均 49.5 mmHg 上升到 平均 59.3 mmHg. 相同条件下,而用升压药物组之病人,舒张压从平均 48.8 mmHg 仅上升到 50.4 mmHg.

冀慧霞(1999[732] 报道治疗过敏性休克50例,采用常规西医急救升压治疗,总有效率为76%,而对另外52例类似病人采用常规西医急救升压治疗加针刺治疗,则总有效率为90%

针刺治疗休克的成功率当然也和休克的程度有关,轻中度休克的疗效当然比中毒休克疗效高。成功率也和休克种类有关,一半讲,心源性休克和低血容量性休克的疗效较过敏性和感染性休克差一些。吴敬 (2000)[733] 报道西医常规��法加针刺治疗心源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和过敏性休克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80%82.6%100% 100%。张从道 (1989[734]报道单独用针刺治疗心源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神经性休克和创伤性休克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90% 95%93.3%95%93.3% 96%

值得注意的是,针刺不仅在西医基础急救措施的基础上提高休克治疗的效果 728 730 732 733也可以单独发挥作用 725 726 727 729 730

临床研究表明 730,针刺治疗休克,血压上升多出现在半小时以内,而西医升压药作用出现多在3小时以后。针刺治疗后的血压升压早,升压幅度大,特别是在休克早期效果明显,这对于改善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避免不可逆性休克的发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轻度休克病人即出现烦躁,意识模糊,反应迟钝,而中度休克时意识丧失。针刺治疗在病人意识并不清晰的情况下也可能提高血压,一方面提示针刺治疗休克的心理暗示作用并不是其主要的治疗作用,也说明针刺并不仅仅能治疗以患者主观感受为主的疾病,如关节炎,偏头痛等,而是也能治疗以客观指标为主的疾病状态,如休克等。

休克状态,抢救生命分秒必争,生命瞬间即逝,不容许我们设置什么假针刺组和无任何升压措施的单纯治疗组。将采用针刺治疗的观察组和不采用针刺治疗的常规西医急救组作比较应该是可以被接受的。这里的临床试验均给予针刺疗法半小时治疗,如果不效,立刻加用升压药,而结果也表明针刺升压效果远比单用升压药好。假针刺组和无治疗对照组多用在动物的休克模型试验中,针刺在动物模型上所作的治疗休克的研究也非常多,但是动物试验资料不是我们本文讨论和引用的资料来源。

 

9.3. 针刺治疗持续性植物人状态

近年来随着社会急救系统、诊断技术和治疗手段的发展, 急诊病人死亡率明显降低, 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新的医学和社会问题, 出现大量持续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 PVS) 患者。此类患者死亡率高、致残严重, 而且目前还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 给社会及家庭带来巨大的负担, PVS 已成为国内外严重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735]Estraneo A 2010[736] 观察50名被诊断为持续性植物状态六个月以上的病人,在西医基础支持疗法的维持下,只有10%的病人进展为浅意识状态,而另外14%恢复意识,但是都出现在得病一年之后。而在这篇文章发表之前,一般认为脑外伤导致的持续性植物状态超过一年,其它原因导致的持续性植物状态超过半年,病人的意识恢复几乎是不可能的[737][738][739]长期以来, 由于缺乏有效治疗方法[740], 人们对待PVS 的治疗态度极为消极美国根据患者生前和家属的请求可终止一切治疗和护理, 让患者安乐死.[741]

但是,持续性植物状态的治疗在中国则是另外一番景象。大量文献报道针刺对持续性植物状态的病人有明显的促醒作用(附表22 555[742][743][744][745][746][747][748][749][750][751][752][753][754][755][756][757][758],[759],[760][761][762][763],  [764][765] 735 741[766][767][768][769][770][771][772][773][774][775]

我们可以将这些资料整合为图23.

Placebo.Fig.23

Fig. 23. n=number of experiments. Acupuncture in the “Mixture with Acup” and “Mixture without Acup” groups are ordinary acupuncture. Con: conventional supportive therapies. HPO: high pressure oxygen. Mixture: high pressure oxygen, rehabilitation therapy (exercise), tuina, massage, physiotherapy, sound-light simulation therapy.  

22提示:如果采用传统西医基础支持疗法,病人苏醒率为25%。基础疗法加高压氧,苏醒率升为43%。基础疗法加高压氧,康复疗法,声光刺激而不用针刺,苏醒率能升至54%。高压氧加用普通针刺,苏醒率升至67%。高压氧加普通针刺,再加康复疗法,声光刺激以及更多疗法,苏醒率并未进一步升高,苏醒率保持在64%。而基础疗法加用特殊针刺法,苏醒率以及达到了最高值70%左右。提示特殊针刺法比用多种复杂和昂贵的疗法效率更高。而如果采用普通针刺,则普通针刺和高压氧结合的疗效比和其它多种康复疗法结合的疗效高。

针刺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的疗效还和治疗前该状态已经持续的时间长短,症状严重程度,导致植物状态的原因,针刺治疗疗程的长短,患者年龄等因素有关 1044 735 736 772, 741。治疗前植物状态持续的时间越长,疗效越差;脑血管意外导致的持续性植物状态比脑外伤导致的本症较难治疗;脑梗死者疗效最差;治疗的时间短则效果不彰等。

有资料 736[776]指出37% to 43% 被诊断为持续性植物状态的病人有可能仍然有某种程度的浅意识,能对医生的指令作出某种程度的反应。但是这种浅意识状态毕竟不是正常人的完全清醒状态,就如同处于休克前期的,意识已经模糊的病人,他们的分析和记忆能力都值得怀疑,更不要说对他们施加某种程度心理暗示作用了。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自己连续两天没有睡觉时的精神和意识状态,我们有意识,能对于外界环境作出反应,但是,这种状态下对外界刺激感知是模糊的,而且意识反应也非常迟顿,所以,对于浅意识状态的持续性植物人加用针刺治疗后的苏醒率很难和对他们施加了心理暗示联系在一起。

我们这里关注的是苏醒率,而没有关注治疗后躯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的改善程度,是为了指出针刺也能在病人没有意识的状态下发挥治疗作用(注21)。如果文章中直接报道了苏醒率,则其苏醒率被本文直接

引用。但是多数文章报告的是PVS评分值,或根据评分值的增加而分为基本治愈,明显好转,好转,和无效;或好转,有效,无效等等级。

 

注21:实际上中国针灸界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同样注重的是苏醒后机体功能和独立生活能力的恢复,而不仅仅是恢复病人的意识。针灸,按摩,运动疗法和中草药的使用都是为了这个目的。

前者我们引用“基本治愈+明显好转”,而对后者,仅引用的“好转”级别中的人数以重新计算苏醒率。所以,这里重新计算的苏醒率已经尽量不包括治疗后进入浅意识状态的病人。

 

9.4. 针刺治疗痴呆

痴呆至少有老年性痴呆和血管性痴呆之分。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D)是中国最常见的老年期痴呆之一, 系由脑血管因素引起的脑循环障碍, 脑组织受损导致的一种认知功能缺损的综合症以记忆力减退、表情淡漠、呆滞或人格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神志异常症候群,已成为威胁人类心理健康的重大问题, 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很大负担, 更是当代社会和医学界面临的一个大难题。有报道说, 65 岁的脑卒中患者中1/3(25% 41%) 3 个月内发展为 VD[777]美国流行病学多中心研究显示60 岁以上缺血性脑血管病存活患者中26.3% 并发VD 787

对于各种痴呆的治疗,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778][779]。由于痴呆病人反应迟钝,分析,理解和记忆力减退,很难想象这里病人能有像正常那样受心理暗示的影响。所以,我们也选择来看一看针刺对于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效果。

附表 23a,23b,23c. 是我们能收集到的,来自于中国的针灸资料。 226[780][781][782][783][784][785][786][787][788][789][790][791][792][793][794][795][796][797][798][799][800][801][802][803][804][805][806][807][808][809][810][811][812][813][814][815][816][817][818][819][820][821][822][823][824][825][826][827][828][829][830][831][832][833][834][835][836][837][838][839][840][841][842][843][844][845][846][847][848][849][850][851][852][853][854][855][856][857][858][859][860][861][862][863][864][865][866][867][868][869][870] 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要么报告为治愈,显效,好转,无效;要么仅仅报告为MMSE评分或HDS评分的变化。前者,我们将治愈率和好转率归纳,得到图24a,而后者MMSE评分的变化,则得到图24b。见下:

Placebo.Fig.24a

Fig. 24a. n = experiment groups.
 

24a 显示单纯应用西医疗法,愈显率为 33.4%±19% (n=43 实验组)。单纯针刺治疗,愈显率为44.7%±20% (n=48 实验组)。单纯草药治疗,愈显率为40.0%±24%(n=8 实验组). 当针刺和西医治疗结合,愈显率增高为61.8%±19% (n=19), 而针灸和草药结合,愈显率升为57.2%±20% (n=26实验组)

MMSE评分变化为指标的图24b 也显示出相似的结果(注22)。即单独针刺的效果 20.6%±11%36个实验组资料)比单纯西医疗法

 

注22:有些文章仅仅报告愈显率,有些仅仅报告MMSE评分变化。所以图 和图的基本资料并不完全相同。

14.3%±8%41个实验组)高。将针刺和西医合用,MMSE评分提高到23.8%±8%15个实验组资料),而将针刺和草药合用,MMSE评分可提高27.1%±10%15个实验组资料)。

Placebo.Fig.24b

Fig. 24b. n = experiment groups.

HDS评分为指标的结论大致相同(图24c)。

Placebo.Fig.24c

Fig. 24c. n = experiment groups.
 

 

可见,针刺对于血管性痴呆有自己独特的治疗作用,而这种作用和西药或中医药物治疗有协同作用,使得治疗效果更


9.5. 针刺用于麻醉前和麻醉过程中

梁洁2007[871] 报道对3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行电针加静脉诱导气管插管全麻,另外30例行单纯静脉诱导气管插管全麻。发现术后12h,电针加全麻VAS评分明显低于单纯全麻; 电针加全麻组术后应用其它镇痛药比例明显低于单纯全麻; 电针加全麻组患者对术后镇痛效果的整体评价满意度更高;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

谢健2009)对 30肠癌根治术患者行头针加异氟醚全麻,另外30例行单纯全麻。发现头针对肠癌手术切皮刺激疼痛反应有一定抑制作用,术中维持也具有一定麻醉镇痛作用. 头针的应用可以减少全麻药物的用量达26%

欧阳铭文2009 295 报道对50行腹腔镜胃肠手术患者行针刺内关穴加吸静全麻,另外50例行单纯吸静全麻。术后针刺加全麻组的恶心和干呕发生率比单纯全麻组明显低;术后疼痛程度无明显区别(注23)

池浩2014[872] 报道对80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行电针针刺加全

 

注23:内关穴位并不是传统的止痛穴位

麻麻醉(但不用气管插管),另外80例行传统全麻。结果是: 针药复麻醉与常规全身麻醉相比,有同样满意的手术成功率, 而在麻醉药的使用量、术后输血例数、初次下床活动时间、监护室滞留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医疗总费用、肺部感染例数、术后初次进食时间、抗生素使用天数方面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针麻组优于全麻组.

吴群(2013)[873] 报道对20例开颅手术的病人采用全身麻醉,另外20例开颅病人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加全麻。经皮电刺激开始于手术前。观察发现针刺加全麻组病人手术后苏醒时间比单纯全麻组明显缩短(15分钟对比20分钟),麻醉药物(丙泊酚)用量也明显减少(2000毫克比2500毫克)。

幸志强2012[874] 30例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单纯静脉全麻(太尼),另外30例行经皮电刺激加静脉全麻。结论是:经皮电刺激辅助静脉全麻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在更好地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抑制应激反应的同时, 缩短了离室时间, 减少了麻醉药物的用量,降低了麻醉费用,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麻醉方法.

张兆伟(2014[875] 30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行电针加全麻,另外32例行单纯全麻。分析取反映胃功能和动脉血气分析的相关数据后结论是:电针加全麻组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能够保证胃黏膜的血氧供应,具有胃功能保护的作用。

安立新2011[876] 40幕上肿瘤切除术的患者行电针加七氟烷全麻(A组),另外40例行七氟烷全麻,在前组相应皮肤部位连接电极却不通电,作为对照组(B组)。结果发现:术中A组麻醉药消耗量低于B组。A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随意运动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离开手术室时间,均明显小于B组。麻醉恢复期 A 组躁动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于B组。比如说,术后睁眼时间,A组为18.5±8.5分钟,而B组为28.5±13.4分钟。

安立新(2013[877] 报道对幕上肿瘤切除术行电针+七氟烷复合全麻40例、经皮穴位电刺激+七氟烷复合全麻40例和七氟烷吸入全麻组40例。结果:麻醉恢复期情况表明,电针加全麻组和经皮电刺激加全麻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随意运动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离开手术室时间,均显著小于单纯全麻组(P<0.01)A组和T组患者术后4 hVAS评分和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显著小于S(P<0.01)

虞慧畅2009[878] 报道对于30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行经皮穴位电刺激加全麻,对另外30例病人行单纯全麻。发现针刺加全麻组在围拔管期血浆儿茶酚胺浓度、皮质醇浓度、心率、血压的升高幅度明显低于单纯全麻组, 气道不良反应也轻于对照组.

宫丽荣2013[879] 报道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行针刺加全麻对老年腹部手术40例,单纯用全麻者40例。组术中丙泊酚、芬太尼用量减少,睁眼时间、完成指令时间、定位功能恢复时间缩短,术后躁动发生率低。比如说术后苏醒时间,前组为7.18±2.73分钟,而后者为12.81±4.42 分钟。结论是:全麻联合针刺应用于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可使血流动力学稳定、应激反应降低、全麻药用量及术后躁动例数减少。

林舜艳2013[880] 38例行肠癌切除术的老年患者行电针针刺加丙泊酚全麻处理,另外37例做单纯全麻麻醉。他们发现针灸加全麻组组患者术后麻醉苏醒时间较单纯全麻组缩短 (20.35±6.05 分钟对比 28.24±7.68分钟);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也比后者低。

杨琼卉(2012)[881] 报道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行电针针刺内关和太冲穴位加全麻30例,电针针刺加足三里和三阴交穴位加全麻30例,另外单纯全麻30例。他们发现两种针刺加全麻组术中血压和心率较单纯全麻组稳定;苏醒期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最短;苏醒期躁动评分、疼痛评分、呕吐评分、需托下颌的发生率皆比单纯全麻组低;术后第1次肛门排气的时间也比单纯全麻组短。

周红(2002)[882] 报道针刺结合全麻用于电视胸腔镜肺手术33例(针刺开始于手术前和持续于手术过程中),另外33例仅用全麻作对照。针刺加全麻组的镇痛剂消耗量比单纯全麻组减少42.6%

顾陈怿(2004)[883] 11例行肿瘤手术的患者行针刺加全麻,另外11例肿瘤切除术患者行单纯全麻。他们发现针刺加全麻组手术对细胞免疫功能抑制的程度低,手术期间血流动力学指标更平稳。

顾陈怿(2010)[884] 胆囊切除术患者分为三组,进行针刺(针刺传统穴位)加全麻,假针刺(针刺非经非穴位)加全麻,和单纯全麻组(每组30)。他们发现全麻+经穴组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全麻+非经非穴组和全麻组, 全麻+经穴组维库溴铵与异丙酚用量明显少于全麻组. 全麻+经穴组睁眼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及定向时间明显短于全麻+非经非穴组及全麻组; 全麻+经穴组患者镇痛泵用量在术后4, 6 h明显少于全麻+非经非穴组, 术后4, 6, 8 h明显少于全麻组;术后第44 h全麻+经穴组VAS评分低于全麻+非经非穴组与全麻组. 结论针刺经穴能增强复合全麻后麻醉效应,延长镇痛时效,而针刺非经非穴虽起一定效果,但不如针刺经穴.经穴具有特异性, 准确取穴是影响镇痛效果的关键因素.

丁依红2013[885]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分为三组,每组30例。分别为电针经穴复合全麻组,电针非经非穴复合全麻组和单纯全麻组。结论是电针经穴复合全麻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轻CO2气腹后及术后应激反应,并可延长至术后早期,增强术后镇痛效果,术后恢复迅速,安全可靠. 其中电针经穴组效果明显好于电针非经非穴组。

WANG You-jing2012[886] 报道他们将肺切除患者分为四组进行全麻处理,即假电针加全麻组(A组),电针(2HZ)加全麻(B组),电针(100HZ)加全麻(C组),和电针(2100HZ)加全麻(D组)。他们发现术中芬太尼追加量,BC组较AD组少 (P0.05,P0.01). 各组插管(T1)时刻MAP较麻醉诱导前(T0)均明显升高(P0.01),BCD组升高幅度较A组小( P0.01)AT1时刻HRT0时刻升高(P0.05),其他组变化不明显(P0.05), BD组变化幅度较A组明显减少( P0.05),其他时刻各组MAPHR均较平稳. 术后ACD4+/CD8+较术前降低(P0.05),其他组变化不大(P0.05). 术后各组患者血浆ECor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DE含量较A组增长较少(P0.05)BD组较A,B组较CDCor含量增长 较少(P0.01). 结论是:针刺复合麻醉可以在少用麻醉药或用量相同情况下减轻机体应激反应而保护脏器功能,并且减轻气管插管时MAPHR的波动, 维持术后患者CD4+/CD8+的稳定,其中2Hz电针组与2 Hz/100 Hz电针组效果较好.

唐育民 (2001)[887] 观察了食管癌根治术中针刺加全麻,单纯电极板刺激加全麻,和单纯全麻(各23例)时的麻醉效果。麻醉效果为:针刺加全麻组观察组11 (62.5 %), 电极板加全麻组I10 (65.2 %), 药麻组4 (43.4 %)针刺加全麻组电极板加全麻组麻醉效果皆优于单纯药麻组。作者指出,刺对机体的调整和提高痛阈耐痛阈作用但单纯针麻下施行手术尚存在镇痛不全肌肉松弛欠佳牵拉反应较重等不足, 从而在外科手术领域广泛推广受到限制在针刺(包括穴位电极板)复合安氟醚(全麻药物)用于食管癌根治术麻醉中, 患者血压和心率 基本平稳, 病人意识痛觉消失, 无痛苦表情,无知晓病例, 麻醉效果优于单纯安氟醚复合麻醉有效减少安氟醚用量, 观察组电极板组降低安氟醚浓度30 %以上(29.7% 37.8%) 安氟醚对心血管系统抑制明显, 其抑制强度与安氟醚浓度(用量)有关, 过份心血管抑制对患者不利针刺复合安氟醚全麻通过两者协同作用, 达到提高麻醉效果, 减少吸入麻药用量, 增加镇痛作用, 生理指标更趋稳定, 体现了针刺和穴位电极板镇痛在麻醉中的价值。

付建峰(2002)[888] 报道将手术患者进行全麻后分为两组,一组20例加用经皮电刺激合谷穴位,另外20例不作穴位刺激。切皮前10分钟才开始穴位刺激,持续30分钟。观察切皮前10分钟和切皮后10分钟的心率,血压,平均动脉压等。结果发现经穴刺激组在切皮后10分钟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的波动比单纯全麻组明显小,说明穴位刺激具有缓冲切皮导致的机体应激反应。

郭继龙(2002)[889] 方法:选择全麻下行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5例。在术中电针针刺穴位20分钟。统计针刺前、中、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结果:全组针刺期间与针刺前后比较,SBP增加22.40±3.19 mmHg(P<0.05)DBP增加12.00±1.41 mmHg(P<0.01)MAP增加15.99±1.65 mmHg(P<0.001)HR增加24.00±6.66 bpm(P<0.05)。结论:全麻后,针刺仍能引起血压和心率增加的正性肌力作用。

尹利华2005[890]直肠癌手术患者分为三组,每组23例。分别给予全麻前针刺,全麻后针刺,和单纯全麻而无针刺。作者发现全麻前针刺的麻醉效果好于全麻后针刺,更好于不针刺组。虽然说全麻前针刺比全麻后针刺的效果不能排除是由于全麻前针刺组的全程针刺时间长于全麻后针刺组(都是持续到手术结束),但是该结果也表明全麻后针刺也有加强全麻效果,减少全麻药物用量的作用。

王庚显(1959[891]很早就报道过全麻状态下的手术意外,如呼吸停止(2例),膈肌痉挛(11例),心动过速(2例),低血压(2例)和休克(3例)等危急状态。尽管这些早期临床报道未设对照组,心理暗示组,单盲和双盲对照,但是这些临床资料的确提示了在全麻状态,病人没有意识的情况下,针刺具有治疗作用,而且是起死回生的作用。这种能在病人失去意识的情况下,针刺仍然具有治疗作用的例子很多(见下面针刺用于需要手术的休克病人一节)。

以上绝大多数报道都谈到针刺加全麻能缩短手术后苏醒时间,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苏醒时间的缩短当然至少可以归结于手术过程中麻醉药使用量的减少[892][893],[894]。那么,手术过程中麻醉药用量的减少是由于术前针刺的结果,还是术前和术中针刺作用的共同结果?

全麻前针刺会产生镇痛镇静以及调节机体内环境之稳定而产生全麻状态下的有利于手术的全麻无痛状态,这样的文章还有很多[895],[896],[897],[898],[899],[900]。而全麻过程中的针刺,在病人失去知觉的情况下,也能产生这样有利于手术的作用 888, 889。手术中病人处于意识丧失状态,所谓的心理暗示作用不可能发生。而手术前针刺有可能存在所谓的心理暗示作用。然而,手术前无论给予真针刺还是假针刺,真针刺组的麻醉药用量仍然比假针刺组低 886。说明这里介绍的针刺加全麻组之麻醉药用量减少和机体内环境更稳定是由于针刺本身的作用而不是心理暗示作用。

 

9.6.单纯针刺麻醉及针麻复合局麻

针刺不仅和全麻药物合用以增强麻醉效果和减少麻醉药的并发症,针刺也和神经阻滞麻醉或局部麻醉药物合用,同样能增强麻醉效果和减少麻醉药的副作用[901],[902][903]

针刺并不是只有和传统的全麻或局麻药物合用才有麻醉和止痛作用。实际上,单独针刺也可以起到镇静镇痛和麻醉作用。

早期即有报道[904] 说,单纯针刺用于鼻部手术138例,麻醉效果达I级者39例,II级者72例。手术多为鼻中隔粘膜下矫正术和鼻息肉摘除术(分别为58例和42例)。术前晚睡前服镇静剂鲁米那 0.06 克,术前一小时口服鲁米那0.06克。术中仅28例用了止痛剂杜冷丁。

另一组报道[905] 说,单纯针刺,不用镇静剂,对254例鼻部手术患者行针刺局麻(未用电针),麻醉效果I级者203例,II级者30例。未报道术前用过镇静剂。

周继福(1989[906] 总结了他们对耳鼻喉科手术患者行电针针刺麻醉结果。2046例中麻醉达I级和II级者(即优良率)达90.2%。未报道术前用过镇静剂。作者指出针麻剂量与麻醉效果有密切关系长时间诱导(30-60 分钟)的针麻效果(特别是肌肉松驰) 与镇痛作用比短时间诱导(诱导时间少于30分钟)要好。针麻不但具有显著的镇痛与松弛肌肉的效果,而且具有调节脏器功能和其他多种生理作用在粘膜表面下麻醉进行食管镜检时,常出现心慌气紧心内不适等现象,在针麻下则未曾出现

孙鎏熙(2001[907] 报道对50例作鼻息肉摘除术的患者行单纯电针麻醉,另外46例行单纯局麻。结果是:麻醉镇痛效果100%有效。针刺组46例未用任何辅助药完成手术;仅有4例加用安定10 mg或哌替啶50 mg静注完成手术,优良率达92%,良好4例,达8%,无效率为零。而对照组优良率27例,只占60%,40%效果较差。

张道武2002)对30鼻息肉摘除手术患者行单纯针刺麻醉,其中36.7%的病人只用了针刺就可以达到I级局麻效果,另外63.3%的病人加用了局麻药物,但是用量少于单纯用局麻药物组(也是30例)的局麻药用量。针刺局麻组的术后疼痛和肿胀率比单纯局麻组明显低。

童秋瑜(2012) 901 30例行功能性鼻内窥镜术的患者施行丁针刺加卡因局麻,另外30例行单纯丁卡因局麻。前者的丁卡因用量为71.33±8.90毫克,而后者为118.33±26.21毫克。前组的疼痛评分比后者低,而术后满意度评分比后者高。有数据[908]显示80手术患者在术前均有紧张心理有些常伴有恐惧及忧虑有些局麻的病人因心理压力过重在手术中出现休克或情绪焦躁以及心率血压变化等症状鼻咽部感觉神经丰富痛觉相当敏感鼻内镜术的局麻主要是表麻及局部浸润麻醉[909]有学者[910] 对局麻下实施鼻腔手术的 100 例病人进行调查发现其中 32 例术中出现大汗烦躁恶心心慌气短脉速心率及血压改变等异常情况影响了手术的正常进行因此局部麻醉并不能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可能造成患者的焦虑不安和疼痛影响手术顺利进行全身麻醉的方式用于鼻内镜手术可以避免局麻的镇痛不全从而保证手术的顺利但全麻需靠气管插管辅助通气由于靠近手术区因而可能也会带来手术中的困难并且由于咽喉的损伤和刺激易引起出血水肿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且口腔颌面部神经血管丰富手术时容易出血在全身麻醉后可出现��吸道梗阻[911]鼻内镜术后需要鼻腔填塞需靠口腔呼吸如果咽喉有水肿等损伤全麻的术后应激反应明显[912]因此全麻虽然镇痛效果完全却还是存在缺陷及手术风险以上研究均表明针刺麻醉能够明显减少术中麻醉性镇痛药的用量针刺复合局部麻醉是在针麻基础上复合少量局部麻醉药其局部麻醉药应用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居多用药量减少从而使局部组织水肿减轻手术解剖关系更清晰镇痛效果可满足手术需求可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质量

雷健 (2000)[913] 报道对324例作甲状腺手术的病人行针刺局麻(局麻前用苯巴比妥钠,氟哌啶醇和哌替啶镇定)。另外208例作甲状腺手术的病人行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作为对照组。报道说针刺组哌替啶用量大于神经阻滞组。各阶段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针刺组未出现并发症,而神经阻滞组发生喉返神经麻痹12, 5.77 %, 膈神经麻痹 6 , 2.88%,

马越英 (2005)[914] 将单纯电针用于20例甲状腺手术病人的局麻,另外40例行颈丛阻滞麻醉,再另外40例作电针加颈丛阻滞麻醉复合麻醉。他们发现用电针的两组病人手术中血压心率和呼吸比单纯颈丛阻滞麻醉组平稳;单纯针麻组无喉返神经麻痹、膈神经麻痹并发症;单纯颈丛阻滞组有3 例出现喉返神经麻痹,l例出现膈神经麻痹;针刺颈丛复合麻醉组有l 例出现喉返神经麻痹,无膈神经麻痹。

还有其它大量研究报告[915],[916][917][918][919][920][921] 说,甲状腺手术的针刺麻醉有术中生命体征平稳,对循环干扰较小等优点,而且具有调节生理功能的功效,不存在药物对生理扰乱的副作用,麻醉并发症少,有利于术后病人的康复。但当手术处理甲状腺上极或分离气管周围组织时多数病人出现轻重不同的牵拉反应,因而针刺镇痛仍然是一种不完全的镇痛。颈丛阻滞法具有不影响病人呼吸功能、麻醉效果确切、操作简便等优点,因而,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颈部手术麻醉,但颈丛阻滞后常发生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增加病人心肌氧耗。对甲亢、高血压、冠心病等病人极为不利。将二者复合应用后,不但明显加强麻醉的镇痛效果,且可减少麻药用量40%-50%[922],进而显著控制单纯颈丛阻滞后血压升高,心率增快以及平均血压升高的情况。

高成杰(2004[923] 报道对20例阑尾切除术病人行针药复合硬膜外麻醉(针刺为穴位注射法)。另外20例行单纯肌肉注射杜冷丁(无针刺或局麻),再一组20例为单纯硬膜外麻醉。结果是,镇痛效果针药组明显好于单纯杜冷丁肌注组和单纯硬膜外麻醉组。镇痛优良率分别为100%85%70%。针药组术中心率,平均动脉压,和血氧分压平稳。而另外两组术中心率和平均动脉压皆增加。

吴焕淦2007[924] 总结了该院早期(1960-1987年)针刺麻醉行肺叶切除术的经验。肺切除手术切口长达24 cm27 cm, 手术过程包括切皮切肌剥骨衣切肋骨开胸腔分粘连处理病灶处理血管支气管分离叶间隙防止纵隔扑动及咳嗽合拢关胸缝肌缝皮插引流管等共15个步骤针刺麻醉主要是解决伤及皮肉筋骨的疼痛, 剖胸后控制纵隔扑动此阶段主要采用手法针刺麻醉, 病人完全清醒, 不插管不用药或极少局部用药, 共完成纯针麻肺切除手术 1385 , 优良率65.12%。该院后期(1988-2001年)研究针刺加静脉全麻行肺切除术1089例。研究发现针刺加全麻组的麻醉药用量比单纯全麻组减少42%-45%在麻醉诱导前5 min肌肉注射弱阿片类镇痛药曲马多100 mg和针刺增效药灭吐灵20 mg,可以进一步减少术中静脉复合液45%的用量,增加针麻术中的镇痛作用针药复合麻醉不仅能有效抑制全身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气管拔管时的心血管反应, 同时在麻醉维持期间同全身麻醉药物有协同作用, 减少全身麻醉药用量,使循环更稳定,术毕苏醒早。该院现在(2001-现在)已经转为研究针麻对肺癌手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完成全麻加针药复合麻醉手术898,术中用药量同全麻在研究中认识到针麻不仅可以镇痛,而且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对肺癌的治疗起到积极作用,有利于病人的术后恢复和免疫功能的改善研究发现针刺麻醉能升高肺癌手术患者术后第8T8 淋巴细胞亚群数,升高术后第四次化疗的T3淋巴细胞亚群数 ;提高肺癌手术患者NK细胞活性;升高肺癌手术患者血清中γ-干扰素含量,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吴玉芳(2002)[925] 结肠镜检查患者分为单纯静脉全麻组和单纯针刺组,每组各20例。结论是针刺在结肠镜检查中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其机制可能与升高β-EP、降低SP以及维持二者之间的平衡有关.

针刺和神经节或神经干阻滞麻醉,或局部浸润麻醉时,病人是清醒的,所以,认为针灸不过是心理暗示作用的人们会坚持认为这种复合麻醉时,针刺的作用还是心理暗示作用。如果如此,我们要问的是,谁敢让病人术前术中只用镇静剂而不用麻醉剂(局麻或全麻)就作手术?

诚然有些针刺局麻前用过镇静剂,但是大多数针刺麻醉前没有用任何镇静剂。而且镇静剂并不能起到镇痛的作用,而这里介绍的文章中的针刺麻醉手术是在针刺情况下完成的。Colquhoun D 1 在他们的文章中说针刺麻醉前用了镇静剂,暗示针刺本身并不能止痛,这是对公众的误导。镇静剂也有心理暗示作用,其心理暗示作用为什么起不到让病人疼痛消失的作用?我们在这样列入单纯针刺以及针刺复合神经阻滞麻醉或针刺复合局麻并不是作为说明针刺不是心理暗示作用的直接证据,而是说明单独针刺也可以有止痛效果,单纯针刺也可以辅助完成许多需要局麻的手术。

9.7. 全麻后苏醒延迟

全麻停止给药后 90 min 以上意识仍不恢复,即可认为全麻后苏醒延迟。苏醒延迟是全身麻醉后的常见并发症,是麻醉后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主要原因之一。翟文生(2011[926]报道针刺治疗全身静脉复合麻醉后苏醒延迟患者15例。对照组也是15例,用常规西医维持疗法。行持续针刺法,每10 min 行手法一次,留针 30 min。每两小时1 ,直至意识恢复。针刺组苏醒时间最短30 min,最长380 min,平均150 min;对照组苏醒时间最短 90 min,最长1080 min,平均 300 min。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全霞(2014[927] 报道针刺治疗全静脉复合麻醉后延迟苏醒患者30例。另外20例未用针刺的相同患者作为对照组。针刺为每10分钟行手法留针30分钟2h一次。针刺组所有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后采取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苏醒时间最短的30 min最长的6h20 min平均2.5对照组所有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后仍单纯采用支持疗法治疗苏醒时间最短的1.5最长的18平均5h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两组患者恢复意识平均时间分别为2.5h5h0.05),有统计学意义。

老年患者全麻后苏醒延迟较多见,有些是单因素引起,有些是多因素联合作用尤其老年人因各器官功能衰退,对麻醉药敏感性增加,代谢降低,最容易因麻醉药残余引起苏醒延迟。王春爱 (2014)[928] 40例老年全麻后未苏醒患者行针刺促醒,另外40例老年全麻后病人不针刺,作对照。结果是针刺组平均苏醒时间为15.3±1.9分钟;对照组为18.7±2.4分钟。有显著性差异。

 

9.8. 休克病人的针麻

针刺麻醉不仅有镇痛作用,而且还有较显著的抗休克作用, 当病人没有血压或血压十分低时, 无法给药物麻醉, 常因药物麻醉对神经系统产生抑制药物的付作用影响促使病情加重, 给手术带来危险及术后并发症的产生.

吴蓉蓉(1980[929] 99例需要手术治疗的休克病人行针刺治疗。患者收缩压皆在90 mmHg 以下。休克原因包括失血性休克,中毒性休克,创伤行休克等。对于患者一方面行基础和对症治疗,包括输液,输氧,输血,抗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同时行体针,耳针,鼻针,唇针等针麻诱导。诱导15-25分钟即可观察到血压上升。诱导期间血压上升 10-20 41例;上升21-3022例;上升31-407例,上升4114例;血压不升反而下降者3例,无变化者12例。99例中仅11例因镇痛不全而改用硬膜外麻醉,15例加0.5%普鲁卡因。作者指出, 针刺麻醉不仅有镇痛作用, 而且还有较显著的抗休克作用, 扎针诱导后血压上升占84.85%, 而同期休克危重病人选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者, 诱导期血压没有1 例上升, 且血压下降占81%。血压下降至0者占72 %. 针刺麻醉操作中血压脉搏呼吸一般较平稳, 术后恢复快, 没有麻醉并发症发生, 避免了药物麻醉对呼吸循环系统的抑制作用

哈尔滨市第四医院麻醉组(1973[930] 报道30例需要手术治疗的休克病人的针刺麻醉结果。休克原因是中毒性和失血性休克。麻醉方法以体针为主, 附加耳针者12 , 切皮时有21 例配合有少量局麻。本组病例中术终血压回升以针麻下从未遇到象药物麻醉时可能出现的呼吸抑制等意外情况.休克患者针麻一般情况稳定, 未曾遇到麻醉意外, 木组30 例中效果优级2 , 良级10 , 可级13 , 失败改变麻醉者5 , 针刺升压作用是逐渐上升的, 波动性小, 升压后也易于保持恒定, 不同于药物升压使血压发生急剧变化本组除一例血压不发生变化外其余29 例患者在针刺麻醉下血压均有所上升,并能在术中维持在一定水平针刺升压和加升压药物有协同作用, 针麻下用少量升压药物即可,远较药物麻醉使用升压药物为少。在针刺升压的同时还可以出现脉搏有力, 脉差增大, 呼吸增强等体征,这些改变有利于促进休克的恢复,还能进一步加强和巩固针刺的升压效应失血性休克患者使用针麻手术可使输血量相对减少, 这可能是针刺能调节心血管的机能活动,能改善体内环境,增强抗休克能力本组失血性休克病例术中输血较药物麻醉平均少输约400 毫升休克患者还表现在肝肾功能衰竭,这种情况下使用药物麻醉往往会使肝肾功能明显恶化, 术后尤为显著, 甚至造成不良后果而使用针刺麻醉以来, 由于术中生理扰乱轻微, 术后无一例因麻醉而加重肝肾功能的损害

安医附院麻醉科(1973)[931]50 例休克、危重病员在针麻下进行了手术。休克包括失血性,中毒性和创伤性休克。上述50 例休克危重病员, 采用耳针27, 耳针加体针7 , 鼻针6 , 鼻针加耳针4 , 耳钎加耳根封闭1, 耳针加体针及耳根封闭1, 鼻针加皮内针4例。诱导10-15 分钟后一般即可见血压回升, 再配合输血、补液, 纠正酸中毒, 升压药物应用等抗休克措施, 血压逐步恢复, 整个手术均咸平稳。针麻效果, 7例因术中旗痛不全、改用硬膜外麻醉件,43 例均获成功。但其中8 例于皮肤切口处加用0. 5%普鲁卡因10-20 毫升. 50例中,诱导期间血压上升 10-20 21例;上升21-3016例;上升31-407例,上升415例;血压无变化者1例。

实践中体会到 931, 耳的肾上腺穴升压效果较显著.鼻针对于下腹部手术在肌肉松弛方面颇成满意鼻针加皮内针对于皮肤切口止痛较好。我们体会到, 失血性休克患者选用针麻, 输血量可以相对诚少, 且能使血压逐步回升, 改善休克状态。发现麻醉后引起血压的再度下降很属常见。因而升压药物在药物麻醉中应用比较普遍, 但大剂量长时间的应用升压药物弊多利少。针麻诱导期引起休克病员血压再度下降者, 我们尚未遇到。本组5 0例休克、危重病员, 除一例外, 诱导后均见血压有不同程度的回升, 详见附表.50 例中仅有12 例病员应用了少量的升压药物, 用量远较我院药物麻醉时为少, 因而避免了升压药物特别是去甲肾上腺素所引起的皮肤坏死,尿少尿闭等讲发症。施行气管内全身麻醉, 术后饼发症也相对增多。但是, 应用针刺麻醉后, 以针麻下从未遇到象药物麻醉时可能出现的呼吸抑制等意外情况.

山东医学院附属附属医院麻醉科(1973)[932] 报道了45例需要手术治疗的休克病例。45 例中, 轻度8 , 中度26, 重度12, 亦即严重的病例占总数的26%术前大多数没用药, 个别为止痛曾用社冷丁, 少数仅币异丙嗪、阿托品或东东琅菪碱45例中 33 例术中辅用局麻, 73.3 %; 辅用杜冷丁 25- 75 毫克者 27, 60%。术中没用局麻和杜冷丁者12, 26.7%. 针麻效果: 效果优良者32, 71.1%.效果不佳, “ 三关解决不好者13 , 28.9%。无一例失败血压的变化:手术结束时血压上升者占 82.2%,无变化者 6.7%,下降者11.1%。

广州市第五人民医院麻醉组(1975) [933] 报道了55例需要手术的休克病例。手术种类包括剖腹产,胃大部切除术,宫外孕,卵巢囊肿切除术,胆囊造瘘,肠切除吻合术,脾切除,和清创缝合固定术等。术前仅用鲁米那,术前术中仅仅用针刺麻醉,未用麻醉剂。针麻结果:优良者67.3%,需要杜冷丁100毫克以上者25.4%,失败者7.3%。手术后血压达到100mmHg 以上者87.2% 80-90 mmHg 10.9%,血压为零者1.8%。只有2例用过升压药。

杨生泰(1987[934] 报道了需要手术治疗的60例休克病例。失血性休克28例,感染性休克32例。23例术前未用药,14例用了杜冷丁50毫克,阿托��0.5毫克;16例单用杜冷丁50毫克,7例单用阿托品0.5毫克。未用其它镇静止痛药。56例用耳针麻醉,4例用体针麻醉。麻醉结果:I级者21例;II级者22例;III级者12例;IV级者5例。作者认为腹部手术用耳针效果较好。

江西省上高县人民医院针麻研究组(1977[935] 报道需要手术治疗的休克病例用针刺麻醉者37例,药物麻醉者15(包括乙醚全麻,腰麻,硬外麻醉,和局麻)。针麻组术前大多数没有用任何镇静剂,少数病例为止痛用了杜冷丁25-50毫克肌注,术中以0.5%普鲁卡因局部浸润麻醉为主。休克主要为失血性和中毒性休克。37例针麻组中针刺后血压上升者占70.3%,无变化者24.3%,下降者2.7%,波动者2.7%。而药麻组血压上升者仅13.3%,无变化者26.7%,下降者40%,波动者占20%。 针麻效果I级者29.7%II级者56.8%III级者13.5%

玉林地区针麻协作组(1977)[936] 报道了88例需要手术治疗的休克病例。休克种类为出血性和中毒性。手术种类为胃部,肠道,胆囊和子宫手术。手术中血压上升10 mmHg 以下者39例;11-20 mmHg10例;21-30 mmHg7例,无变化者32例。

胡宗泽(1978[937] 报道60例需要手术的休克病例。其中出血性休克26例,中毒性28例,创伤性休克6例。术前 30 分钟肌注阿托品 0.5 毫克, 鲁米那钠 0.1克。针麻采用鼻针加耳针49 例,鼻针加耳针加体针8 术前杜冷丁按每公斤体重0.5 - 1毫克于术前20分钟肌注, 病情十分危重者不用杜冷丁。针麻效果:麻醉I级者10例,II级者19例,III级者29例,IV级者2例。针刺通电后立即输液输血吸氧等诱导10 -15 分钟即见到血压上升, 到手术结束, 91.6% 的病人血压渐渐升高, 脉压渐渐增大, 心音渐渐有力, 微循环渐趋改善32例失血性与创伤性休克收缩压平均增加了24毫米汞柱,12 例上升30 毫米汞柱26 例失血性休克, 血色素平均7.6, 平均失血量1500-1800 毫升, 而平均输血量才230毫升, 输入血量不及失血量的1/6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针麻组(1975[938] 报道61例需要手术治疗的休克及其它危重病人。休克原因是出血性(14例),中毒性(19例),创伤性(2例),危重病例(26例)。针刺方法为:体针27例,体针+耳针15例,体针+唇针4例,体针+鼻针5例,耳针2例,唇针5例,无记录3例。 针麻效果优良者55.7%,尚可者37.7%,失败6.5%

关于针刺麻醉用于休克病人,正如山东医学院附属附属医院麻醉科(1973) 932 总结的那样,(一),针刺麻醉对休克病例有明显的升压作用。休克病例的麻醉以局部麻醉最为安全, 但实践体会遇手术范围较广的病例, 单借助局麻常难以达到完善的止痛和满意的肌肉讼弛, 术中因手术刺激疼痛、反射等,常使血压下降,脉率增快而促进休克恶化,甚至造成术中死亡意外。椎管内麻醉中, 蛛网膜下腔麻醉对休克病例应为禁忌。硬膜外腔麻醉对休克病例, 体会亦非良好麻醉。由于休克病人对硬膜外腔用药的耐受性很差,个体差异性特大,极易因麻醉处理不当和失慎而造成麻醉剂相对逾量, 引起血压急骤下降,严重者会发生猝死事故。乙醚开放吸入法不易维持均一的浅麻醉, 呼吸道亦难保持通畅, 对休克病人来说弊多利少,应力求避免。最理想的方法是乙醚与肌肉松弛剂复合的气管内紧闭法, 不仅可减少乙醚用量,且可维持长时间均一的浅麻醉,可有遮断手术刺激向中枢传导, 提供满意的肌肉松弛以及保证呼吸道通畅。但这一方法对麻醉操作水平要求较高, 麻醉设备较复杂。针刺麻醉应用于休克病人认为是可取的好方法。实践体会,与药物麻醉相比较,有独突的优越性: () 针麻不用药,因此不存在因麻药的抑制而进一步削弱休克病人循环功能的不利因素。()针刺本身不仅对机体没有副作用,相反具有对人体生理机能起调整的作用。针刺后循环功能不但不受抑制, 多数改善了循环功能。(三) 急症病人, 尤以急性创伤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肠梗阻病例, 术前无禁食空胃条件由于针麻中病人保持神志清醒, 因此从根本上防止了呕吐、误吸事故。() 针麻应用于休克病例, 麻醉效果可称满意, 且操作简单, 突出的体会是放心” , 不担心麻醉剂逾量、呼吸道阻塞等意外问题, 故易为一般麻醉人员所掌握, 符合推广使用的要求士述优越性充分说明,在休克情况下的麻醉选择,针麻表现其很大的优越性,认为是可取的好麻醉方法。

从以上这些文章和作者的经验看,即便针麻过程中还需要用局麻药物,药物的用量也比平常少;需要输血时,输血量也较少;需要升压药物时,用量也较少。

由于针刺开始时病人处于休克危重状态,意识往往是模糊不清的,很难说以上这些针刺麻醉和抢救后的效果是由于病人的心理暗示作用的结果。

 

9.9. 全麻后针刺

Streitberger K2004 243 用对腹腔手术和乳房手术病人与麻醉前和麻醉后针刺内关穴20分钟。结果是,麻醉前和麻醉后开始针刺降低呕吐出现率的结果无区别;

Alizadeh R (2014) 253112名全麻后病人行内关针刺,另外115名病人行内关加合谷穴针刺,针刺持续到手术结束。结果是二组皆有降低恶心和呕吐出现率的作用。

Arnberger M (2007)[939]110例全麻后病人行电针内关穴,另外110例全麻后病人行非穴位电刺激作为对照组。针刺开始与全麻后,持续到手术结束。比较这两组手术后早期恶心出现率为33%51%,呕吐率为16%25%。说明全麻后开始针刺也有止呕止吐作用。

这些文章结果都提示当病人处于无意识状态时,针刺仍然能改善机体状态,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率。

小结:心理暗示需要病人处于神志清醒状态,针刺可以用于治疗昏迷,休克,全麻,休克病人的全麻,全麻后延迟复苏,持续性植物状态,痴呆等病人意识不清状态,说明针刺未必依赖心理暗示而起治疗作用。这是支持针刺有其独特作用的最直接证据。

 

第十节 不同针刺方法治疗效果不同

如果针刺只不过是心理暗示作用,那么,在相同试验条件下,针刺这个或这些穴位和针刺那个或哪些穴位的效果,或者对同一组穴位采用不同刺激手法,或采用不同频次电针刺激等,就不应该有明显差别。的确,有不少西方研究表明作这种对比时,两组之间疗效差别不大。但当我们审视这些文章时,一如既往地发现西方文章采用的针刺频次低。而类似的研究,在中国采用高频次治疗时,选择不同穴位或穴位组的疗效明显不同。提示针刺的穴位的确有相对特异性,也提示针刺并不是单纯的心理作用。

 

10.1. 不同的针刺经穴效应不同

于慧娟 (2014)[940] 采用电针内关穴位治疗心脏过早搏动30例。另外20例采用悬钟穴位治疗。针刺为每天一次,共十次。内关穴位组的总有效率为50%,而悬钟组为5%

许凯声 (2014) 533 素髎穴位为主治疗外伤性昏迷,病人的促醒率为88.1%,远高于以水沟穴位为主的针刺疗法(75%)。

Yiu  E (2004)[941] 12例发音困难的病人采用电针针刺人迎,列缺和照海穴治疗,而另外12例采用针刺昆仑和后溪穴位。治疗皆为20天内10次。结果是,音谱值(Frequency range)在前者增加了28.8%,而后者几乎无变化。

Yu YP2010[942]33 例患原发性痛经的妇女于行经期行针刺三阴交穴位治疗,另外33例选悬钟穴治疗作对照。结果是,针刺5分钟���,三阴交组的疼痛下降���和子宫动脉血流量比悬钟组更高,有显著性意义。

岑珏2007[943]93不稳定膀胱患者行会阳穴针刺,对另外45例行环跳穴治疗。针刺3次后,会阳组可缓解各项排尿异常症状(P0.05),环跳组仅可改善排尿不尽感、尿急(P0.05);两组均可降低I-PSS积分、提高生活质 (P0.05),会阳组的改善效果优于环跳组(P0.05).针刺5次后,会阳组的改善效果优于针刺3(P0.05).结论 针刺会阳穴对不稳定膀胱有特异性调节作用,且有累积作用.

赖新生 (2006) [944] 50VD患者,随机分为5,分别施以针对偏瘫的常规穴位针刺,常规穴位加用百会穴,加用水沟穴, 加用神门穴, 加用百会、水沟和神门穴. 治疗前后运用老年认知功能量表(SECF)进行测评,评分结果纳入统计学处理.结果:常规穴位加用百会、水沟、神门等穴位治疗后,SECF总分有显著提高;加用百会穴治疗后,VD患者的定向、瞬间记忆、长回忆、动物名、划销和计算、分类与类同等方面评分有明显提高;加用水沟穴治疗后,VD患者的定向、划销和计算、 分类与类同等方面评分有明显提高;加用神门穴治疗后,VD患者的数字广度、动物名、分类与类同等方面评分有明显提高.结论:百会、水沟、神门能够改善VD 患者认知功能,三穴虽然分别有各自的相对特异性,但联合运用效果最佳.

余明哲 (2001) [945] 64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4,A(足三里+雷尼替丁)16,B(上巨虚+雷尼替丁 )16,C(下巨虚+雷尼替丁)17,D(雷尼替丁)15. 结果在十二指肠溃疡疼痛消失时间、幽门螺杆菌(HP)清除率以及次要症状的改善方面,3个针刺组均优于雷尼替丁组;各针刺组相比,足三里的疗效又优于上巨 虚和下巨虚,而上巨虚和下巨虚效果相似.结论针刺胃经上的下合穴--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对十二指肠溃疡均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且这3个下合穴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方面存在相对的特异性.

王德军 (2012) [946]116例患者随机分为足阳明胃经特定穴组(A)36例、足阳明胃经非特定穴组(B)39例和非经非穴组(C )41.A组针刺冲阳、丰隆、足三里、梁丘,B组针刺条口、阴市、伏兔、犊鼻,并均沿穴位所在经络近心端约2 mm位置设置辅助针刺点进行浅刺.C组针刺4个非经非穴点. . 均治疗4个疗程. 治疗后、治疗后1个月、3个月随访观察各组功 能消化不良症状积分(FDI)、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SF-36)情况,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A组餐后饱胀、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灼感症状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8 (28/33)67.7(21/31)76.9(20/26)56.3(9/16), B组分别为45.9(17/37)38.7(12 /31)42.9(12/28)38.5(5/13),C组分别为15.8(6/38)18.4(7/38)46.1(12/26) 16.7(4/24), A组在餐后饱胀、早饱感、上腹痛3个症状方面总有效率均优于B(P0.05)A组在餐后饱胀、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灼感4个方面总有效率均优于C(P0.05)B组在餐后饱胀症状方面总有效率亦优于C(P0.05).各组FDI评分、SF-36评分在治疗后、1个月随访、3个月随访时点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A组在以上各时点FDI评分、SF-36评分较其他两组改善更明显( P0.05)B组在治疗后2项评分也较C组改善明显(P0.05). 结论:针刺足阳明胃经特定穴、足阳明胃经非特定穴与针刺非经非穴治疗FD均有效,而针刺足阳明胃经特定穴治疗FD具有更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证实了经穴特异性效应的存在.

兰蕾 (2010)[947] 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针刺足阳明胃经特定穴,对照组针刺非经非穴。每日针刺1, 5次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结果①治疗组各症状上腹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上腹烧灼感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85.72%78.26%94.11%60%,明显高于对照组19.23%20%6.25%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②治疗完成和1月后随访两组消化不良症状积分(FDI)相对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同期比较治疗组FDI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1)。结论①两组针刺对FD餐后饱胀不适等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②两组在改善FDI方面不但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且具有很好的远 期疗效。且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马婷婷2015[948] 11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采用远端循经取穴,另114例病人采用局部取穴治疗。针刺每天一次,每周五次共四周。治疗后发现远端取穴法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局部取穴。差异有显著性。

何希俊(2006[949]145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人采用局部取穴,另外133例采用远端循经取穴。2组均以1周为1疗程,1疗程结束后休息1天,再行下1疗程,3疗程后统计疗效。前组显愈率为88.3%,而后组为64.7%。差异显著。          

我们注意到西方也有类似的比较经穴间治疗效果的差异。比如说Allen JJ2006[950] 53例严重抑郁症患者行传统针刺,选用传统上用来治疗抑郁症的一些穴位(传统组);52例也行针刺,但是选用一些传统上不用来治疗抑郁症的穴位(非传统组)。再选了52例抑郁症病人,不作治疗(无治疗组)。针刺为每周两次共四周,然后每周一次再四周。未注明具体都是那些穴位。结果是,八周后,抑郁症状减轻的程度在传统组,非传统组和未治疗组分别为43.5%, 47.8%21.7%. 结论是穴位并没有特异性。一如我们前面再三强调的,这个试验失败的可能原因是针刺频次太低。

 

10.2. 经穴和非经非穴效应不同

有报道说针刺不同穴位,不同针刺手法等效果相似。还有一些报道说针刺穴位和非穴位效果无差别 12, 952 964

Berm BM (2004)[951] 173例患有膝关节骨质疏松的病人行针刺治疗,另外163 例行非经非穴法。两组针刺为每周两次共八周,然后每周一次共两周,再隔周一次共四周(总共 23 )WOMAC 功能指标在针刺组比非经非穴组明显改善而WOMAC疼痛指标却没有差别。

Melchart D2005 6132例血管紧张性头痛病人行针刺治疗,另外63例血管紧张性头痛病人行非经非穴针刺。针刺方法也是针刺方法为每周两次共四周,然后每周一次共4周。八周治疗后的结果是针刺组头痛指标(Headach score)下降 47.2% 而非经非穴组也下降了44.3%。二者无显著性差别。

Assefi NP (2005)[952] 对 25 例患纤维肌炎的病人行针刺治疗,另外24例病人行非经非穴针刺,25 例行非刺入性针刺对照,还有25例行它经它穴治疗(即本来不用来治疗纤维肌炎的一些穴位)。针刺方法为每周两次共12周。结果是,疼痛下降的程度在真针刺组,它经它穴组,刺入性心理暗示组和非刺入性心理暗示组分别为21.4%,20.3%,41.1% 33.8%.各组之间并没有显著性差异[24]

Witt C (2005) 7 150名患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病人

 

注24:数据是从发表的图表中估算的

行针刺治疗,对另外74名病人行非经非穴针刺治疗。针刺方法为每周两次共四周,然后每周一次共4周。八周治疗后的结果是,针刺组疼痛下降62.4%而非经非穴组下降 51.5%。(P<0.05.这种差异在26周后消失。

Macklin EA (2006)[953] 报道说针刺治疗高血压,针刺组和非经非穴针刺对照组的疗效相仿。我们注意到这个实验中的针刺频次为一周两次。而中国研究针刺治疗高血压的实验基本上都是针刺每天一次[954][955][956][957],[958],甚至每天两次,连续28[959]

Cabrini L (2006) [960]16例将行纤维支气管镜的病人采用常规气管表面麻醉;选16例在麻醉前行针刺20分钟,选用常用于镇静作用的穴位(经穴组);对另外16例麻醉前行针刺,选平常不认为有镇静作用的穴位(非经非穴);后两组的针刺针保留到检查结束。结果是,针刺20分钟后,针刺经穴组病人的焦躁程度下降了42.7%,而非经非穴组未变。

以上这些文章采用的都是少于每周三次针刺的治疗方法,结果是有些文章发现针刺组和非经非穴对照组疗效有差异而有些没有。而当而其它文章采用高针刺频次时,针刺穴位和非穴位疗效有明显不同。

万明雨(2013 584 治疗肝阳上亢型无先兆偏头痛14例,另外14例选择非经非穴作为对照。穴位数量相同,都是四个。针刺皆为每天一次,共十次。经穴组疼痛程度由治疗前的平均6.31±4.33减为3.19±3.26下降50%;非经非穴组由治疗前的6.41±2.65减为4.73±2.71,下降了26.2%。二者差别显著。

章海凤(2013) 65用针刺治疗偏头痛患者30例,另外29例偏头痛患者采用非经非穴法。穴位数目相同。针刺每天一次,五天为一个疗程,休息两天再开始下一个疗程,共四个疗程。他们报道针刺组治疗前头痛程度为5.6±1.52,治疗后为3.25±1.68,降低42%;非经非穴组治疗前头痛程度为5.29±1.66,治疗后为4.74±1.8,降低10.4%。两组间差距有显著性差异。

张智龙2007[961]126例便秘病人行电针支沟穴位,对另外129例便秘病人针刺非穴点。针刺为每天一次,共28天。结果是电针支沟穴能明显改善便秘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结肠传输时间,降低开塞露和泻剂的使用率,总有效率为94.4%优于对照组的61.3%。两组间差距有显著性差异。

樊莉 (2005)[962]28例抑郁性神经症病人行传统针刺疗法(四关穴,百会,印堂)加耳压,另外25例行非经非穴治疗加耳压。针刺为每周两次共三个月。治疗后针刺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28.6%28.6%,而非经非穴组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8.0%20%

Chou CY (2005)[963] 20 例晚期尿毒症伴皮肤瘙痒的患者行针刺曲池穴治疗,另外20例行非经非穴(针刺入曲池旁开两寸)治疗。针刺皆每周三次,共一个月。结果是针刺组皮肤瘙痒程度下降了54.7%,而非经非穴对照组仅下降2.6%。差别明显。

有些对比经穴和非经非穴的实验被引用 1037 来作为不支持经穴特异性的证据,但他们其实并不适合作为证据。比如说 Vickers AJ 2005[964],是用非刺入性针刺,而不是刺入性针刺[25]

Scharf HP (2006) 12 采用的是在西方理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经穴或非经穴。

 

注25:原文是:Placebo needles consist of a blunted needle that moves up inside its handle instead of into the skin.

这种混合治疗的结果很难判断单一疗法的实际效果。另外,将两种非常依赖于治疗者个人技术的疗法同时应用,如针刺和西方理疗,最终疗效的变异性会很大。还有,西方理疗倾向于要求病人在治疗的同时作肌肉锻炼,而中医讲究疼痛激烈时间应减少体力活动。治疗思路和对病人的要求非常不一样,因为过度的体力活动只会加重病情而不是减轻病情。

 

10.3. 不同手法效果不同

对比特殊针刺法和传统针刺方法的文章非常多,比如说:

梅麟凤 (2008) 706 比较普通针刺手法和特殊针刺手法治疗中风后昏迷,发现特殊手法治疗后,苏醒率为  94.4%,远高于普通手法治疗后的60%苏醒率。

崔新华 (2005) 746 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50例用普通针刺手法,另外50例用特殊手法。24天后,用普通针刺法治疗组有62%的苏醒率,而特殊治疗组的苏醒率为86%

睢明河2012[965]对高血压患者行针刺治疗,观察得气和不得气对于降压疗效的影响。他们发现针刺不得气时也有降压效果,但得气组的降压效果明显高于不得气组。

这些特殊针法和传统针法的共同点是都采用了真实的刺入性治疗。读者也许会认为这些特殊针法中所选用的穴位种类和数量和传统针法不同,特殊针法中的刺激量比传统针刺强,故而心理暗示作用也强。那么我们还可以列举出其它对比特殊针法和传统针法的例子,二者在选择穴位的种类,数量,针刺频次等都完全相同,不同处只是针刺入皮肤后改变针的朝向等,而特殊针刺的疗效比传统针刺显著高。

孙懿君 (2015 164100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用烧山火针刺手法,而对于另外100例相同的病人采用普通针法,选择的穴位相同,针刺都是每日1 ,10 次为1 个疗程,共治疗2 个疗程。结果是,特殊针法治疗后病人疼痛指标(VAS)下降了79.6%,而传统组下降了45.4%,二组间差别显著。

尚艳杰2011[966] 32肩周炎患者采用飞经走气针刺法治疗,对另外32例性常规治疗。采用的穴位种类数量一样,也都是每日1次,6 天一疗程,休息一天,治疗二个疗程。治疗结束后特殊针刺组治愈率为53.1%,而常规组为31.2%,差别显著。

时晓燕(2014[967] 50胃脘痛病人行于捻转补泻法,另外50例病人用常规针刺平补平泻法。所有患者采用的穴位种类数量一样,针刺均为1 /d,留针时间为30 min,每隔15 min 进行1 次手法操作,共计3 次手法操作,共七天。结果是前组总有效率为96%,而后者为60%

李伟(2015)[968] 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温通针法治疗,另外80例行平补平泻法。所有患者采用的穴位种类数量一样,2组均15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是,温通组治疗优良率为97.8%,平补平泻组为78.8%,差别显著。

陈美仁(2007[969]82例坐骨神经痛患者行苍龟探穴针法针刺,对另外83坐骨神经痛患者行普通电针。选穴种类数量一样。两组皆隔天一次,10为一个疗程。结果是前者愈显率为88.7%,后者为57.5%,差别显著。

 

10.4. 针刺和假针刺对机体的作用不同

不少研究已经表明,针刺后身体会发生许多神经体液方面的变化,而那些不用针的虚拟针刺却没有这些变化。比如说,针刺会诱导人体分泌一些神经化学物质,如 Beta内多酚,enkephalins, and serotonin[970]. 动物试验表明针刺能改变脑干,丘脑,下丘脑,及垂体中的鸦片类和单胺类物质的神经传递活动[971]。由此推断针刺能通过调节自主神经系统而起治疗作用[972]。比如说,电针能降低交感神经系统活动[973]。由于这些作用在虚拟针刺组看不到,所以针刺组的治疗效果被推断为由于刺激穴位或经络的特殊结果[974]

Sunay [975] 等人用针刺治疗了27名更年期综合征的病人,另外26名病人用虚拟针刺对照。针刺每周两次共10次。治疗后针刺组总的更年期综合征指数(Menopause Rating Scale (MRS))由23.9降为9.6(下降60%);而虚拟针刺组由21.4降为20.5(下降4%)。与此同时,针刺组体内FSHLH激素显著下降,而Oestradiol明显上升。而这种激素变化在虚拟针刺组没有明显变化。针刺能改变体内FSHLHOestradiol也被数个其它试验所证明[976][977][978][979]。说明针刺的确能通过调节体内垂体-小丘脑-卵巢的激素分泌功能而改变性激素平衡,从而有助于治疗更年期综合症。

如果说针刺不过是心理暗示作用,那么对比不同经穴之间,经穴和非经穴之间,特殊针刺和传统针刺之间,相同穴位但是不同针刺手法之间,以及穴位和非穴位对机体生理生化的影响等方面都应该相同。然而,实际上中国针刺研究者的大量研究表面这种对比上的差异是非常明显和研究结果是可重复的。要指出的是,这些研究结果基本上都是采用高频次针刺的结果,也就是说针刺是每天一次连续多次,至少是每周三次或三次以上的频次。如果采用低频次针刺,这种结果很难被重复出来。这好有一比,就如同跑车和飞机在机场跑道上赛跑,一开始,跑车和飞机速度差不太多,然而,随时时间推移,飞机必然比跑车还要快还要高。这飞机就如同针刺组,而跑车就如同虚拟对照组。一开始二者疗效相差不多,时而有显著性差别,时而没有,但是当采用高频次针刺后,差别就非常明显了。

小结:如果针刺不过是心理暗示作用,那么在相同试验条件下,针刺经穴或它穴,经穴或非穴,特殊针刺或常规针刺,同一穴位而采用不同行针手法等,疗效不应该有显著性差异。而事实上,高频次针刺时,这些差异非常明显,说明针刺不是心理暗示作用。这是肯定针刺疗效的进一步证据。

第十一节  针刺的治疗作用不是靠心理暗示的更多例子

以上我们已经解释了导致Colquhoun D 1 判断针刺的治疗作用不过是心理暗示性作用的原因。因为他引用的那些文章中的针刺方法和治疗频次都不是真正临床上所用的针刺方法,即此针刺非彼针刺也。

不支持针刺的治疗作用仅仅为心理暗示的例子还有:为什么针刺对于儿童,对于动物,对于麻醉下的试验者也有效。另外,对于同一个受试者,不同的针刺穴位产生的作用也不一样。

 

11.1.针刺应用于儿童

针刺治疗不仅广泛用于成人疾病的治疗,也能用于婴幼儿[980][981][982],[983]儿童疾病的治疗[984]。所治疗的病种包括各种疼痛 [985][986],偏头痛[987],婴幼儿紧张症 980,尿床症 [988],[989],便秘[990],过敏性鼻炎[991],口水失禁 [992],痉挛性麻痹症 981,喉痉挛 982,手术后呕吐 284 , 614,[993] ,[994][995] 996,化疗中呕吐 318等。

Ecevit A 615 等人报道仅仅针刺印堂穴,就可以明显将早产儿由于在其脚跟部刺血(抽血作血气分析之目的)导致的疼痛而哭泣的时间从平均138.1秒缩短到72.8秒。相应的,心率从平均152.2/分减为138.3 /分,疼痛指数从6.1降为4.2,提示针刺后婴儿对疼痛的耐受性增加了。

Liodden I[996] 等人对77名作扁桃腺切除术和增殖体切除术的儿童在麻醉后行针刺内关穴,患儿清醒前将针取出,再在穴位上覆以塑胶钉以持续刺激穴位24小时。针刺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46.8%而对照组为66.2%。有趣的是,该试验中,1-3岁的儿童的疗效(26.7%)比4-11岁儿童的恶心呕吐率更低(59.6%)。可能的解释是,幼小儿童需要的治疗刺激量比年长的儿童小 996

一项对北美43所儿童医院作的调查显示大约三分之一的医院提供针灸治疗[997]。大多数其它的报告也指出被建议用针刺治疗的患儿数量很多,而且一般来说,患儿的家长也接受这种建议并且对治疗效果满意 985。这可真是和一般人的想法相反了,因为一般来说,人们会以为孩子会怕针[998] 而家长也不愿意给孩子增加痛苦和害怕 985[999]

儿童的年龄可以小到不到一个月 615。对于这样小的早产儿,我们能怀疑他会接受到心理暗示性的治疗作用吗?

在儿童身上作针刺治疗会出现一个新问题,就是“杯蛇效应”。这是一种不良的暗示性作用。这指的是如果一个人怀疑某个东西会对他的身体造成伤害,那么这个东西或许真的对他造成了身体的伤害,尽管这个东西本身是无害的。著名的例子就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故事,说的是一个人在朋友家做客,看到杯子里面有好像有一条蛇,但是挨着面子,他还是将那只杯子中的酒喝了。回到家里,他觉得那只杯子里面就是有蛇来着,所以觉得肚子痛,呕吐不已。这种对身体和情绪暗示性的伤害作用,在英语叫做nocebo. 而对于能造成心理上和随后身体上有益作用的,叫做Placebo.常翻译成安慰剂作用或良性诱导作用。相应的例子是望梅止渴。

在成年人身体上作针刺试验时,研究人员很关注针刺对于人体的安慰剂之正面诱导作用,而几乎不考虑其负面损伤性效应(即杯蛇效应)。这也不难理解,毕竟成年人有自主性,能自己决定看还是不看针灸针, 或参加还是不参加针刺临床试验。而儿童就不同,很多情况下小孩是害怕针刺治疗的 985, 只是医生建议看针灸, 而家长也同意了,才说服,或强迫,或善意威吓孩子接受针刺治疗的. 扎针前孩子的心理对针刺治疗多是排斥的. 那么这种情况下, 是否会有杯蛇效应呢? 也就是说针刺的效果由于孩子对针刺的害怕心理而大打折扣呢? 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在儿童身上作的针刺试验, 其有效率就应该比成年人要低好多了。可是事实上并非如此。许多科研文章的结果都表明针刺在儿童身上的效果比不针刺的传统对照组高,也比假针刺组要高。提示即使有这种负面的抵消因素,针刺治疗照样能治疗儿童的疾病。

临床上常常见到孩子来看病,怕针。在劝说下试一试。扎上针后孩子多就放松了,能配合治疗,之后的问题就不大了,因为孩子的病痛好转了,孩子也有信心了。

西方针刺文章中,对于成年人针刺的治疗作用有30%40%左右,那么,儿童身上如果有不良性暗示作用,针刺的治疗作用当下降很多,低于10%-20%吧。如果如此,何以针刺治疗儿童疾病仍然有这么高的有效率呢?只有一种解释,就是针刺的治疗作用不依赖心理暗示作用,而是有它独特的治疗作用,而且这种治疗作用能抵消不良心理暗示作用而仍然发挥治疗作用。

 

11.2. 针刺用于动物

如果我们对于儿童针刺的结果还不满意,还是怀疑针刺的结果是心理暗示作用,那么我们来看一看动物试验的结果。

针刺不仅广泛用于与人类疾病的治疗,也用于动物疾病的治疗,而且有大量的动物试验表明针刺对于动物疾病同样有效。

Gakiya[1000] 等人将三十只要作乳房切除术的狗分为三组,即电针组,假针刺组和无针刺的对照组,每组各10只。手术后需要用吗啡镇痛的狗的数量在电针组为2只,假针刺组为6只,对照组也是6只。结论是电针治疗有助于减少狗手术后镇痛所需要的吗啡的用量。

Cho SJ and Kim O[1001] 对一只患霍纳综合征的狗每天针刺一次共两天。两天后所有症状消失。该报告也提示每天针刺的效果很好。

Ceccherilli[1002] 等人将44只老鼠分为三组,针刺组(14只),吗啡组(10只),对照组(20只)。针刺组能显著降低鼠爪上化学药品诱导的水肿程度。 Zhang[1003] 等人用电针在老鼠试验中也得到了相似结果。

Carneiro[1004][1005] 等人将老鼠分为针刺组,非穴位针刺组,限制活动组,和普通对照组。老鼠被鸡蛋清致敏后给予鸡蛋清白蛋白诱导气管过敏反应以造成人工哮喘模型。针刺开始于动物被致敏后的第二天,然后每隔一天一次共两周。假针刺组同样处理,但是不用常规治疗哮喘的穴位。结果表明针刺组能显著降低气管周围的炎症反应,表明能有效降低老鼠人工诱导的哮喘反应,而其它各组皆不能。

Luna SP[1006] 报告对于行卵巢切除术的狗,针刺镇痛作用和morphine or carprofen一样强。

The fact that all dogs were acupuncture naïve and still under residual anesthesia further strengthened this assumption. In canine studies dogs are not likely to get a positive placebo response only from the fact that they have been treated or a negative "nocebo" response from not having been treated, as humans would do.

Cassu RN 351 报告说,在狗身上实验发现双侧电针比单侧电针的镇痛作用快而且强。更比针刺非穴位是快而强。电针的镇痛作用在其后来的研究进一步得到肯定[1007]。虽然 Gakiya HH 1000 没有发现针刺穴位比针刺非穴位能减轻手术后狗的疼痛程度,但也发现针刺组需要的镇痛剂之剂量比非穴位组少。

Groppetti D[1008] 发现与opioid 相比,电针能延长狗手术后镇痛时间,而且电针后循环血中β-endorphin含量明显增高。其增高可能和电针的镇痛作用有关。

Laim A [1009]的报告也证实电针能降低狗手术后的疼痛程度。

Koh RB [1010] 也发现,和心理对照组(盐水注射组,Placebo 组)和非穴位电针组相比,穴位电针能明显减少morphine导致的恶心和呕吐的次数。心理对照组和非穴位电针(sham non-acupoint EA之间没有任何区别。由于这两组中的恶心和呕吐率和一般发表的文章相同,推测(1),实验中狗接受的心理暗示作用并不强;(2), 有必要选择准确的穴位位置。

Jaeger GT 报道过在给狗作金珠移植治疗髋关节发育不全时,对应的假手术组的狗的疼痛也下降了35%。在这个实验中,狗的疼痛程度是由狗的主人观察报告的,其可信度有所怀疑;这35%的疼痛下降程度也不能排除是由于该组动物持续使用着止痛剂。严格意义上讲,也不能排除病情自然转归的因素。

心理暗示的含义是受试者在受到暗示后,以为自己得到了所暗示的哪种治疗方法的治疗,而实际上得到是并没有治疗作用的胶囊,水液,手术,针刺方法等等。这种情况下的症状改善被归于心理暗示的作用。

一般认为动物不会理解给它的治疗方法属于真实的治疗还是虚拟的治疗,不知道针刺在它们身上会对它们好还是不好,也就是说不至于出现正面的心理暗示作用,如同望梅止渴的作用,也不至于出现负面的心理暗示作用,如同杯弓蛇影的结果。在人类能出现的那种对于针刺治疗的好和不好的偏见成见,在动物身上也就应该不存在或至少不明显。然而,也有人认为动物也会有某种类似于心理暗示作用的影响。

有人用条件反射(Conditioning)来解释说,动物也会由于条件反射而出现心理和生理反应并导致症状改善,即心理作用。比如说带动物去兽医站,动物会发抖,这可能是由于以前多次到兽医站治疗时受到过疼痛的刺激(如注射),而带动物到安详的环境中,动物会表现的症状减轻。这很好理解,这对人类也是一样。问题是,仅仅在手术前针刺一次,就可以减轻手术后动物的恶心和呕吐次数,动物并没有接受多次针刺刺激,这种条件反射恐怕不会形成。

还有一种解释说动物生病后会得到比平时更密切的和温暖的关照,情绪就会安详下来,症状也会减轻,将这种影响解释为广义的心理暗示作用。但是这种理论并没有任何试验结果支持,也无法回答这种对动物的安抚能有多大的症状缓解能力。另外这种情绪因素对于症状的缓解作用不应该和我们这里所讨论的心理暗示作用相混淆。

有报道说给狗服用镇静剂后让狗主人离开而让陌生人进入实验室,平常情况下陌生人进入会导致狗的紧张不安反应,事先的镇静剂能让狗的紧张反应降低。第三次,事先给狗服用的是维生素而不是镇静剂,而狗也同样表现了比较低的不安反应。这个实验提示一旦药物等治疗手段起效后,随后的类似或虚拟治疗手段也会产生同样的治疗作用。但是要注意,这种“可替代现象”的前提是先前的治疗要有效。而在以上研究手术后镇痛作用的研究中,动物仅仅有手术前的一次性针刺治疗。这种大脑中对于先前的治疗效果的“记忆”现象无从产生。

就目前资料看,很有可能动物对疾病的反应和人类婴幼儿相类似,就是说不太受到暗示作用,而更多的是受到动物主人的安抚作用。也就是说,患病动物(及婴幼儿)的症状或许因受到主人和兽医(医生)的安抚和更多关照而变得较为安详,表现为心率减慢,血压下降,但是疼痛程度的变化未必会同时有很大变化。对于动物和婴幼儿来说,这种安详也许容易被主人或家长当作疼痛程度也下降的证据(这种成年人的推理)。但是我们成年人知道,被安抚状态下,情绪可能会少一些焦躁,但是疼痛程度并不能因此而减弱。

所以,在动物和婴幼儿身上所做的针刺实验结果,较少受到心率暗示作用的影响而较多受到安抚作用的影响。如果受到安抚和关照情况下动物仍然不愿活动,或婴幼儿仍然哭闹不止,当是疼痛或不适并没有得到改善。而针刺后动物活动度增加,或婴幼儿哭闹停止,当可被认为是症状得到了缓解。毕竟动物和婴幼儿属于不作假的群体。我们没有必要坚持认为这种针刺后的症状改善是否是监护人对于症状改善程度的夸大性报告。

小结;小儿或动物较成年人较不容易受心理暗示作用的影响。特别是对儿童或动物,如狗等,仅仅一次或两次针刺就有明显的疗效,说明针刺疗效难以用心理暗示或条件反射来解释。唯一的解释是针刺的确有其独到的治疗作用。这是支持针刺的更多例子。

 

第十二节  为什么西方文章会得出针刺不过是心理暗示作用的结论

 

本文要讨论的问题实际上有两个:第一,针刺作用是否不过是心理暗示作用;第二,人们为什么会觉得针刺不过是心理暗示作用。对于第一个问题,现有资料提示在高频次针刺时,针刺组疗效更高而虚拟对照组疗效反而更低,针刺组比虚拟对照组的疗效显著高,不管是中国资料还是西方研究结果都支持这个结论。另外针刺可以用于治疗休克昏迷,麻醉,持续性植物状态,全麻后延迟苏醒,以及血管性痴呆等疾病这些病人可以说没有意识的状态,心理暗示无从产生。高频次针刺时,不同经穴之间,经穴和非经穴之间,不同针刺方法之间,相同穴位而不同手法之间等的疗效有明显差别也非常明显。进一步讲,针刺能用于幼儿,动物,还有同等状态下,不同的针刺穴位和不同的手法,不同的电针刺激频次等等有不同的疗效,都说明针刺不仅仅是心理暗示作用。

对于第二个问题,我们认为导致人们会认为针刺不过是心理暗示作用的原因有以下几个可能:

12.1.西方文章中针刺疗效和心理暗示组差不太多

西方文章中,针刺组的疗效和心理暗示组都处在低水平。心理暗示组的症状减轻率平均为26%,而针刺组平均为35%。这种小差别很容易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失去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别而被判为二者无差别。

由于针刺组和心理对照组之间的差别小,所以连同其他针刺试验也非常容易失败,比如比较穴位和非穴位之间的差异;不同针刺手法治疗的差异;不同针刺频次之间的差异;以及比较传统穴位和非传统穴位,比较针刺组和虚拟对照组在以连续性或二元性指标为疗效指标的对比研究中孰更有效孰无效等。

理论上讲,这两组之间的差别之小可以是由于心理对照组暗示性作用过强,和/或针刺组疗效过低。由于针刺治疗过程中心理暗示作用的症状减轻率(23%)并不比西药(35%)和手术过程中的心理暗示作用(39%)高,所以我们认为针刺组疗效和心理对照组相同或仅仅高少许的原因不是来自于课题中采用了哪种心理对照组,而极有可能是由于针刺组疗效低。

依据我们本文的讨论,我们可以得出西方针刺疗效不高的原因有:

(1). 针刺频次过低。大多数科研采用的是每周针刺一次或两次,而中国文章中的针刺绝大多数为每天一次。西方文章中的总针刺量为3-4,而中国���章中为10以上(图111213)。过低的针刺频次和总刺激次数,导致针刺之刺激量不足,故疗效不高。西方针刺科研者有必要参观中国针刺同行的日常针刺方式。重复出中国文章的疗效,尔后才能观察不同针刺频次对于疗效的影响,得出日常针刺治疗过程中最有效而经济的针刺频次。重复出中国针灸界的疗效是当务之急。

要指出的是,同样低频次的针刺也出现在西方发表支持针刺的文章中。我们的看法是,高频次针刺出现针刺组高于对照组的可能性很可能要远高于低频次针刺。低频次针刺组出现针刺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的可重复性比较低。对于某些特定疾病,就算是高频次针刺,还需要配合特殊针刺手法,注重针刺开始时机等等,如治疗偏头痛和中风后遗症等,否则,疗效也不会高。

为什么西方绝大多数文章采用的是每周一次或两次针刺?也许一般研究者是参考发表过的文章,也许还受到Yuan J2009 639 文章的影响。该作者比较过每周两次针刺共5周和每周五次针刺共两周之间的针刺疗效差异。他们对两周病人都用了拔罐和艾灸治疗。两周后两组病人慢性腰痛程度都下降了71%左右,两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别。每周两次组继续治疗,五周后的疼痛程度并没有进一步减轻。可见对于每周两次针刺组,一共治疗两周就达到了平台期。但是这并不能排除如果每周五次组在两周后继续治疗会导致疼痛程度进一步下降。对于中国针灸研究和临床来说,一共十次针刺只是一个治疗周期,一部分病人需要两个或三个周期才能达到治愈或平台期。正如有文章指出的,针刺需要达到一定次数后,才能将针刺效果和虚拟对照组的效果分别开来。进一步讲,这两组都采用了针刺,拔罐和艾灸治疗,所以结果为综合性的治疗结果,而不是单一针刺治疗的结果。单用针刺未必能达到如此高的疗效。

(2).单盲或双盲对照设计,阻断了医生和病人的交流,使得针灸师了解病人对针刺的感觉变为不可能,特别是无法诱导出循经感传现象。也不能使得针灸师随时了解治疗反应,以及根据治疗反应决定是否需要及时变换针刺方式和方法等,故针刺疗效会大打折扣。

单盲和双盲设计不符合针刺临床实际情况。这种设计下的针刺方法是人为的和想象中的理想针刺方法。

(3).参加针刺操作者的个人技术代表性得不到保障。对于非常依赖个人技术的治疗手段,如果操作者技术不能代表该行业,实验结果可想而知。

 

12.2.简单地将针刺组疗效的大部分归结为心理暗示作用,剩余的小部分归为针刺的作用

也就是说,认为针刺组的疗效为纯针刺的疗效加心理暗示作用的疗效,所以如果知道心理暗示组的疗效,则针刺组的纯针刺的疗效就该是总疗效减去心理作用的疗效。忽略了非常司空见惯的临床现象:当两个或多个治疗方法同时应用,则总疗效往往小于这些治疗方法单独疗效之和。所以,当针刺组同时存在针刺的独特治疗作用和心理作用时,我们并不能肯定到底在这总疗效里面,针刺的特殊作用和心理作用各自占多少比例。

 

12.3.不适当地选择针刺穴位,将其低疗效归结为针刺的低效

举例来说,西方研究者了解到中医用内关穴治疗呕吐,就将这个穴位用于所有情况下的呕吐,如手术后呕吐,化疗放疗后呕吐等等,而且是从始到终仅仅观察一个穴位的疗效。如果不效,则认为是针刺没有治疗呕吐的作用,进而归纳为针灸没有治疗作用[1011]

研究者不知道在针灸界,内关穴位仅仅是治疗呕吐的一个选择,但不是唯一的选择。中医从来就没有说过只有内关穴位能治疗呕吐和能治疗所有的呕吐。能治疗呕吐的穴位很多,而且一旦一个穴位效不佳,我们会加其它穴位共同治疗。还有,传统上内关穴位用于治疗胃肠道疾病时的呕吐,晕车晕船晕机时的呕吐,而不是化疗放疗和手术后的呕吐。因为旧时并没有化疗放疗和手术疗法。如果要验证内关穴位是否有止呕的作用,需要先验证内关穴位是否在胃肠道疾病时具有止呕的作用。如果呕吐还不止,我们会将内关穴,足三里,合谷,中脘等穴位同时使用,而不是至始至终只用一个内关穴位。

Chang CH 2005[1012] 用电针刺激健康人足三里穴,观察电针能否调节健康人接受阿托品后的心率变化。结论是电针足三里对于健康人静脉注射阿托品后的心率变化没有影响。中医针灸理论中,对心率改变影响比较大的是心厥阴经上的穴位,特别是内关穴。而足三里属于胃经,常用来治疗消化道疾病而不是心率和循环系统的改变。该文的结论根本就不可以作为针刺无效的证据。正因此,

Chou CY (2005) 963 对于患顽固性皮肤瘙痒的晚期尿毒症患者行针刺治疗。治疗结果和对照组(刺入性,非经非穴)都是针刺每周三次,共一个月。尽管结果是针刺组显著行降低了皮肤瘙痒程度,但是这个结果很容易被否定,因为病情属于晚期,导致皮肤瘙痒的原因持续存在,不加用其它治疗穴位治疗基础病因,瘙痒程度下降的可能性就比较小;而且如果别的研究者不注意这个治疗是每周三次,而仍然采用典型的西方针刺法,即每周一次或两次针刺,就很有可能不能重复出这个结果。

 

12.4.选择针刺并不擅长的病种

针灸只是中医许多疗法中的一种。针灸当然并不能包治百病。有些疾病如纤维肌炎等,并不是针刺的优势病种。研究这些针刺对这些疾病的治疗,而且是采用低频次治疗,失败的可能性就会很高。

我们的经验是,典型的纤维肌炎的治疗非常困难(注26)。病人的皮肤肌肉对疼痛的刺激非常敏感。许多病人不能耐受按摩,

 

注26:临床上有些病人肌肉疼痛的范围广,有些西医医生诊断为肌纤维炎,或纤维肌炎,然而病人完全可以耐受针刺治疗,所以效果也会好。

也不能耐受针刺的刺激。传统针刺所需要的“得气”感,对她们来说是非常疼痛的。正因此,有些用针刺治疗纤维肌炎的结果[1013] 是否定的,甚至虚拟对照组的疗效竟然能高于真实的针刺组 952。总的来说,多发性肌炎或纤维肌炎并不是针刺的优势病种[1014]

 

12.5. 将针刺,艾灸,拔罐,电针,耳针,TENS,按摩等治疗手段的疗效都归结与针刺

这些疗法都属于中医理疗范畴,但是每种治疗手段的适应症,需要的治疗频次等,以及对于不同疾病的疗效都有所不同,将它们都归结为针刺,进而否定或肯定针刺的疗效都是不可取的。比如说在 Colquhoun D 1 的综述中,以及在其它综述中也是如此:如Furlan AD2010 19Linde K 2009 20 21。所以,在本文中我们只选取单纯针刺的疗效作以比较,毕竟传统针刺本身就能独当一面作为治疗手段,而不是假借了其它疗法的名义或和其它疗法合用才有疗效。

Liu WH 2015 355 等人最近有一篇关于针灸的综述。他们收集了2011年以来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SCIE)”上收集的的符合随机分组原则的临床试验,排除来自于中国的科研文章,或第一作者来自于中国的文章。如此,他们从867篇文章中得到33篇符合要求的文章,其中否定针刺有治疗作用的文章为17篇,支持的有23篇。当我们将关于艾灸,电针,耳压,耳针,指压 13,穴位注射和拔罐疗法[1015],不以针刺为主要治疗方式的试验[1016][1017] 996, 只关注治疗费变化的试验[1018],观察急危病人住院天数和费用(Painovich J[1019]), 仅仅观察远期疗效(Haake M 16, 以及对试验结果的误读(本为否定的文章被列为支持的文章)[1020] 等文章排除,则否定的文章变为7篇,而支持文章也减少为14

Azad A (2013) 381 列举了25篇否定针刺的文章。其中采用皮内针,穴位按压,耳压,磁疗就有8篇。采用针刺治疗的疾病基本分为4类,肿瘤或化疗导致的疲乏和潮热,或术后疼痛(8篇);放疗化疗后的恶心呕吐(5篇);放疗和化疗后的口腔干燥症(3篇), 及放疗后白细胞减少症(1篇)。第一类中,针灸多为每周1-2次。只有一篇为每周针刺3次。其中,明确支持针刺疗效的有5 380[1021][1022][1023][1024],不支持的为2(皆为针刺每周1-2)[1025][1026],而部分指标支持,另外一些指标不支持的1[1027]。这8篇文章中虚拟对照组的平均有效率为12%-16%,而针刺组(包括2篇电针)为 35-19%,远远大于虚拟组。

Azad A (2013)中治疗放化疗后恶心呕吐的文章中,支持针刺的有2 275, 314,否定的有3 313(其中2篇为同一作者 321 322,资料和结论几乎完全一样)。治疗放疗后口腔干燥症的文章中,支持针刺的有2 640[1028],另一篇为部分指标支持而部分指标否定 [1029]。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文章 510支持针刺:针刺能提高血中白细胞数量。

如此,Azad A (2013)25篇引用的文章中,能作为证据否定针刺治疗效果的只有4篇。而这4篇否定的文章所涉及的针刺研究(针灸治疗癌症病人的疲乏,潮热,以及放化疗后的恶心呕吐),也同样有大量支持针灸疗效的文章发表。

可见现有针刺综述文章中夹杂非针刺的文章数量之多。这是西方针刺综述性文章的普遍特点。他们将这些五花八门的治疗方法都归属针刺,所以其疗效之差也都算在了针刺的头上。

12.6.迷信大样本实验结果

理论上讲,对于临床实验来说,样本数越大,实验结果的可信度也就越高。这一点在西医西药科研中可以适用,却在针刺研究中未必 330

原因是,西医药物研究中,特别是药物研究中,药物的种类和剂量基本是一致的,比如说研究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的疗效,在美国用的阿司匹林和在中国用的阿司匹林没有人怀疑有什么不同,不同的和变异的将是被研究的人群之间的差异,如被研究的美国人的年龄,性别,疾病史,吸烟史,饮食习惯等等对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的影响。而在针刺研究中,哪怕针刺选择的穴位种类和个数,治疗频次等等因素都相同,还存在者针灸师个人操作效果的差别。这种差别并不容易被控制到一致的程度(特别是不允许用电针,温针等替代刺激方法时是如此)。如此以来,当所谓的大样本实验指的是增加了针灸医生的数量,或涉及到更多诊所或医院的时候,由于针刺操作者之间技术能力的不同,实验结果很有可能倾向于缩小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而得出观察组没有疗效的结论。而在针刺研究的综述性文章中,这种大样本实验的结果是最被推崇和作为关键证据的。

  

12.7.视而不见同样大量支持针刺的文章结果

几乎在西方针刺临床科研所涉及的疾病,既有一定数量否定针刺有治疗作用的文章,也有相当数量支持针刺有治疗作用的文章。如果将发表在中国的文章也包括在内,则支持针刺的文章在数量上更多。这说明和提示,如果我们不能指出那些支持针刺的文章的“错误”所在,针刺的临床作用就还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心理作用。同样地,如果我们不能指出否定针刺的文章的“缺陷”,我们也还没有肯定的证据一定要坚持针刺的独特作用。

当一个研究课题中肯定和否定的文章不断出现,提示必定有某种因素是我们还没有意识到,而这种因素在影响着实验结果,造成大量不一致现象的存在和重复。当一篇文章重复不出另外一篇文章的结果时,也许那篇文章的结果是错误的,不诚实的;同样也许这一家的实验过程有问题,比如实验设计,步骤的不同,或参试人员的技术能力较差(特别是针刺这样对个人技术依赖性较强的研究)。作综述的人如果是真正的科学家,就不可轻率下结论,就一定需要小心和耐心,万不可将案头上3000份文章一股脑推进垃圾箱图轻松。

如果我们就拘泥于西方杂志上发表的针刺文章,我们既无法坚持也无法否定针刺的作用,因为双方的证据都不强,彼此都指不出对方的错误所在。我们不能说我们自己研究的结果是否定的,就坚持否定针刺,也不能说我们自己的结果是肯定的,就坚持说针刺就是有治疗作用。

当我们收集更多资料,特别是查阅针刺疗法的发源地中国的文章,我们很容易就能发现西方针刺和中国针刺的一个非常明显的不同,就是西方针刺的频次很低,而中国针刺的频次很高,也可以理解为西方针刺的刺激量小,而中国针刺的刺激量明显大。如果中国针刺的报道的治疗效果好,而西方疗效差,我们就不得不怀疑西方针刺的刺激量太小而导致针刺疗效不高。针刺疗效不高,当然就容易和心理暗示作用混在一起而导致针刺不过是心理暗示作用的结论。

小结:导致西方针刺研究得出针刺不过是心理暗示作用的原因很多,最直接的是西方针刺研究中针刺频次过低(和中国针刺相比),造成针刺组疗效不高,进而一系列相关的研究都失败,研究者不得不将针刺作用归于心理暗示作用。

 

第十三节 专业界和网页上关于针刺的争论

在收集资料解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我发现许多人都已经十分肯定针灸(以及所有替代医学)都不过是心理暗示作用[1030]

针刺疗法到底是不是心理暗示作用;临床治疗过程中医生是否应该采纳正面的心理暗示;医学研究中是否应该设置心理暗示组等,在学术界和网上都非常激烈,简直可以说是波涛汹涌。

认为针刺疗法不过之心理暗示作用的人可以以Colquhoun D 1 为代表。其认为针刺的疗效和虚拟对照组相同。就算有些实验报告针刺比虚拟对照组高,也不过10%,根本没有临床意义。作者为了加强自己的观点,进一步举例说1822年中国的道光皇帝也曾下诏宫廷中禁止使用针刺和艾灸治疗以及中国内战结束后,中国共产党曾将针刺在内的中医列为迷信。虽然后来在文革中将中医重新启用,那不过是为了应付当时受过正规培养的医学人员不足,和作为提升爱国心的一种有用的方式罢了。据说毛泽东本人就偏爱西医。他的保健医生引用毛自己的话说“尽管我知道我们应该提倡中医,但是我自己并不相信中医。我是不喝草药。”

Colquhoun D 认为提倡中医有可能带有政治,或商业的目的。据(支持针灸的人)报道,所有来自于中国,日本,中国台湾和香港的,关于针刺疗法的报告都支持针刺的治疗作用。

其它网页上反对针刺的人也基本上坚持认为针刺不过是心理暗示作用,并没有解答为什么亚洲国家的针刺疗效比西方国家的疗效高;为什么西方针刺研究中针刺疗效高于心理暗示组的文章数量远远超过不支持的文章。

显然Colquhoun D 知道亚洲(中国为主)的针灸研究报告更多的是支持针刺疗效的观点,却没有花精力对比中国针刺研究和西方针刺研究的不同,没有关注中国针刺频次等实际上比西方针灸高许多。这也难怪,别说他们二人不懂中文,连这许许多多西方针灸研究者也不懂中文。他们只是按照自己想当然的针灸方法针灸。既然针灸发明于中国,也知道中国也有相应的针灸研究,当自己的针灸疗效和假针刺对照组疗效差别如此不明显的情况下,为什么不参考和检查一下自己的针刺方式是否有某种缺陷?至少检查一下提高针刺频次是否会提高针刺疗效,而不是几十年照搬以前的针刺方式,不断重复针刺有时候有效,而另外一些时候无效的结果。

关于历史人物对于包括针灸在内的中医的态度,不能作为判断针灸是否有治疗作用的依据。中国历史上不反对中医(包括针灸)的皇帝,或者说没有下诏禁止中医的皇帝多了去了,难道说仅仅道光皇帝有慧眼,明白针刺是假的?道光皇帝不过是个外行,如果外行的言行和态度可以作为依据,那么内行的观点该更具有说服力了吧。Robert S. Mendelsohn 医生曾出版过一本书,书名是《Confessions of a Medical Heretic》。书中强烈反对西医诸多疗法。如果我们连外行的道光皇帝都相信,我们是否更应该相信内行的Medelsohn 医生?

将毛泽东主席对于中医的态度作为论证的依据同样不当。毛泽东无疑是中华民族的伟人,但是他也是人,也犯过很大的错误,即发动文化大革命。在新中国成立之时,西医处于优势地位,其临床治疗疗效的确很高,特别是对于急性细菌性感染性传染病,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使用方便,疗效也高,我们没有理由一定要排斥这些西方进步的治疗方法。但是,既然当时医务人员不足,药品也短缺,中国政府还是提倡了西学中,培养懂西医也懂中医的高级医学人才。既然提倡了西医医生学习中医,那就是说中医还是有他特殊之处。这种特殊之处在现在越来越表现的明显。比如说在当下许多细菌都出现了耐药性;西医仍然对于病毒性疾病基本上无效;西药由于使用量大和时间长而出现的副作用;病人痛苦(焦虑,抑郁,偏头痛,失眠,疲乏,月经不调等等)而医学检查无果,因而治疗上无从下手,而这些情况下却都是中医优势所在。

临床上, 常常有病人来看针灸的时候很怕针刺,怕针会加重他们的疼痛. 当我们用针时, 他们会害怕的发抖. 这样的心理会否降低针刺的效果? 我们的经验是不会。常常是针刺后,他们的疼痛也会减轻, 进而愿意继续针刺治疗. 如果按照 Colquhoun D的理论, 针灸的治疗作用不过是心理暗示作用, 那么又如何解释这种在害怕针刺的心理状态下, 针刺治疗仍然会有效。

另外一种情况是, 病人已经找了好几个针灸医生看病, 病情变动不大, 几乎是抱着最后一次再试一个针灸医生的心理来看病. 也就是说病人对于针刺治疗的信心已经远不如以前。然而, 这一次他的病情在针刺治疗下改善的远比以前的治疗明显.为什么对针刺的治疗信心已经下降,或已经不报希望了, 针刺仍然能起效? Colquhoun D 的理论���解释这种现象吗?

唯一的解释是, 针灸治疗有它自己独特的治疗作用,这种治疗作用在病人强烈的信任状态时会有比较好的疗效, 但是也可以克服病人害怕针刺或对针刺不报希望的情况下, 或动物根本就不知道给他们针刺是在干什么的情况下也有治疗作用.

Colquhoun D不认可替代医学比西医医生对病人有更多同情心。替代医学各式各样,就我知道的中医(包括针灸)来说,中医和西医在医生和病人的关系上相比有一下不同:

中医讲究一方面医生全力救治病人的医德,同时也注重调动病人战胜疾病的愿望和与医生的配合。中医医生不仅仅表现为对于病人的安慰,也表现为一切以病人的对疾病的感受为出发点和治疗目标。

在临床上,中医医生会鼓励病人接受治疗,而不是仅仅给病人解释治疗方法和程序后让病人自己决定接受治疗与否。

对于任何一种疾病,比如说病人咳嗽,咯痰。中医会进一步询问病程长短,咳嗽的类型,时间(白天还是晚上为主),是否伴有口干口渴,是否有身热(未必体温增高),是否伴有出汗等等。哪怕是病人自己都不注意的事项,中医都需要了解,就地作出诊断和开始治疗。中医头脑中得到了是对于这个病人一个整体的印象(包括体制强弱,年龄大小,情绪是否稳定等等),所开始的治疗方案和这些资料都相关。而西医医生会立刻让病人去化验血,透视或拍x光片,他急切想知道的是病人的肺里面发生了什么,而不关注面前这个病人的心理状态,体质状态,他的头脑中更多的是要找的那个“病灶”。如果找不到什么“病灶”,他就傻眼了,没有更多办法了(除了千篇一律的抗生素和止咳药)。

对于危重的病人,中医医生决不会给病人讲你能再活几个月或者几年。而西医医生对于得了癌症和晚期疾病的病人很容易宣布病人生命的最后期限,而病人因此也就失去了生活下去的心理准备,到那个时间还真的就死去了。这是西医暗示性行为的最恶劣的后果。

对于癌症的治疗,中医主张治疗以病人的身体状态和对治疗的耐受性而定治疗方案。比如说对于癌症,主张治疗的结果是病人带瘤生存,而不主张用毒性很大的化疗和放疗。因为放化疗能使癌细胞死亡,对人的损害和伤害也非常大。如果癌细胞死了,而人的基本健康状态也江流直下,加速了死亡,那么这种治疗有什么意义?想想看,西医医生见到癌症病人,头脑里是“赶快将癌细胞杀死”,还是考虑了如果将癌细胞杀死了,病人还能活多久,是否值得用放化疗?

对于病人自己觉得很不舒服而西医检查无果的人,中医仍然将该人当作病人治疗,中医有相应的治疗方法。而西医对于器械检查和化验室检查无果的病人,就没有治疗的方向和方法,会倾向于宣布病人为神经官能症或没有病。在西医医生眼里,注重是治疗体内有病灶的病,而不是没有明显病灶的病。而中医对于这类疾病的看法是,既然病人主要是情感障碍,就需要用情感舒解和鼓励来治疗。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中医和西医这种不同,恐怕Colquhoun D 没法否定的吧。

Kavoussi B2015[1031] 发表了一篇综述,其引用的资料和观点几乎和Colquhoun D一模一样。而前者更注重用大样本临床试验结果支持其认为针刺不过是心理暗示作用的观点。另外,Kavoussi 没有意识到如果对于参加大样本研究的针刺操作者的技术能力不加实际能力考核,仅靠他们用针刺治疗的年限长短判断,这些人参加的大样本试验的失败性极大。这是操作者能力造成的研究偏差。Kavoussi所应用的大样本试验全部都有这个偏差存在。Kavoussi还暗示久远以前的针刺用的是又粗又糙的针刺针,而现在用的是细毫针。粗针的刺激强,而细针的刺激弱,可能这也许是现在针刺研究得不出正面结果的原因之一。我们说,的确,粗针的刺激性强,细针的刺激强度弱,刺激强度的确是针刺有效的必要条件之一。为了加强细毫针的刺激强弱,中国针灸师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如不同的捻针方法,增加针刺数量,保持高频次针刺次数(如每天一次甚至每天两次等),或用温针等。

这里我们必须指出:针灸疗法只是中医众多治疗方法中的一种。和任何一种治疗方法一样(包括西药,手术等等),对于有些疾病,单独针灸就可以治疗,而且比西药和中草药的疗效都快,比如说急性落枕,急性踝关节扭伤等。而有些疾病,中医草药效果更好。并不是说单独针灸就可以治疗所有你想研究的疾病。但是也不是说针刺就只能和其它治疗方法结合才能有疗效。就算是对于针灸优势病种,也还要看针灸师是谁,不是说所有针灸师的治疗能力都一样。我们也希望所有针灸师的治疗能力也和西药药片一样,片片都没有差别,有差别的只是病人的病种和疾病的严重程度,可惜,地球上的针灸师就是这么个个不同。

当然,也不乏有同情针刺遭遇的人。Hennessey S (2012) 404 就指出:虚拟对照组已经被用于检验某些西药的有效性,而很少用于目前正在常规使用着的手术和医疗治疗仪器上。许多关于手术治疗和仪器治疗的临床研究都没有心理暗示组或虚拟治疗组。大多数手术疗法从来都没有经过严格的临床实验检验,而针灸却一直被要求进行随机对照来证明自己的治疗有效性。手术或医疗仪器治疗在本质上就容易导致病人方面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暗示作用很容易受到病人的期望心理,求愈心理,广告宣传的影响而造成病人夸大症状减轻的程度。针灸,如同手术和医疗仪器一样,很容易造成强烈的广告效应和病人的期望心理。……关于针灸的大样本综述提示针灸师们采纳的,从手术疗法那里学来的虚拟针刺对照也许不是一个最有效的显示针刺治疗有效性的方法。虚拟针刺有可能就是一个“主动的”心理治疗手段,从而导致针刺的真实疗效程度减弱。针灸师也许最好选择客观指标作为疗效指标来证明针灸的有效性,而不是选择主观指标如疼痛或生活质量改善等作为疗效指标。主观指标的改善容易被认为是由于病人期望和求愈心,或其它因素,或其它研究中的偏差的结果。也许,可以用脑电图扫描,或化学成分含量改变,或和现有的西医治疗手段作比较,而不是采用研究西医西药的方式来验证针刺的真实疗效。

其实,Hennessey S 已经注意到足够量的针刺有可能是将针刺的真实疗效和虚拟针刺的疗效区别开的必要条件之一。可惜的是,他不知道的是在中国,这种采用主观和客观指标研究针灸疗效的文章早已经多得不得了,而且中国针刺的频次和刺激量一般来说比西方研究要高的多,只是他没有可能接触到这些文章,所以不能进一步得出确切的结论和建议。

Linde K (2010) 403 指出,针刺组疗效和未治疗组相比至少有中等程度的疗效。这就已经有现实的临床意义了。因为这种情况和许多常用西药的情况相似。对于处于痛苦之中的病人来说,针刺起��到底是由于特异性还是非特异性作用��指心理暗示作用等)并不重要。很有可能的是,这非特异性作用在不同的治疗手段中的作用大小是不一样的。将治疗作用区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作用未必合理,因为所谓的非特异性作用在某些治疗方法中反而属于特异性作用。如果一个疗法的总疗效里面的确含有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因素,也有可能某种疗法中的特异性很小而非特异性很大,以至于总疗效比另外一种疗法还高,这后一种疗法中特异性作用中等程度大而非特异性作用很小。Linke K 指出:科研人员,医生,病人和保险公司人员有必要坐在一起讨论一下,当没有设置单双盲对照的那些科研文章报告的总疗效,而这总疗效里面假定的治疗原理甚至都不明了的情况下,是否以及到什么时候才能被考虑是有治疗效果。

小结:由于西方针灸研究中既有大量否定针灸的文章,也有大量肯定针刺的文章,所以西方研究者也是对针刺的结论不一,但是都无法说服对方。目前否定和肯定的文章仍然不断发表。

 

 

第十四节 中国针灸界对于西方针灸研究的看法

 

吕君玲(2015)[1032]在分析了西方针刺研究针刺和假针刺的研究后指出:“无论是针刺还是假针刺安慰针刺均有试验证明有镇痛效应,但究竟是针刺疗效较好还是与假针刺相比差异不大,不同的试验得出的结果有较大差异分析原因,试验方案的设计是造成试验结果出现较大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假针刺在不同的试验设计中干预的方式不同,有非穴牙签刺激浅刺等方法,说明目前尚缺乏一种较为公认的假针刺干预方法; 此外,不同试验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诊疗方案评价方法及操作者的方法不尽相同,因此目前的试验结果尚不能证实针刺镇痛就是安慰剂效应,而一个较为符合针刺基本理论的临床试验方案是亟须解决的问题”。作者认为:“目前最常用于作为对照组的假针刺概念不明确,位置的选取及操作方法不规范,没有相应的标准,亟须制订一个符合中医理论的假针刺对照方法标准此外,在未找到合适的假针刺对照方法之前,还可以转换研究思路,将研究重点转向针刺镇痛与当前西方先进治疗方法的优劣对比研究。”可见作者并没有发现西方研究中明显的缺陷是针刺刺激量不足,导致实验结果在一些文章中支持针刺的作用,而另外一些文章就会否定针刺的作用。

 

陈勤 (2008)[1033] 注意到了“国内外临床研究治疗频次和疗程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是否与研究结果具有相关关系?目前没有研究说明针刺治疗单个疾病的疗效时间长短和衰减期,但从本文纳入的个急性期治疗研究中可以看出,针刺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在24小时内呈衰减的趋势据此推测, 治疗时间间隔过长不利于针刺疗效的累积和维持笔者在比较结果中还可以看到,国内外针灸临床研究辅助治疗措施的规定存在明显的不同,国外研究均根据伦理学原则允许患者在发作急性期使用药物,而仅有小部分研究限定了使用药物的种类,这不能排除患者自行使用预防性药物,成为研究设计中的一个混杂因素国内外使用对照措施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对安慰针的使用上,国外研究为了保证研究的双盲,多选择浅针刺作为对照,而有研究结果表明,浅针刺与等待治疗组相比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据此,笔者认为在浅针刺的疗效机制尚未得以阐明前,浅针刺不适宜用于针刺研究的阴性对照。”可见作者并不能十分肯定西方针刺中国针刺频次的差别有可能是导致疗效差别的主要原因。实际上现在已经有许多研究表明高频次治疗对于针刺疗效的影响非常大(见前文)。

鲍金英(2015)[1034] 研究了国内外治疗偏头痛的资料,提出了针刺研究偏头痛在实验设计中应该注意的各种事项,唯独没有提到研究者应该注意针刺频次

刘京(2007) [1035] 指出国外医学界对中国国内绝大部分临床针刺研究报道的可信度持否定态度, 其主要依据是这些临床研究安慰对照组的设计不符合常规的临床研究设计标准作者关注的是国外研究多有心理暗示对照组而国内的文章多没有。作者认为现有的心理暗示组的设计不符合针刺研究的特殊性。作者指出:“2000 年世界医学大会修订的进行人体生物医学研究的伦理道德原则指明:测试一种新疗法时,应以当时最有效的方法作对照, 虽然并不排除使用安慰剂对照,但仅用于未有有效治疗方法的对照这���原则适合于在设计针刺临床研究时参考我们的建议是:对安慰针仍可以继续探讨, 但不应以传统安慰或假针刺的反应作结论的绝对依据此外,没有安慰对照但有相应对照的研究论文也不应再被一概视为不科学不可靠”。”

王京京(2009 613 认为西方文章中,否定针刺作用的,影响力较大的三篇文章(Lind K 2005, Diener HC 2006 Alecrim-Andrade J 2006),和那些支持针刺治疗作用的文章之间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对照组的设置上。“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安慰针刺设计包括有针刺的部位(非穴位)针刺深度( 穴位/ 非穴位浅刺法) 非刺入法的安慰针具以及模拟皮表电刺激〕。然而, 如果根据以上原则来衡量, 现有的安慰针刺设计方法都各自存在各自的缺陷,无法真正完全达到安慰针刺的目的。”

王永洲 (2012)[1036] 认为“将针灸的生物学效用和心理学效用相互分离的研究方法不符合中医“身心合一”的传统,也违背了当今“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新模式,没有理由继续在西方身心两分研究模式的困境中 重蹈覆辙.假针灸作为对照方法尚不成熟,不宜作为针灸研究的标准模式,赞同《中国针灸》杂志提倡首选与现代医学疗法对照的做法,瞄准医学中公认的最有效、最先进的手段方法及结果作为对照,直接发现针灸的差距或优势,实际价值和意义更大.

田小平(2008[1037] 分析了国外非经非穴的研究现状后认为这些研究的弊端是:(1)非经非穴的选取模糊不确定、不统一,对同一种病症研究中选穴差异很大,选取方法缺乏具有说服力的依据,其中不少选穴设计并不符合针灸经络腧穴的理论特点。(2)重局部作用研究,轻整体效应研究。多是经穴与非经非穴局部作用的比较,少有从整体效应人手开展研究,难以真正揭示经穴效应的特异性。(3)缺乏高质量的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作为强有力的证据支持。许多临床研究设计不够严谨,如样本量较少,随机方法模糊不清,所选研究载体并非针灸的有效病症,未规范针刺手法或未详细描述,缺乏敏感的疗效评价指标等等,这些导致了无法客观地把针刺经穴的整体调节作用反映出来,经穴和非经非穴之间疗效缺乏可比性,研究结果的可信度较低。

李春华2013[1038] 指出:目前研究中非穴的选取方法尚无统一规范的标准国内非穴的选取多在经穴旁开 0.51 cm 或两经之间中点选取从解剖学角度来看经穴旁选取非穴得出的结果很难说明问题而两经之间中点选取虽然更为准确定位非穴不在经脉上但如果两条经脉相邻则类似于经穴旁选取且缺乏不同选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杨明晓(2015) 678 专门针对 Hinman RS2014)年发表在JAMA上的一篇针灸治疗慢性膝关节痛的文章作了分析和批驳。Hinman 用针刺治疗了例年龄在50岁以上的患有慢性膝关节痛的病人,第二组用激光治疗,第三组用了假激光治疗。杨明晓指出后者文章中的缺陷有“1,实验设计采用先随机分组后签署知情同意的研究方案,虽然研究中受试者被告知参与膝痛的临床观察并不知情作为对照参与针灸试验与知情同意原则相违背所以存在一定的伦理学争议2,实验中病人年龄超过50,属于高龄病人,而针刺组中疾病病程超过年的患者高于其他组此类病人更易出现骨质破坏的情况那么疗效也就相应会很差3在该研究中针刺治疗并未采用相应(穴位刺激)手法仅仅破皮进针更未能引起得气。相类似的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纵向研究38显示针刺较假针刺能够引起更加明显的得气感从而产生更优的临床疗效所以笔者认为这是引起治疗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第四,在研究计划书protocal当中设置多个主要结局指标然后多个组比较而不采用校正甚至在最后的敏感性分析中采用PP集的情况下使用最小二乘法LSD来运算这些都说明作者显然期待这是阴性结果否则假阳性机率就会过高因此是不是研究者对于结果的期待也会在治疗和数据评价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呢?第五关于试验结果的解读诚然如结果所示MCID来看三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临床改善均无显著意义然而从数据统计分析来看无论是针刺治疗组对比空白对照组还是激光针灸对比空白对照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说明在该研究中的针灸方法仅仅进针不行针得气对于慢性膝痛的干预虽然不能够产生有意义的临床疗效但是却显示了一定的治疗趋势。此研究疗效的不显著

 

盲目认可文章作者的结论认为针灸无效而是应该结合上述第三点从侧面认识到针灸的刺激强度不足未达到起效刺激量就无法产生显著临床疗效所以临床和科研中对于此类患者应该注意适度增加针刺强度通过在经穴上行手法诱导得气从而提高临床疗效故此研究草草结论针灸对于此部分患者无效并不建议使用对于针灸而言有失公允。”

其实,Hinman 这篇文章中的针刺方法也是一周一次或两次,共12周(共8-12次治疗)。显然杨明晓 678 没有注意到或没有在意这会是针刺强度不够的最主要原因。因为,如果仅仅是由于针刺本身刺激强度不够(如没有注重得气)而针刺频次是足够的,那么激光治疗的效果应该显现出来,但实际上连激光的治疗效果也不甚明显��说明治疗频度不够是主要原因之一。

项燕 (2012)[1039] 认为“国外针刺临床研究中操作者未得针刺通经络、调气血之真义才是导致临床研究中针刺疗效不显著的根本原因所在.

Li DZ (2014)[1040] 对发表在西方和中国,截至到2012年的针刺治疗高血压的文章作了综述。他们收集了共2407篇文章,从中筛选出了4篇所谓高质量的研究文章。这些文章的结论是单独针刺能降低舒张压,却只有和降压药合用才能降低收缩压。而许多在中国发表的文章报道单独针刺能同时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而且降低幅度比这四篇报道都高。作者认为原因不是这四篇文章中采用的心理暗示对照组用的是刺入性还是非刺入性方法,而有可能是由于西方文章中,针刺的频次偏低(一周2-3次针刺),治疗周期偏短(仅6-10周)。因为有研究证明针刺每周5次共12周,能有效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

李享(2014[1041] 认为针刺和假针刺组在治疗高血压疗效上无显著性差别的原因是:“其对中医传统理论认识或体现不足:在非穴的选择上不严谨,没有遵照中医“宁失其穴,勿失其经”理论,所选穴位未能避开经络循行部位。国内外研究在治疗中,都未充分考虑到高血压病的中医辩证分型和归经取穴。”

Liu WH2015[1042] 就在本文准备过程中,发表了他们的综述。他们分析了17篇否定针刺的文章和23篇支持针刺疗效的文章,指出了不应该将艾灸,腕部按压带等疗法归为针刺范畴,也不适合让不懂医学知识的妇女在家自己作指压治疗。进一步,作者指出研究报告支持针刺的文章和否定针刺的文章在方法学上没有明显差异。方法学上的质量不是造成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基本原因。但是,每篇否定性文章本身却都有或多或少的缺陷比如说选穴不恰当;针灸师技术能力不一致;未注重针刺时诱导针感;针刺频次过低,对照组设置不恰当等。

郝洋 (2014)[1043] 报告说,根据CONSORTSTRICTA报告规范条目来看,2011SCI源期刊中33篇针灸RCT试验报告的总体质量偏低,规范设计、撰写针刺临床试验报告仍然是全世界范围内的针灸研究工作者亟需重视的问题。对其中的10篇阴性或安慰剂结果文献进行分析后,发现阴性和阳性结果的试验研究报告的方法学(Jadad)评分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阴性或安慰剂结果的研究在干预措施细节上存在着以下的不足:有些研究干预措施不太合适;未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有些研究的选穴不尽合理;针刺操作忽视得气;忽视了对操作者水平的要求;治疗中针刺频次过低;安慰针刺设置不尽合理。

毛文超 2013[1044](针刺组和虚拟对照组在疗效上差别不大的原因)可能与这些研究的方法学方面存在的不足有关,这些不足包括治疗方案不合适、样本量过小、随机方法不恰当、对照组设立不合理、缺少明确的纳入/排除标准及客观的疗效评价方法、盲法设计不当、随访时间太短以及统计方法不恰当等多方面的原因。

李永明 (2013) [1045] 提出用“泛穴理论” 解释为什么在临床试验中针刺体表非穴位同样可以产生一定疗效的现象. 人体无处不是穴可能是一种普遍的生理现象,也就是说,针刺人体皮肤表面的任何部位都有可能产生一定的针刺生物学效应或起到治疗作用传统针灸穴位的特异性只是相对的,常用的经典针灸穴位具有较强的生物效应或可以专门治疗某些区域和器官病症针灸穴位可为特异穴位和非特异穴位,而两者都会有生物效应这个假说可以解释为什么在临床试验中针刺体表非穴位同样可以产生一定疗效的现象. … 西方国家多用细而短的软针灸而中国多用粗而长的硬针灸。软针灸刺激弱而硬针灸刺激强。软针灸还有可能强化了安慰剂的疗效,在临床试验中比较难以检测出同安慰剂治疗的统计学差异硬针灸和软针灸的假说可以解释为什么在西方进行的临床试验结果同传统中医针灸理论和实践有很大差异

可见,中国针灸界对这种否定针灸的西方观点的看法基本上是虚拟针刺组的设计不符合针刺实际操作,不可接受。建议自在没有找到公认可行的对照组情况下,可选当前最有疗效的治疗手段作对照。只有个别作者 1033 1040 1042 1043,指出西方针刺组的针刺频次过低可能是主要的原因之一。

对任何一个新的治疗方法来说,将现有的西医治疗方法作为对照组的潜在弊端是,如果这个对照组本身并没有得到过心理暗示对照的的对照检验,针刺疗法的可靠性,不管是和这个西医对照组疗效相当还是比它高,就会打折扣了[1046]

小结:当中国针灸研究者接触到西方研究者对于针刺的否定结论,第一反应如同本文作者那样是“怎么会呢?”。进一步,有些人觉得西方虚拟组设置不统一,结论不可靠,认为还是按照中国式研究,将针刺或改良后的针刺和当代临床上常用的西药作比较,对西方结论不予理睬;另外一些人追究西方研究者没有按照中医针刺思维辩证选穴和用针;只有一小部分人提到了西方针刺频次不高可能是西方研究失败的主要原因。

 

-----------------------------------------------------

第十五节对针灸研究的几点看法

由于和病人交流是临床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而现有的针刺研究多采取单盲或双盲对照,将医生和病人之间的交流机会降到了最低程度,这样的实验已经不是真正的针灸,而是研究者头脑中想象的针灸。将想象中的针灸实验结果解释和强加到现实针灸的头上,无疑是不合理的。我们提出针灸实验应该考虑到下列因素:

15.1.实验设计

15.1.1.无治疗对照组,以排除疾病的自然转归对于治疗结果的影响。原则上该组病人不得采用任何方法治疗。多年针刺研究表明针刺组疗效极少有不显著性超过无治疗组的。即便是西方针刺研究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只不过在出现了虚拟对照组的概念后,需要检验虚拟对照组的疗效中,这种由于疾病程度的自然转归造成的疗效变化所参与的影响,才需要设置该对照组。由于针刺研究中的虚拟对照组中包含有这种疾病自然转归等非特异性因素,所以在回答针刺组是否有疗效的研究中,如果有虚拟对照组,这种无治疗对照组可以按照现有中西方针刺研究现状被省略。 

15.1.2.虚拟对照组

虚拟对照组和真实针刺组之间的区别只能是前者没有针刺入而后者有。真实针刺组的正常临床状态应该被保留。所以,两组都应允许医生和病人保持正常临床中的交流方式交流;允许医生给病人解释治疗方案,治疗方法,允许医生鼓励病人治疗,提高治疗信心。

采用假电针,假TENS或假激光针,也可以采用非经非穴浅刺激作为治疗对照等(注27)。就诊频次等和单纯针刺组相同。为避免虚拟对照组在医学道德上的困扰,可采用交叉设计,即一组病人先进入虚拟对照组一段时间,比如说4周(因为绝大多数疾病的针刺治疗需要大约一个月),然后转为单纯针刺组,另外一组先进行真实针刺治疗4周,不必转为虚拟对照组(针刺组之后的虚拟对照组没有意义)。但是由于交叉后的病人很容易判断出他在前一阶段和当下阶段接受的治疗到底是真实针刺还是虚拟针刺,这虚拟对照组转为真正针刺组后的第二阶段的治疗效果没有意义。

15.1.3.单纯针刺组,针灸医生自行选择针刺方式。

只用针刺,不用艾灸,电针,温针或耳针等辅助疗法。目的是回答针刺本身是否具有治疗作用,这是西方针刺研究者所面对的首要问题。针灸方式采用中国针灸文章上发表的方式进行,无论采纳哪一种针灸方法,皆得按照该方法的要求进行,比如按照腕踝针和腹针法就不得出现痛感;而传统针刺法,就需要针感得气,讲究循经感传,气至病所,得气后行针数分钟。每次留针30 - 40 分钟(或参考特殊病症的针刺要求),治疗期间每隔15分钟行针一次,每天针刺一次,连续7天或10天为一个疗程,共2-4个疗程等等。对于这组病人,不应该限制病人和医生之间的交流。西方针刺研究前应该参考中国同行所做过的试验结果。

由于我们的目的是回答针刺是否有治疗作用,而不是回答在用某某穴位,用某某数量的穴位,留针某某长时间,采用某某针刺频次时的针刺是否有治疗作用,我们就应该让针灸师用临床上本来就在采用的那些针灸方法来治疗[1047]。如果将针刺的穴位,数量,治疗频次都加以限制,那就不再是中国针灸。用被束手束脚的针灸作出的科研结论并不能代表真正的针灸。

针刺科研要研究的是针刺对于某种疾病的治疗效率。而这些疾病往往是西医定义的疾病种类。对于中医来说,同样的西医概念上的“疾病”,比如说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在中医还需要区别对待和治疗,在针刺上还要判断病位的经络属性,然后决定所选用的穴位的种类,数量,留针时间长短,针刺频次等。这也是另外一个理由,即针刺治疗就不该限制针刺的方法和频次。

中医治疗讲究治疗手法因人而异,其个体化治疗的原则与西医追求的标准化治疗的原则很不同,这有可能是导致许多临床试验结果不一致的原因。这一点Jindal V[1048] 已经意识到了。

15.1.4. 临床针刺组,允许医生采用针灸临床上所采用的,属于针灸治疗范围内的任何治疗方法,包括艾灸,电针,火针,耳针,腹针,海华仪,TDP灯,但是不包括中医草药疗法。允许针灸师按照自己的经验因病人而异设计治疗方案。可以变动每次治疗采用的穴位数量。

 

注27:因为目前资料表面无论哪种对照组,刺入性还是非刺入性,浅刺经穴还是深刺非经穴,在高频次针刺中的疗效低而且较为恒定,参见图20a, 20b, 20c

注28:疗效参考已经公认的针灸对该病的疗效.

注29:西方针刺操作者也许只是家庭医生,内科医生,或理疗师,而不是专职针灸师。

设置该组有助于了解参加科研的针灸师之实际工作水平。如果该组疗效平平(注28),表明该针灸师不适合代表针灸界参加实验。也就是说课题组织者在选择针刺操作者方面失败,实验结果可信度不高。设置这种临床对照组也是对针灸师实际能力的检验,是对于针灸师临床能力的考试。如果本组疗效结果不能显著性超过虚拟对照组,表明该针灸师目前的实际能力不适合针刺科研。

15.2.地点

建议研究地点首选中国,后选西方国家。原因是中国病人多,容易收集到足够的病人数量,可以在短时间內结束课题,避免过长的研究期间出现疾病的自然转归。毕竟针刺的发源地是中国,中国的针灸界需要向世人表明针灸至少在中国人群是有效的。如果的确如此,再由中国专家在西方作同样的科研。如果照样有效,而西方针灸操作师(注29)不能重复出相同的疗效,就得考虑西方这些针灸操作者自己的能力问题。

 15.3.设立监督者

所有针刺操作选择以针刺为主要职业的人进行,但是需要有不相信针灸的医生全程陪同监督。如果针灸仅仅由本身非针灸师或不相信针灸的医生操作,结果可信度有折扣。如果由相信针灸的医生操作,单纯针刺组和临床针刺组的疗效可信,而虚拟对照组的疗效也不会由于医生相信还是不相信针灸而受到较大的影响。由不相信针灸的人监督,结果更可信,而又不需要设计单双盲对照。正如许多针灸科研指出的那样,将针灸师遮蔽是不可能的。我们所建议的这种设计的可行性在于西方针灸界已经出现了许多不相信针灸有独特疗效的人 1,由他们操作针灸,其结果的可信性值得怀疑。

正如以上讨论的,这是一个世界性的,关注度很高的针灸科研,回答的是针灸疗效是不是心理作用,所以,需要当代针灸界公认的权威针灸师参加科研全程,也希望西方针灸界推荐1-2名认为针灸不过是心理作用的人参加监督。

在解答了针刺是否只是心理暗示作用后的后续研究中,这种监督者的角色可以不再设置。

 

15.4.建议参试之针灸师

由于目前针刺研究的实验已经非常多了,而西方医学对于针刺疗效仍然处于怀疑态度,我们建议发起一个国际性针刺课题,邀请当代最权威的,中国国内的针灸大师参加针灸操作(而不仅仅是咨询),这样将来自于针灸师方面技术能力不足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毕竟任何一篇针灸实验的文章,不仅要说服西方针灸界,也需要让中国针灸界心服口服。如果针灸大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疗效也只是在40%左右,如同大多数西方文章报告的那样,那么全世界针灸界的相关者都不得不承认针灸没有自己独特的疗效,所谓的疗效也许就是心理暗示作用。

15.1.4. 临床针刺组,允许医生采用针灸临床上所采用的,属于针灸治疗范围内的任何治疗方法,包括艾灸,电针,火针,耳针,腹针,海华仪,TDP灯,但是不包括中医草药疗法。允许针灸师按照自己的经验因病人而异设计治疗方案。可以变动每次治疗采用的穴位数量。

 

注30:专家姓名是从万方医学网上随机摘取。笔者对所有专家没有偏见,没有列出姓名者并不是我们不认可他们的能力。

注31:许多西方文章都提到了让针刺针诱导出“得气”的感觉,但是,我们怀疑这些文章的针刺过程中未必真正达到了所谓的“得气”,因为西方针刺师会将病人诉说的疼痛感都算作为“得气”的感觉。

至少,我们可以推荐(注30)中国科学院院士针灸大师石学敏,梁繁荣教授吕景山教授;韦立富教授;方剑乔教授;张道宗教授;张侬教授王升旭教授 方晓丽教授 纪青山教授石印玉教授等等。

当然,人们要说我们总不能让针灸界的专家来参与每一项科研。这个观点没有错,但是,我们需要一个标杆。我们首先要知道当代针灸的最高水平是什么。然后明白当地的针灸师的具体的水平又是多高。如果当地的针灸师水平距离这最高水平太远,哪怕我也是针灸师,我也会觉得保险公司不报销针灸,或政府不将针灸纳入全民保健计划我也没有意见。可是现在的实际情况完全相反,当地的针灸师参与的针灸科研结论是:针灸只不过是心理暗示作用!如果我是保险公司决策者,我也会将针灸排除出报销名单。

所以,要回答针灸的治疗作用是心理暗示性作用,还是有其独特的治疗作用,需要当代针灸界专家参与,按照专家自己本来的针灸方式针灸,以便对这个对于中国针灸界本不是事的事作出永久性的答案。

 

15.5.多中心科研

对于西医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一旦诊断明确,病人在加拿大或美国的诊所得到的治疗方法基本相同,因为西医有治疗规范,(除非是特殊的病种,对此没有现成的治疗药物,或当地外科医生没有治疗这种疾病的手术经验)。而对于中医草药和针刺治疗来说,医生之间的能力差别非常大。首先在诊断上就有很大不同,何况治疗过程的用药种类和剂量之不同。针灸治疗过程中也是如此。这个针灸师治不了的病,不见得另外一个针灸师治不了,这是非常明显的现实。

解决这种由于针灸师个人技术方面的残差不齐的一种方法是对于针灸师的基本技术水平加以实际能力的检测(科研试验前和科研试验中),再一种方法是采用电针或温针(如果有条件的话)。这种对针刺针持续加以电和温热刺激,可以减少针刺时针刺针没有真正“得气”的可能性(注31)。当然,电针和温针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针刺。但是,如果连电针和温针的疗效都不能超过虚拟对照组的疗效,那么对于绝大多数针灸师来说,手法针刺的疗效要超过虚拟对照组的可能性就更低了 (专家除外)

与其让多中心参与针刺科研来提高样本数量,不如设计在不相信针刺的医生参与下(特殊公证下),在单一中心积累大样本。

 

15.6.科研目标

由于心理暗示作用更容易影响连续性疗效指标如疼痛,却对于二元性指标,如中毒后存活率,昏迷后苏醒率,戒烟率,怀孕率,试管婴儿成功率等的影响较小,所以,选择这些二元指标的课题,特别是选择昏迷后或麻醉后苏醒率作为第一批研究课题,以彻底阻断心理暗示对于疗效的影响,从而得出针刺是否只是心理暗示作用的结论。如果针刺能显著提高昏迷状态或无意识状态下的病人的苏醒率,就表明针刺的确有自己独到的治疗作用。这样,就算是对于以疼痛为主的疾病,症状的改善有心理暗示作用的参与,也排除不了针刺的特殊治疗作用。从这个角度上讲,证明针刺的疗效不仅仅是心理暗示作用并不困难。

小结:对于回答针刺是否为心理暗示作用这一最基本的问题,我们建议进行数个国际性研究,由西方和中国针灸家合作进行,用中国和西方研究者达成一致的方式进行,以避免对于科研资源无尽的浪费。针灸到底有没有独特疗效,需要尽快作出结论。

 

-----------------

第十六节  结论

本文以一个针灸临床医生的角度探究了针刺到底是不是心理暗示作用的问题。我们发现(1),西方针刺研究中的虚拟对照组,无论是刺入性还是非刺入性虚拟对照组的疗效平均为24%,而针刺组为35%左右。(2),西方针刺基本上是每周一到两次,极少有每周三次或三次以上的针刺;总治疗次数多为1-10次,少有11-20次或更多次数的研究。(3),,中国针刺中虚拟组疗效平均为20%,而针刺组为50%或更高。(4),中国针刺研究中绝大多数的是针刺每天一次(至少每周三次或三次以上),以及总次数为10次以上的针刺法。(5),高频次针刺时(每周三次或三次以上的针刺法),无论西方和中国的虚拟对照组疗效为20%,而针刺组为50%,差别十分显著。提示高频次针刺时,虚拟对照组疗效倾向于下降而针刺组疗效倾向于升高。对此,我们提出:西方针刺研究中针刺组和虚拟对照组在疗效比较上失去差异的原因不在于采用了哪种虚拟对照组,而是由于针刺刺激量明显不足,导致虚拟对照组疗效偏高而针刺组疗效偏低,进而得出针刺不过是心理暗示作用的错误判断。

进一步支持针刺不是心理暗示作用的直接证据是针刺可以用于昏迷或无意识状态的病人,如昏迷,休克,植物人持续状态,痴呆,全麻后催醒等。这些临床状态下心理暗示不可能发生。进一步的证据是,高频次针刺时,不同经穴之间,经穴和非经穴之间,特殊针刺和传统针刺之间,相同穴位而针刺手法不同时的疗效明显不同。更多证据是针刺治疗儿童和动物,二者很难受到暗示作用的影响,特别是当针刺仅仅一次时,儿童和动物的条件反射无论建立而针刺仍然有治疗作用。

西方针刺研究中的缺陷除了针刺刺激量不足外,尚有以下几点:(1),西方针刺选定固定穴位持续全部治疗过程,而中国针刺除了采用常规穴位外,还根据中医症型加用不同的穴位。(2),西方研究采用单盲或双盲对照,避免针灸师和病人之间的交流,这是不符合针刺临床过程中医患关系的。限制医患交流,使得医生难以通过病人的反馈随时调整治疗方案。也使得针刺治疗更不像本来的中国针灸。(3),西方研究中,针刺操作者多是家庭医生,内科医生或理疗师,操作者的实际针刺能力值得怀疑;而中国针刺操作者基本上就是针灸师,针刺临床经验值得信赖。

由于西方针刺法的临床治疗能力差(试验设计缺陷及/或针刺师技术欠佳等),所以西方研究者难以用针刺治疗客观指标较强的疾病的治疗,如对于昏迷,休克,持续性植物状态,中风后遗症,面神经麻痹等的治疗,进而也产生针刺只能治疗主观症状为主的疾病,如各种痛症。进一步加强了对于针刺不过是心理暗示作用的判断。

为了避免中西方针灸研究者之间对于彼此研究结果的不认可,也为了避免针刺研究中人力物力的进一步浪费,我们建议中西方合作开展针刺研究,以彻底回答针刺是否能治病这一最基本的问题。这样,结合西方研究的试验设计监督和中国针刺操作者的能力,使针刺研究更向前进,而不是继续原地踏步。

 

 

1. 健康人和病人对于治疗的反应有可能不同,所以我们避免采用在健康人身上得来的研究资料。同理,动物的解剖结构,组织反应,对治疗的反应也未必和病人相同 474,我们也避免采用动物实验的资料。

2. 一般来说,对于急性疾病的治疗,或者是针灸界特级专家,针刺一次是有可能治愈某些疾病的,但是对于慢性疾病,或者对于一般针灸师来说,常需要重复多次针刺才能有较好的疗效。所以,原则上对于只用一次针刺就报告临床疗效的研究,我们不予采审(针刺治疗手术后恶心呕吐为例外)。

3. 本文主要关注针刺或其它治疗方案结束之时的疗效。一般来说,很少有某种治疗方法在治疗周期结束时没有疗效而让病人回家等上数天或数周数月再看结果的。而且治疗结束后的治疗效果在以后的观察周期中受到的影响因素非常多,疗效是否能持续以及能持续多长时间受很多因素影响。所以我们不采纳治疗后观察期的疗效数据。

4. 原则上我们不采用硕士生和博士生发表的论文资料。针灸是相当依赖个人技术的医疗手段。学生阶段的研究者所作的研究报告的可信度远远不如临床针灸师。当然他们的综述文章例外。

5. 本文所引用的数字基本上是原文中的平均值。如果原文为图而非数表,则被引用的数值来自于从图上的推算。读者如看到我们引用了自己的文章,敬请查看我们引用的数值是否正确。如有引用错误,我们会诚心修改。

6. 本文只是从临床针灸医生的角度看目前针灸研究的现状,并非严谨以至于刻板的综述性文章。由于本文收集的文章相当杂乱,对于病种的选择,病人的选择,试验方式步骤,结果的判断指标等非常不一致,观察指标时间的不一致等等,使得将不同治疗组之间做统计学分析的意义下降。所以我们没有对各组资料作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之间的比较仅供以后专门从事针刺研究者参考。我们只关注目前西方针刺的大体疗效和中国针刺的大体疗效,希望从中发现某种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这种方法近似于一种多中心和特大样本的“回归性分析”或“模糊性分析”或“非线性分析” 。只不过这种样本也太大,而资料变异性也太大罢了。

7. 来自香港的资料特点多类似于西方文章而迴异于大陆文章,所以多归属西方发表的文章之列。并无任何政治上的考量。

8.我们十分感谢互联网 GoogleMedline, BJM, ResearchGate,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等网页,使得我们有可能收集这众多前人的科研资料供我们分析和归纳。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的。

 

 



参考文献

[1] Colquhoun D. and Steven N. https://www.sciencebasedmedicine.org/acupuncture-doesnt-work/ Cited from Google, Aug. 1, 2015.

 

[2] Wang SM, Kain ZN. Acupuncture in 21st Century Anesthesia: Is There a Needle in the Haystack?  Anesth Analg. 2013;116(6):1356-9.  

[3] Madsen MV. Acupuncture treatment for pain: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sed clinical trials with acupuncture, placebo acupuncture, and no acupuncture groups. BMJ. 2009 : a3115.

[4] Vickers AJ. Acupuncture for chronic pain: individual patient data meta-analysis. Arch Intern Med. 2012 Oct 22; 172(19): 1444–1453.

[5] Linde K, Streng A, Jürgens S, Hoppe A, Brinkhaus B, Witt C, Wagenpfeil S, Pfaffenrath V, Hammes MG, Weidenhammer W, Willich SN, Melchart D. Acupuncture for patients with migrain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AMA. 2005;293(17):2118-25.

[6] Melchart D, Streng A, Hoppe A, Brinkhaus B, Witt C, Wagenpfeil S, Pfaffenrath V, Hammes M, Hummelsberger J, Irnich D, Weidenhammer W, Willich SN, Linde K. Acupuncture in patients with tension-type headache: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BMJ. 2005;331(7513):376-82.

[7] Witt C, Brinkhaus B, Jena S, Linde K, Streng A, Wagenpfeil S, Hummelsberger J, Walther HU, Melchart D, Willich SN. Acupuncture in patients with 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 a randomised trial. Lancet. 2005;366(9480):136-43.

[8] Brinkhaus B, Witt CM, Jena S, Linde K, Streng A, Wagenpfeil S, Irnich D, Walther HU, Melchart D, Willich SN. Acupunctur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low back pai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Arch Intern Med. 2006;166(4):450-7.

[9] Vas J, Méndez C, Perea-Milla E, Vega E, Panadero MD, León JM, Borge MA, Gaspar O, Sánchez-Rodríguez F, Aguilar I, Jurado R. Acupuncture as a complementary therapy to the 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 of 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BMJ. 2004 ;329(7476):1216.  

[10]  Vas J, Perea-Milla E, Méndez C, Sánchez Navarro C, León Rubio JM, Brioso M, García Obrero I.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cupuncture for chronic uncomplicated neck pain: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study. Pain. 2006;126(1-3):245-55.

[11] Vas J, Ortega C, Olmo V, Perez-Fernandez F, Hernandez L, Medina I, Seminario JM, Herrera A, Luna F, Perea-Milla E, Mendez C, Madrazo F, Jimenez C, Ruiz MA, Aguilar I. Single-point acupuncture and physio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painful shoulder: a multicentr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heumatology (Oxford). 2008;47(6):887-93.  

[12] Scharf HP, Mansmann U, Streitberger K, Witte S, Krämer J, Maier C, Trampisch HJ, Victor N. Acupuncture and knee osteoarthritis: a three-armed randomized trial. Ann Intern Med. 2006;145(1):12-20.

[13] Foster NE, Thomas E, Barlas P, Hill JC, Young J, Mason E, Hay EM. Acupuncture as an adjunct to exercise based physiotherapy for 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BMJ. 2007;335(7617):436. 

 

[14] Diener HC, Kronfeld K, Boewing G, Lungenhausen M, Maier C, Molsberger A, Tegenthoff M, Trampisch HJ, Zenz M, Meinert R; GERAC Migraine Study Group.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for the prophylaxis of migraine: a multicentre randomis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Lancet Neurol. 2006;5(4):310-6.

[15] Endres HG, Böwing G, Diener HC, Lange S, Maier C, Molsberger A, Zenz M, Vickers AJ, Tegenthoff M. Acupuncture for tension-type headache: a multicentre, sham-controlled, patient-and observer-blinded, randomised trial. J Headache Pain. 2007;8(5):306-14. 

[16] Haake M, Müller HH, Schade-Brittinger C, Basler HD, Schäfer H, Maier C, Endres HG, Trampisch HJ, Molsberger A. German Acupuncture Trials (GERAC) for chronic low back pain: randomized, multicenter, blinded, parallel-group trial with 3 groups. Arch Intern Med. 2007;167(17):1892-8. 

[17] Kerr DP, Walsh DM, Baxter D.Acupuncture in the management of chronic low back pain: a blinde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Clin J Pain. 2003;19(6):364-70.

[18] Kennedy S, Baxter GD, Kerr DP, Bradbury I, Park J, McDonough SM. Acupuncture for acute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 a pilot randomised non-penetrating sham controlled trial. Complement Ther Med. 2008 Jun;16(3):139-46. 

[19] Furlan AD, Yazdi F, Tsertsvadze A, Gross A, Van Tulder M, Santaguida L, Cherkin D, Gagnier J, Ammendolia C, Ansari MT, Ostermann T, Dryden T, Doucette S, Skidmore B, Daniel R, Tsouros S, Weeks L, Galipeau J.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therapies for back pain II. Evid Rep Technol Assess (Full Rep). 2010;(194):1-764. 

[21] Linde K, Allais G, Brinkhaus B, Manheimer E, Vickers A, White AR. Acupuncture for tension-type headache.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09b Jan 21;(1):CD007587. doi: 10.1002/14651858.CD007587.  

[23] 王赟芝. 针刺治疗偏头痛缓解后再发疗效观察.上海针灸杂志. 2015;(7): 318-319

[25] 宋春华,  陈梦媛.自拟头痛穴切割疗法治疗瘀阻脑络型偏头痛. 针灸临床杂志 201309 24-27

 

[26] 黄继斌 刘冬 吴琨 吴远华. 针刺八邪穴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03206 58-60

 

[27] 李悦. 针刺四关穴治疗偏头痛32 .上海针灸杂志 20102911 733

[29] 陈宏伟 杨国荣 唐永春 .  电针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092806 353-354

 

[30] 杨雄庆 . 针刺对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05 617-619

 

[31] 石云琼 刘雅芳 裴裴 胡凤霞 刘更夫 王秋萍 黄光辉,   孙元平. 接气通经针法治疗无先兆性偏头痛疗效观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2102 121-122

 

[32]  常东红 杨春雪 侯文豪 时国臣. 针刺颈夹脊穴治疗基底型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针灸临床杂志 20112712 29-30

 

[33] 张博 董微. 深刺为主治疗普通型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中国医药指南 201321 305-305,306

 

[34] 哈依妮 . 针刺四关穴治疗偏头痛36. 新疆中医药 20133105 48-49

 

[35] 刘敏. 针刺联合布洛芬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中国伤残医学 201308 223-224

 

[36] 林仕彬. 针刺颈部夹脊穴对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中国伤残医学 201308 222-223

 

[37] 王慧珍. 针灸治疗偏头痛70 例疗效观察. 军事医学 201410 783-783

 

[38] 田丽琼 殷耀兰. 穴位埋线治疗偏头痛42例临床观察. 中医药导报 20061201 53-53,61

 

[39] 范小利. 针灸治疗偏头痛46例临床疗效分析. 内蒙古中医药 20143323 61-62

 

[40] . 针灸治疗偏头痛50 例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12 51-51,52

 

[41] 郭玉红 戴晓红 滕秀英 于薇薇 栾仲秋. 头体针疗法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针灸临床杂志 201408 18-20

 

[42] 韩美荣. 54例偏头痛的针灸治疗体会. 内蒙古中医药 20143311 36

 

[43] 黄存军 周晓平. 针灸推拿结合治疗偏头痛疗效分析.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407 43-44  

 

[44] 卢金荣 姚素媛 . 电针治疗偏头痛48例疗效观察.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42101 92

 

[45] 于学平 张月圆. 针刺治疗偏头痛40. 上海针灸杂志 201601 11-13

 

[46] 徐红 梁清 马磊 范亚彪. 针刺颈夹脊穴治疗偏头痛远期疗效观察.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z2 64-65

 

[47] 杨雄庆. 针刺对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05 617-619

 

[48] 王飞宇 刘刚 . 电针治疗偏头痛60 例疗效观察. 中医临床研究 201506 126-127

[50] 都庆中. 针灸配合按摩手法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03 339-340

 

[51] 王非 廖曼 鲁铭.刺血疗法治疗偏头痛34 例疗效观察.  中医临床研究 201319 30-31

 

[52] 吴敬.  醒脑开窍法结合缪刺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2013202 52-55

[53] 李璇 .  挑治加罐治疗慢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湖北中医药大学 针炙推拿学(硕士)    

 

[54] 贾怀文.  用透穴疗法治疗86例偏头痛患者的临床体会. 求医问药(学术版) 20131102 629

 

[55] 杨薛萍. 川芎茶调散结合针灸治疗偏头痛. 光明中医 201506 1334-1335

 

[56] 侯春英 刘强 方晓丽 左成明. 颊针疗法对30例偏头痛的疗效及脑血流的影响. 中医研究 20142702 58-60

 

[57] 占春平. 针灸结合推拿治疗偏头痛对预后影响分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42402 733

 

[58] 沈丽. 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偏头痛120. 第五届国际特种针法疗法演示暨学术研讨会.   2013.

 

[59] 赵启龙. 中医辨证治疗偏头痛临床观察. 亚太传统医药 20141022 68-69

 

[60] 刘丽艳. 体针结合腕踝针和皮内针法治疗偏头痛45. 针灸临床杂志 20112703 25-26

[62] 韦淑娅. 电针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偏头痛临床观察. 吉林中医药 20133303 295-296

 

[63] 邹艳 宋春华 王薇.  针刺头痛穴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针灸临床杂志 20132903 35-36

 

[64] 吴亚林. 电针围刺结合推拿治疗颈性偏头痛疗效观察. 针灸临床杂志 20112704 40-41

 

[65] 章海凤 常小荣 刘密 刘未艾针刺少阳经特定穴对偏头痛患者近期VAS评分头痛强度及MSQ评分的临床观察. 时珍国医国药 20132407 1663-1665

[66] Nedeljkovic M, Tian L, Ji P, Déglon-Fischer A, Stute P, Ocon E, Birkhäuser M, Ausfeld-Hafter B. Effects of acupuncture an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Zhi Mu 14) on hot flushes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results of a four-arm randomized controlled pilot trial. Menopause. 2014;21(1):15-24. 

[67] Nir Y, Huang MI, Schnyer R, Chen B, Manber R. Acupuncture for postmenopausal hot flashes. Maturitas 2007;56(4):383–95

[68] Ee C, Xue C, Chondros P, Myers SP, French SD, Teede H, Pirotta M. Acupuncture for Menopausal Hot Flashes: A Randomized Trial. Ann Intern Med. 2016;164(3):146-54. 

[69] Avis NE, Legault C, Coeytaux RR, Pian-Smith M, Shifren JL, Chen W, Valaskatgis P.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pilot study of acupuncture treatment for menopausal hot flashes. Menopause. 2008;15(6):1070-8. 

[71] Borud E, Grimsgaard S, White A. Menopausal problems and acupuncture. Auton Neurosci. 2010;157(1-2):57-62

[72] Lee MS, Shin BC, Ernst E. Acupuncture for treating menopausal hot flushes: a systematic review. Climacteric. 2009;12(1):16-25.

[73] 丛慧芳, 谷栩萌, 武文鹏.  针药并用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观察. Shanghai J Acu-mox, Apr 2015;34(4): 320-322

 

[74] 史晓岚, 李伟红. 辨证选穴针刺配中药内服治疗更年期综合征38. 上海针灸杂志. 2006; 25(4):6-7

 

[75] 孙冬梅,单秋华, 吴富东. 耳穴贴压与针刺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疗效对比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2003;22(9): 38-40

 

[76] 孙远征,  陶静.  调任安神法针刺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临床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2015 6 月第34 卷第6 .537-539

 

[77] 杨松柏,  梅志刚,  蔡三金,  雷华平,  孙承红,  陈玲,  周创. 不同穴位组合对女性更年期失眠症的疗效比较:随机对照研究. 中国针灸2014年1月第34卷第1期: 3-7

 

[78] 余慧,  陆亚康,  王莉英.  针刺和中药治疗改善绝经期妇女生活质量疗效比较.  上海针灸杂志2015 8 月第34 卷第8 : 751-753

 

[79] 鲍春龄,  王婉娣,成雯郁,东贵荣. 阴阳调衡针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针灸临床杂志 2015;31(4):7-10

 

[80] 李国安, 俞吟.  针刺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上海针灸杂志, 2002;21(3): 6-8

 

[81] 潘来峰. 针灸治疗女性肥胖伴发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中国实用医药 2014; 9(1):252   

 

[82] 王焜. 针刺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疗效观察. 中外健康文摘 201419 119-120

 

[83] 刘志诚,  孙凤岷,  闫润虎,  徐炳国,  朱苗花,  徐斌,   袁锦虹.  针灸治疗女性单纯性肥胖并发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中国临床康复  2004806 1198-1200

 

[84] 沈晓明, ��元灏,  阎莉,  夏阳,  颜红,  韩桂茹,  郭永铁,  石学敏 .  调神益肾针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35例临床研究. 中医杂志  20034405 347-349

 

[85] 孙占玲,金亚蓓,金慧芳. 耳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多中心临床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02904 209-211

 

[86] 金亚蓓 孙占玲 金慧芳 . 耳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34例临床观察.  中医杂志 20084904 331-333, 352

 

[87] 金弘, 刘婷婷, 王荣. 针刺五脏俞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观察.  中国针灸 20072708 572-574

 

[88] 何金森,  廖建钦,  安晓英,  许建敏,  王静.   电针治疗囤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效应分析. 上海针灸杂志. 2005, 24(12):3-5

 

[89] 史晓岚,  杨帅,  王元惠,  张国庆, 何金森.   针药三种不同疗法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效应分析. 中国妇幼保健2011 年第26 : 5364-5366

 

[90] 史晓岚, 杨帅,  张国庆,  何金森.  电针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临床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2015 6 月第34 卷第6 : 533-536

 

[91] 周军,  秦正玉,  李伟莉,  张翠萍,  田丽颖, 章一涓,  胡玲. 电针三阴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观察. 中国针灸 20062609 617-620

 

[92] 焦志勤, 肖飞. 电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44例临床观察. 中医药学报, 2015, 43(4):83-85

 

[93] 夏晓红, 胡玲, 秦正玉, 周军,   李梦, 李伟莉,  田丽颖,  章一涓. 电针三阴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Acupuncture ResearchAugust 2008V0133No4: 262-266

 

[94] 尔兆娟,  陈学军,  苏红军,  张洪秀,  岳秀英,  王贯民.   静心电针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研究. J Int Obstet Gynecol2015;42(4): 441-444

 

[95] 李艺,  夏勇,  刘世敏,  具紫勇,  史晓岚,  陈妙根,  程玲,  何金森.  电针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Kupperman 评分的效应. 上海针灸杂志2009; 28(1): 559-561

 

[96] 董佳晨,  李春玲,  王玉民,  刘艳春,  何焕娣.  针刺结合半导体激光穴位照射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临床观察.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5(11):964-965

 

[97] 郭雅明,    刘翠峰.  电针配合小剂量阿米替林治疗更年期抑郁疗效观察. 光明中医20054月第20卷第2: 32-33

 

[98] 马雁冰,  郭雅明,  李小静. 智能电针配合帕罗西汀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症55例疗效观察. 中国民康医学. 2011; 23(11):1426-1428

 

[99] 宋志刚,  肖修平.  耳穴贴压配合体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48 .  当代医学. 2013;19(19):150-151

 

[100] 王卫红, 伊方红.针刺加走罐治疗更年期忧郁症35. 上海针尖杂志,  2005; 24(5): 8

 

[101] 唐碧漪.  针灸加耳穴贴压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临床观察.  针灸临床杂志  20042005 27-28 

 

[102] 张宏阳. 更年期综合征针灸治疗效果观察. 基层医学论坛20121月第16卷第1:97-98

 

[103] 蔡礼松,  龙娟. 针刺配合耳压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临床观察. 福建中医药  20043505 13-15 

 

[104] 丁燕 . 针灸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疗效观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2306 73 

 

[105] 包凤芹,  曹文敏. 针刺治疗更年期综合征43例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81706 3 

 

[106] 王环仁, 谢春红. 针刺治疗更年期综合征38. 山东中医杂志  20062507 468-469 

 

[107] 刘希茹. 针刺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53902 40-41 

 

[108] 董军杰 . 针刺治疗更年期综合征50例疗效观察. 山西中医 20011701 42-42

 

[109] 高华红. 体针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方法及临床效果观察.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 2014 5月第1/1:15-16

 

[110] 付晓红, 张巧玲, 章振永. 针药结合配合耳穴贴压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临床观察. 针灸临床杂志.  2007; 23(7): 21-22

 

[111] 康轶鑫, 李乐敬. 针刺与耳穴贴压并用治疗更年期综合征35. 中医外治杂志  20061502 50-51 

 

[112] 杨璀健 , 蓝毓营 ,  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更年期综合征32. 广西中医药  20042705 22-22 

 

[113] 陆萍. 针灸综合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症临床疗效观察. 中外健康文摘  201305 417-418 

 

[114] 刘蓉 . 电针为主辨证治疗更年期综��征36. 中国针灸 20002008 488

 

[115] 张小钦. 电针配合小剂量多虑平治疗更年期抑郁95. 中国民间疗法,  2005,  13(3): 23

 

[116] 樊瑾, 杨琴华. 针灸加磁珠耳压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31.  上海针灸杂志,  2006.   2512): 21

 

[117] 陈贵珍,许云祥,李沛. 电针结合耳压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疗效观察.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  2003 53):137-138

 

[118]  魏小翠,  张细香,  陈大燕,  谢小兰.  60例腹针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当代护士 20124月下旬刊: 105-106

 

[119] Kaptchuk TJ,  Stason WB,  Davis RB, Legedza AR, Schnyer RN, Kerr CE, Stone DA, Nam BH, Kirsch I, Goldman RH. Sham device v inert pill: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of two placebo treatments. BMJ. 2006 Feb 18;332(7538):391-7. 

[120] 尹景春 周国平 周桂华 范洪桥.  全经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1 7-10

 

[121] 田福玲 李旗 刘国荣 郑德松 陈金铭 马树祥 崔建美 王洪彬 李雪青. -阳对刺呼吸补泻法对中风偏瘫患者步态周期的影响.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1 11-13

 

[122] 于树静 李雪青 冯小明 曹文芳 . 针刺十三鬼穴对产后抑郁症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1 14-16

 

[123] 金珊珊 杜宇征 韩力 廖超 谷文龙 . 针刺膻中穴配合背俞穴拔罐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1 17-18

 

[124] 李雪青 穆世英 陆昕 陆霞.  灵龟八法为主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上海针灸杂志 201501 22-24

 

[125] 李永春. 针刺调理脾胃升降法治疗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上海针灸杂志 201501 25-27

 

[126] 解衍龙 张智龙.  针药并用治疗功能性反酸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1 28-29

 

[127] 陈志刚 吴立红 董茂生 林建强. 不同针灸疗法对高强度军训士兵血清BACCF-Trp的影响.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1 33-34

 

[128] 缪奇祥.  意守针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1 38-40

 

[129] 荆红存.  针刺配合自血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1 41-42.

 

[130]  江红艳 陈伟.  电针配合康复训练对颈脊髓损伤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1 43-44

 

[131] 刘妍妍 陆贵中 张立峰. 电针夹脊穴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研究.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1 45-47

 

[132] 王翀敏 陈红薇 王延武 岳红 朱敏. 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1 48-50

 

[133] 张立勇 邵湘宁 叶勇 朱静.  超微针刀网点状松解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1 51-54

 

[134] 傅云其 陈棋.  扬刺配合滞针抽提运针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疗效观察.上海针灸杂志 201501 55-56

 

[135] 曾士林. 电针配合温针灸治疗贲门痉挛24 .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1 10-10

 

[136] 周岳松. 针药并用治疗紧张性头痛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2015 1 月第34 卷第1 :59-60

 

[137] 刘斌. 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咽炎53 . 上海针灸杂志2015 1 月第34 卷第1 :61-62

 

[138] 田光 孟智宏.  针刺合谷穴治疗中枢性面瘫量效关系研究.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2 95-98

 

[139] 宋百娟, 陈枫.  陈枫教授针刺消渴组穴治疗2 型糖尿病经验.  上海针灸杂志2015 2 月第34 卷第2 : 99-100

 

[140] 王玉影 曹奕 陈倩倩 郑婉群.  针灸通督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BMSCs的影响.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2 101-104

 

[141] 杨爱国 闫新华 赵然.  针刺结合Bobath 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核心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临床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2 105-108

 

[142] 崔薇 李静 孙伟 张琪瑶 管群.  电针干预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纺锤体及卵子质量的影响.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2 109-112

 

[143] 沈群 陆菁.   隔附子饼灸为主配合针刺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2 120-122

 

[144] 郭鑫 薛晓 周敏 刘红英 李丹.  不同针刺时间对小儿脑瘫听觉障碍的临床研究.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2 130-131

 

[145] 张陈麟 朱玲丽 严栋. 电针对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2 132-133

 

[146]  姜磊 陈英华 杜文秀 洪霞. 针刺配合艾灸治疗前列腺增生临床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2 139-140

 

[147] 李薇薇 武连仲. 针药并用治疗痉挛性斜颈临床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2 143-144

 

[148] 杨怡 张伟 朱俊平 彭红霞. 针灸分期治疗面肌痉挛临床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2 149-151

 

[149] 万意佳 宣丽华.  粗针神道穴平刺与传统针刺治疗不同病程面神经炎疗效比较.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2 152-154

 

[150] 刘立安 王蕾. 基于表面肌电图电针治疗颈椎病临床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2 158-160

 

[151] 欧阳泠星 郭宪敏 方鑫楷 任勇 关中华.  毫火针治疗网球肘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2 161-163

 

[152] 史军月 张伯儒 张春红. 针刺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型失明28 .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2 164-164

 

[153] 龚丹 郑建刚. 缪刺法配双侧合谷、太冲治疗面肌痉挛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2 165-165

 

[154] 萧婷 黄凡 杨海涛 陆子玑 唐明 原筝 古柱亮 陈天龙. 电针夹脊穴治疗中风软瘫期运动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3 194-196

 

[155] 张燕敏 刘立安 石宁 王春红. 电针拮抗肌运动点加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足内翻的临床研究.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3 197-200

 

[156] 李骁飞 刘玲玲 张彩霞. 舌三针配合梅花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3 201-202

 

[157] 李宝栋 白晶 潘亮 刘涛 毕振云 宋伟伟 董猛 李娜. 序贯针法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3 203-204

[159] 胡怡佳 黄任秀 覃中华 谭丽金 罗雪梅 曾懿懿. 靳三针配合智力训练治疗儿童精神发育迟滞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3 208-210

 

[160] 李雪青 石志敏. 从肺胃论治针刺治疗感染后咳嗽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3 211-213

 

[161] 徐华芳 张红星. 电针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3 214-217

 

[162] 李瑞芝 王峥 朱晓健. 电针特定穴治疗尿频尿急综合征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3 221-222

 

[163] 王雪琴 艾炳蔚. 电针配合隔姜灸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3 227-229

[165] 景福权 牛相来 王东 周钰.  针刺配合氦氖激光照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3 237-239

 

[166] 宋雪丰 赵岩.  烧山火、透天凉补泻法对臀大肌挛缩术后患者步态周期的影响.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3 240-242

 

[167] 邓镜明 陈莹 , 王升旭.  温针灸与隔盐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对比研究.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3 243-245

 

[168] 王健 相永梅 郝长宏 侯志鹏 . 浮刺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3 246-248

 

[169] 任建军. 针刺治疗腹部手术后麻痹性肠梗阻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3 249-250

 

[170] 于红娟,  张巍,  王晓光.  腹针治疗产后抑郁症68.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3 251-252

 

[171] 蔡国锋 冯宇飞 王春英 韩雪 闫成海 胡海 赵惠 班维固 李丹妮 王野 庄哲 李新建.    交叉电项针对脑梗死后气切插管患者吞咽及肺感染的影响.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4 293-296

 

[172] 张倩 孙兴华 武文鹏 祝鹏宇. 循经远端选穴治疗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临床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4 297-299

 

[173] 陈明 张花 张迎春. 针刺配合药物干预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4 310-313

 

[174] 王少锦 , 李青 李梅 邢海娇. 针刺干预代谢综合征脂代谢功能紊乱的临床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4 314-316

 

[175] 赵延红 王银芬 李婷蓉 何彩云. 针刺风池配合经外奇穴对高血压患者TNF-aET 的调节作用.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4 317-319

 

[176] 郑佳 刘文婷,  闵智杰 璩成彧 张仁 徐红. 针刺综合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4 335-337

 

[177] 李龙芬 尹国良 邵中兴. 电针颈夹脊治疗面肌痉挛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4 341-342

 

[178] 王敏 吴敬 , 李银虹 张杰. 针刺治疗桡神经麻痹临床疗效及肌电图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4 343-344

 

[179] 刘敏娟 , 穆敬平 程建明. 电针配合隔药灸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4 345-347

 

[180] 李艳芳 艾炳蔚. 电针配合局部激光治疗乳腺增生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4 348-350

 

[181] 茅贝珍 张海峰 冯健清 张立坤 王怡心 庄丽华 陆燕洪.   毫针围刺配合高能红光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4 351-352

 

[182] 黄燕 陈雄 吴新果 胡锐. 强化股内斜肌联合电针干预对髌骨软骨软化症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4 355-357

 

[183] 叶必宏 宋丰军 方君辉 刘海飞. 电热针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4 358-359

 

[184] 钱山海,  陈雷. 温针灸配合中药薰洗治疗足底筋膜炎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4 362-363

 

[185] 朱润佳 徐鸣曙 葛林宝 陈春艳 苏晓兰 张玲 周艳丽 吴君怡.   电针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康复及TCD 影响的临床研究.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5 389-392

 

[186] 朱仙芬 赵金生 孟凡征 李平. 针刺对脑出血及血肿周围组织水肿吸收时效关系的临床研究.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5 393-395

 

[187] 王文礼,  张伟,  经蕾,  沈卫东.针刺、推拿与超声波治疗脑梗死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正交优选研究.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5 396-399

[188] 符文杰 赵勇 刘振寰. 针刺夹脊穴配合肉毒毒素注射对痉挛型脑瘫坐位能力的影响.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5 400-402

 

[189] 于川 申斌 许世闻 王迎伟. 不同留针时间对针刺治疗中风后肌张力增高的影响.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5 403-405

 

[190] 丁艳,  马睿杰.  原络配穴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症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5 415-417

 

[191] 储浩然 , 李难 程红亮. 温针灸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5 424-425

 

[192] 王伟华 王诗. 电针配合针刺十三鬼穴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5 426-427

 

[193] 夏水渊 .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5 428-430

 

[194] 鲍春龄 成雯郁 王婉娣. 陆氏温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5 435-437

 

[195] 贺君 廖穆熙 孟珍珍 , 王冉冉. 齐刺配合温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5 440-441

 

[196] 谢炎烽 魏文著 阮永队 宁晓军. 火针配合中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5 444-446

 

[197] 路连香. 针刺阳陵泉、后溪穴配合药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5 449-451

 

[198] 宋佳杉 刘玉祁 刘存志  佘延芬 解秸萍 陈寅萤 吴萌萌 石广霞 , 雅丽 李敬道 马玉侠 吕昆 王麟鹏 周炜 , 韩景献 高树中 赵吉平 李石良 马良宵 邢建民 曹卉娟 刘建平 朱江.   电针三阴交、悬钟、非穴对原发性痛经患者累积镇痛效应的比较研究.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6 487-492

[199] 缑燕华 杨卓欣. 调任通督法治疗中风后失眠症临床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6 505-507

 

[200] 林妙君 关浩峰. 针刺配合高压氧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临床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6 508-510

 

[201]  黄奏琴 裴建 , 王伟明 宋毅 韩振翔 宋燕文 杨臻 张慎 , 沈利荣. 针药配合功能训练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临床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6 511-514

 

[202] 王英姿 谢辉 李国民 , 陈闽湘. 神经干刺激结合电针拮抗肌穴位治疗脑卒中上肢痉挛临床观.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6 518-520

 

[203] 王文熠 倪丽伟 李景轩. 不同透刺法治疗中风后足内翻临床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6 521-523

 

[204] 王宏玉 王利军.  矩阵针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6 524-526

 

[205] 盛昭园 , 陈钢 胡智海 应汝炯 俞淼青 李庚和. 温针灸配合中药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临床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6 540-542

 

[206] 刘鹏,  邹伟,  于学平,  滕伟,  孙晓伟.   毛刺闪罐法治疗面肌痉挛临床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6 543-544

 

[207] 谢安树 刘立席.  针刺推拿治疗脑性瘫痪流涎症临床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6 545-547

 

[208] 邹伟 孟贤慧 腾伟 于学平 孙晓伟.调神定志针法治疗焦虑性神经症临床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6 548-549

 

[209] 李呈新 关玲. 电针加盆底肌训练治疗术后尿潴留临床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6 550-552

 

[210] 巩凤梅 杨新波. 铍针配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6 553-555

 

[211] 李邗峻 薛亮. 动力灸配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彩色经颅多普勒临床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6 556-558

 

[212] 闫兵 吴立雄 许能贵 刘永锋 杨卓欣 王玲 于海波.   靳三针配合十二井穴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7 605-608

 

[213] 郑利群 杨楠 张志强 , 赵明华 刘星辰. 子午流注纳子法配合温针灸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7 609-611

 

[214] 李作伟,  李平 姚璐璐 李英艳 麻微.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的临床研究.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7 615-617

 

[215] 张玉霞. 不同针刺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比较.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7 620-622

 

[216] 侯加运 易伟民 翁胤仑 唐亚梅 李建军.  电针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7 626-628

 

[217] 刘丹 邵滢如 刘芳. 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改善戒烟后烟草依赖症状的临床研究.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7 629-631

 

[218] 徐国峰 余惠萍,  李敏.  平衡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即刻疗效的临床研究.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7 632-634

 

[219] 王健 邱利梅 唐丽梅.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7 652-654

 

[220] 范新华 谢强. 针灸治疗阳虚型慢性单纯性鼻炎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7 655-656

 

[221] 邓赛男 何白林.  艾灸配合苍龟探穴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7 660-662

 

[222] 宋爱群 张阳普.  补肾调督针法配合隔姜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7 663-664

 

[223] 吕海庆 邹伟 孙晓伟.  毛刺法治疗面肌痉挛33 .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7 669-670

 

[224] 许卫国.  针刺配合隔姜灸治疗抑郁症32 .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7 671-672

 

[225] 辛思源 王培 王玉满 张鹏 , 林驰 胡妮娟 郝杰 齐丹丹 吴桂雯 胡尚卿 马良宵 朱江.  原发性痛经患者不同子宫位置与三阴交穴效应关系的分析.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8 703-706

 

[226] 崔乐乐 朱春沁 汪节 汪瑛 江六顺 陈少飞 , 柳燕.  通督调神针法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8 714-716

 

[227] 田莉 胡蓉 楼天晓.  针刺配合语言功能训练对中风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8 717-720

[228] 王琪.  通关利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研究.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8 721-723

 

[229] 夏隽晖 许翠娥,  夏文广 郑婵娟.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临床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8 724-727

 

[230] 刘卫星 武颖,  张正旭 虞跃跃.  温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尿潴留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8 728-730

 

[231] 耿丹 胡幼平 李晓亮 李金华 马婷婷.  合募配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8 731-733

 

[232] 梁启东. 灵龟八法配合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8 734-736

 

[233] 李呈新. 电针为主治疗术后顽固性呃逆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8 737-738

 

[234] 罗建昌 郎伯旭. 项八针配合头部阿是穴留针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研究.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8 758-761

 

[235] 宫秀丽 蒋戈利 刘文红 李桂香.  三步针罐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8 762-764

 

[236] 费远丽 杨光. 针刺眼周穴联合眼外直肌穴治疗展神经麻痹临床研究.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8 767-769

 

[237] 刘梅 王健雄 黄承飞.  针刺特定穴配合中药补肾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8 770-772

 

[238] 余鸿斌,  于柏清,  杜振欢,  杨汉晖.  涌泉穴烧山火针法治疗脊髓损伤临床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8 773-774

 

[239] 段娜,  奚鸿昌,  黄煊,  沈卫东.  温针灸合三色敷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8 781-783

 

[240] 范春兰. 火针和温针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鞘炎疗效比较.   上海针灸杂志.   201508 784-786

 

[241] Napadow V, Kaptchuk TJ. Patient characteristics for outpatient acupuncture in Beijing, China. J Altern Complement Med. 2004;10(3):565-72.

[242] Leibing E, Leonhardt U, Köster G, Goerlitz A, Rosenfeldt JA, Hilgers R, Ramadori G.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chronic low-back pain -- a randomized, blind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with 9-month follow-up. Pain. 2002; 96(1-2):189-96.

[243] Streitberger K, Diefenbacher M, Bauer A, Conradi R, Bardenheuer H, Martin E, Schneider A, Unnebrink K. Acupuncture compared to placebo-acupuncture for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prophylaxis: a randomised placebo-controlled patient and observer blind trial. Anaesthesia. 2004 Feb;59(2):142-9.

 

[244] Gamermanna PW, Martinsa ALC, Rosaa L, Ribeiroa HDW, Borbaa DL, Antoniazzib V. Dalla-Cortec R R. Acupuncture as a complement to the pharmacological management of pain, nausea and vomiting after cesarean section: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Acupuncture and Related Therapies 3 (2015) 11–14

 

[245] Rusy LM, Hoffman GM, Weisman SJ.  Electroacupuncture prophylaxis of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following pediatric tonsillectomy with or without adenoidectomy.  Anesthesiology. 2002 Feb;96(2):300-5.

 

[246] Al-Sadi M, Newman B,  Julious SA. Acupuncture in the prevention of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Anaesthesia 1997; 52(7): 658–661

 

[247] Kotani N, Hashimoto H, Sato Y, Sessler DI, Yoshioka H, Kitayama M, Yasuda T, Matsuki A. Anesthesiology. 2001 Aug;95(2):349-56.

 

[248] Weightman WM, Zacharias M, and  Herbison P. Traditional Chinese acupuncture as an antiemetic. Br  Med  J (Clin Res Ed). 1987 Nov 28; 295(6610): 1379–1380.

 

[249]  Liodden I, Sandvik L, Valeberg BT, Borud E, Norheim AJ. Acupuncture versus usual care for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in children after tonsillectomy/adenoidectomy: a pragmatic, multicentre, double-blinded, randomised trial. Acupunct Med. 2015 Jun;33(3):196-203. doi: 10.1136/acupmed-2014-010738. Epub 2015 Apr 13.

 

[250] Korinenko Y, Vincent A, Cutshall SM, Li Z, Sundt TM 3rd.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in prevention of postoperative nausea in cardiac surgery patients. Ann Thorac Surg. 2009;88(2):537-42.  

 

[251] Wani SA, Chadha M, Prakash A,  Aggarwal S.  A comparison of ondansetron and P6 point acupuncture stimulation in prevention of carboprost 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esarean section under subarachnoid block. ANAESTH, PAIN & INTENSIVE CARE; 2015;19(1): 24-27

 

[252] Yentis SM, Vashisht S. The effect of timing of PC6 acupuncture on post-operative vomiting following major gynaecological surgery. Acupuncture in Medicine. 1998; 16(1): 10-13

[253] Alizadeh R, Esmaeili S, Shoar S, Bagheri-Hariri S, Shoar N. Acupuncture in preventing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efficacy of two acupuncture points versus a single one. J Acupunct Meridian Stud. 2014 Apr;7(2):71-5. 

 

[254] Sharma S, Goswami U. Evaluation of acupuncture for anti-emetic prophylaxis. Journal of Anaesthesiology Clinical Pharmacology. 2007;23:401–404. [EMBASE: 2007618554]

 

[255] Agarwal A, Pathak A, Gaur A. Acupressure wristbands do not prevent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after urological endoscopic surgery. Canadian Journal of Anaesthesia. 2000;47:319–324. 

 

[256] Agarwal A, Bose N, Gaur A, Singh U, Gupta MK, Singh D. Acupressure and ondansetron for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after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Canadian Journal of Anesthesia. 2002;49:554–560.

 

[257] Alkaissi A, Stalnert M, Kalman S. Effect and placebo effect of acupressure (P6) on nausea and vomiting after outpatient gynaecological surgery. Acta Anaesthesiologica Scandinavica. 1999;43:270–274.

 

[258] Alkaissi A, Evertsson K, Johnsson V, Ofenbartl L, Kalman S. P6 acupressure may relieve nausea and vomiting after gynecological surgery: an effectiveness study in 410 women. Canadian Journal of Anesthesia. 2002;49:1034–1039.

 

[259] Allen DL, Kitching AJ, Nagle C. P6 acupressure and nausea and vomiting after gynaecological surgery. Anaesthesia and Intensive Care. 1994;22:691–693.

 

[260] Barsoum G, Perry EP, Fraser IA. Postoperative nausea is relieved by acupressure. 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Medicine. 1990;83:86–89. [PUBMED: 2181138] [PMC free article] [PubMed]

 

[261] Duggal KN, Douglas MJ, Peter EA, Merrick PM. Acupressure for intrathecal narcotic-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 after caesarean se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stetric Anesthesia. 1998;7:231–236. [EMBASE: 1998371495] [PubMed]

 

[262] Ferrara-Love R, Sekeres L, Bircher NG. Non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 of postoperative nausea. Journal of Perianesthesia Nursing. 1996;11:378–383. [PUBMED: 9069860] [PubMed]

 

[263] Gieron C, Wieland B, von der Laage D, Tolksdorf W. Acupressure in the prophylaxis of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Anaesthesist. 1993;42:221–226. [PUBMED: 8488993] [PubMed]

 

[264] Harmon D, Gardiner J, Harrison R, Kelly A. Acupressure and the prevention of nausea and vomiting after laparoscopy. 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 1999;82:387–390.

 

[265] Harmon D, Ryan M, Kelly A, Bowen M. Acupressure and prevention of nausea and vomiting during and after spinal anaesthesia for Caesarean section. 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 2000;84:463–467. 

 

[266] Ho RT, Jawan B, Fung ST, Cheung HK, Lee JH. Electro-acupuncture and postoperative emesis. Anaesthesia. 1989;45:327–329.

 

[267] Klein AA, Djaiani G, Karski J, Carroll J, Karkouti K, McCluskey S, Poonawala H, Shayan C, Fedorko L, Cheng D. Acupressure wristbands for the prevention of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in adults undergoing cardiac surgery. Journal of Cardiothoracic and Vascular Anesthesia. 2004;18:68–71. 

 

[268] Lewis IH, Pryn SJ, Reynolds PI, Pandit UA, Wilton NCT. Effect of P6 acupressure on postoperative vomiting in children undergoing outpatient strabismus correction. 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 1991;67:73–78.

 

[269] Samad K, Afshan G, Kamal R. Effect of acupressure on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in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Journal of the Pakistan Medical Association. 2003;53:68–72. .

 

[270] Schultz AA, Andrews AL, Goran SF, Mathew T, Sturdevant N. Comparison of acupressure bands and droperidol for reducing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in gynecologic surgery patients. Applied Nursing Research. 2003;4:256–265. .

 

[271] Turgut S, Ozalp G, Dikmen S, Savil S, Tuncel G, Kadiogullari N. Acupressure for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in gynaecological patients receiving 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 European Journal of Anaesthesiology. 2007;24:87–91. .

 

[272] Shenkman Z, Holzman RS, Kim C, Ferrari LR, DiCanzio J et al. (1999) Acupressure-acupuncture antiemetic prophylaxis in children undergoing tonsillectomy. Anesthesiology 90(5): 1311-1316

 

[273] Norheim AJ, Liodden I, Howley M, Norheim AJ, Liodden I, et al. (2010) Implementation of acupuncture and acupressure under surgical procedures in children: a pilot study. Acupunct Med 28(2): 71-73. doi:10.1136/aim.2009.002220. PubMed: 20458123.

 

[274] El-Deeb AM, Ahmady MS. Effect of acupuncture on nausea and/or vomiting during and after cesarean section in comparison with ondansetron.  J  Anesth. 2011; 25(5):698-703.

 

[275]  Gan TJ, Jiao KR, Zenn M, Georgiade G.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omparison of electro-acupoint stimulation or ondansetron versus placebo for the prevention of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Anesth Analg. 2004 Oct;99(4):1070-5.

 

[276] Frey UH, Scharmann P, Löhlein C, Peters J. P6 acustimulation effectively decreases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in high-risk patients.  Br J Anaesth. 2009 May;102(5):620-5.

 

[277] Habib AS, Itchon-Ramos N, Phillips-Bute BG, Gan TJ; Duke Women's Anesthesia (DWA) Research Group. Transcutaneous acupoint electrical stimulation with the ReliefBand for the prevention of nausea and vomiting during and after cesarean delivery under spinal anesthesia. Anesth Analg. 2006 Feb;102(2):581-4.

 

[278] Schlager A, Offer T and Baldissera I. Laser stimulation of acupuncture point P6 reduces postoperative vomiting in children undergoing strabismus surgery. 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 1998; 81: 529–532

[279] 赵洪魁, 马刚, 史霖瑶.   内关穴注射托烷司琼对防治全麻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33005 557-559

 

[280] 刘晓捷 邹夏禹 李冬妹 杨志滢 黄志伟 .  氟哌利多穴位注射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507 919-920

 

[281] 朱红霞,  徐艳洁, 孟素峰,  冯琥,  刘苑,  苏心镜. 内关穴注射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 中国针灸 20103001 72-74

 

[282] 卢希. 内关穴注射地塞米松用于预防妇科腔镜术后PONV观察.   福建中医药 20104106 26-27

 

[283] Chen ZY, Lin L, Wang HH, Zhou Y, Yan JQ, Huang YL, Guo QL. Ondansetron combined with ST36 (Zusanli) acupuncture point injection for postoperative vomiting. Acupunct Med. 2014 Apr;32(2):124-31

 

[284] Wang SM, Kain ZN. P6 acupoint injections are as effective as droperidol in controlling early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in children. Anesthesiology. 2002 Aug;97(2):359-66.

 

[285] Zhu HX, Xu YJ, Meng SF, Feng H, Liu Y, Su XJ. [Preventive effect of acupoint injection at neiguan (PC 6) on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after laparoscopic gynecologic surgery]. Zhongguo Zhen Jiu. 2010 Jan;30(1):72-4.

 

[286] 于辉, 祁丽艳, 黄巍 , 王国年, 王耀先, 付春梅. 经皮内关穴电刺激对乳腺癌术中心率和术后恶心、疼痛的影响.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2;26(4):324-335

 

[287] 周愚,  王蔚,  黄宏辉,  张宁,  王辉,  乔瑞冬.  自控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406 592-593

 

[288] 金玮 吕雅 陈双懂 秦金玲 方剑乔 王均炉 . 内关穴经皮穴位电刺激防治甲状腺肿瘤术后恶心呕吐疗效的临床观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3309 1199-1202

 

[289] Wang XQ, Yu JL, Du ZY, Xu R, Jiang CC, Gao X. Electroacupoint stimulation for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in patients undergoing supratentorial craniotomy. J Neurosurg Anesthesiol. 2010 Apr;22(2):128-31. 

 

[290] 李晓波,  乌云 .针灸内关穴联合托烷司琼预防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观察.   医药前沿 201508 24-24,25

 

[291] 陈伟,  胡北, 卢亚楠,  饶丽华.  针刺内关穴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疗效观察.   中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会[CSIA]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术研讨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时间】2015-06-26

 

[292] 黄毅 贾志强 戴海螺 胡世特 吴秀国 赵敏 吴安生.  昂丹司琼联合针灸内关穴预防高危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观察.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04 124-125

 

[293] 吕建琴, 冯睿智,  潘慧,  李宁.  针刺内关穴对开颅术后恶心呕吐预防作用的随机对照研究.  针刺研究.  20133803 245-248 

 

[294] 吕海 . 针刺内关穴预防全身麻醉患者恶心呕吐50例临床观察.  内蒙古中医药. 20123116 23

 

[295] 欧阳铭文 秦再生 林春水 古妙宁. 针刺对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 . 中国针灸.   20092911 915-918

 

[296]  汤小 陈刚 .  针灸治疗产妇硬膜外自控镇痛泵术后恶心呕吐临床观察.  医疗装备.  201512 116-117

[297] Lee A, Fan LT. Stimulation of the wrist acupuncture point P6 for preventing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09 Apr 15;(2):CD003281.  

[299] Stoicea N, Gan TJ, Joseph N, Uribe A, Pandya J, Dalal R, Bergese SD. Alternative Therapi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Front Med (Lausanne). 2015 Dec 16;2:87. 

[300] Pettersson PH, Wengström Y. Acupuncture prior to surgery to minimise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a systematic review. J Clin Nurs. 2012 Jul;21(13-14):1799-805.

[301] Molassiotis A, Helin AM, Dabbour R, Hummerston S. The effects of P6 acupressure in the prophylaxis of chemotherapy-related nausea and vomiting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Complement Ther Med. 2007 Mar;15(1):3-12.  

 

[302] Dibble SL, Chapman J, Mack KA, Shih AS. Acupressure for nausea: results of a pilot study. Oncol Nurs Forum. 2000 Jan-Feb;27(1):41-7.

 

[303] Dundee JW, Yang J. Prolongation of the antiemetic action of P6 acupuncture by acupressure in patients having cancer chemotherapy. J R Soc Med. 1990 Jun;83(6):360-2.

 

[304] Dibble SL, Luce J, Cooper BA, Israel J, Cohen M, Nussey B, et al. Acupressure for 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Oncol Nurs Forum. 2007;34:813–20.  

 

[305] Gardani G, Cerrone R, Biella C, Galbiati G, Proserpio E, Casiraghi M, Arnoffi J, Meregalli M, Trabattoni P, Dapretto E, Giani L, Messina G, Lissoni P. A progress study of 100 cancer patients treated by acupressure for chemotherapy-induced vomiting after failure with the pharmacological approach. Minerva Med. 2007 Dec;98(6):665-8.

 

[306] Genç F, Tan M. The effect of acupressure application on 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vomiting, and anxiety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Palliat Support Care. 2015 Apr;13(2):275-84. doi: 10.1017/S1478951514000248. Epub 2014 Apr 30.

 

[307] Yeh CH, Chien LC, Chiang YC, Lin SW, Huang CK, Ren D. Reduction in nausea and vomiting in children undergoing cancer chemotherapy by either appropriate or sham auricular acupuncture points with standard care. J Altern Complement Med. 2012 Apr;18(4):334-40.  

 

[308] Choo SP, Kong KH, Lim WT, Gao F, Chua K, Leong SS. Electroacupuncture for refractory acute emesis caused by chemotherapy. J Altern Complement Med. 2006 Dec;12(10):963-9.

[309] McKeon C, Smith CA, Gibbons K, Hardy J. EA versus sham acupuncture and no acupuncture for the control of acute and delayed 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 a pilot study. Acupunct Med. 2015 Aug;33(4):277-83.  

 

[310] Roscoe JA, Morrow GR, Bushunow P, Tian L, Matteson S. Acustimulation wristbands for the relief of 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ltern Ther Health Med. 2002 Jul-Aug;8(4):56-7, 59-63.

 

[311] Aglietti L, Roila F, Tonato M, Basurto C, Bracarda S, Picciafuoco M, Ballatori E, Del Favero A. A pilot study of metoclopramide, dexamethasone, diphenhydramine and acupuncture in women treated with cisplatin. Cancer Chemother Pharmacol. 1990;26(3):239-40.

 

[312] Gottschling S, Reindl TK, Meyer S, Berrang J, Henze G, Graeber S, Ong MF, Graf N. Acupuncture to alleviate 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 in pediatric oncology - a randomized multicenter crossover pilot trial. Klin Padiatr. 2008 Nov-Dec;220(6):365-70.  

 

[313] Streitberger K, Friedrich-Rust M, Bardenheuer H, Unnebrink K, Windeler J, Goldschmidt H, Egerer G. Effect of acupuncture compared with placebo-acupuncture at P6 as additional antiemetic prophylaxis in high-dose chemotherapy and autologous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ingle-blind trial. Clin Cancer Res. 2003 Jul;9(7):2538-44.

 

[314] Shen J, Wenger N, Glaspy J, Hays RD, Albert PS, Choi C, Shekelle PG. Electroacupuncture for control of myeloablative chemotherapy-induced emesi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AMA. 2000 Dec 6;284(21):2755-61.

 

[315] Tas D, Uncu D, Sendur MA, Koca N, Zengin N. Acupuncture as a complementary treatment for cancer patients receiving chemotherapy. Asian Pac J Cancer Prev. 2014;15(7):3139-44.

 

[316] Nystrom E, Ridderstrom G, Leffler AS. Manual acupuncture as an adjunctive treatment of nausea in patients with cancer in palliative care--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pilot study. Acupunct Med. 2008 Mar;26(1):27-32.

 

[317] Kasymjanova G, Grossman M, Tran T, Jagoe RT, Cohen V, Pepe C, Small D, Agulnik J. The potential role for acupuncture in treating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an observ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Curr Oncol. 2013 Jun;20(3):152-7.  

 

[318] Reindl TK, Geilen W, Hartmann R, Wiebelitz KR, Kan G, Wilhelm I, Lugauer S, Behrens C, Weiberlenn T, Hasan C, Gottschling S, Wild-Bergner T, Henze G, Driever PH.Acupuncture against 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 in pediatric oncology. Interim results of a multicenter crossover study. Support Care Cancer. 2006 Feb;14(2):172-6. 

 

[319] Rithirangsriroj K, Manchana T, Akkayagorn L.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in prevention of delayed chemotherapy 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 in gynecologic cancer patients. Gynecol Oncol. 2015 Jan;136(1):82-6. 

 

[320] Melchart D, Ihbe-Heffinger A, Leps B, von Schilling C, Linde K. Acupuncture and acupressure for the prevention of 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a randomised cross-over pilot study. Support Care Cancer. 2006 Aug;14(8):878-82.  

 

[321] Enblom A, Lekander M, Hammar M, Johnsson A, Onelöv E, Ingvar M, et al. Getting the grip on nonspecific treatment effects: Emesis in patients randomized to acupuncture or sham compared to patients receiving standard care. PLoS One. 2011;6:e14766.

 

[322] Enblom A, Johnsson A, Hammar M, Onelöv E, Steineck G, Börjeson S. Acupuncture compared with placebo acupuncture in radiotherapy-induced nausea--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Ann Oncol. 2012 May;23(5):1353-61. doi: 10.1093/annonc/mdr402. Epub 2011 Sep 23.

 

[323] Liu Z,  Xiao Y, Jiang  Z. et al., “Effect of promethazine acupoint injection at ST36 on intractable vomiting in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 cancer after chemotherapy,” 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vol. 32, no. 13, pp. 1769–1770, 2011.

 

[324] Chen Z, “A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aqua-acupuncture treatment for chemotherapy-induced vomiting in ovarian cancer patients,” Hebei Medical Journal, 2007;28(4): 351 

 

[325] 陶敏,赖敏贞,鲁汉英. 水针治疗肿瘤化疗性呕吐的临床观察. 中华护理杂志20008月第35卷第8: 462-464

 

[326] 仝斌. 穴位注射合中药防治恶性肿瘤化疗毒性反应临床观察. 山西中医, 2007:23(3):38-39

 

[327] Hu DZ.  “Detoxic action of acupoint-injection in chemotherapy of malignant tumor,” Chinese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2003;23(10): 587–588

 

[328] You Q, Yu H, Wu D, Zhang Y, Zheng J, Peng C. Vitamin B6 points PC6 injection during acupuncture can relieve nausea and vomiting in patients with ovarian cancer. Int J Gynecol Cancer. 2009 May;19(4):567-71.  

 

[329] Fu J, Meng ZQ, Chen Z, Peng HT, Liu LM.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electric stimulation of Yongquan (KI 1) for prevention of nausea and vomiting induced by Cisplatin].Zhongguo Zhen Jiu. 2006; 26(4):250-2.

 

[330] Yang Y, Zhang Y, Jing NC, Lu Y, Xiao HY, Xu GL, Wang XG, Wang LM, Zhang YM, Zhang DJ, Duan QL. [Electroacupuncture at Zusanli (ST 36) for treatment of nausea and vomiting caused by the chemotherapy of the malignant tumor: a multicentral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Zhongguo Zhen Jiu. 2009 Dec;29(12):955-8.

 

[331] Zhang X, Jin HF, Fan YH, Lu B, Meng LN, Chen JD.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transcutaneous electroacupuncture on 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 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 2014:860631. 

 

[332] Sima L, Wang X. Therapeutic effect of acupuncture on cisplatin-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 Zhongguo Zhen Jiu. 2009 Jan;29(1):3-6.

 

[333] Matthews A, Haas DM, O'Mathúna DP, Dowswell T. Interventions for nausea and vomiting in early pregnancy.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5 Sep 8;9:CD007575. doi: 10.1002/14651858.CD007575.pub4.

[334] Knight B, Mudge C, Openshaw S, White A, Hart A. Effect of acupuncture on nausea of pregnancy: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bstet Gynecol. 2001 Feb;97(2):184-8.

[335] Smith C, Crowther C, Beilby J. Acupuncture to treat nausea and vomiting in early pregnancy: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Birth 2002;29(1):1–9.

[336] 姜丽.  针刺治疗妊娠恶阻疗效观察. 中国民间疗法 201404 18-18

 

[337] 宋新安. 妊娠恶阻针灸治疗源圆例临床分析.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0523 140-141

 

[338] 毛卫平. 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妊娠呕吐43. 浙江中医杂志20127月第47卷第7 499

 

[339]王月秋, 崔艳. 针刺治疗妊娠剧吐30. 中国民间疗法,2002;10(9): 11-12    

 

[340] 谢瑜. 针灸辨证取穴治疗妊娠恶阻32 . 陕西中医2014 年第35 卷第597-598

 

[341] 谢红玉. 针刺治疗妊娠恶阻疗效观察.上海针灸;2013329):734-735

 

[342] 阎摇凌,刘瑞荣,纪凤双,王素霞.  针刺疗法治疗妊娠剧吐疗效观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2129):32463304.

 

[343] 陈怀生. 针灸加穴位注射治疗妊娠剧吐100. 针灸临床杂志2001年第17卷第1期:10

[344] Dundee JW, Ghaly RG, Bill KM, Chestnutt WN, Fitzpatrick KT, Lynas AG. Effect of stimulation of the P6 antiemetic point on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Br J Anaesth. 1989 Nov;63(5):612-8.

[345] Wyon Y, Wijma K, Nedstrand E, et al: A comparison of acupuncture and oral estradiol treatment of vasomotor symptoms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Climacteric 2004;7:153-164

 

[346] Itoh K. et al. A pilot study on using acupuncture and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to treat chronic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Complement Ther Clin Pract. 2009 Feb;15(1):22-5

[347] Horn B, Balk J, Gold JI. Revisiting the Sham: Is It all Smoke and Mirrors? 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 2011;2011:842767. doi: 10.1093/ecam/neq074. Epub 2011 Apr 14.

[348] Debreceni L. Chemical releases associated with acupuncture and electric stimulation. Crit Rev Phys Rehabil Med. 1993;5:247–275.

[349] Helms JM. Acupuncture energetics: A clinical approach for physicians. Medical Acupuncture Publishers, Berkeley, CA, USA; 1995 

[350] Cho ZH, Oleson TD, Alimi D, Niemtzow RC. Acupuncure: The search for biologic evidence with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techniques. J Altern Complement Med. 2002;8:399–401.

[351] Cassu RN, Luna SPL, Clark RMO, Kronka SN. Electroacupuncture analgesia in dogs: is there a difference between uni- and bi-lateral stimulation? Veterinary Anaesthesia and Analgesia.2008;35:52–61. 

[352] Vincent C, Lewith G. Placebo controls for acupuncture studies. 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Medicine. 1995;88:199–202.

[353] Moffet HH. Sham acupuncture may be as efficacious as true acupuncture: A systematic review of clinical trials. J Altern Complement Med. 2009;15:213–216.  

[354] McCarney RW, Brinkhaus B, Lasserson TJ, et al. Acupuncture for chronic asthma.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04:CD000008.

 

[355] Liu WH. Et al. Analysis and Thoughts about the Negative Results of International Clinical Trials on Acupuncture. 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 2015; 2015: 671242.

[356] Lund I, Näslund J  and Thomas Lundeberg T. Minimal acupuncture is not a valid placebo control in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of acupuncture: a physiologist's perspective. Chinese Medicine 2009, 4:1  doi:10.1186/1749-8546-4-1

[357] Lund I, Lundeberg T. Are minimal, superficial or sham acupuncture procedures acceptable as inert placebo controls? Acupunct Med. 2006 Mar;24(1):13-5.

[358] White PJ. Methodological concerns when designing trials for the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for the treatment of pain. Adv Exp Med Biol. 2004;546:217-27.

[359] Alecrim-Andrade J, JA Maciel-Júnior, XC Cladellas, HR Correa-Filho & HC Machado Acupuncture in migraine prophylaxis: a randomized sham-controlled trial. Cephalalgia. 2006 May;26(5):520-9.

[360] Park J, White A, Lee H, Ernst E: Developing of a new sham needle. Acupunct Med 1999, 17:110–112.

[361] Streitberger K, Kleinhenz J: Introducing a placebo needle into acupuncture research. Lancet 1998, 352:364–365 

[362] Takakura N, Takayama M, Kawase A, Kaptchuk TJ, Kong J, Yajima H. Design of a randomised acupuncture trial on functional neck/shoulder stiffness with two placebo controls. BMC Complement Altern Med. 2014;14:246.  

[363] Zhang CS, Tan HY, Zhang GS, Zhang AL, Xue CC, Xie YM. Placebo Devices as Effective Control Methods in Acupuncture Clinical Trials: A Systematic Review. PLoS One. 2015 Nov 4;10(11):e0140825. 

[364] 闫鏐,马丽虹. 山幕针”———一种双盲安慰针装置的设计与实践. 针刺研究 201641(1): 85-96   

[365] Grant DJ, Bishop-Miller J, Winchester DM, Anderson M, Faulkner S. A randomized comparative trial of acupuncture versus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for chronic back pain in the elderly. Pain. 1999 Jul;82(1):9-13 

[366] Aggarwal H, Pal-Singh M, Mathur H, Astekar S, Gulati P, Lakhani S.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 of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TENS) on whole salivary flow rate.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dentistry  2015; 7(1): e13-7    

[367] Li G, Li S, Sun L, Lin F, Wang B. A comparison study of immune-inflammatory response in electroacupuncture and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supratentorial craniotomy. Int J Clin Exp Med. 2015 Jan 15;8(1):1156-61. 

[368] Esma, OzsakerAlev, Diramali . The effect of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for pain relief during extracorporeal shock-wave lithotripsy procedure.Pain management nursing :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Pain Management Nurses  2014;15(1): 59-68      

[369] 彭婷, 李笑天, 周树峰, 熊钰, 康媛, 程海东.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on Acupoints Relieves Labor Pain:A Non-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2010;16(3): 234-8        

[371] Litscher G, Wang L, Wiesner-Zechmeister M. Specific effects of laserpuncture on the cerebral circulation. Lasers in medical science  2000;15(1): 57-62   

[372] 张华锋.  激光穴位疗法配合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脑梗塞临床观察. 中医临床研究  2015719 87-88

[373] He W, Litscher G, Jing XH, Shi H, Wang XY, Gaischek I, Su YS, Litscher D, Yang ZK, Xin JJ, Hu L. Effectiveness of Interstitial Laser Acupuncture Depends upon Dosage: Experimental Results from Electrocardiographic and Electrocorticographic Recordings. 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 2013;2013:934783. 

[374] Zhu XM, Polus B. A controlled trial on acupuncture for chronic neck pain. Am J Chin Med. 2002;30(1):13-28.

[375] White P, Lewith G, Prescott P, Conway J. Acupuncture versus placebo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mechanical neck pai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Ann Intern Med. 2004 Dec 21;141(12):911-9.

[376] Vas J, Emilio Perea-Milla b, Camila Me´ndez c, Cayetana Sa´nchez Navarro d, Jose´ Marı´a Leo´n Rubio e, Mauricio Brioso a, Inmaculada Garcı´a Obrero.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cupuncture for chronic uncomplicated neck pain: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study. Pain 126 (2006) 245–255

[377] Irnich D, Behrens N, Molzen H, König A, Gleditsch J, Krauss M, Natalis M, Senn E, Beyer A, Schöps P. Randomised trial of acupuncture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massage and "sham" laser acupuncture for treatment of chronic neck pain. BMJ. 2001;322(7302):1574-8.

[378] Carpenter JSWells NLambert BWatson PSlayton TChak BHepworth JTWorthington WB.A Pilot Study of Magnetic Therapy for Hot Flashes After Breast Cancer . Cancer nursing  2002;25(2): 104-9  

[380] Molassiotis A, Paola Sylt, Helen Diggins.The management of cancer-related fatigue afterchemotherapy with acupuncture and acupressure: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Complementary Therapies in Medicine (2007) 15, 228—237

[381] Azad A and John T. Do Randomized Acupuncture Studies in Patients With Cancer Need a Sham Acupuncture Control Arm? http://jco.ascopubs.org/content/31/16/2057.short

[382] Alfredo PP, Bjordal JM, Dreyer SH, Meneses SR, Zaguetti G, Ovanessian V, Fukuda TY, Junior WS, Lopes Martins RÁ, Casarotto RA, Marques AP. Efficacy of low level laser therapy associated with exercises in knee osteoarthritis: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study. Clin Rehabil. 2012 Jun;26(6):523-33. 

[383] Bennell KL, Hinman RS, Metcalf BR, Buchbinder R, McConnell J, McColl G, Green S, Crossley KM. Efficacy of physiotherapy management of knee joint osteoarthritis: a randomised, double blind, placebo controlled trial. Ann Rheum Dis. 2005 Jun;64(6):906-12.

[384] Fukuda VO, Fukuda TY, Guimarães M, Shiwa S, de Lima Bdel C, Martins RÁ, Casarotto RA, Alfredo PP, Bjordal JM, Fucs PM.  Short-term efficacy of low-level laser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knee osteoarthritis: 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double-blind clinical trial. Rev Bras Ortop. 2015 Dec 6;46(5):526-33. 

[385] Cheing GL, Tsui AY, Lo SK, Hui-Chan CW. Optimal stimulation duration of tens in the management of osteoarthritic knee pain. J Rehabil Med. 2003 Mar;35(2):62-8.

[386] Cheing GL, Hui-Chan CW.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nonparallel antinociceptive effects on chronic clinical pain and acute experimental pain. Arch Phys Med Rehabil. 1999 Mar;80(3):305-12.

[387] Cheing GL, Hui-Chan CW, Chan KM. Does four weeks of TENS and/or isometric exercise produce cumulative reduction of osteoarthritic knee pain? Clin Rehabil. 2002 Nov;16(7):749-60.

[388] Hagstroem S, Mahler B, Madsen B, Djurhuus JC, Rittig S.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for refractory daytime urinary urge incontinence. J Urol. 2009 Oct;182(4 Suppl):2072-8. 

[389] Hawamdeh M, Abd Al Majeed Al Malty, Hashem Abu Tariah,Mohammad H Omar, Waseem R Shtayyat. Comparison between the Effectiveness of using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TENS) with Back Strengthening Exercises and the use of Back Strengthening Exercises only on Patients with Chronic Low Back Pain: a Pilot Crossover Double Blind Study. Indian Journal of Physiotherapy and Occupational Therapy. 2015;9(2): 210-21 

[390] Hegedus B, Viharos L, Gervain M, Gálfi M. The effect of low-level laser in knee osteoarthritis: 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Photomed Laser Surg. 2009;27(4):577-84.  

[391] Lazovic M, Ilic-Stojanovic O, Kocic M, Zivkovic V, Hrkovic M, Radosavljevic N. Placebo-controlled investigation of low-level laser therapy to treat carpal tunnel syndrome. Photomed Laser Surg. 2014 Jun;32(6):336-44. 

[392] Mollasadeghi A, Mirmohammadi SJ, Mehrparvar AH, Davari MH, Shokouh P, Mostaghaci M, Baradaranfar MH, Bahaloo M. Efficacy of low-level laser therapy in the management of tinnitus due to 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 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ScientificWorldJournal. 2013 Oct 28;2013:596076. doi: 10.1155/2013/596076. eCollection 2013.

[393] Al Rashoud AS, Abboud RJ, Wang W, Wigderowitz C. Efficacy of low-level laser therapy applied at acupuncture points in knee osteoarthritis: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comparative trial. Physiotherapy. 2014 Sep;100(3):242-8. 

[394] Deng G, Rusch V, Vickers A, Malhotra V, Ginex P, Downey R, Bains M, Park B, Rizk N, Flores R, Yeung S, Cassiletha B.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a special acupuncture technique for pain after thoracotomy.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 2008;136(6):1464-9.  

[395] DeSantana JM, Santana-Filho VJ, Guerra DR, Sluka KA, Gurgel RQ, da Silva WM Jr. Hypoalgesic effect of the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following inguinal herniorrhaphy: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 Pain. 2008 Jul;9(7):623-9. 

[396] Fleckenstein J, Lill C, Lüdtke R, Gleditsch J, Rasp G, Irnich D. A single point acupuncture treatment at large intestine meridia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in acute tonsillitis and pharyngitis. Clin J Pain. 2009 Sep;25(7):624-31. 

[397] Hopwood V, Lewith G, Prescott P, Campbell MJ. Evaluating the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in defined aspects of stroke recovery: a randomised, placebo controlled single blind study.  J Neurol. 2008; 255(6):858-66.

[398] Warke K, Al-Smadi J, Baxter D, Walsh DM, Lowe-Strong AS. Efficacy of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tens) for chronic low-back pain in a multiple sclerosis population: 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Clin J Pain. 2006 Nov-Dec;22(9):812-9.

[399]  Li Y, Zheng H, Witt CM, Roll S, Yu SG, Yan J, Sun GJ, Zhao L, Huang WJ, Chang XR, Zhang HX, Wang DJ, Lan L, Zou R, Liang FR. Acupuncture for migraine prophylaxi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CMAJ. 2012;184(4):401-10. 

[400] Foroughipour M, Golchian AR, Kalhor M, Akhlaghi S, Farzadfard MT, Azizi H. A sham-controlled trial of acupuncture as an adjunct in migraine prophylaxis. Acupunct Med. 2014 Feb;32(1):12-6.  

[401] Wang Y, Xue CC1, Helme R2, Da Costa C3, Zheng Z1.Acupuncture for Frequent Migraine: A Randomized, Patient/Assessor Blinded, Controlled Trial with One-Year Follow-Up. 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 2015;2015:920353. 

[402] MacPherson H, Vertosick E, Lewith G, Linde K, Sherman KJ, Witt CM, Vickers AJ; Acupuncture Trialists' Collaboration. Influence of control group on effect size in trials of acupuncture for chronic pain: a secondary analysis of an individual patient data meta-analysis. PLoS One. 2014 Apr 4;9(4):e93739.  

[403] Linde K, Niemann K, Schneider A, Meissner K. How large are the nonspecific effects of acupuncture?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BMC Med 2010; 8: 75 

[404] Hennessey S. 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The Sham Intervention in Medical Devices, Surgery, and Acupuncture. http://www.sharonhennessey.com/Criticalexam.html

[405] Black P, Max MB, Desjardins P, Norwood T, Ardia A, Pallotta T.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comparison of the analgesic efficacy, onset of action, and tolerability of ibuprofen arginate and ibuprofen in postoperative dental pain. Clin Ther. 2002 Jul;24(7):1072-89.

[406] Dobrila-Dintinjana R, Nacinović-Duletić A. Placebo in the treatment of pain. Coll Antropol. 2011 Sep;35 Suppl 2:319-23.

[407] Dunlop BW, Thase ME, Wun CC, Fayyad R, Guico-Pabia CJ, Musgnung J, Ninan PT. A Meta-analysis of Factors Impacting Detection of Antidepressant Efficacy in Clinical Trials: The Importance of Academic Sites.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2012) 37, 2830–2836; doi:10.1038/npp.2012.153; published online 22 August 2012

[408] Ohta H, Oka H, Usui C, Ohkura M, Suzuki M, Nishioka K.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multicenter,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III trial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regabalin in Japanese patients with fibromyalgia. Arthritis Res Ther. 2012 Oct 12;14(5):R217

[409] Pregabalin significantly improves fibromyalgia pain in patients who also suffer from depression. http://www.newswise.com/articles/pregabalin-significantly-improves-fibromyalgia-pain-in-patients-who-also-suffer-from-depression.  Cited on Dec. 27, 2015.

[410] Crofford LJ, Rowbotham MC, Mease PJ, Russell IJ, Dworkin RH, Corbin AE, Young JP Jr, LaMoreaux LK, Martin SA, Sharma U; Pregabalin 1008-105 Study Group.  Pregabalin for the Treatment of Fibromyalgia Syndrome Results of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ARTHRITIS & RHEUMATISMVol.  2005;52(4): 1264–1273.

[411] Arnold LM, Sarzi-Puttini P, Arsenault P, Khan T, Bhadra Brown P, Clair A, Scavone JM, Driscoll J, Landen J, Pauer 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regabalin in patients with fibromyalgia and comorbid depression taking concurrent antidepressant medication: 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J Rheumatol. 2015 Jul;42(7):1237-44.

[412] Kam-Hansen S, Jakubowski M, Kelley JM, Kirsch I, Hoaglin DC, Kaptchuk TJ, Burstein R. Altered Placebo and Drug Labeling Changes the Outcome of Episodic Migraine Attacks.www.ScienceTranslationalMedicine.org 8 January 2014 ; 6(218): 1-7.

 

[413] Wang F, Yu WT, Liang YC, Cheng HL, Jiao JY, Lu YJ, Chen WL. Application of celecoxib in analgesia for patients who underwent extraction of impacted tooth. China Journal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2014, 12(1): 65-68

[414] Reeves, KD, and Hassanein K. Randomized prospective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of dextrose prolotherapy for knee osteoarthritis with or without acl laxity.alternative therapies, march 2000;6(2):68-80  

 

[415] Tehranchi A, Rezaei Y, Shojaee R. Tolterodine to Relieve Urinary Symptoms Following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 A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Korean J Urol 2014;55:260-264

 

[416] Rettig RA.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clinical research. Health Aff 2000;19: 129–146. 

[417] Buchbinder R, Osborne RH, Ebeling PR, Wark JD, Mitchell P, Wriedt C, Graves S, Staples MP, Murphy B. A Randomized Trial of Vertebroplasty for Painful Osteoporotic Vertebral Fractures. N Engl J Med 2009; 361(6):557-568

[418] Kallmes DF, Comstock BA, Heagerty PJ, Turner JA, Wilson DJ, Diamond TH, Edwards R, Gray LA, Stout L, Owen S, Hollingworth W, Ghdoke B, Annesley-Williams DJ, Ralston SH, Jarvik JG. A randomized trial of vertebroplasty for osteoporotic spinal fractures. N Engl J Med. 2009 Aug 6;361(6):569-79.  

[419] Guyuron B, Reed D, Kriegler JS, et al. A placebo-controlled surgical trial of the treatment of migraine headaches. Plast Reconstr Surg. 2009;124:461–468

[420] Wartolowska K, Judge A, Hopewell S, Collins GS, Dean BJ, Rombach I, Brindley D, Savulescu J, Beard DJ, Carr AJ. Use of placebo controls in the evaluation of surgery: systematic review. BMJ. 2014 May 21;348:g3253. 

[421] Kent C. Placebo surgery. Cited from http://www.chiro.org/research/FULL/Placebo_Surgery.html

[422] Haanen HC, Hoenderdos HT, van Romunde LK, Hop WC, Mallee C, Terwiel JP, Hekster GB. Controlled trial of hypn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fibromyalgia. J Rheumatol. 1991 Jan;18(1):72-5.

[423] Gay MC, Philippot P, Luminet O. Differential effectiveness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for reducing osteoarthritis pain: a comparison of Erikson [correction of Erickson] hypnosis and Jacobson relaxation. Eur J Pain. 2002;6(1):1-16.

[424] H Jones, P Cooper, V Miller, N Brooks, and P J Whorwell. Treatment of noncardiac chest pain: a controlled trial of hypnotherapy. Gut. 2006; 55(10): 1403–1408.

[425] Tan G, Rintala DH, Jensen MP, Fukui T, Smith D, Williams W.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hypnosis compared with biofeedback for adults with chronic low back pain. Eur J Pain. 2015 Feb;19(2):271-80.  

[426] Edelson J, Fitzpatrick JL. A comparison of cognitive-behavioral and hypnotic treatments of chronic pain. J Clin Psychol. 1989 Mar;45(2):316-23.

[427] Melzack R, Perry C. Self-regulation of pain: the use of alpha-feedback and hypnotic training for the control of chronic pain. Exp Neurol. 1975 Mar;46(3):452-69.

[428] Picard P, Jusseaume C, Boutet M, Dualé C, Mulliez A, Aublet-Cuvellier B. Hypnosis for management of fibromyalgia. Int J Clin Exp Hypn. 2013;61(1):111-23.  

[429] ter Kuile MM, Spinhoven P, Linssen AC, Zitman FG, Van Dyck R, Rooijmans HG. Autogenic training and cognitive self-hypnosis for the treatment of recurrent headaches in three different subject groups. Pain. 1994 Sep;58(3):331-40.

[430] Winocur E, Gavish A, Emodi-Perlman A, Halachmi M, Eli I. Hypnorelaxation as treatment for myofascial pain disorder: a comparative study. 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 Oral Radiol Endod. 2002;93(4):429-34.

[431] Simon EP, Lewis DM. Medical hypnosis for 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 treatment efficacy and medical utilization outcome. 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 Oral Radiol Endod. 2000;90(1):54-63.

[432] Castel A, Cascón R, Padrol A, Sala J, Rull M. Multicomponent cognitive-behavioral group therapy with hypnosis for the treatment of fibromyalgia: long-term outcome. J Pain. 2012 Mar;13(3):255-65.  

[433] Rasouyar A, Khajevand A,   Aghaei A/ Effectiveness of cognitive-behavioral group therapy on reduction of stress symptoms,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Bull. Env. Pharmacol. Life Sci., Vol 3 [6]May 2014: 46-54

[434] Chiang KJ, Chen TH, Hsieh HT, Tsai JC, Ou KL, Chou KR. One-Year Follow-Up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Cognitive Behavioral Group Therapy for Patients' Depression: A Randomized, Single-Blinded, Controlled Study. ScientificWorldJournal. 2015;2015:373149.  

[435] Ardigo S, Herrmann FR, Moret V, Déramé L, Giannelli S, Gold G, Pautex S  Hypnosis can reduce pain in hospitalized older patient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BMC Geriatr. 2016 Jan 15;16(1):14.  

[436] Boyraz I, Yildiz A1, Koc B1, Sarman H. Comparison of high-intensity laser therapy and ultrasound treatment in the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opathy. Biomed Res Int. 2015;2015:304328. doi: 10.1155/2015/304328. Epub 2015 Mar 25.

 

[437] Bertalanffy A, Kober A, Bertalanffy P, Gustorff B, Gore O, Adel S, Hoerauf K.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reduces acute low back pain during emergency transport. Acad Emerg Med. 2005 Jul;12(7):607-11.

 

[438] Bialosky JE, George SZ, Horn ME, Price DD, Staud R, Robinson ME. Spinal manipulative therapy-specific changes in pain sensitivity in individuals with low back pain (NCT01168999). J Pain. 2014 Feb;15(2):136-48

 

[439] Buchmuller A, Navez M, Milletre-Bernardin M, Pouplin S, Presles E, Lantéri-Minet M, Tardy B, Laurent B, Camdessanché JP; Lombotens Trial Group. Value of TENS for relief of chronic low back pain with or without radicular pain. Eur J Pain. 2012 May;16(5):656-65

 

[440] Corrêa JB, Costa LO, Oliveira NT, Lima WP, Sluka KA, Liebano RE. Effects of the carrier frequency of interferential current on pain modulation and central hypersensitivity in people with chronic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 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Eur J Pain. 2016 May 6. doi: 10.1002/ejp.889. [Epub ahead of print]

 

[441] Costa LO, Maher CG, Latimer J, Hodges PW, Herbert RD, Refshauge KM, McAuley JH, Jennings MD. Motor control exercise for chronic low back pain: 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Phys Ther. 2009 Dec;89(12):1275-86. 

 

[442] Dailey DL, Rakel BA, Vance CG, Liebano RE, Amrit AS, Bush HM, Lee KS, Lee JE, Sluka KA.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reduces pain, fatigue and hyperalgesia while restoring central inhibition in primary fibromyalgia. Pain. 2013 Nov;154(11):2554-62. 

 

[443] Deyo RA, Walsh NE, Martin DC, Schoenfeld LS, Ramamurthy S. A controlled trial of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TENS) and exercise for chronic low back pain. N Engl J Med. 1990 Jun 7;322(23):1627-34.

 

[444] Djavid GE, Mehrdad R, Ghasemi M, Hasan-Zadeh H, Sotoodeh-Manesh A, Pouryaghoub G. In chronic low back pain, low level laser therapy combined with exercise is more beneficial than exercise alone in the long term: a randomised trial. Aust J Physiother. 2007;53(3):155-60.

 

[445] Dogan SK, Ay S, Evcik D. The effectiveness of low laser therapy in subacromial impingement syndrome: a randomized placebo controlled double-blind prospective study. Clinics (Sao Paulo). 2010;65(10):1019-22.

 

[446] Ekim A, Armagan O, Tascioglu F, Oner C, Colak M. Effect of low level laser therapy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patients with carpal tunnel syndrome. Swiss Med Wkly. 2007 Jun 16;137(23-24):347-52.

 

[447] Gossrau G, Wähner M, Kuschke M, Konrad B, Reichmann H, Wiedemann B, Sabatowski R. Microcurrent transcutaneous electric nerve stimulation in painful diabetic neuropathy: 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Pain Med. 2011 Jun;12(6):953-60. 

 

[448] de Jong LD, Dijkstra PU, Gerritsen J, Geurts AC, Postema K. Combined arm stretch positioning and 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 during rehabilitation does not improve range of motion, shoulder pain or function in patients after stroke: a randomised trial. J Physiother. 2013 Dec;59(4):245-54. 

 

[449] Kessler TM, Mordasini L, Weisstanner C, Jüni P, da Costa BR4, Wiest R3, Thalmann GN2. Sono-electro-magnetic therapy for treating 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 in men: 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double-blind trial. PLoS One. 2014 Dec 29;9(12):e113368. 

 

[450] Kim TH, In TS, Cho HY. Task-related training combined with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promotes upper limb function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stroke. Tohoku J Exp Med. 2013;231(2):93-100.

 

[451] Konstantinovic LM, Kanjuh ZM, Milovanovic AN, Cutovic MR, Djurovic AG, Savic VG, Dragin AS, Milovanovic ND. Acute low back pain with radiculopathy: 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Photomed Laser Surg. 2009:1-8

 

[452] Konstantinovic LM, Cutovic MR, Milovanovic AN, Jovic SJ, Dragin AS, Letic MDj, Miler VM. Low-level laser therapy for acute neck pain with radiculopathy: a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randomized study. Pain Med. 2010 Aug;11(8):1169-78. 

 

[453] Kudo P, Dainty K, Clarfield M, Coughlin L, Lavoie P, Lebrun C.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double-blind clinical trial evaluating the treatment of plantar fasciitis with an extracoporeal shockwave therapy (ESWT) device: a North American confirmatory study. J Orthop Res. 2006 Feb;24(2):115-23.

 

[454] Murina F, Bianco V, Radici G, Felice R, Di Martino M, Nicolini U.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to treat vestibulodynia: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BJOG. 2008 Aug;115(9):1165-70. 

 

[455] Olaussen M, Holmedal Ø2, Mdala I3, Brage S4, Lindbæk M. Corticosteroid or placebo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deep transverse friction massage, Mills manipulation, stretching and eccentric exercise for acute lateral epicondylitis: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BMC Musculoskelet Disord. 2015 May 20;16:122. 

 

[456] Oosterhof J, De Boo TM, Oostendorp RA, Wilder-Smith OH, Crul BJ. Outcome of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in chronic pain: short-term results of a double-blind, randomis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J Headache Pain. 2006 Sep;7(4):196-205. Epub 2006 Aug 11.

 

[457] Palmer S, Domaille M, Cramp F, Walsh N, Pollock J, Kirwan J, Johnson MI.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as an adjunct to education and exercise for knee osteoarthriti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Arthritis Care Res (Hoboken). 2014 Mar;66(3):387-94. 

 

[458] Park J, Seo D, Choi W, Lee S. The effects of exercise with TENS on spasticity, balance, and gait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strok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Med Sci Monit. 2014 Oct 10;20:1890-6. 

 

[459] Pitangui AC, Araújo RC1, Bezerra MJ1, Ribeiro CO1, Nakano AM2. Low and high-frequency TENS in post-episiotomy pain relief: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linical trial. Braz J Phys Ther. 2014 Jan-Feb;18(1):72-8.

 

[460] Preyde M. Effectiveness of massage therapy for subacute low-back pai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CMAJ. 2000;162(13):1815-20.

 

[461] Snyder-Mackler L, Barry AJ, Perkins AI, Soucek MD.Effects of helium-neon laser irradiation on skin resistance and pain in patients with trigger points in the neck or back. Phys Ther. 1989;69(5):336-41.

 

[462] Tascioglu F, Armagan O, Tabak Y, Corapci I, Oner C. Low power laser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knee osteoarthritis. Swiss Med Wkly. 2004;134(17-18):254-8.

 

[463] Vance CG, Rakel BA, Blodgett NP, DeSantana JM, Amendola A, Zimmerman MB, Walsh DM, Sluka KA. Effects of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on pain, pain sensitivity, and function in people with knee osteoarthriti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Phys Ther. 2012;92(7):898-910. 

 

[464] Barker KL, Elliott CJ, Sackley CM, Fairbank JC.Treatment of chronic back pain by sensory discrimination training. A Phase I RCT of a novel device (FairMed) vs. TENS. BMC Musculoskelet Disord. 2008 Jun 28;9:97.  

 

[465] Facci LM, Nowotny JP, Tormem F, Trevisani VF.Effects of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TENS) and interferential currents (IFC) in patients with nonspecific chronic low back pain: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Sao Paulo Med J. 2011;129(4):206-16.

 

[466] Ghoname EA, Craig WF, White PF, Ahmed HE, Hamza MA, Henderson BN, Gajraj NM, Huber PJ, Gatchel RJ. Per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for low back pain: a randomized crossover study. JAMA. 1999;281(9):818-23.

 

[467] Itoh K, Hirota S, Katsumi Y, Ochi H, Kitakoji H. A pilot study on using acupuncture and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TENS) to treat knee osteoarthritis (OA). Chin Med. 2008 Feb 29;3:2.  

 

[468] Löfgren M, Norrbrink C. Pain relief in women with fibromyalgia: a cross-over study of superficial warmth stimulation and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J Rehabil Med. 2009 Jun;41(7):557-62.  

 

[469] Marchand S, Charest J, Li J, Chenard JR, Lavignolle B, Laurencelle L. Is TENS purely a placebo effect? A controlled study on chronic low back pain. Pain. 1993 Jul;54(1):99-106.

 

[470] Cheing GL, Tsui AY, Lo SK, Hui-Chan CW. Optimal stimulation duration of tens in the management of osteoarthritic knee pain. J Rehabil Med. 2003 Mar;35(2):62-8.

 

[471] Cheing GL1, Hui-Chan CW, Chan KM. Does four weeks of TENS and/or isometric exercise produce cumulative reduction of osteoarthritic knee pain? Clin Rehabil. 2002 Nov;16(7):749-60.

[473] Cheing GLY, Hui-Chan CWY.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nonparallel antinociceptive effects on chronic clinical pain and acute experimental pain. Arch Phys Med Rehabil 1999$X0:305-12.

 

[474] Zizic TM, Hoffman KC, Holt PA et al. The treatment of 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 with pulsed electrical stimulation. J Rheumatol 1995; 22: 1757–61.

[475] Frass M, Strassl RP, Friehs H, Müllner M, Kundi M, Kaye AD. Use and acceptance of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among the general population and medical personnel: a systematic review. Ochsner J. 2012 Spring;12(1):45-56.

[479] Borusiak P, Biedermann H, Bosserhoff S, Opp J. Lack of efficacy of manual therap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suspected cervicogenic headache: results of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and blinded trial. Headache. 2010 Feb;50(2):224-30.  

 

[480] Cambron JA, Schneider M, Dexheimer JM, Iannelli G, Chang M, Terhorst L, Cramer GD. A pilot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flexion-distraction dosage for chiropractic treatment of lumbar spinal stenosis. J Manipulative Physiol Ther. 2014 Jul-Aug;37(6):396-406.  

 

[481] Crothers AL, French SD, Hebert JJ, Walker BF. Spinal manipulative therapy, Graston technique® and placebo for non-specific thoracic spine pain: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Chiropr Man Therap. 2016; 24: 16.

 

[482] Hawk C, Long CR, Reiter R, Davis CS, Cambron JA, Evans R. Issues in planning a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of manual methods: results of a pilot study. J Altern Complement Med. 2002 Feb;8(1):21-32.

 

[483] Hawk C, Long CR, Rowell RM, Gudavalli MR, Jedlicka J. A randomized trial investigating a chiropractic manual placebo: a novel design using standardized forces in the delivery of active and control treatments. J Altern Complement Med. 2005 Feb;11(1):109-17.

 

[484] Hoiriis KT, Pfleger B, McDuffie FC, Cotsonis G, Elsangak O, Hinson R, Verzosa GT.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comparing chiropractic adjustments to muscle relaxants for subacute low back pain. J Manipulative Physiol Ther. 2004;27(6):388-98.

 

[485] Hondras MA, Long CR, Brennan PC. Spinal manipulative therapy versus a low force mimic maneuver for women with primary dysmenorrhea: a randomized, observer-blinded, clinical trial. Pain. 1999 May;81(1-2):105-14.

 

[486] Licciardone JC, Stoll ST, Fulda KG, Russo DP, Siu J, Winn W, Swift J Jr. Osteopathic manipulative treatment for chronic low back pai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Spine (Phila Pa 1976). 2003 Jul 1;28(13):1355-62.

 

[487] Pellow JE, Brantingham JW. The efficacy of adjusting the ankle in the treatment of subacute and chronic grade I and grade II ankle inversion sprains. J Manipulative Physiol Ther. 2001 Jan;24(1):17-24.

 

[488] Olafsdottir E, Forshei S, Fluge G, Markestad T.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of infantile colic treated with chiropractic spinal manipulation. Arch Dis Child. 2001 Feb;84(2):138-41.

 

[489] Oliveira-Campelo NM, de Melo CA, Alburquerque-Sendín F, Machado JP. Short- and medium-term effects of manual therapy on cervical active range of motion and pressure pain sensitivity in latent myofascial pain of the upper trapezius muscl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 Manipulative Physiol Ther. 2013 Jun;36(5):300-9.  

 

[490] Pollard HP, Ward G. A study of two stretching techniques for improving hip flexion range of motion. J Manipulative Physiol Ther. 1997 Sep;20(7):443-7.

 

[491] Ruiz-Sáez M, Fernández-de-las-Peñas C, Blanco CR, Martínez-Segura R, García-León R. Changes in pressure pain sensitivity in latent 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 in the upper trapezius muscle after a cervical spine manipulation in pain-free subjects. J Manipulative Physiol Ther. 2007;30(8):578-83.

 

[492] Schiller L. Effectiveness of spinal manipulative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mechanical thoracic spine pain: a pilot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 Manipulative Physiol Ther. 2001;24(6):394-401.

 

[493] Vernon H, Jansz G, Goldsmith CH, McDermaid C. 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f chiropractic and medical prophylactic treatment of adults with tension-type headache: results from a stopped trial. J Manipulative Physiol Ther. 2009 Jun;32(5):344-51. 

 

[494] Vernon HT, Triano JJ, Ross JK, Tran SK, Soave DM, Dinulos MD. Validation of a novel sham cervical manipulation procedure. Spine J. 2012 Nov;12(11):1021-8. 

 

[495] Yates RG, Lamping DL, Abram NL, Wright C.Effects of chiropractic treatment on blood pressure and anxiety: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 Manipulative Physiol Ther. 1988 Dec;11(6):484-8.

 

[496] Walsh MJ, Polus BI. 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n the efficacy of chiropractic therapy on premenstrual syndrome. J Manipulative Physiol Ther. 1999 Nov-Dec;22(9):582-5.

 

[497] Cherkin DC, Sherman KJ, Avins AL, Erro JH, Ichikawa L, Barlow WE, Delaney K, Hawkes R, Hamilton L, Pressman A, Khalsa PS, Deyo RA. A randomized trial comparing acupuncture, simulated acupuncture, and usual care for chronic low back pain. Arch Intern Med. 2009;169:858–66

 

[498] Pollo A, Amanzio M, Arslanian A, et al. Response expectancies in placebo analgesia and their clinical relevance. Pain. 2001;93:77–84.

 

[499] Price DD. Assessing placebo effects without placebo groups: an untapped possibility? Pain. 2001;90:201–203.

[501] Clair A, Emir B.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pregabalin for treating subjects with fibromyalgia and moderate or severe baseline widespread pain. Curr Med Res Opin. 2015 Dec 22:1-30.

[502] Flaten MA.  Information about drug effects modify arousal.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placebo response. Nor J Psychiatry 1998;52:147–15 

[503] Fournier JC, DeRubeis RJ, Hollon SD, Dimidjian S, Amsterdam JD, Shelton RC et al (2010). Antidepressant drug effects and depression severity: a patient-level meta-analysis. JAMA 303: 47–53.

 

[504] Jena S, Witt CM, Brinkhaus B, Wegscheider K, Willich SN. Acupuncture in patients with headache. Cephalalgia. 2008 Sep;28(9):969-79.  

[505] Hrobjartsson A, Gotzsche PC (2010) Placebo interventions for all clinical conditions.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CD003974.

[506] Hrobjartsson A.  What are the main methodological problems in the estimation of placebo effects? J Clin Epidemiol 2002;55: 430–435.

[507] Hrobjartsson A, Kaptchuk TJ, Miller FG (2011) Placebo effect studies are susceptible to response bias and to other types of biases. Journal of clinical epidemiology 64: 1223–1229 

[508] Amanda Gardner. http://www.cnn.com/2012/09/11/health/health-acupuncture/.  Cited on March 11, 2006.

[509] Freitag F, Diamond M, Diamond S, Janssen I, Rodgers A, Skobieranda F. Efficacy and tolerability of coadministration of rizatriptan and acetaminophen vs rizatriptan or acetaminophen alone for acute migraine treatment. Headache. 2008 Jun;48(6):921-30.

[510] Lu WMatulonis UADoherty-Gilman ALee HDean-Clower ERosulek AGibson CGoodman ADavis RBBuring JEWayne PMRosenthal DSPenson RT. Acupuncture for chemotherapy-induced neutropenia in patients with gynecologic malignancies: a pilotrandomized, sham-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J Altern Complement Med. 2009 Jul;15(7):745-53.

[511] 廖少钦, 江征1卓丽萍1黄赛娥. 穴位不同针刺方式促进缺血性脑卒中手功能恢复的研究术.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5;30(5):467-471

[512] 史宁,  刘诗,  谢小平,  侯晓华.  经皮电神经刺激针灸穴位对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的疗效. 中华医学杂志 20098914 947-950

 

[513] 姚红, 陈健雄, 张子谦, 潘娱, 郑婕, 童娟. 针刺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食欲的影响. 针刺研究, 2012;37(6):497-501  

 

[514] 张维, 李颂伊. 针刺安神和胃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北京中医药2011 6 月第30 卷第6 : 446-447

 

[515] 杨然, 刘云霞.  薄氏腹针疗法分期治疗肩周炎48 例临床观察.  中国针灸 20123201 26-30

 

[516] 王聪, 白艳甫,  符文彬,  何怡瀚.  针刺奇经四穴治疗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12 3390-3391,3392

 

[517] 郭湘丽. 针灸治疗慢性膝部疼痛30 例疗效观察. 河南中医 2014, 34(11): 2139-2140

 

[518] 金英利 , 郭长青, 张维. 安神定志针法治疗面肌痉挛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上海针灸杂志20136月第32卷第6: 467-469

 

[519] 周佐涛, 林晓山. 腹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例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04 232):13-14

 

[520] 张文彩, 谢辉. “从气论治针刺法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疗效观察. Shanghai J Acu-mox, 2015; 34(9): 850-1   

 

[521] 王明甫, 朱清松. 针刺夹脊穴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临床效果分析.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03 27-28,30

[522] Tsukayama H, Yamashita H, Amagai H, Tanno Y.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compar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electroacupuncture and TENS for low back pain: a preliminary study for a pragmatic trial. Acupunct Med. 2002 Dec;20(4):175-80.

[523] 陈培康. 电针加拔罐与 TENS 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福建医药杂志,199618(4): 59-60

[524] 王泽显. 经穴电针治疗老年根性坐骨神经痛临床观察. 中国针灸20092902126-128

[525] 王庆章. 肩痛穴平衡针法治疗急性期肩周炎50. Journal of Sichua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4;32(12): 148-150   

[526] 丁成标,丁成波.平衡针灸配合局部封闭治疗肩周炎120. 四川中医,2005; 23(9): 107

 

[527] 王文远. 国家973平衡针灸学科最新理论研究.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七次民间医药学术交流会. 2014-12-01  

 

[528] 黄文学.针刺董氏奇穴为主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观察.Shanghai J Acu-mox, 2010;29(9): 582-583  

 

[529] 张仪美,杜广中,滕红丽,邓娟娟. 落枕单穴针刺举隅. 中医研究. 2015;28(4): 49-50

 

[530] 陈日新,康明非. 腧穴热敏化的临床应用. 中图针灸2007 3 月第27卷第3期:199-202.

 

[531] 吕建平. 《针灸学》1994.

 

[532] 朱文莲.不同穴位和刺激方法抗休克作用的特异性影响观察. 2003年全国腧穴应用与研究学术会议    2003.  P14.  

 

[534] 高昆. 循经感传现象与临床疗效. Joumal of Yunnan College of TradJtioe,al Chine*e Medicine. 2011, 24(4): 37-50

 

[535] Zhou W, Benharash P. Significance of "Deqi" response in acupuncture treatment: myth or reality. J Acupunct Meridian Stud. 2014 Aug;7(4):186-9. 

[536] 胡国强, 石学敏. “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手法量学的基础研究.  中国针灸 19822):33-35

 

[537] 袁霞, 黄晓涛, 蒋素玲.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 85 .  江西中医药2004 1 月第1 期总35(253):59

 

[538] 丁淑强, 卞金玲, 李金波, 贺军.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瓦仑泊氏综合征32 .  中国针灸2004 6月第246):441-442

 

[539] 申奥,李劲松,罗迪.  醒脑开窍针刺法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中国中医急症. 200514(05) 398-399

 

[540] 王明佳, 翟秀玲.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52.  中国民间疗法.  20064月第144):17

 

[541] 熊杰, 张(丰韦) ,李亚东, 郭捷,石学敏.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武警医学 (Medical Journal of the Chinese People' s Armed Police Forces.  2006176):416-417

 

[542] 曾学清, 滕东时, 杨涛, 何小花. 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现代促通技术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J]. 针灸临床杂志. 200622(09)20-21

 

[543] 张培东. 石氏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嗜睡78[J]. 中医外治杂志. 2006;15(4)60-61

 

[544] 刘兰兰, 文国强, 欧阳锋, 邓益东. 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功能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71310):963-964

 

[545] 罗红昱, 王建仁.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卒中82[J]. 中国医药导报. 20085(08):71-72

 

[546] 邓红旗. “醒脑开窍针刺法与传统针刺疗法比较研究[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71(7)23-24

 

[547] 刘淹清, 朱现民. 醒脑开窍法治疗癔病72[J]. 中医研究. 200821(05)48-49

 

[548] 郭晓艳, 石学敏. 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后手挛萎32例疗效观察[J]. 四川中医. 2013(11) 126-127

 

[549] 蒙树煜, 程守强, 张辉, 任灵红, 张娟, 张新君, 薛塞峰.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06 9月第 13卷第 5期  Chin J TCM WM Cri t Care, Sept em ber 2006, Vol. 13, No. 5: 306-308

 

[550] 倪丽伟, 申鹏飞, 张智龙, 郭家奎, 熊杰, 石学敏. “醒脑开窍与非经非穴针刺对脑梗塞急性期神经功能影响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115月第26卷第5 CJTCMP , May 2011, Vol . 26, No. 5: 894-897

 

[551] 石学敏.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9005 例临床研究. Guiding Journal of TCM. 2005; 11(1):3-5

 

[552] 申鹏飞, 孔莉, 石学敏.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症临床研究. 中国针灸 2005 1 月第 25 卷第 1 : 11-13

 

[553] 赵红.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100例分层随机对照. 中国临床康复l 2003; 7(31): 4286

 

[554] 王锋.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不安腿综合征30.HENAN T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5;35(7):1670-1671

 

[555] 王晓燕, 吴淑君. 醒脑开窍针法用于颅脑损伤后持续植物状态的临床研究.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 年,第21 卷,第6 .547-548

 

[556] 朱仡.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小儿遗尿40. 浙江中医杂志. 2013; 48(11): 827

 

[557] 刘静.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症临床疗效观察.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3 , 30 (1 ):54-56

 

[558] 朱崇田, 石娜.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持续植物状态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08.279):15-17

 

[559]陈尚杰,陈!文,帅记焱,黄鼎坚. 不同进针法所致感传的临床研究. 中国针灸. 2004244):255-256

 

[560] 黄鼎坚, 刘彪, 陈尚杰, 周开斌, 陈文, 窦雏华, 林周杰, 刘运珠,罗本华.脑梗死针灸治疗方案的优选及对IR的影响. 中国针灸20052月第25卷第2: 79-81.

 

[561] 曹方,周丹, 曹迪, 张伟东, 智沐君,王富春.飞经走气针法对循经感传现象的影响. Journal of Changehu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4;302):308-310

[562] 刘万成,姜锐. 激发���经感传治疗感音性耳聋的初步观察.  黑龙江医药. 1981-05-31

[563] 何平,汪军,李永光,张缙. 循经感传可激性的研究. 针灸学报.  1991; 224-26

[564]、陈跃来,郑魁山. 接气通经针法运用举例.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1350624-25 

 

[565] 张天生,聂培瑞,关芳,文洪. 文洪教授住痛移疼针法浅议. 中国民间疗法. 20142211):8-9

 

[566] 罗盼生. 针刺体穴双手行针治疗顽固性呢逆. 交通医学,1998121):112.

 

[567] 贺春山.针刺合谷穴气至病所治疗面瘫416例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2004;23(3):169-170   

 

[568] 刘玉萍,尹改珍,张泳南.浅谈气至病所与针刺疗效[J].新疆中医药,2005;23(3):30-31 

 

[569] 程海英.循经感传气至病所治疗肩周炎、面部疾患临床疗效及客观显示的分析[J].北京中医,1997;2:42-59   

 

[570] 孙阁. 循经感传治疗突发性耳鸣耳聋50.  上海针灸杂志, 2006;15(3):31   

 

[571] 李永光,张文娟,赵泉,林何平,李淑芳. 循经感传治疗的应用研究——气至病所治疗563例疗效分析. 五运六气、经络研究与中医药技术论文集粹. 58-59

 

[572] 林文注,王佩.实验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74.

 

[573] 谢芳深,付勇,龚红斌,梁晓婷,吴娟妹,芦薇. 从传统循经感传、热敏感传谈经络的动态特性. 中医药学报(Acta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marcology 2014;42(5):1-3  

[574] 杨广印,徐维,张冬梅,陈麟,孙昱,陈捷. 青少年循经感传现象影响因素的探讨. Journal of f ujian College of TCM. 2OO3;135)41-42

 

[575] 尢小龙,尢君怡. 不同健康状态对循经感传程度的影响. 浙江中医杂志20023702 64-65

 

[576] 循经感传现象蠲碴协作组循经感传现象在人群巾的分布及其基本特征的调查[Z] 中国针灸针麻学术讨论会北京,1979.

 

[577] 王本显,王雪苔.国外刘经络问题的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杜,19841—9.

 

[578] 李伯宁.对203名莫桑比克人循经感传现象的嗣查 [J].中国针受,19822(1)10.

 

[579] 张如心. 几内业人循经感传现象的测定[Z]第二届全日引灸针麻学术讨论会北京,1984.

 

[580] 贺成功,黄学勇,龙红慧,蔡圣朝,徐天馥,费爱华,杨坤.  温针灸疗法及应用. .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七次民间医药学术交流会暨安徽省民间医药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41-43

 

[581] 陈丹丹, 黄潇, 刘运珠. 滞针术手法补泻探析. Chines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2015;35(1):50-51

 

[582] 王永州. 腹针对得气的启示和思考. 中国针灸. 2011;312):183-185

 

[583] 詹冬梅, 李万浪, 符仲华, 陶文剑. 浅谈平刺皮下透针法.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15 730): 20-21

 

[584] 万明雨,黄银兰,梁希森,何卫国,梁繁荣,贾红云,哈静,王磊,曹丽翠. 本经取穴治疗肝阳上亢型无先兆偏头痛的疗效评价研究.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2014;244):987-988.

 

[585] 严堤. 经络上针刺位置的横向偏离与循经感传的关系研究. 上海中医药大学. 硕士论文.

 

[586] 王天生,汤志刚,张瑞,李晖霞,陈育慧,何秀芬,吕兰萍,王永强,周文娟,宋小华. 敦煌《灸经图》背部腧穴取二寸三分与横向经脉. 2010国际针法灸法技术演示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587] 谢丁一,陈日新. 悬灸得气的特征与临床应用. Chines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2015;3511):1137-1139

[588] 李莉莉. 迎随补泻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手痉挛的疗效观察中医临床研究2014;6(23)24-25

[589] 张金喜,林翠茹. 针刺补泻手法与针刺补泻效应的关系. Liaon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04;31(11):952-953

 

[590] 崔明慧,孙燕丽,江山,徐放明,陈爽白. 浅谈针刺补泻操作的关键. 天津中医药. 20104月第272):121-122

 

[591] 郑魁山. 针灸补泻手法.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06—108

 

[592] 郑魁山,郑俊江,郑俊朋. 等.对热补(烧山火)凉泻(透天凉)针法实验研究总结[J】甘肃中医,1996;9(8)4-7

 

[593] 高希言. 论针刺补泻的相对特异性[ J ] . 中国针灸, 2002;22(9): 607.

 

[594] 孙六合, 孟庆莲. 多种热补手法对阳虚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河南中医药学刊, 1994;9(5): 57.

 

[595] 孙六合, 姚俊卿. 多种热补手法对健康人穴温影响的对比观察. 河南中医药学刊, 1995, 9( 2) : 40.

[596] 粟万成. 循经感传针刺补泻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9 52-53

[597] 刘英恋. 针刺补泻并施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108. Medical Research and Education 2013;30(6):43-45

[598] 何兴伟,黄建华,曾利元. 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Chinese AcupunctureMoxibustionApr2007;27(4)264-266

[599] 谢衡辉,文娜.针刺补泻手法用于夹脊穴、阿是穴为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 Beij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anuary2013;32(1)23-25

[600] 张全明. 针刺补泻手法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 硕士论文.

[601] 苟明琴,陈纯涛,黄蜀,郑勇. 腕踝针对带状疱疹镇痛机理探析. 中医临床研究. 2015;2: 22-23

 

[602] 林凌峰, 梁燕萍. 腕躁针治疗枕神经痛35 [ J. 中国针灸, 2005;25(9):653 

[603] 沈素娥. 腕跺针加药物对癌症患者止痛效果临床观察[ J. 中国针灸, 2000;20(3):143-

[604] 冯春燕. 腕躁针治疗肩背肌筋膜炎[ J .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16(9):540 

[605] 田韵.腕躁针治疗肩周炎50例临床观察[ J 〕江苏中医药, 2007;39(6):47-48  

[606] 郑修明. 浮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2例疗效观察. 中国实用医药2016;2260-261

[607] 贺艳刚皮书高. 浮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30. 中医外治杂志. 中医外治杂志  2015246):37-38                                         

 

[608] 吴扬扬, 廖静平. 浮针刺法治疗膝关节疼痛[ J.中国针灸, 2005;25(4):261-262  

[609] 胡杨.浮针法治疗软组织损伤疗效观察[ J ]. 河北中医. 2001; 23(1):40-41  

[610] 袁佳. 浮针疗法治疗带状疤疹性神经痛[ J .中国康复, 2005;20(1):49   

[611] 周文学, 曾勇, 冯道光.浮针治疗痛症641 例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 7(4):72  

[612] 陶琪彬. 浮针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 J . 上海针灸杂志, 2004;23(12):12 

[613] 王京京吴中朝. 对国外偏头痛临床研究中针刺与伪针刺疗效无差异结论的思考. 中国针灸200929(4)315-319  

[614] Kabalak AA, Akcay M, Akcay F, Gogus N.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 versus ondansetron in the prevention of postoperative vomiting following pediatric tonsillectomy. J Altern Complement Med. 2005;11:407–13

 

[615] Ecevit A, Ince D. A., Tarcan A., Cabioglu M. T., Kurt A. Acupuncture in preterm babies during minor painful procedures.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1;31(4):308–310. 

 

[616] 李丹,王中鹏,周培娟.两种针刺时程对脑白质疏松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影响.中医药学报 201503 69-72

 

[617] 程红亮,周婷,张闻东,王涛,孙培养. 针刺督脉组穴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5-09-25

 

[618] 王樟连. 不同针刺手法及留针时间对心气虚搏血量的影响.上海针灸杂志. 1983;12(31)10-11

 

[619] 杨阿根. 石学敏针刺补泻手法量学切入点浅析.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1年第45卷第11期:32-34.

 

[620] 王谅,欧阳志, 李正元, 谢媛, 刘伍立. “经络一穴区带疗法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临床研究.中国针灸杂志 200323(7):391-393

 

[621] 林娜,颜国富,李淑君. 不同行针时间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SIAS评分、BI指数的影响.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  2012;10(8): 942-943 

 

[622]Liu CM, Ma YX, Guo ZP,  Gong CR. Real-time Analgesic Effect of Acupuncture at Shiqizhui (EX-B8) for Primary Dysmenorrhea with Different Needle-retainingTime. 上海针灸杂志2014 10 月第33 卷第10 期, 901-902

 

[623] 何扬子,徐宗,陈卓铭,等.留针时间对缺血性中风针刺疗效的影响D].暨南大学学报(医学版)199920(6)56-59

 

[624] 何扬子, 韩冰, 胡静, 原理, 陈卓铭, 李静铭, 彭菊秀, 王丽娜. 不同留针时间对针利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的影响New Jo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05;37(1):58

 

[625] 房丽,于致顺.头穴久留针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199615(5)7—8

 

[626] 何伟, 马洪癸. 不同针刺时间治疗颈性眩晕疗效对比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2013 6 月第32 卷第6 期:493494

 

[627] 黄虹.久留针强针感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199918(6)1011

 

[628] 蔡朗.毫针长时留置法治疗顽固性面痛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199616(4). 17—18

 

[629] 柳春梅,马玉侠,郭之平,公春荣. 针刺十七椎治疗原发性痛经不同留针时间即刻止痛效果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2014: 10(33): 901-902

 

[630] 许云祥,陈贵珍.不同留针时间对踝关节软组织损伤的疗效观察].中国针灸,200121(10)607—608

 

[631] 侯学思;王影;白鹏;何云龙;王天识;罗溪;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效关系的临床对比研究. 针灸临床杂志2015 年第31 卷第9 :1-4

 

[632] 包飞,梁中,王凤琴. 针刺不同留针时间治疗顽固性呱逆临床观察. 中国针灸年月第 2卷第期. 21-22

 

[633] 董永书,行书丽. 头穴久留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56例临床观察.

 

[634] 俞剑虹.针刺留针时间与疗效关系的观察.中国针灸,200424(8)551—552.

 

[635] 张栋,高惠合,魏正岫,等.针刺留针时间长短与针刺升温关系的热像图观察.针刺研究,1991(1)73—75

 

[636] 林文坚. 长时间留针法治疗三叉神经痛62 例疗效观察. 针灸临床杂志 20021812 36-37

 

[637] 孙树枝,崔占义.不同留针时间电针治疗对三叉神经痛疗效的影响.  Chinese Acupuncture & Moxibustion. 2011;31(3):213215

 

[638] 魏晓日. 多穴不留针对发热患者即时退热效果观察. Shanghai J Acu-mox. 1999, 18 (6): 20

[639] Yuan J. et al. Different frequencies of acupuncture treatment for chronic low back pain: an assessor-blinded pilot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Complement Ther Med. 2009 Jun;17(3):131-40

[640] Meng Zh. Et al. Sham-controlled, randomized, feasibility trial of acupuncture for prevention of radiation-induced xerostomia among patients with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Eur J Cancer. 2012 Jul; 48(11): 10.

[641] Vicent A, et al. Acupuncture for hot flashes: a randomized, sham-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Menopause. 2007 Jan-Feb;14(1):45-52.

[642] Huang MI.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pilot study of acupuncture for postmenopausal hot flashes: effect on nocturnal hot flashes and sleep quality. Fertil Steril. 2006 Sep;86(3):700-10.

[643] Ceccherelli F., et al.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number of sessions and therapeutical effect in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low back pain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blind study] 

[644] 齐宇, 何春慧, 徐萍, 王晓丽. 针灸治疗中风时间间隔与疗效关系的临床研究.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42102期封3

 

[645] 徐振华,许能贵,符文彬. 不同刺激量针刺对脑缺血后功能恢复影响的临床研究. 江苏中医药. 2006278):38-39.

 

[646] 卞金玲张春红.石学敏院士针刺手法量学的概念及核心.中国针灸,200323(5)287—289

 

[647] 邢艳丽; 于惠敏; 姚风祯; 于致顺. 头穴针刺不同次数对中风偏瘫病人皮肤痛阈的影响. 针灸临床杂志. 1993. 96):21-22

 

[648] 焦杨, 周俏.头针不同留针时间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对比观察.中国针灸学会针灸康复学首届学术会议暨福建省针灸学会康复医学第三次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8-04-12

 

[649] 张秉芬. 针刺术四步之我见.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09 615-616

 

[650] 徐振华, 许能贵, 符文彬. 不同刺激量针刺对脑缺血后功能恢复影响的临床研究.江苏中医药 20062708 38-40

 

[651] 包向阳, 于致顺, 葛凤新, 宋乃德, 张立秋. 针灸学报.1992:4:16-17

 

[652] 邢艳丽, 于惠敏, 姚风祯, 于致顺. 头穴针刺不同次数对中风偏瘫病人皮肤痛阈的影响. 针灸临床杂志.1993;9(6): 21-22

 

[653] 焦杨, 周俏. 头针不同留针时间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对比观察. 中国针灸学会针灸康复学首届学术会议暨福建省针灸学会康复医学第三次学术会议    2008

 

[654] 林娜, 颜国富, 李淑君. 两种针刺间隔时间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比较. 光明中医. 2013;28(10):2019-2111

 

[655] 于川, 申斌. 不同针刺间隔时间对中风后疲劳的影响.  Hebei J TCM.  2015;(4):579-560

 

[656] 胡军.何金森.李鼎,等.不同针刺间隔时间治疗甲亢临床疗效比较.中国针灸,1995;15(6)1-2

 

[657] 蔡红.不同治疗频次对原发性骨质疏松骨密度的影响.中国针灸,2003;23(1)15

 

[658] 伍洲梁, 张继福, 朱晓平, 符文彬. 不同时间间隔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研究. 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659] 杨国辉. 不同间隔时间针刺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29例临床观察.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3;34(12): 60-61

 

[660] 程立红. 缑燕华. 谢建平. 魏华娥. 针灸间隔时间与面神经麻痹疗效相关性研究. JOURNAL OF JIANGXI UNIVERSITY OF TCM 2009; 21(4):24-26

[661] 马玉侠,李昭凤,李春静,高树中. 针刺单穴、多穴对重度原发性痛经患者镇痛效应的临床研究.针灸临床杂志:2013;29(1)1-4

 

[662] Du DQGao SZMa YX,经前针刺十七椎穴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 World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2012;7(12):1073-107 

[663] 蔡培云. 不同介入时机针剌组穴对原发性痛经患者中医证候评分的影响. 2012 (学位论文).

 

[664] 范运元, 周东侠, 张天东, 颜云, 齐静. 不同时间窗针刺与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中原医刊 2005;32(6): 5-6

 

[665] 李艾君,黄宗卫. 针刺时机对中风康复的影响. 四川医学2001224):390-391

 

[666] 刘未艾,吴清明,李向荣,李丹丹,付磊,易宣超,张鹏,张志萍.不同时期介入针刺和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 Chinese lourrlal of Information oil TCM.201017(9)60-61

 

[667] 王会改,蔡汉潮. 急性脑梗塞超早期介入针刺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针灸临床杂志 2015;31(3): 31-32

 

[668] 刘勇,王鸿波,谢洁宜. 不同针刺介入时机与脑梗死后真性延髓麻痹疗效相关性的临床研究.针灸临床杂志 2015;31(2): 15-17  

 

[669] 张兰杰, 张文凤, 杨炎. 周围性面瘫分期电针治疗结果对比分析. 吉林中医药,1998;542

 

[670] 许萍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研究. 亚太传统医药 2015;11(18):71-72

 

[671] 钱珊, 段海宇, 颜梅. 针灸介入时间选取对周围性面瘫疗效的影响.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5616 21-22 

 

[672] 陈雩琴.周围性面瘫针灸治疗时机之我见.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226(6)57

 

[673] 秦江, 赵亚杰, 石秀秀, 胡鸢, 唐家广, 任东风, 曹峥, 唐金树. 不同时期针刺介入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排尿功能重建的影响. Chines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2015;35(2):132-133

 

[674] 胡慧, 谢占国, 覃蔚岚, 梁翠梅. 不同介入时期电针对宫颈癌术后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针刺研究. 2013;38(1):64-67

 

[675] 杜元灏,李晶,孙冬纬,刘维红,李桂平,林雪,任辉,王涵,邹蓓蕾,焦素林,黄卫. 中国现代针灸病谱的研究. 中国针灸. 200727(5)373-37 

[676] http://www.wfas.org.cn/who/files/200804/1269.html

[677] 黄亚博,冯广清,陈宁,费忠东,李家宝,何蕴德. 江苏省针灸优势病种调查报告. 上海针灸杂志. 2013;32(9):778-78 

[679] Forbes A., Jackson S., Walter C., Quraishi S., Jacyna M., Pitcher M. Acupuncture for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a blind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05;11(26):4040–4044.

[680] Deng G. et al.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Acupuncture for the Treatment of Hot Flashes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September 10, 2015, 33 (26)

[681] 郭原. 中医在加拿大. Guid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  2015,第21卷第22期:1-8

 

[682] Zhao H.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herapeutic effect of cupping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stimulation at trigger points for lumbar myofascial pain syndrome]. Zhen Ci Yan Jiu. 2014 Aug;39(4):324-8

[683] 付莹颖, 曹索奇, 庄进学, 胡浪, 陈登奎, 辜凤君. 电针结合常规西医治疗对颅脑外伤患者促醒作用的观察. 中国针灸  2009; 29(2): 107-110 

 

[684] 何旭光, 李兴.  醒脑开窍针法对颅脑损伤后昏迷的疗效观察. 中外健康文摘. 2012; 47: 71-72 

 

[685] 何竟, 吴滨, 张永玲.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颅脑外伤后昏迷15例疗效观察. 中医杂志. 2004; 45(7): 504-505

 

[686] 卢天达. 针灸治疗颅脑外伤昏迷37例临床观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 10: 99 

 

[687] 刘剑平, 杨志林, 王敏善, 石荣, 朱保平, 针刺对昏迷患者促醒效果的观察. 中国针灸. 2010; 30(3): 206-208 

 

[688] 刘四新, 刘红玲. 手厥阴经电刺激治疗重症脑外伤昏迷患者临床观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 12(2): 75-76

 

[689] 刘水生, 唐尤佳, 郭秋霞 , 罗林, 刘晓峰. 醒脑开窍针法在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促苏醒治疗中的应用. 实用临床医学.   2006; 7(10): 93-95

 

[690] 刘 伟, 李经纶, 王本瀚.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外伤昏迷126 . 中外医疗.  2014; (8): 117-118

 

[691] 吕加希. 电针结合西医对重症脑外伤昏迷患者的促醒作用临床效果评价. 中医药导报.   2013; 19(12): 79-81 

 

[692] 吴学群. 电针催醒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昏迷30. 中国针灸. 2005;25(3): 200-200

 

[693] 唐勇, 付鹏, 李健, 薛耐冬. 药物、针灸及神经电刺激综合治疗去皮质综合征 52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2; 24(12): 755-756

 

[694] 孙学东, 刘书深, 李壮志.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DAI昏迷患者促苏醒疗效分析.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09; 31(4): 341-342 

 

[695] 宋玉娟, 张力, 周育瑾.  电针辅助治疗对重型脑外伤昏迷病人促醒的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07; 26(5): 11-12

 

[696] 封苏平, 黎萍, 黄强, 戴伟民, 徐慧敏, 姜国英, 程慧霞. 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对重型脑外伤患者促醒作用的临床观察.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8; 30(5): 327-328

 

[697] 张小莉, 宋广业. 针刺透穴法催醒重型颅脑损伤昏迷26例观察. 中国针灸. 1994; 303

 

[698] 张毅敏, 陈爱连, 唐纯志, 张玉卿, 尹海斌, 陈声鑫. 电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作用的临床观察. Acupuncture Research. 2013; 38(2): 158-160 

 

[699] 张磊. 早期针灸和联合醒脑静注射液干预对大面积脑梗塞昏迷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中医临床研究. 2015;7(19): 37-38 

 

[700] 张玉朝.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外伤昏迷 126 例临床效果探讨. 中外医疗.  2014; 08: 117-118

 

[701] 彭璠, 陈泽奇, 罗杰坤. 持续电针为主促醒重型颅脑外伤昏迷患者疗效观察. 中国针灸.  2010; 30(6): 465-468 

 

[702] 徐彬彬, 王中. 正中神经电刺激对颅脑损伤后昏迷病人促苏醒作用的临床研究. 中国校医.  2006; 20(1): 14-17 

 

[703] 曹奔放, 张成, 梁文海, 陈丽. 早期针刺联合运动疗法对神经外科昏迷患者催醒作用的观察. 中国针灸.   2011; 31(2): 121-123 

 

[704] 李壮志, 孙学东, 张学军, 曹任江, 戚本广, 刘书深. 中西医结合对重症脑外伤昏迷病人促苏醒疗效观察. 中国针灸.  2003; 23(7): 380-382 

 

[705] 李春雨. 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对重型脑外伤患者促醒作用的研究.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014; 23( 19): 2109-2110

 

[706] 梅麟凤, 方向东, 朱伟芳, 唐春林. 头针耳针结合醒脑开窍法对脑出血昏迷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现代医药卫生.  2008; 24(24): 3663-3664 

 

[707] 汤冬旋, 何启, 黄小惠. 针刺治疗对昏迷病人的促醒效果观察.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04; 3(4): 296-297 

 

[708] 涂小华, 何增义, 符晓, 陈有林, 康绍军. 针刺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脑觉醒功能障碍. Chinese Acupuncture &Moxibustion , Dec. 2010;  30 (126):9,19 

 

[709] 毕建海. 针灸辅助治疗对脑损伤后昏迷患者的促醒作用. 中国临床康复. 2004; 8(34): 7725 

 

[710] 王小寅, 陈文君. 促醒针法治疗昏迷患者临床观察. 按摩与康复医学. Chinese Manipulation &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2014;5(5): 50-52

 

[711] 王承明, 王纪新. 电针配合电刺激治疗脑出血昏迷患��20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5; 12 (11 ): 71

 

[712] 相永梅, 郝长宏, 王健, 侯志鹏. 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颅脑外伤性昏迷40例. 中国针灸.  2012;32(5): 475-476 

 

[713] 缑丽霞 . 高压养与右正中神经电刺激综合治疗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临床观察. 卫生职业教育.  2012;30(2): 142-144 

 

[714] 葛容君. 针灸治疗颅脑外伤后昏迷患者促醒23例临床观察.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4; 35(11): 45-46 

 

[715] 陈亮, 朱莹莹, 周嘉敏, 李超.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外伤术后昏迷 39 .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 11(17): 62-63

 

[716] 陈启波. 醒脑开窍针法配合高压氧对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的临床疗效观察. 吉林医学. 2011; 32(9):1696

 

[717] 马倩, 赵建国, 郑伟, 田桂杰, 魏国威 . 醒脑开窍针刺法促醒急性脑卒中意识障碍的疗效. 中国临床康复.   2006; 10(11): 142-143 

 

[718] 高国一 , 包映晖, 梁玉敏, 潘耀华, 丁圣豪, 江基尧, 右正中神经电刺激早期干预对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华创伤杂志.  2012; 28(3): 200-204 

 

[719] 鹿传娇, 李响 . 头针对昏迷患者促醒效果的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4;33(4): 326-327 

 

[720] 冯仁梅. 醒脑开窍针法配合刺激性康复疗法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促醒治疗. 中国临床康复. 2005; 9(9): 172

 

[721] 毕小丽, 胡建芳, 周伍. 醒脑开窍针法对脑梗死患者意识障碍的影响. 江苏中医药. 201402 65-66 

 

[722] 江幸福, 程立仁, 项高波, 李欢松, 陈楠, 丁东, 陈颖.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观察.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92804 18-20 

 

[723] 王士强, 麦浩坚, 钟新云, 张琦辉, 魏建功, 宋同均, 刘裕浩. 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对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催醒的临床研究. 热带医学杂志  20151504 527-529,560 

 

[724] 韦鹏翔, 孙龙, 刘四新, 刘靖, 刘红玲, 张小津, 李秀芬.手厥阴经电刺激对脑性昏迷患者促醒作用的初步研究.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7703 169-171

 

[725] 蔡化理. 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广慈医药,全国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经验交流会议资料选编(北京). 人民出版社,1961255.

 

[726] 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新医药杂志. 1973210.

 

[727] 俞勤龙. 针刺治疗人流术后休克. 江苏中医. 1997189):30

 

[728] 宋智静. 肾上腺素合并针刺抢救青霉素致过敏性休克40. 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63(10):467

 

[729] 刘应柯, 邓增义, 张黎帆, 张文理, 李留叶.  针刺水沟穴治疗失血性休克的临床观察. 中国针灸. 1999; 10:585-586

 

[730] 赵滨,郭小芹,曹书华. 中西医结合治疗休克疗效观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008;17(22):3413-3414, 3439.

 

[731] 傅立新, 史慧妍, 常文秀, 寿松涛, 赵红, 刘新桥, 杨锡燕, 牛红月. 电针水沟穴抗轻、中度休克: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中国针灸 2008; 28(7): 473-476

 

[732] 冀慧霞. 过敏性休克抢救中配合针刺疗法.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J Shanxi Med Univ)1999 ;30(4) 366-367

 

[733] 吴敬, 霍敬. 针刺抢救厥脱证84例临床观察. 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集. 2000;1: 56-57

 

[734] 张从道. 针刺治疗休克150例临床观察. 中国针灸. 1989; 19:22

 

[735] 夏娣文, 王玉龙, 金爱琼, 佘江健, 翟浩瀚. 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康复治疗. 中国疗养医学. 2006; 15(5):367-369

[736] Estraneo A, Moretta P, Loreto V, Lanzillo B, Santoro L, Trojano L: Late recovery after traumatic, anoxic, or hemorrhagic long-lasting vegetative state. Neurology.  2010; 75: 239–45.

[737] The Multi-Society Task Force on the 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 Statement on medical aspects of the 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 N Engl J Med 1994;330:1499 -1508 

[738] Higashi K, Hatano M, Abiko TS, et al. Five-year follow-up study of patients with 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1981;44:552–554.

[739] Levin HS, Saydjari C, Eisenberg HM, et al. Vegetative state after closed-head injury: a Traumatic Coma Data Bank report. Arch Neurol 1991;48:580 –585.

[740] Machado C, Estévez M, Rodríguez R, Pérez-Nellar J, Gutiérrez J, Carballo M, Olivares A, Fleitas M, Pando A, Beltrán C. A Cuban perspective on management of 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 MEDICC Rev. 2012 Jan;14(1):44-8 

[741] 杨树发, 王喜臣, 王伟祥, 王大威, 刘畹竹, 王德生, 赵玉金, 李江东.  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临床康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8;13(2): 72-74

[742] 张占军, 宋风君, 冷雪梅. 针刺治疗植物人6例临床观察. 中国针灸. 1996;10(8):10.

 

[743] 储浩然, 杨骏, 曾永蕾, 李佩芳. 针刺井穴、重灸督脉对6例持续植物状态患者催醒作用的观察. JCAM .  2003 ; 19(8):62-63

 

[744] 吴红瑛, 杨哲,范建中,程继君. 头针对脑外伤术后植物状态的促醒康复.针灸临床杂志, 1998;(8):23

 

[745] 郭晓荣. 针刺治疗植物人”18例临床观察. 中国针灸. 1999 年增刊. 52-53

 

[746] 崔新华, 荣良群, 魏秀娥, 杨森, 朱本亮. “醒脑开窍针剌法治疗脑血管病的临床研究. 实用全科医学. 2005; 3(4): 370-371

 

[747] 陈丽萍,中永涛,刘娟. 电项针配合醒脑开窍针法促醒持续植物状态30例疗效观察. 中国医药指南. 2008; 6(2):207-208

 

[748] 唐少秋, 夏道荣. 高压氧治疗47例持续性植物状态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厂矿医学. 2002;15(l):7-9

 

[749] 郑路. 针刺治疗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术后持续性植物状态. 中国针灸. 2005;5(2):82-84

 

[750] 曾学清,滕东时,吕洪梅,牟晓秋,张子辉,林岫. 针刺督脉为主对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促醒作用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4;33(2):97-99

 

[751] 李峰厚,李志才,蒋晓林. 针刺配合高压氧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21. Chinese Acupuncture & Moxibustion. 2006;26(2):156

 

[752] 张冲, 万军, 万娇. 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西医治疗地震伤昏迷患者疗效分析.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9;6(2):98-99 

 

[753] 黄秋贤, 陈瑞玲, 姚欣, 蔡岩松. 针刺配合高压氧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27.  针灸临床杂志2004 年第20卷第4 期:23-24

 

[754] 曹文胜,熊政瑜. 电针为主促醒持续性植物状态26例疗效观察. 中国针灸 2003;23(9):511-512

 

[755] 杨宁晖, 张晓震, 李敬仁, 张秀丽. 针刺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的临床研究.上海针灸杂志. 2002;21(6):3-5

 

[756] 李怡, 潘福琼, 黄玲岭.  高压氧配合针刺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的疗效观察. Journal of Sichua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08;26(1):114-115

[757] 陆爻忠,周建宏,陆华,蒋云召,陈革,唐志放,王泳. 优化电针醒脑开窍穴时间和频率治疗颅脑外伤后持续植物状态的临床观察. 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2012279):858-860

 

[758] 曾岚. 高压氧治疗持续植物状态20. 人民军医2001;44 (2): 92-93

 

[759] 朱士文, 李义召, 岳寿伟, 宋成忠, 张登部, 张俊玲, 张金莉, 马艳平, 宋慧. 综合康复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的临床研究.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5;27(10): 625-626

 

[760] 刘爱芹, 徐金辉, 高洪欣, 王瑞华. 扶正促醒针刺法对持续性植物状态的疗效观察.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7;29(5):460-461

 

[761] 张海涛, 罗杰冲. 持续电针联合澳隐亭、美多芭促醒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的临床观察. 海南医学; 2014;25(4): 489-490

 

[762] 吴微波,梁蔚,曹乐胜,姚力芝.“靳三针治疗脑损伤后持续植物生存状态18. 中国临床康复 2003;7(31): 4212 

 

[763] 钱钧. 观察中西医结合促醒疗法治疗脑外伤持续性植物状态的临床疗效.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9(9)168-169

 

[764] 王山, 张敏尚,高玉泉. 针刺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24例临床观察. 中国杜区医师2005;21(272):35

 

[765] 洪军, 王升旭, 马文龙, 邓爱文, 张建宏, 蔡文智. 重型颅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促醒与康复.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J First Mil Med Univ 2000;20(2):136-138

 

[766] 钱菁华, 敖丽娟. 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康复治疗.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24月第24卷第4 Chin J Phys Med Rehabil , April 2002;24(4):235-236

 

[767] 张利泰, 王泽林, 张红文, 谢博多, 杨毅. “五维五感综合手段促醒持续性植物状态临床研究. 中国针灸学会 学术年会论文集. 559-561

 

[768] 王伟红, 聂卉. 针灸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病人临床分析.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1998247

 

[769] 叶珠,王延风. 持续性植物状态22例临床分析及治疗.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7;14(4):235-236

 

[770] 尹庆芳, 石娜. 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康复干预. 护理与康复 2009;8(10): 865-866

 

[771] 张小红,李辉. 醒脑开窍法对持续植物状态促醒作用分析.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3; 29 (6): 424-425

 

[772] 王升旭, 洪军, 邓爱文, 康维礼,  贺旭. 针刺为主治疗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36例临床观察. 中国针灸. 2000; 5:267-268

 

[773] 吴红瑛,范建中,洪军. 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综合康复疗效分析. 中国临床康复; 2002; 6(12): 1779.

 

[774] 孙远标,向宪文,刘伟,孙宝民,崔俊波,陈士宝,孙凤友. 中西医结合神经康复技术治疗持续植物状态疗效观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7136):548-549

 

[775] 李茂林,杨晓燕,王祝峰,陈晓瑜,侯明山. 颅脑损伤后持续植物状态的促醒治疗. 现代康复. 2001; 5(8): 99

 

[776] Bender A, Jox RJ, Grill E, Straube A, Lulé D: 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 and minimally conscious state—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diagnostic procedures. Dtsch Arztebl Int 2015; 112: 235–42.

[777] Paul RHCohen RAMoser DJet al Clinical correlates of cognitive de dine in vascular dementia Cogn Behav Neurol 2003; 16( 1) :4046

[778] 于颂华, 王春梅, 刘占芬, 张智龙. “调神益智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21例临床观察. 针灸临床杂志. 2005; 21(6): 25-26

 

[779] 冷恩荣. “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电针治疗血管性痴呆28.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2010; 12 (11): 197-198

 

[780] 丁青.  调神通络法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36例临床观察. 中国疗养医学. 2014;9:808

 

[781] 何希俊. 针药并用治疗血管性痴呆20例观察. 中医药学刊. 2001;19(3): 267-267

 

[782] 王华政, 王玉祥, 倪浩斌. 针药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5;1: 57, 67

 

[783] 窦海中.针药结合治疗多发梗塞性痴呆48例疗效观察. 针灸临床杂志. 1999;15(10): 22-23

 

[784] 蔡宏波, 王宏. 中药配合针刺疗法施治血管性痴呆46.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2009; 7(13): 100-101

 

[785] 刘阳, 王东浪. 针药结合治疗肾虚痰瘀互结型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 (20): 141-142

 

[786] 傅海扬. 针药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30例临床观察. 江苏中医药. 2004; 25 (11): 46

 

[787] 冶尕西,马静,宋宁宇,黄银兰,王建平.  血管性痴呆针灸干预的��效评价研究. 辽宁中医杂志. 2011; 38 (12): 2324-2326

 

[788] 张虹,  赵凌,  何成奇,  胡卡明,  刘军. 头电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中国针灸. 2008; 28(11): 783-787

 

[789] 李丽丽, 焦富英. 回阳九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50. 陕西中医. 2014;35(12): 1675-1676

 

[790] 李岩,赵桂君,赵军,徐文源,于春雷. 针刺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中医药信息. 2009;26(2):78-79

 

[791] 李智杰,周黎,金海涛. 补肾化痰法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96例临床观察. Guid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 2012;18(9): 13-15

 

[792] 李特, 万钢, 张玉莲. 调神益智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 Shanghai J Acu-mox, Jul 2013;32(7):542-543

 

[793] 毛庆菊. 醒脑开窍针法联合头针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17(4):85-87

 

[794] 石江伟,贾玉洁,刘小溪,孟媛,于涛,韩景献. 针药结合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83.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31(3):206-207

 

[795] 齐柏,胡继红, 董宇翔, 齐兵. 头针治疗老年痴呆症30例临床观察.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31(1): 44-45

 

[796] 刘清国, 汤立新,  贺江宁, 钱进, 杨甲三,  孟宪坤. 针刺治疗多发脑梗塞性痴呆46例临床观察. JournaI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TCM. 2003;26(2): 81-85

 

[797] 吴芙蓉. 针药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 JCAM.July, 2010; 26 (07): 50-51

 

[798] 周薇, 周仲瑜. 头针加体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 针灸临床杂志. 2012; 28(6):11-14

 

[799] 孙甲太,李振兴,李伟华,张庆立. 药针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51. 山东中医杂志. 2012; 31(1):22-24

 

[800] 庄礼兴, 李艳慧, 郑琼, 杨文辉, 童娟. 针药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 V D ) 临床观察. 中国针灸1999 年增刊. 6-8

 

[801] 计毅,刘艳彬,郭振军. 电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 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07; 25(5): 1070-1071

 

[802] 赖新生, 余瑾,  庄礼兴,  李建强,  江钢辉,  郑宗昌,  张家维. 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Journ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00; 17(4): 301-303

 

[803] 余明哲,  范玉樱,  詹宽仁,  彭美凤,  杨光正. 针药结合治疗多发脑梗塞性痴呆的临床观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2;8(9):63-64

 

[804] 刘会安, 侯冬芬, 刁增跃, 王芸. 化浊益智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机理研究. 中国针灸.  1997; 9 : 521-523

 

[805] 周婷, 杨骏. 针刺相关井穴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 中国实用医药. 20085; 3(15): 123-124

 

[806] 彭拥军, 王和生, 李忠仁. 针药并用治疗血管性痴呆25. 福建中医药.  2004; 35(1): 33-34

 

[807] 王和生. 针药并用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19(6): 365-366

 

[808] 王重新.  醒脑调神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30例疗效观察. 中国中医急症.  2007; 16(7): 789-790

 

[809] 李滋平, 闫晓燕. 俞原配穴法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0; 29(4): 227-228

 

[810] 张昕, 褚庆霞, 提惠, 李端华, 张守忠, 陈垒. 针药结合治疗煤工尘肺合并血管性痴呆30 例临床观察. 江苏中医药. 2006; 27(6): 40-41

 

[811] 莫飞智, 刘颂豪, 李建强, 邓铁涛. 激光穴位照射与针刺对血管性痴呆症状的疗效对照研究. 现代康复.  2001; 5(5): 36-37 

 

[812] 纪晨彤, 王翀敏. 针药结合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40 例临床观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 30(3): 285-286

 

[813] 郑谅, 李艳慧, 庄礼兴. 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 JournaI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I Chinese Medicine December 1999;16(4):292-293

 

[814] 金君梅, 金明兰. 针灸配合药物治疗血管性痴呆30例临床观察.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49; ll(5): 304-305

 

[815] 金肖青, 宋双临, 俞迈红, 鲁冰丰. 头穴电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02; 21(5):7-9 

 

[816] 陈英华, 孙忠人, 杜文秀, 倪国忠, 姜磊, 洪霞, 魏巍, 秦瑞奇, 苏晓庆.电针四神聪和风池穴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临床研究. 上海针灸杂志. 2013; 32(4): 245-247

 

[817] 齐小玲. 针药并用治疗血管性痴呆40 侧右床观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1999; 6(7):48 

 

[818] 赵军. 头穴配合俞原配穴法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观察. 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十七届全国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 2009

 

[819] 张丽娟. 针药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 河北医学. 2002; 8(7): 602-603

 

[820] 齐红梅. 清脑益髓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症临床研究. 天津中医药. 2004; 21(2):129-130

 

[821] 杨玫英. 醒脑开窍针刺法合用补阳还五汤治疗血管性痴呆46. 陕西中医.  2007;  28(2): 203-204

 

[822] 朱青霞, 朱亮杰. 针药并用治疗血管性痴呆病156.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2008; 10(10):80

 

[823] 杨文辉, 李艳慧, 庄礼兴, 郑谅. 针灸临床杂志. 1996; 12(3).:14-15

 

[824] 边晓东, 罗开涛, 李蕴文, 颜玉琴. 针灸结合穴位贴敷治疗血管性痴呆30. 江西中医药. 2009; 40(321): 61-62

 

[825] 卢昌均, 周哲屹, 刘国成, 鹿俊磊, 韦冰心,王洁琼. 针药并用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3; 32(07): 545-547 

 

[826] 吉学群,张萍,杨元庆,杨秀娟, 张智龙. 调神益智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 新中医. 2012 7 ; 44 (7): 123-125

 

[827] 周霞,秦勇,肖银玲,龚佑军. 电针治疗血管性痴呆50. 湖南中医杂志. 2011;27(2): 56-57

 

[828] 吴晓红, 陈军, 张红, 刘春甦, 王国华, 赵义纯, 易晓净. 针药结合治疗多发性梗死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8; 23(1): 68-70

 

[829] 卢中莲, 林豫路. 复智汤结合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 广西中医药. 2006; 29(05): 20-22

 

[830] 孙善斌, 杨骏, 张闻东, 陈幸生, 韩为, 陈浩, 周婷, 张玲, 李飞. 辨经刺井法及颞三针治疗血管性痴呆���床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09 4 ; 28(4): 207-209

 

[831] 孟学峰, 范晔, 薛连峰. 调督醒神法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30. Journal of External Therapy of TCM. 2009; 18(4): 46-47

 

[832] 张伟, 刘强, 王秀娟, 陆小左. 针药并用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 山西中医. 2013; 29(5): 33-34

 

[833] 苏保江. 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30 .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12; 9( 4): 44-45

 

[834] 郝卫平, 康美清, 郭富城. 针药联合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观察. CJTCM.  Nov2012;  24(11): 1048-1049

 

[835] 陈亮, 王健. 针药并举治疗血管性痴呆48例疗效观察. JOURNAL OF PRACT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INTERNAL MEDICINE. 2006; 20(4):427

 

[836] 高萍. 针药并举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 LIAON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04; 31(5): 383

 

[837] 张立,李季,陈静,熊伟南,关莹. 头穴丛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 中医药信息. 2015; 32(1): 95-96

 

[838] 欧阳武, 欧阳龙妹. 针药联合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 CJCM 中医临床研究.  2012; 4(22): 35-36

 

[839] 段文艳. 益肺增智汤配合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45例临床观察. 河北中医. 2009; 31(12): 1768-1770,1773

 

[840] 金海涛,张雯. 固地开天针刺法联合天地精丸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 湖北中医杂志.  2013; 35(1): 9-10

 

[841] 王海燕, 张莉梅, 曹媛, 黄家亮, 吴军君.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 湖北中医杂志. 2009; 31(7): 11-12

 

[842] 张件云. 针药并用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血管性痴呆36 例临床观察. HUN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5; 31(9): 86-87

 

[843] 孙远征, 薛建琴. 针刺配合脑得生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 针灸临床杂志. 2008; 24(12): 7-8

 

[844] 张淼, 李虹霖, 孙远征. 针药并用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 Shanghai J Acu-Mox. 2008; 27(10): 8-9

 

[845] 李思,张智龙,杨元庆,吉学群,张萍,杨秀娟. 调神益智针法联合西药治疗血管性痴呆42 例临床观察. 中医杂志. 2014; 55(15): 1295-1298

 

[846] 王庆向. 针药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 天津中医药. 2012; 29(3): 249-250

 

[847] 王敏,王敏华,华启海,李震宇,江勇,孙涛. 针刺头三神穴为主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05; 24(6):12-14

 

[848] 王磊磊,陈晓朋,姬佳,高维滨. 电项针结合头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 针灸临床杂志. 2013; 29(3): 41-42

 

[849] 符少杨, 董春秀, 全权.  针药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 北方药学, 2014;11(7):90-91

 

[850] 周黎, 李智杰, 金海涛. 补肾化痰法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中医证候疗效观察. 针灸临床杂志.  2013; 29(01): 4-7

 

[851] 张海军. 针刺法联合开窍益智汤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4; 14(27): 48-49

 

[852] 于涛, 石江伟, 韩景献. 针刺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 辽宁中医杂志 200734(7)978-980

 

[853] 于涛,韩景献. 针刺治疗无痴呆血管性认知障碍31. 陕西中医. 2007; 28(6): 726-728

 

[854] 冯德琳, 孙远征, 武文鹏. 针药并用治疗非痴呆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 针灸临床杂志.  2013; 29(3): 31-33

 

[855] 刘翼程, 骆明军, 陈邦国, 凃茜, 张蔚. 针刺对血管性痴呆颅脑RMI 和临床症状的影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5; 20(1):58-59

 

[856] 史哲.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血管性痴呆21例观察. 中医临床研究. 2014;28: 23-25

 

[857] 史洪润, 何峰, 窦伟, 黄炳亮, 李新民, 范维玲, 陆丽芳. 针刺井穴对血管性痴呆患者临床干预的疗效分析.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Jfourth Mil Med Univ). 2009; 30(7):667-669

 

[858] 吴远华, 朱广旗, 邵勇, 左彬. 督脉刺法治疗脑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010 March; 19(7): 794-795

 

[859] 孙远征, 薛建琴. 针刺配合脑得生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 针灸临床杂志.  2008; 24(12): 7-8

 

[860] 安鹏, 何娜, 吴喜利, 党慧敏, 叶冰玉, 杨海侠, 宋诞. 祛风通络针刺法对血管性痴呆相关量表的影响. 陕西中医. 2014; 35(11):1546-1547

 

[861] 张瑞,王玉琳,孙申田. 补肾健脑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 针灸临床杂志. 2010; 26(1): 13-14

 

[862] 李佩芳, 於先贵 , 王涛. 刺督调神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JCAM. 2008; 24( 5): 8-9

 

[863] 李墨, 时国臣, 赵志轩. 针刺中冲穴治疗气虚血瘀型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 黑龙江中医药. 2011; 40(5):43-44

 

[864] 王家祥,杜念念. 中药配合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 肝肾亏虚型)临床观察. 湖北中医杂志.  2013; 35(7): 3-4

 

[865] 王胜男, 李岩. 醒脑调神针刺法配合益智饮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 黑龙江中医药.  2014; 43(5): 59-60

 

[866] 管叶明, 唐巍, 汪青松. 针灸治疗68 例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安徽医学. 2009; 30(4): 452-453

 

[867] 薛莉,康涛,张萍,杨元庆, 张智龙. 调神益智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120例临床观察. Journal of Sichua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3; 31(5): 135-136

 

[868] 赵志轩,徐颖. 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60例临床观察. 中医药学报. 2013; 41(3): 97-98

 

[869] 邢越, 王淑贤, 周振冲. 针药结合治疗疾浊队窍型轻度血管性痴呆50例临床观察. 黑龙江中医药. 2007;(1):40-41

 

[870] 黄凡, 邝伟川, 周飞雄, 姚国新, 陆彦青. 飞经走气针法对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影响. Shanghai J Acu-mox, Feb 2011;30(2): 80-81

[871] 梁洁王立萍王国年郑丽宏许占宏预先韩氏穴位神经刺激对乳腺癌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074106607-609 

[872] 池浩周文雄吴瑶瑶陈彤宇葛文袁岚沈卫东周嘉. 针药复合麻醉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80例报道. 针刺研究.2014;39(1):1-6

[873] 吴群, 张明晓, 王璐璐, 莫云长, 戴勤学, 王丹丹, 王均炉.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开颅术丙泊酚靶控输注全麻效能的影响. 针刺研究. 2013, 38(3): 229-231

 

[874] 幸志强,任永功,陶明哲,张雪���. 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静脉全麻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价值研究.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012 Jul21(19)2065-2067

 

[875] 张兆伟,张翮,王兰,张敏,沈卫东. 电针对全麻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胃黏膜血流灌注分的影响. 上海针灸杂志. 2014337):631-635

 

[876] 安立新,吉勇,王莉莉,任秀君,刘蕴宁,王保国. 电针结合七氟烷麻醉在脑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中国中两医结合杂志2011319):1181-1183

 

[877] 安立新, 陈雪, 李锦, 刘蕴宁, 王保国. 经皮穴位电刺激及电针对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及镇痛的影响.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3;19(2):6-69

[878] 虞慧畅耿武军唐红丽谷志飞刘珺王均炉.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全麻围拔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9(11):990-992    

[879] 宫丽荣,余剑波,曹新顺,王曼,董树安,张圆. 全麻联合针刺在老年腹部手术中的应用.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3196):650-652

[880] 林舜艳尹正录高巨温海明周罗晶. 针刺麻醉对老年患者肠癌切除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影响及其S-100β蛋白的变化. 中国针灸. 20133301):63-66 

[881] 杨琼卉马武华黎玉辉针刺不同穴位辅助全麻在妇科腹腔镜术中的作用比较. 中国针灸. 2012;32(1)59-64 

[882] 周红,童稳圃,刘圣灵,张敏.针刺麻醉应用于电视胸腔镜肺手术的临床研究.中国针灸 2002;22(2) :105-106

 

[883] 顾陈怿胡军蔡云彪针药复合麻醉对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功能状态的影响. 中国针灸. 2004;24(4):257-25 

[885] 丁依红顾陈怿沈利荣吴凉森施征陈跃来. 电针复合药物全麻对围术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内啡肽的影响.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3306):761-765    

[886] WANG You-jing马文朱余明周红傅国强潘红沈卫东针药复合麻醉中不同频率电针对肺切除患者应激反应的保护作用. 世界针灸杂志(英文版). 2012223):24-30

[887] 唐育民,秦必光,王焱林,胡北喜,魏湘华, 尹志礼. 应用针刺复合安氟醚全麻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研究. ACUPUNCTURE RESEARCH. 2001;26(2):138-124

[888] 付建峰,倪家骧,马洪亮,李淑先,宋子贤.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七氟醚轻麻醉下应急反应的影响.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02;8(1):15-17

 

[889] 郭继龙, 贾少微,陈建良, 骆钧梵. 全身麻醉下观察电针刺激对人体生命体征的影响.中国针灸. 2002;22(4):249-251

 

[890] 尹利华,李万山, 招伟贤, 李万瑶.  针刺麻醉在直肠癌手术中的作用. 中国针灸. 20052512):876-878

 

[891] 王庚显. 全麻下针刺治疗手术中呼吸停止,隔痉挛,心动过速,低血尽,休克之效果的初步观察吉林医大学报. 1959485-89

[892]王明山,王玲,马福国,侯念果,张彦平,陈怀龙.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上腹部手术病人七氟烷麻醉的影响.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1177):420-422

[893] 丁依红顾陈怿. 针刺复合全麻对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28(3):206-208     

[894] 沈利荣, 顾陈怿, 丁依红, 楼怡, 吴焕淦, 施征, 马晓芃. 针药复合麻醉对肠癌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上海针灸杂志. 2011;30(02):77-79       

[895] 余建明曲丕盛范皓王振金亚蓓陶凡. 经皮穴位电刺激在乳腺癌根治手术中镇痛效应的研究. 针刺研究 201035(1): 43-46

[896] 朋立超, 蒋克泉, 杨美蓉.电针对全麻围气管插管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中国针灸.2005;25(12):873-875       

[897] 朱余明, 周红, 闵屹华, 施伶俐, 不同刺激参数下针药复合麻醉对肺切除手术用药量的影响. 上海针灸杂志. 2011;30(07):436-438 

[898] 李万山, 李万瑶, 尹利华, 招伟贤, 针刺镇痛的效能观察. 现代康复. 2001;5(12):47-48     

[899] 沈华, 陈轶菁, 电针对高血糖冠心病老年患者全麻手术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的影响.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32(12):1607-1610  

[900] 郑洁, 胡滨, 刘庆. 关元穴- 足三里联合针刺用于防治七氟醚肾损伤的临床研究. 中外医疗. 2014;29:7-8

[901] 童秋瑜马文沈卫东张治军赵创. 针刺复合麻醉在功能性鼻内窥镜术中的镇痛作用. 中国针灸.2012;32(09):815-818 

[902] 倪育飞, 张维峰, 连庆泉, 陈奕, 蒋陪伟, 针刺镇痛结合咪达唑仑、瑞芬太尼在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07; 3(4): 268-271 

[903] 吴小斌陆秀娟针刺麻醉应用于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3326:504-505

[904] 武汉医学院附一院耳鼻喉科教研室.鼻部针麻手术效果的初步观察.武汉医学院学报,1977;(6):76 

[905] 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医院耳鼻喉科.介绍一种新的鼻部手术针麻方法.上海医学. 1978;(1): 44 

[906] 周继福.2046 例耳鼻喉科手术针麻临床总结.针刺研究. 1989;14(2):212-213  

[907] 孙鎏熙,王兰仙,杨明早.针刺麻醉行鼻息肉摘除术临床观察.中国针灸. 2001;21(3):176-177   

[908] 王贞芳,安郁玲,郑娟.五官科局麻手术病人的护理体会.社区医学杂志. 2006;4(6):66-

 

[909] 林振华,赖光海,何继忠,等.局麻下鼻内镜手术联合治疗慢性鼻窦炎和鼻中隔偏曲.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18(33):4118-4119  

[910] 金朝晖,张景兰.鼻部局麻手术中异常情况原因分析及防治.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1999;20(1):71  

[911] 时金华,孙有谦,高寅秋.针刺麻醉用于鼻腔手术的研究概况.针灸临床杂志. 2008;24(2):43-45  

[912] 冯肇洪,张建华,刘东辉.全麻加局麻联合麻醉和单纯全麻用于鼻内窥镜下鼻窦手术的比较.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6;12(20):45-46   

[913] 雷健,龚开和,杨青莲,王幸利. 针刺麻醉施甲状腺手术的疗效观察. 中国针灸. 200020(12):748-749

 

[914] 马越英. 颈丛阻滞麻醉结合针麻用于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观察. 中医药导报. 2005; 11(7):50-52

 

[915] 袁军. 针药复合麻醉在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福建中医药. 1999; 30(4):33-34

[916] 刘秀华, 张军. 针刺复合麻醉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光明中医. 2014; 29(7):1469-1470

[917] 王大伟赵建华葛旻垚丁毅顾坚毅王杰蔡志钢刘滋伟华金骏袁岚. 针药复合麻醉在近端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术中的应用研究.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2464):42-44

[918] 王晓红王秀芳焦洪峰张伟玲薛庆丽.连续波针刺辅助麻醉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5 278):97-100

 

[919] 戚增斌,陈枫. 针刺麻醉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96. 中国中医药. 201195):50

 

[920] 盖成林,苏芳,孙正清,陈晓芳,肖艳玲,潘杨,侯才广.清醒镇静麻醉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河北医药. 2013359):1340-1342

 

[921] 吴应举, 袁记. 颈丛阻滞复合针刺麻醉应用于甲状腺手术的效果分析.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7285):468

[922] 韩济生. 针刺麻醉向何处去?由针刺麻醉(AA)到针刺刺辅助麻醉(AAA.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199621):1-5

[923] 高成杰宁吉顺李训美. 针药复合麻醉在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5257):664-665

[924] 吴焕淦,朱余明,周恩华,等.针刺麻醉肺切除术研究的体会与思考.上海针灸杂志. 2007;26(4):49-50

[925] 吴玉芳刘浩郝建军石拓杨家耀杨林胡伟江必武张江春时昭红.针刺镇痛对结肠镜检查患者疼痛程度及体内β-内啡肽、P物质水平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2;42):57-60

[926] 翟文生.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全麻苏醒延迟的临床效果分析. 上海针灸杂志2011;30 (5 )331

 

[927] 张全霞,李志敏,王英淑.针灸治疗全麻苏醒延迟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国民间疗法. 2014;22(8)11-12

 

[928] 王春爱,张丽丽,周骁,贾国龙. 针刺百会、四神聪对老年患者全麻苏醒的效果观察. Wester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14;27(4):108-109    

 

[929] 吴蓉蓉, 苏榆, 刘胜兰. 休克、危重病人手术时应用针刺麻醉的临床分析. 针刺研究. 1980;1:24-27

 

[930] 哈尔滨市第四医院麻醉组. 针刺麻醉在休克病例手术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哈尔滨新医药. 1973;4:21-23

[931] 安医附院麻醉科. 休克、危重病员手术时应用针刺麻醉的初步观察.安徽医学.1973;3:22-24

[932] 附属医院麻醉科. 针刺麻醉在休克病例中的应用. 医药学报. 1973; 1:3-8

 

[933] 广州市第五人民医院麻醉组. 危重休克病例应用针刺麻醉的体会. 广东医药资料. 1975;2:16-18

 

[934] 杨生泰. 针刺麻醉用于休克病人手术60. 中国针灸. 1987;2:32

[935] 江西省上高县人民医院针麻研究组.针刺麻醉应用于休克危重病人手术中的临床观察. 新医实践197721133-141

[936] 玉林地区针麻协作组.针刺麻醉用于休克危重病人88例的初步体会.广西卫生. 1975123-25

 

[937] 胡宗泽, 罗文生.针刺麻醉用于危重休克病人的体会(60例分析). 山东医药. 1978;4:16-17

 

[938] 自治区人民医院针麻组. 针刺麻醉用于休克、危重病人的临床小结. 1977120-22

[939] Arnberger M, Stadelmann K, Alischer P, Ponert R, Melber A, Greif R. Monitoring of neuromuscular blockade at the P6 acupuncture point reduces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Anesthesiology. 2007 Dec;107(6):903-8.

[940]  于慧娟,秦照梅. 内关穴治疗心脏过早搏动的特异性临床研究. 上海针灸杂志.  2014; 33(2):121-123

 

[941] Yiu E, Xu JJ, Murry T, Wei WI, Yu M, Ma E, Huang W, Kwong YL. A randomized treatment-placebo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acupuncture for benign vocal pathologies. J Voice. 2006 Mar;20(1):144-56. 

[942] Yu Yp1, Ma Lx, Ma Yx, Ma Yx, Liu Yq, Liu Cz, Xie Jp, Gao Sz, Zhu J. Immediate effect of acupuncture at Sanyinjiao (SP6) and Xuanzhong (GB39) on uterine arterial blood flow in primary dysmenorrhea. J Altern Complement Med. 2010 Oct;16(10):1073-8.

[943] 岑珏陈跃来哈力甫周圆侯文光虞先敏马雪梅高志强. 会阳穴治疗不稳定膀胱的特异性研究.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7;41(2): 38-40      

[944] 赖新生黄泳百会、水沟、神门影响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比较研究. 针刺研究 2006;31(1):54-57       

[945] 余明哲朱忠春彭美凤杨光正针刺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腧穴特异性研究. 上海针灸杂志. 2001;20(5): 4-6       

[946] 王德军, 常小荣, 严洁, 王小娟, 王婷, 刘珏, 刁利红, 谢辉. 针刺足阳明胃经特定穴与非特定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比较. 中国针灸 2012;32(08):703-708  

[948] 马婷婷,田小平,梁繁荣. 循经远取与局部取穴针刺改善胃肠功能的临床疗效差异.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383):48-5165

[949] 何希俊,谭吉林,李国辉. 局部取穴与循经取穴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对比研究. 新中医. 2006386):58-59

[950] Allen JJ, Schnyer RN, Chambers AS, Hitt SK, Moreno FA, Manber R. Acupuncture for depressio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 Clin Psychiatry. 2006 Nov;67(11):1665-73.

[951] Berman BM, Lao L, Langenberg P, Lee WL, Gilpin AM, Hochberg MC.  Effectiveness of acupuncture as adjunctive therapy in 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Ann Intern Med. 2004 Dec 21;141(12):901-10.

[952] Assefi NP, Sherman KJ, Jacobsen C, Goldberg J, Smith WR, Buchwald D.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of acupuncture compared with sham acupuncture in fibromyalgia. Ann Intern Med. 2005 Jul 5;143(1):10-9.

[953] Macklin EA, Wayne PM, Kalish LA, Valaskatgis P, Thompson J, Pian-Smith MC, Zhang Q, Stevens S, Goertz C, Prineas RJ, Buczynski B, Zusman RM. Stop Hypertension with the Acupuncture Research Program (SHARP): results of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Hypertension. 2006 Nov;48(5):838-45. 

[954] 郑祖艳,吕雪萍,许尧,董连喜. 针刺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 中外医学研究.  2012103):77-78

[955] YANG Dian-hui.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at Qūchí (曲池 LI 11) and Tàichōng (太冲 LR 3) on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in young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WJAM), 2011 211):8-12    

[956] 王玲玲,杨长森. 择时针刺高血压病的即时降压效果观察. Acta Medica Sinica.198941):18-19

 

[957] 王侠, 吴焕林, 李晓庆. 针刺太冲穴对动态血压的降压疗效观察. J New Chinese Med. 2007;39(11):21-22

 

[958] 韩洪静. 中医针灸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Cardiovascular Disea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015; 3(9):15-16

 

[959] 申鹏飞,石学敏.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辽宁中医杂志. 2010379):1802-1803

 

[960] Cabrini L, Gioia L, Gemma M, Melloni G, Carretta A, Ciriaco P, Puglisi A. Acupuncture for diagnostic fiberoptic bronchoscopy: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Am J Chin Med. 2006;34(3):409-15.

[961] 张智龙, 吉学群,  赵淑华, 李澎,张文柱,,于颂华, 王春梅,  刘占芬, 电针支沟穴治疗便秘之气秘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中国针灸. 2007277):475-478

[963] Che-Yi C, Wen CY, Min-Tsung K, Chiu-Ching H. Acupuncture in haemodialysis patients at the Quchi (LI11) acupoint for refractory uraemic pruritus. Nephrol Dial Transplant. 2005 Sep;20(9):1912-5.

[964] Vickers A JFeinstein M BDeng G Eet a1Acupuncture for dyspnea in advanced cancera random—izedplacebo—controlled pilot trialBMC Palliat Care. 200545 

[965] 睢明河王朝阳马文珠. 针刺曲池穴得气和捻转补泻手法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中医药信息. 20122903):87-90   

[966] 尚艳杰, 王在东, 张瑀. 飞经走气针刺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 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 2011

 

[967] 时晓燕. 两种基本针刺补泻基本手法对于胃脘痛的影响. 医学信息 201405 120-120,121

 

[968] 李伟,段金伟,胡秋生,焦永波. 温通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临床观察.河北中医 20153710 1535-1537

[970] Moffet HH. How might acupuncture work? A systematic review of physiologic rationales from clinical trials. BMC Complement Altern Med. 2006;6:25.

 

[971] Dhond RP, Kettner N, Napadow V. Do the neural correlates of acupuncture and placebo effects differ? Pain. 2007;128:8–12.  

 

[972] Haker E, Egekvist H, Bjerring P. Effect of sensory stimulation (acupuncture) on sympathetic and parasympathetic activities in healthy subjects. J Auton Nerv Sys. 2000;79:52–59.

 

[973] Cao XD, SF XS, Lu WX. Inhibition of 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by acupuncture. Acupunct Electrother Res. 1983;18:220–224.

 

[974] Tsuchiya M, Sato EF, Inoue M, et al. Acupuncture enhances generation of nitric oxide and increases local circulation. Anesth Analg. 2007;104:301–307.

 

[975] Sunay D., Ozdiken M., Arslan H., Seven A., Aral Y. 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on postmenopausal symptoms and reproductive hormones: a sham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Acupuncture in Medicine. 2011;29(1):27–31. doi: 10.1136/aim.2010.003285.

 

[976] Zhou J, Qu F, Sang X, et al. Acupuncture and auricular acupressure in relieving menopausal hot flashes of bilaterally ovariectomized Chinese wome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 2009 (in press).

 

[977]   Xia XH, Hu L, Qin ZY, et al. [Multicentral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 about treatment of perimenopausal syndrome with electroacupuncture of sanyinjiao (SP 6)]. Zhen Ci Yan Jiu 2008;33:262–6. 

 

[978] Jin H, Liu TT, Wang R.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acupuncture at the five-zangshu for treatment of perimenopausal syndrome]. Zhongguo Zhen Jiu 2007;27:572–4.

 

[979] Shen X, Du Y, Yan L, et al. Acupuncture for treatment of climacteric syndrome – a report of 35 cases. J Tradit Chin Med 2005;25:3–6.

 

[980] Schwartz L, Bauchner H, Blocleer R, Jorgensen K, Pearson C, O'Donnella R, et al. Salivary cortisol as an indicator of stress in premature infants: the effect of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f acupuncture meridians in blunting this response. Acupunct Med. 1999;10:27–30.

 

[981] Duncan B, Barton L, Edmonds D, Blashill BM. Parental perceptions of the therapeutic effect from osteopathic manipulation or acupuncture in children with spastic cerebral palsy. Clin.Pediatr(Phila)2004;43:349–53

 

[982] Lee CK, Chien TJ, Hsu JC, Yang CY, Hsiao JM, Huang YR, et al. 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on the incidence of postextubation laryngospasm in children. Anaesthesia. 1998;53:917–20

 

[983] Yentis SM, Bissonnette B. Ineffectiveness of acupuncture and droperidol in preventing vomiting following strabismus repair in children. Can J Anaesth. 1992;39:151–4

[984] Gold JI. Pediatric Acupuncture: A Review of Clinical Research. 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 2009 Dec; 6(4): 429–439.

 [985]Kemper KJ, Sarah R, Silver-Highfield E, Xiarhos E, Barnes L, Berde C. On pins and needles? Pediatric pain patients' experience with acupuncture. Pediatrics. 2000;105:941–7

 

[986] Zeltzer LK, Tsao JC, Stelling C, Powers M, Levy S, Waterhouse M. A phase I study on the feasibility and acceptability of an acupuncture/hypnosis intervention for chronic pediatric pain. J Pain Symptom Manage. 2002;24:437–46

 

[987] Pintov S, Lahat E, Alstein M, Vogel Z, Barg J. Acupuncture and the opioid system: implications in management of migraine. Pediatr Neurol. 1997;17:129–33

 

[988] Bower WF, Diao M, Tang JL, Yeung CK. Acupuncture for nocturnal enuresis in childre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exploration of rationale. Neurourol Urodyn. 2005;24:267–72

 

[989] Radmayr C, Schlager A, Studen M, Bartsch G. Prospective randomized trial using laser acupuncture versus desmopressin in the treatment of nocturnal enuresis. Eur Urol. 2001;40:201–5

 

[990] Broide E, Pintov S, Portnoy S, Barg J, Klinowski E, Scapa E. Effectiveness of acupuncture for treatment of childhood constipation. Dig Dis Sci. 2001;46:1270–5

 

[991] Ng DK, Chow PY, Ming SP, Hong SH, Lau S, Tse D, et al. 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of acupuncture for the treatment of childhood persistent allergic rhinitis. Pediatrics.2004;114:1242–7

 

[992] Wong V, Sun JG, Wong W.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ngue acupuncture) in children with drooling problems. Pediatr Neurol. 2001;25:47–54

 

[993] Somri M, Vaida SJ, Sabo E, Yassain G, Gankin I, Gaitini LA. Acupuncture versus ondansetron in the prevention of postoperative vomiting. A study of children undergoing dental surgery. Anaesthesia. 2001;56:927–32.  

 

[994] NIH Consensus Conference. Acupuncture. JAMA. 1998;280:1518–24.  

 

[995] Dune LS, Shiao SY. Metaanalysis of acustimulation effects on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in children. Explore (NY) 2006;2:314–320

 

[996]  Liodden I., Howley M., Grimsgaard A. S., et al. Perioperative acupuncture and postoperative acupressure can prevent postoperative vomiting following paediatric tonsillectomy or adenoidectomy: a pragmatic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Acupuncture in Medicine. 2011;29(1):9–15   

 

[997] Lin Y, Lee A, Kemper K. Pediatric Academic Society Meeting Abstract. 1999. May, Acupuncture services provided by pediatric pain treatment services in North America.

 

[998] Lee IS et al. Fear of acupuncture enhances sympathetic activation to acupuncture stimulation.Acupunct Med. 2013 Sep;31(3):276-81. 

[999] Tsao JC, Meldrum M, Bursch B, Jacob MC, Kim SC, Zeltzer LK. Treatment expectations for CAM interventions in pediatric chronic pain patients and their parents. 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2005;2:521–7. 

 

[1000] Gakiya HH et al. Electroacupuncture versus morphine for the postoperative control pain in dogs.Acta Cir Bras. 2011 Oct;26(5):346-51.

[1001] Cho SJKim O. Acupuncture treatment for idiopathic Horner's syndrome in a dog. J Vet Sci. 2008 Mar;9(1):117-9.

[1002] Ceccherelli F. The role of manual acupuncture and morphine administration on the modulation of capsaicin-induced edema in rat paw. A blind controlled study.Acupunct Electrother Res. 1996 Jan-Mar;21(1):7-14.

[1003] Zhang RX. Et al. Electroacupuncture attenuates inflammation in a rat model.J Altern Complement Med. 2005 Feb;11(1):135-42.

[1004] Carneiro ER.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bronchial asthma induced by ovalbumin in rats. J Altern Complement Med. 2005 Feb;11(1):127-34.

[1005] Carneiro ER. Et Al. Electroacupuncture promotes a decrease in inflammatory response associated with Th1/Th2 cytokines, nitric oxide and leukotriene B4 modulation in experimental asthma.Cytokine. 2010 Jun;50(3):335-40

[1006] Luna SP, Martino ID, Lorena SE, Capua ML, Lima AF, Santos BP, Brondani JT, Vesce G. Acupuncture and pharmacopuncture are as effective as morphine or carprofen for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in bitches undergoing ovariohysterectomy.  Acta Cir Bras. 2015 Dec;30(12):831-7. 

[1007] Cassu RN, Silva DA, Genari Filho T, Stevanin H. Electroanalgesia for the postoperative control pain in dogs. Electroanalgesia for the postoperative control pain in dogs. Acta Cir Bras. 2012 Jan;27(1):43-8.

[1008] Groppetti D1, Pecile AM, Sacerdote P, Bronzo V, Ravasio G. Effectiveness of electroacupuncture analgesia compared with opioid administration in a dog model: a pilot study. Br J Anaesth. 2011 Oct;107(4):612-8.  

 

[1009] Laim A, Jaggy A, Forterre F, Doherr MG, Aeschbacher G, Glardon O. Effects of adjunct electroacupuncture on severity of postoperative pain in dogs undergoing hemilaminectomy because of acute thoraco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k disease. J Am Vet Med Assoc. 2009 May 1;234(9):1141-6

 

[1010] Koh RB, Isaza N, Xie H, Cooke K, Robertson SA. Effects of maropitant, acepromazine, and electroacupuncture on vomiting associated with administration of morphine in dogs. J Am Vet Med Assoc. 2014 Apr 1;244(7):820-9.

[1011] Vickers AJ. Can acupuncture have specific effects on health? A systematic review of acupuncture antiemesis trials. 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MEDICINE Volume 89 June 1996;89:303-311

[1012] Chang CH, Huang JL, Ting CT, Chang CS, Chen GH. Atropine-induced HRV alteration is not amended by electroacupuncture on Zusanli. Am J Chin Med. 2005;33(2):307-14.

[1013] Harris RE, Tian X, Williams DA, Tian TX, Cupps TR, Petzke F, Groner KH, Biswas P, Gracely RH, Clauw DJ. Treatment of fibromyalgia with formula acupuncture: investigation of needle placement, needle stimulation, and treatment frequency. J Altern Complement Med. 2005 Aug;11(4):663-71.

[1014] Yang B, Yi G, Hong W, Bo C, Wang Z, Liu Y, Xue Z, Li Y.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fibromyalgia syndrome: a meta-analysis. J Tradit Chin Med. 2014 Aug;34(4):381-91

[1015]Kim J.-I., Kim T.-H., Lee M. S., et al. Evaluation of wet-cupping therapy for persistent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 a randomised, waiting-list controlled, open-label, parallel-group pilot trial. Trials. 2011;12(1, article 146) doi: 10.1186/1745-6215-12-146

 

[1016] Zhang Y., Shen C.-L., Peck K., et al. Training self-administered acupressure exercise among postmenopausal women with osteoarthritic knee pain: a feasibility study and lessons learned.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2012;2012:9.  

 

[1017] Scheewe S., Vogt L., Minakawa S., et al. Acupuncture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bronchial asthma: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study. Complementary Therapies in Medicine. 2011;19(5):239–246

 

[1018] Whitehurst D. G. T., Bryan S., Hay E. M., Thomas E., Young J., Foster N. E. Cost-effectiveness of acupuncture care as an adjunct to exercise-based physical therapy for 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 Physical Therapy. 2011;91(5):630–641

 

[1019] Painovich J., Herman P. M. Acupuncture in the inpatient acute care setting: a pragmatic, randomized control trial.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2012;2012:8.  

 

[1020] Smith C. A., Crowther C. A., Petrucco O., Beilby J., Dent H. Acupuncture to treat primary dysmenorrhea in wome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2011;2011:11

 

[1021] Bokmand S, Flyger H. Acupuncture relieves menopausal discomfort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 prospective, double blinded, randomized study. Breast. 2013 Jun;22(3):320-3.  

[1022] Hervik J, Mjåland O. Acupuncture for the treatment of hot flashes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Breast Cancer Res Treat. 2009 Jul;116(2):311-6

[1023] Wong RH, Lee TW, Sihoe AD, Wan IY, Ng CS, Chan SK, Wong WW, Liang YM, Yim AP. Analgesic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in postthoracotomy pain: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trial.  Ann Thorac Surg. 2006 Jun;81(6):2031-6.

[1024] Crew KD, Capodice JL, Greenlee H, Brafman L, Fuentes D, Awad D, Yann Tsai W, Hershman DL. Randomized, blinded, sham-controlled trial of acupuncture for the management of aromatase inhibitor-associated joint symptoms in women with early-stage breast cancer.  J Clin Oncol. 2010 Mar 1;28(7):1154-60

[1025] Balk J, Day R, Rosenzweig M, Beriwal S. Pilot, randomized, modifi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of acupuncture for cancer-related fatigue.  J Soc Integr Oncol. 2009 Winter;7(1):4-11.

[1026] Deng G, Vickers A, Yeung S, D'Andrea GM, Xiao H, Heerdt AS, Sugarman S, Troso-Sandoval T, Seidman AD, Hudis CA, Cassileth B.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acupuncture for the treatment of hot flashes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J Clin Oncol. 2007 Dec 10;25(35):5584-90.

[1027] Liljegren A, Gunnarsson P, Landgren BM, Robéus N, Johansson H, Rotstein S. Reducing vasomotor symptoms with acupuncture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treated with adjuvant tamoxife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Breast Cancer Res Treat. 2012 Oct;135(3):791-8.  

[1028] Blom M, Dawidson I, Fernberg JO, Johnson G, Angmar-Månsson B.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radiation-induced xerostomia. Eur J Cancer B Oral Oncol. 1996 May;32B(3):182-90.

[1029] Cho JH, Chung WK, Kang W, Choi SM, Cho CK, Son CG. Manual acupuncture improved quality of life in cancer patients with radiation-induced xerostomia.  J Altern Complement Med. 2008 Jun;14(5):523-6

[1030] McKenzie B. Alternative medicine and placebo effects -- for pets?  Cited from website on January 9, 2016: http://web.randi.org/swift/alternative-medicine-and-placebo-effects-for-pets

[1031] Kavoussi B. Acupuncture for low back pain: ritual healing or medicine? Focus on Alternative and Complementary Therapies. Volume 20(1) March 2015 2–12.

 

[1032] 吕君玲,李佰承,冷俊艳,樊海龙,赵凌,梁繁荣. 针刺镇痛与安慰剂效应的关系概述.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15; 56(14):1257-1260

 

[1033] 陈勤,吴曦,唐勇,梁繁荣.从针灸治疗偏头痛的RCT研究看国内外针灸临床研究设计的不同.  中国针灸年增刊;85-88

 

[1034] 鲍金英. 偏头痛急性发作期针灸治疗的临床实验设计研究.哈尔滨医药2015;35(2):150-156  

 

[1035] 刘京,王俊英,刘俊岭,朱兵.安慰针刺对照设计的研究进展与相关问题探讨.  针刺研究. 2007326):389-424

 [1036] 王永洲.对临床研究中真假针灸的质疑及反思.  中国针灸.  20123208 731-735     

[1037] 田小平,李瑛,马婷婷,梁繁荣.经穴与非经穴效应比较研究的现状与思考. 中国针灸. 2008 2812):907-909

 

[1038] 李春华,徐大钊,刘玉祁,张鹏,佘延芬,陈滢如,苑鸿雯,李静,辛思源,林驰,王传杰,江帆,朱江.  10 年国内经穴特异性研究进展. Acupuncture Research. 2013; 38(4):324-328

[1039] 项燕李瑞.   国外SCI研究针刺的两种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方法的特点分析及评价.针灸临床杂志 2012 289):9-13       

[1040] Li DZ, Zhou Y, Yang YN, Ma YT, Li XM, Yu J, Zhao Y, Zhai H, Lao L. Acupuncture for essential hypertension: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sham-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 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 2014;2014:279478. doi: 10.1155/2014/279478. Epub 2014 Mar 4.

[1041] 李享,赵亮,李涓,郑晖,梁繁荣.  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研究进展及展望.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4144):178    

 

[1042]  Liu WH, Hao Y, Han YJ, Wang XH,  Li C, and  LiuWN.  Analysis and Thoughts about the Negative Results of International Clinical Trials on Acupuncture. 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 2015; 2015: 671242.

[1043] 郝洋. 2011SCI源刊针灸临床研究报告分析.

[1044] 毛文超.疼痛类疾病安慰针刺效应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博士论文.

[1045] 李永明.针刺研究的困惑与假说.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33(11):1445-

 

[1046] Fregni F, Imamura M, Chien HF, Lew HL, Boggio P, Kaptchuk TJ, Riberto M, Hsing WT, Battistella LR, Furlan A: Challenge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Placebo Controls in Randomized Trials in Physical and Rehabilitation Medicine.Am. J. Phys. Med. Rehabil.  2010892):160-172

[1047] Witt CM et al. Pragmatic randomized trial evaluating the clinical and economic effectiveness of acupuncture for chronic low back pain. Am J Epidemiol. 2006;164(5):487-96

[1048] Jindal V. Safety and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in Children A Review of the Evidence. J Pediatr Hematol Oncol. 2008 Jun; 30(6): 431–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