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Millwoods Acupuncture Centre
 

首页

      English
Millwoods Acupuncture Center
102, 2603 Hewes Way
Edmonton AB,   Canada

Phone: (780) 466-8683
www.acupuncture123.ca
































 

 

如何配合中医治疗

本文要介绍如何配合中医治疗.治疗是个需要病人和医生双方配合的过程.这是中医相对于西医的特点.在西医,不管你告诉医生你如何难受,他只相信化验和仪器检查结果.如果他的机器查不出你的毛病,他会说你没有病,只是神经衰弱,有时候会说你有精神病呢.看中医,就有必要了解中医治疗过程中的一些特点,更好的配合医生以便尽快解决问题.就我们的临床经验,不光西方人不知道如何配合,连我们在中国生长的许多年轻人也不知道.西医已经将我们培养的只相信化验和X光检查.人不再是有情绪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而是个待检查和待修理的物体了.

一.把脉不是中医诊断的唯一方法

您可能在文学作品中看到过有的老中医仅靠把脉就能知道病人的病情,就能开方治疗.而在现实中,仅靠把脉就开方的医生其疗效常平平淡淡.要知道老中医并非仅靠把脉作诊断的.当病人进门的那一刻,他就注意到了病人的精神和神情状态,步态,面色,皮肤的出汗与否,声音的洪亮还是微弱等等,结合把脉是触及到病人的皮肤温度湿度,再结合脉相而作的最后诊断.更常见的是在见病人之前,病人亲属的只言片语都会提示病人的状况.常有后代中医学子(特别是学院毕业的学生)以为能靠脉相将病人的病情说个八九不离十就是中医的最高水平.而随后处方开的药效果平平却不知道原因何在.毕竟目前现实是中医疗效整体欠佳.他们不知道老中医的能耐是建立在他多年的临床经验之上的.一个新手必须全面掌握中医的各种诊断技术,而不能只注重脉诊,否则,行医多年而对中医仍然是雾里看花糊里糊涂.可以说没有一个中医世家教育和培养自己的后代只用脉诊来诊断病情.要知道脉诊在学院派中医里也只是诊断的一个方面而非唯一的方法,更不要说在经方派中医里,脉诊更是需要和病人的其它情况结合才能开方治疗.

有些病人喜欢见了医生就将手臂一伸,让医生把脉,如果说的基本正确,就相信医生,让他开药,如果说的不怎么对,就不信任了.这样作简直就是希望医生給他算命,而医生这时候也就真的成了算命师,他得通过各种技巧套取病人的信息,一边作出判断,一边诱导更多的信息,最终作出似是而非笼里笼统的结论.当一个医生的处方是建立在这样一种笼笼统统的诊断基础上,怎么能指望他的处方对病人的症呢?如果您真的希望医生治疗您的病,而不是来和医生玩猫捉老鼠,就不要干扰医生自己的诊断习惯.医院不是玩的地方.

当然不是说中医单靠脉诊就绝对不可能作出诊断,气功大师连脉都不摸不也能作出诊断吗(当然他不会用中医的术语).但现在世界上能有几个中医和气功的大师呢?如果您喜欢京剧,知道梅兰芳的大名,那么您不会非梅兰芳的戏就不看了吧?张仲景,华佗,李时珍都是中医界的领军人物,我们有几个人能有幸让他们給我们治病?您身边毕竟普通医生多,您还得找个普通医生先看看病的吧.更进一步,佛祖能看出人的前生后世,却还说他没有办法让任何人免除灾难(灾难需要每个人自己消除,任何人都没法包办代办).所以,能否看出你的病和能否治好并不完全是一回事.

在上一篇里我们已经介绍了中医有不同的风格,有学院派,经方派,寒凉派,火神派,脾胃派,等等.各自的辩证诊断思路和之后的用药都很不相同.其中学院派自以为是综合了历代中医学派的精华,而其实它是个中医里的四不像.如果说其它中医学派都有它们的临床疗效,像一把把各式不同的手术刀子的话,学院派更像一把精美的塑料刀.伤寒论被历代名医大师都让作是中医临床的根,而现在的中医学院却已经将之降为了选修课!好糊涂和外行的教材编写者们!现在也只有台湾的中医教育体系还注重伤寒论的教育,使中医还没有完全断根.这就是为什么台湾名医倪海厦骂大陆中医的原因.

我们已经介绍过一定要明白中医问诊在伤寒经方派中医里的重要性.所以如果您的医生不怎么问您的病情就把脉开方,他很可能不是六经辩证的经方派,而很可能是所谓的八纲脏腑卫气营血辩证的学院派医生.

二.不要只告诉你现在的病情而隐瞒其它病情

许多时候我们会遇到病人叙述这里那里不舒服,说他没有其它健康问题(尽管医生怀疑).当治疗一段时间后,又说他还有这样那样其它的不舒服.我们问他为什么一开始不告诉这些症状,他说他以为这些症状之间没有关联.注意,这是很错误的做法.对医生隐瞒病情极有可能延迟您的康复.到底诸多症状之间有没有关联是由医生判断的,作为病人,您应当如实告诉您的病情,千万别自作主张.

医生不应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样作的医生绝不可能是个好医生.不要觉得说了你头痛,医生看一下你的舌头把一下脉就能下方治疗了.经方派的医生还需要知道你是否同时干呕吐涎沫(如果有,该用吴茱萸汤);同时有发热汗出和恶风者该用桂枝汤,有发热恶风无汗者却该用麻黄汤;头痛伴有发热口渴腹泻需用五苓散;头痛发热而脉沉者就该用四逆汤;若伴有手足寒冷,脉细弱者,应用当归四逆汤;而大病后头痛气短欲吐口渴者需要用竹叶石膏汤;若是女人产后手脚烦熬而头痛,大概得用小柴胡汤了.如果头痛还伴有肩痛,腰痛,四肢痛,需要考虑的方剂就更多.所以給医生提供的信息越多越完全,医生能解决你的问题的可能性就更大.如果医生不注重你的全身情况就开药,他很可能是按套路治疗病人,别指望他的治疗成功率会很高(任何医生这样作当然都会碰上几个治好的病人,但成功率会高吗?注意,我们说的是成功率).

三.坚持治疗,給每一个医生足够的时间.

治病需要时间.除了一些特别的病,如癌症,偏瘫等疾病,一个药方是否有效需要等好几天时间来判断,一般疾病(如头痛,肩膀痛,腹胀,心慌,气短不够用,发热口干等等)仅需要一天到两天就能判断是否有效.在我们手中,我们看着病人服药,十分钟后都能判断是否有效.尽管如此,有时候需要试用三到四个药方才能找到合适和有效药方.原因可以是医生的能力不足,可以是病情本身变化,也可以是前面所讲的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没有提供完整的病情资料(他可能是像挤牙膏式讲他的病情).

有些病人耐心极差,如果试一个医生几天没有效果就换了医生,结果永远找不到能治他的病的医生.要知道就算前一个药方疗效不佳,那也有助于医生考虑其它不同的药方.连医圣张仲景都是这样先试验一个方子,不行就换成其它药方,何况我们普通医生.如伤寒论中有这样一段:产后腹痛,应当用枳实芍药散,如果没有效果,就是由于小腹有干血蓄积,该换用下瘀血汤了.

还有: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再有: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这里,由于病人心下有水气,所以一般发汗疗法难以解热,而且振动水气上逆,出现的心下悸,头眩,身动,振振欲擗地现象时,就需要换真武汤治疗了.医生很难在以开始就能判断出病人治疗前心下就有水气.

这种分步疗法在伤寒论中比比皆是.正因为如此,经方派治疗时药方会变化很快,不会像学院派的方子那样让你服一周后再来复查.经方派治疗很像剥洋葱.症状一个接一个消失,而不是指望所有的症状同时消失.尽管中医治疗需要时间,但比起西医让你一辈子吃药(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过敏,血小板出血性紫癜,风湿性关节炎,慢性鼻炎鼻窦炎等等),中医治疗需要的时间已经够少的了.

四.药物副作用还是治疗反应

凡药三分毒.特别是西药,有几个没有副作用的,有几个药能在市场上存在超过十年的?当然中药也有副作用.说中药没有副作用那是胡说八道.但中药的副作用是容易控制的,而不像西药那样医生几乎没有办法预防.

首先,中药要按照中药本身的要求服用.如果按照西医的思路用中药,任何中药都会有副作用.一个著名的例子是日本人用小柴胡汤美容.病人自己就会到药店买小柴胡汤丸天天吃,一吃就是若干年.等到出现了副作用,就归罪那是中药的副作用,这公平吗?同样,有人年年服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为的是补肾,延年益寿.这么长时间服同一种药,别指望没有副作用.这下你就知道可否长时间服西洋参,冬虫夏草,枸杞子,脑黄金,钙片,维生素等等所谓的保健药了.适应身体康复的都是药,不适应的都是毒.连空气和水都不例外.我们能不停地呼吸空气,能不加限制地喝水吗?你试一试看.一切都有个度.

有时候药物反应属于治疗需要的反应.特别是经方派用药时,病人出现微微的眩冥感觉表明药物的剂量正好.还有时候服药后的反应表明病情好转,而不是加剧.如服小青龙汤后口渴表明内寒欲解而不是增重.

还有前面的真武汤的例子.服用桂枝汤发汗后,汗出热不解而出现的心下悸,头眩,身动,振振欲擗地现象并不是药物副作用,而是治疗过程中的自然现象.

现在一般医生不敢用经方的原因之一就是怕这些不易预料之治疗反应.谁也不愿意让病人有这样那样本来没有的症状出现,而給病人造成的印象也是中药不该有什么副作用.医生的处方也就特别追求平稳为首,治疗为后.这是真正有用的中医吗?西医治疗癌症不也得用化疗药,那毒性何其大,人们却受不了中医的一点副作用.

五.如何评判疗效

治疗过程中,问及病人感觉如何,有人会回答:照常,或还痛.可能这是事实.但更多的时候,病情明明得到了改善而他就是不愿意说好些了好多了.似乎是打算等两天再看是否真的好多了,再告诉医生说好多了.而我们判断病情已经明显好多了,是因为病人之前就诊时痛的连路都走不了,而现在行动敏捷.这类人是不知足的人.

许多时候,病人就诊后病情明显好转并且维持了一到两天,而病人再诊的时候病情又恢复原样.这也是所谓的照常.当病人如此叙述病情时就意味着他指望病情好转后一直维持到现在就诊,也不管上次就诊到现在已经过去了数天甚至数周了.还有一种情况是再次就诊前病人曾有过度劳累,饱食暴饮或饮凉,或在冷房子里待的时间过常而病情甚至增重.这时候还要说照常,还,而不客观介绍病情变化过程,常常让医生误以为上次治疗真的无果而考虑换药方.客观的讲,在我们诊所如果需要变换药方,一般三到四个药方之内总能抓住病情而病情会有明显起色.如果误掉有效的药方,那你试用更多的药方都是枉然.蒙骗医生不就是延误自己吗.

所以,要客观介绍和叙述病情变化.这是你和医生之间共同的工作.要珍惜和欣赏病情任何好的变化,而不是专注于现有的痛.这和人的个性相关.欣赏世上哪怕是些许的正面向上的,有益的,鼓舞人心情的变化,而不是老是抱怨,谴责周围.对同样的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态度,而病人的情感态度绝对和病情好转速度相关.比如说,二月里山桃花刚开,有人会欢天喜地,因为春天不远了;而也有人还悲观地觉得还要等一个月天才能真正暖,才能换下冬衣.欣赏好事物,好心情会放大;拘泥悲哀的事情,没有病也会生病,何况已经生了病!

六.还要不要服西药

原则上讲,如果采用中药治疗,就不要用西药.只有降压药,降血糖药,维持心律的药,化疗药,止血药等,可以在中药开始起效后在中医医生指导下慢慢将西药减量(如果中药也是为了治疗这些病).而一般止痛片,安眠药,维生素,钙片,鱼油制剂等完全可以停止.真正的中医医生应该全力发挥中医的疗效而不是靠用西药为自己装潢门面.那种既用中药同时还用西药的医生只能说明他的中医技术不怎么样,中西医结合不过是他的遮羞布罢了.目前中医需要的是全面真正地继承传统中医的临床疗效,而不是搞什么中医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

七.饮食劳作

中医讲究得病要养病.人得了病就意味着身体向人发出了应该休息的信号.你需要休息,不要过分劳累,少一些脑力劳动,少一些性生活.饭量也要比平时少一些,还应该吃软的和容易消化的食物.大鱼大肉白酒油煎食物决不是有病的时候应该吃的,否则很难保证病不再复发.因过劳而病情复发,中医称之为劳复;因过食而复发为食复.

西方人有个误区是身体肌肉关节痛却还参加剧烈体力锻炼,包括所谓的理疗.这种情况下有几个人能靠过度活动肌肉而减轻疼痛的?中医也有理疗但多用于肢体或关节僵硬,防止和治疗肌肉萎缩的时候,如用于偏瘫(外伤性,或中风后)等情况.

八.用针灸还是用中药

许多疾病同时用中药和针灸会恢复的更快.国内的中医,要么只开中药,要么只用针灸,很少将针灸和草药同时应用.而许多在国外的中医师既用针灸也用草药.这是在国外就诊病人的福气.你应听从医生的建议,单用针灸,或单用草药;抑或二者同时用(如果他既懂针灸还懂草药的话).针灸一针就有可能止痛,而喝一杯草药也同样有可能立刻止痛,关键在于医生的能力.

九.什么情况下用中医

许多人得了病不知道该看中医还是看西医.中医西医都在不断变化中.目前,西医的强项在于手术科室.如果一种病能手术治疗,西医必然建议你作手术.如果医生说没法作手术,你就不必指望西医非手术疗法能怎么样了.西医没法作手术的病常需要长期,反复,甚至终身服药.常见的例子是高血压,糖尿病,手术后造成的甲亢甲低,艾滋病,癌症,器官移植后,过敏,等等.而中医现在开始反思,开始回归本来的中医面目,临床疗效在不断提高.其优势在于治疗目前西医手术不能解决的疾病,许多能手术的病中医也可使之避免手术,也就是说真正的中医是能使病人不用手术也能康复的医学.

下列情况下你应看中医:

一.西医查不出原因,不知道你得了什么病,所以难以下手治疗;

二.需要等数周,数月继续西医检查的病;

三.已经做过手术,疗效不佳或病复发者;

四.急症,在医院急诊室需要等数小时或一晚上才能看医生.别以为中医不能处理急症.换句话说,不会处理急症的中医是不合格的中医.

五.西医药物治疗副作用太大时,希望换一种治疗.

六.精神疾病(如歇斯底里,躁狂性精神病,抑郁性精神病,等等);情感障碍(如压抑感,恐慌感,焦躁,信心低下,冲动易怒,强迫症,被迫害症,濒死感等等);失眠,慢性疲劳,各种过敏(包括慢性鼻炎鼻窦炎等);性功能低下,不孕,西医癌症治疗之各种副作用;减肥,戒烟,吸毒戒断综合征,偏头痛,偏瘫,截瘫,车祸后康复,更年期综合征,各种痛症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