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Millwoods Acupuncture Centre
 

首页
      English
Millwoods Acupuncture Center
102, 2603 Hewes Way
Edmonton AB,   Canada

Phone: (780) 466-8683
www.acupuncture123.ca
































 

 

经方传真(1)

──胡希恕经方理论与实践

胡希恕 冯世纶著

 

绪论

一、何谓经方(举拙删改)

经方,即经典之方,其为“神而明之”者所出以救世。它是可以适用于过去、现在、将来的有效方剂,它有使用率高,对病奇效的特点。在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采用了六经辨证(实质是更简易的八纲辨证)、辨方证的独特理论与方法来说明经方的使用。

二、张仲景是经方杰出之传人(举拙删改)

考《汉书艺文志》载“经方十一家”,记述了有关按病归类之专著和有关方剂理论之专著,如《汤液经法》32卷。这些书虽皆亡佚,但从现存最早的《黄帝内经》里可以窥见有关治疗原则、治疗方法、遣药组方和配伍宜忌等方面大量之理论论述。此说明我国的中医理论源远流长,很早就建立了疾病的治疗理论与有效方剂。经东汉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将亡佚的书籍中的部分经方保留下来,为后世方剂学之发展奠定了基础。故后世尊该书为“方书之祖”,赞其方为“对病真方”。

三、经方运用的指导理论是辨证施治

要想正确地使用经方,就必须掌握中医的辨证施治。何谓辨证施治?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即《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方论》)就是辨证施治的典范。考《伤寒论》,不只是论治伤寒,而是借伤寒之治以示万病辨证施治的大法。因此,在《伤寒论》中,既有对疾病辨证施治的一般规律,又有对疾病辨证施治具体实施之运用方法。

先说辨证施治的一般规律:

《伤寒论》虽以六经分篇,而条文中实以八纲列辨,如论中“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是阴阳之辨;“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是虚实之辨;“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是表里之辨;“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是寒热之辨。如此等等。由此可见,六经和八纲是辨证的一般规律。(举拙删改)

何谓八纲?八纲即指表、里、阴、阳、寒、热、虚、实而言。其实,在表里中间,还有一个半表半里,按数而论,应该是九纲。由于言表里,而半表半里即寓其中,所以习惯上仍简称为八纲。

表和里及半表半里:表指体表,即由皮肤、肌肉、筋骨所组成的外在躯壳。若病邪集中地反应于此体部时,便称为表证。里是指人体的里面,即由:食道、胃、小肠、大肠等所组成的消化道。若病邪集中地反应于此体部时,便称为里证。半表半里,是指表之内,里之外,即胸腹两大腔间,为诸脏器所在之地。若病邪集中地反应于此体部时,便称为半表半里证。以上表、里、半表半里三者,是固定病位的反应。

也就是说,不论什么病,而其病位的反应或为表,或为里,或为半表半里。虽然,有时二者或三者同时出现,但绝对不会超越此三者的范围。 

阴和阳。阴即阴性,阳即阳性。人体得了病,必定影响人体机能的改变。首先是代谢机能的改变。这种改变不是较正常太过,就是较正常不及。如其太过,则病体也必相应要有亢进的、发扬的、兴奋的太过的病征反映出来,这类太过的病征,即称为阳证。如其不及,则病体也必相应要有衰退的、消沉的、抑制的不及的病征反映出来,这类不及的病征,便称为阴证。所以,疾病虽然复杂多变,但概言其为证,不属于阴,便属于阳。

寒和热:寒即寒性,热即热性。如果病体反映为寒象者,即称为寒证。反之,反映为热象者,便称为热证。寒热与阴阳的关系是:寒为不及,当系阴之属,故寒者也必阴;而热为太过,当系阳之属。故热者也必阳。请注意:寒与热是具有一定特性的阴阳。所以,泛言阴不一定必寒;泛言阳,更不一定必热。由此可知,病有不寒不热者,但绝无不阴不阳者。

虚和实:虚指人虚,实指病实。如病体未愈,而人的精力已有所不支,病体反映出一派虚衰之象者,即称为虚证。若病势在发展,而人的精力未衰,病体反映出一派充实的征象者,便称为实证。如上所述,虚实和寒热一样,也是阴阳中的一种特性。不过,寒热有常,而虚实无常。所谓寒热有常者,是指寒者必阴,热者必阳,在任何情况下,永不变异。但虚实则不然,当其与寒热互见时,而竟反其阴阳,故谓为无常。如虚而寒者,当然为阴,但虚而热者,反而为阳;实而热者,当然为阳,但实而寒者,反而为阴。如此,所谓阳证,可有或热、或实、或亦热亦实、或不热不实、或热而虚者。所谓阴证,则可有或寒、或虚、或亦寒亦虚、或不寒不虚、或寒而实者。以上为八纲之梗概,必须辨认清楚。

何谓六经?六经是指太阳、阳明、少阳之三阳,太阴、少阴、厥阴之三阴而言。《伤寒论》分之六经,虽称“之为病”,其实质是证,而且是来自八纲。这是个不容混淆的关键问题。因为表、里、半表半里二者,都是病位的反应,而阴、阳、寒、热、虚、实六者,都是病情的反应。这样,表阳热实即是太阳,表阴寒虚则为少阴;里阳热实即是阳明,里阴寒虚则为太阴;半表半里之阳热实即是少阳,半表半里之阴寒虚则为厥阴。此为病情必反映于病位,而病位也必因有病情的反应而反映。所以,无病情则无所谓病位,而无病位则也无所谓病情。如此,所谓表、里、半表半里等证,同时必伴有或阴、或阳、或寒、或热,或虚、或实的为证反映。同理,所谓阴、阳、寒、热、虚、实等证,同时也都必伴有或表、或里、或半表半里的为证反映。应该注意,由于寒、热、虚、实是从属于阴阳的。这样,无论表、里、半表半里皆具有阴阳两类不同为证的反映,三而二之为六,即病之见于证者的六种基本类型。这即《伤寒论》所谓的“六经病”。由此可见,六经出自八纲,是勿庸置疑的。

六经与八纲的关系已如上述。其临床运用是:病见之证,必有病位,复有病情,故八纲只有抽象,而六经乃具实型。正因为如此,临床辨证宜先从六经开始。《伤寒论》以六经分篇,就是这个道理。六经既辨,则表里别(定位),而阴阳判(定性),然后,再进行寒热虚实之分析(进一步定性),以明确阴阳为证。至此,则六经、八纲已俱无隐情,依此就可以制定治疗准则了。如病在表,治之以汗法;病在里,治之以或清、或下、或消、或温、或补;病在半表半里,治之以和法。

再说辨证施治的具体措施:

辨证施治的具体措施体现在方证的运用上。什么是方证呢?方证,即方剂的适应证,某方的适应证,就称为某方证。论中有桂枝汤证、柴胡汤证,是以方名证的范例。因此,辨方证是在辨六经八纲一般规律指导下的具体运用。例如,太阳病是病邪反映于表位的阳性证,依法当发其汗。但是,发汗的方剂很多,是否任取一种发汗方剂就能获效呢?当然不行。此时,还应当仔细地辨认方证,给以适宜的方剂才能取得预期的疗效。譬如太阳病,若见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是桂枝汤证,则用桂枝汤即可治愈;若见发热,无汗,身体疼痛,恶风而喘,脉紧者,是麻黄汤证,则用麻黄汤即可治愈;若见项背强急,无汗,恶风者,是葛根汤证,则用葛根汤即可治愈;若见恶寒,发热,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是大青龙汤证,则用大青龙汤便能治愈。以上诸方,虽然都是太阳病的发汗方剂,但各有一定的适应证,如果用得其反,不但无益,而且有害,轻者变证蜂起,重者坏证丛生,此即论中所谓的“常须识此,勿令误也”。由此可见,辨方证是六经、八纲辨证的终极,它既是辨证的具体实施,也是辨证的目的。因此,方证是辨证的尖端。因为中医治病有无疗效,当然因素较多,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在于方证辨得是否正确。方证为数繁多,均见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论》中的有关条文,潜心玩索,自有所得。

四、如何掌握经方

如何掌握经方呢?这个问题涉及到经方如何分类。经方分类形式繁多,约之不越三种。一是原著分类法,均见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论》两书,这里勿庸多赘。二是据证分类法。三是按方分类法。以后两种分类简便易行,颇为实用,故简介于下。

(一)据证分类

这里所谓之证,不是个别的证,而是固定病位的反应之证。也即表证、里证和半表半里证。对此,依次说明如下:

1、表证类:表证,是指《伤寒论》中的太阳病证和少阴病证。这两类病证,为何称为表证呢?分析一下论中有关这方面的条文,答案自然明确。

如《伤寒论》第1条(条文序号均依宋本《伤寒论》。下同):“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是说,太阳病,不是指的一种个别的病,而是指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为特征的一般的证。即是说无论什么病,若有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等一系列症状者,即称太阳病。

2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这是说,上述的太阳病,若同时更见有发热汗出,恶风而脉按之缓弱者,则名之为中风。

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这是说,上述的太阳病,无论是见已经发热,或还未发热,但必恶寒,若同时更见有身体疼痛,呕逆,脉寸关尺各部俱紧者,则名之为伤寒。由此可见,中风和伤寒为太阳病两类不同的病证。前者由于汗出而敏于恶风,因名之为中风;后者由于无汗而不恶风,或少恶风,但重于恶寒,因名之为伤寒。不过于风曰中,而于寒曰伤,实亦不无深意。太阳病,原是机体欲借发汗的机转,自体表以解除其病,但限于自然的良能,或虽得汗出而邪反乘汗出之虚深入于肌腠。中者中于内,名曰中风者,以示在表之邪深也。或不得汗出,病邪郁集于肤表,只是不得其汗而出。伤者伤于外,名为伤寒者,以示在表的邪浅也。中风、伤寒均属证名,不要以为中风,即真的中于风,伤寒即真的伤于寒。至于“风伤卫”、“寒伤营”之说,是值得商讨的,不足为凭。

4条:“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这是说,初患伤寒病时,大都出现太阳病证,故谓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若脉安静而不数急,此为较轻的证,则不至于传里,或传半表半里。少阳病则欲呕。阳明病则烦躁,故若其颇有欲吐之情,或躁烦不安,病已有传入少阳和阳明的征兆。而脉数急,更是邪盛,病势正在发展变化,故肯定为必传之证。

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这是说,在表阳病,有发热而恶寒者,此为发于太阳病;若在表阴病,也有不发热而恶寒者,此为发于少阴病。请注意。这里的发热恶寒和无热恶寒为太阳病、少阴病的主要鉴别点。故首先着重提出,以示区别。

28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这是说,少阴病除无热恶寒与太阳病发热恶寒显然不同外,并由于多虚,脉浮之中而有微细之象,而且精神不振。故其人但欲寐也。由此不难看出少阴病为表证的阴性病。其观点前人没有明确的指出,故有加以说明的必要。

依据八纲分析,同一病位均有阴阳两种不同的病证,表证当然自不例外。验之实践,老年或体质素虚之人,若患外感,往往见到少阴病这样的表证,而且《伤寒论》的少阴病篇,自证治论述开始,即首先提出麻黄附子细辛扬和麻黄附子甘草汤等发汗证。尤其于麻黄附子甘草汤条,更明确指出:“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可见少阴病,二三日之前,纯属表证甚明。唯以少阴病本虚,维持在表的时间甚暂,二三日之后即常传里,而并发呕吐下利的太阴病。篇中有关四逆辈诸证治,大都属于并病和合病之类,而非单纯的少阴病。凡诸病死,概在胃气衰败之后,亦即太阴病的末期阶段。少阴死证诸条,亦多系二阴的并病,仲景不于太阴病篇提出,而特出之于少阴病篇者,实亦大有深意。病之初作,即见少阴这种表证,万不可等闲视之。因其二三日之间即有并发太阴死证的风险,必须抓紧时机及时治疗乃可救凶险于未萌。太阳与少阴均属表证,故均有传里或传半表里变化。但太阳以传阳明、少阳为常,而间有传太阴、厥阴者,故少阴病篇亦夹有大承气汤和四逆散等证治的出现。少阴病篇本就难读,如用八纲分析之,尚易明了,因此,略加阐述以供参考。

总之,《伤寒论》所谓太阳病和少阴病,实即同在表位的阳与阴二类不同的证。病在表,法当汗解,但少阴病因虚,发汗不得太过,而且必须配以附子、细辛等温性亢奋药。太阳病则不然,若阳热亢盛,当宜配以沉寒性的石膏,此即二者证治的概要区别。不过,无论太阳或少阴均有自汗和无汗显然不同的二种证型,虽依法均当汗解,但自汗者必须用桂枝汤法,无汗者必须用麻黄汤法。随证候的出入变化,而行药物的加减化裁。因而形成了桂枝剂类和麻黄剂类两大系列的解表方剂。

2、里证类:里证亦有阴阳两类,《伤寒论》所说的阳明病,实即里阳证;所说的太阴病,实即里阴证。由于里证的治疗阴阳异法,方药各殊,故应分别讨论。

l)里阳证类:《伤寒论》第180条:“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是说病邪充实于胃肠之里,按之硬满有抵抗者,即为胃家实。凡病胃家实者,概称之为阳明病。

182条:“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是说,阳明病的外证为何?外证,是针对胃家实的腹证说的。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的证候,即为阳明病的外证。凡病见此外证者,亦可确诊为阳明病。

对此,应当注意:热极于里者,势必迫于外,故阳明病则身蒸蒸而热,此与太阳病热郁于体表而翕翕发热者有别。热蒸于里,因使汗自出,汗量多而臭味重,与太阳中风证的自汗出,汗量少而臭味轻者不同。由于里热的强烈刺激,则恶寒感受到抑制,故不恶寒而反恶热,此亦太阳病之必恶寒者更有不同。

185条:“本太阳病,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然者,是转属阳明也。”是说,本是太阳病,于初发时虽发其汗,但因汗出急速,仅出汗而未将病邪祛出,反传里而转属阳明病。又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者,为太阳伤寒己内传少阳的柴胡证,而反汗出□□然者,是又转属阳明病了。按:阳明病,有从太阳病直接传里而发者,亦有太阳病传入少阳,再从少阳传里而发者。

204条:“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伤寒呕多,则柴胡汤证还未罢,虽已传里,而有阳明证亦不可以承气汤以攻里。

205条:“阳明病,心下硬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心下硬满,即指心下痞硬言,为胃气极虚之候,治宜人参的配剂,故阳明病,若心下硬满者,则不可攻之。若误攻之,致利遂不止而死;幸而利止者,还可救治使愈。

210条:“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直视,谵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是说,病气实则谵语,精气夺则郑声。郑声即重语不休之谓。精气竭于上则直视,谵语而又直视,已属病实正虚之恶候,若再见喘满或下利者,则已呈虚脱败象,故主死。

211条:“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是说,发汗已多,若更发汗亡其阳,则胃中燥必谵语。脉短为津液虚竭之候,病实正虚,故主死;脉不短而自和者,则正气未衰,故不至于死。按热实于里的阳明病,最易耗伤津液,也最怕津液虚竭。以上两条,皆是说明因此所致的邪实正虚的死证。

218条:“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久则谵语。”脉沉主里,脉沉而喘满,当为里热雍逆所致,医者竟误为表不解的麻黄汤证,而反发其汗,因使津液大量外越,以至大便为难,表因汗出而虚,里因燥结而实,久则病毒上犯头脑,因必致谵语。

基于上述,则所谓阳明病,即热结于里的阳性证。若热结成实,则即有胃家实的腹证反映,若热而不实则只可见之于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的外证。此病常由太阳证或少阳证转属而来,然亦有自发者。里热最耗津液,热实津竭则死。故阳明病最忌发汗。宜下不下亦可致邪实正虚的险恶证候。以上只是有关阳明病的概要说明,具体证治详见白虎汤证、承气汤证等方证。

2)里阴证类:《伤寒论》第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是说胃虚饮聚,故腹满而吐,食不下,胃中不但有寒饮,而且不能收持之,故自利益甚。寒气下趋少腹则腹自痛,寒气不下行则痛自止。太阴病宜温不宜下,若不慎而误下之,必使胃益虚而饮益聚,甚则恶化出现胸下结硬。这里提出太阴病的概括特征,凡病见此特征者,即可确断为太阴病,依治太阴病的方法治之便不会错。

277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是说凡病自下利而不渴者。均属太阴病的下利证。其所以不渴者,即因其胃中有寒饮的关系,治以宜服四逆汤这一类的温中逐寒剂。

总之,阳明和太阴,病位都是在里,为在同一病位的阳证和阴证。阳明多热多实,太阴多寒多虚,是阴阳相对的证。下利为阳明太阴共有证,热则必渴,寒则不渴,故特提出以示区别。四逆辈温中逐寒,不只治太阴病的下利,亦是太阴病的治疗准则,合上条即为太阴病的总纲,至于具体细节则详于以下诸方证条。

3、半表半里证类:半表半里证亦和表、里证一样,而有阴阳两类。《伤寒论》所谓为少阳病,即其阳证的一类。而所谓厥阴病,即其阴证的一类,今择其有关论述,简介如下:

先说阳性的半表半里证。如《伤寒论》第263条说;“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是说热郁于半表半里,既不得出表,又不得入里,势必上迫头脑,则口苦、咽干、目眩,乃是自然的反应,故凡病见有口苦、咽干、目眩者,即可确断为少阳病。

264条:“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少阳中风,即指太阳中风而转属少阳病的意思。两耳无所闻、目赤,亦同口苦、咽干、目眩,由于热邪上迫头脑所致,热壅于上故胸满而心烦。少阳病不可吐下,若误吐下之,则正虚邪陷更必进而悸且惊。

265条:“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则烦而悸。”弦细为少阳脉,太阳伤寒脉当浮紧,今脉弦细而头痛发热,则已转属少阳柴胡证了。少阳病不可发汗,若发汗则胃中燥,必谵语,此宜调胃承气汤以和其胃即愈,若不使胃和,不但谵语不已,且必更使烦而悸。

再说阴性的半表半里证。如第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消渴为热证,阴不应有热,可能有错简,以下大意是说,厥阴病上虚下寒,寒乘虚以上迫。因感气上撞心,心中疼热的自觉证,蛔虫迫于寒而上于隔,故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寒在半表半里,本不下利,与寒在里的太阴病自利益甚者不同,但若下之,则并于太阴而下利不止。

329条:“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阴证一般多不渴,但虚则引水自救,故厥阴病亦有渴者,若渴欲饮水者,可少少与之即愈。

按:这里少少与水即愈的渴,当然不是消渴。以是可见,上述提纲证必无消渴甚明。历代各家对厥阴病提纲虽做了多方面的探讨,但至今仍存在不少的疑间。现结合篇中的具体证治,对此加一探讨,略述如下。

纵观《伤寒论》厥阴病篇只有四条(除上述两条外还有两条,因无关重要,故从略),均有“厥阴病”三字提首,但未出证治。以下虽出证治,但无一条题以“厥阴病”的字样。《金匮玉函经》别为一篇,题曰:“辨厥利呕哕病”,按其内容,表里阴阳俱备,亦确是泛论上述四病的证和治,而非专论厥阴甚明。可知叔和当日以六经病后,出此杂病一篇甚属不类,而厥阴病篇只了了四条,且无证治,以为即是厥阴续文,乃合为一篇。不过,叔和未尝无疑,故于《金匮玉函经》仍按原文命题,以供后人参考。惜《金匮玉函经》在元代已少流传,故后世一些人便认为厥阴篇后都是论述的厥阴病,此又非叔和初意所料及。其实仲景此篇另有深义,约言之可有三点:?胃为水谷之海,气血之源,胃气和则治,胃气衰则死,凡病之治,必须重视胃气,因取此与胃气有关的四种常见病,辨其生死缓急,和寒热虚实之治,为三阳、三阴诸篇做一总结。?同时亦正告医家,表里阴阳概括万病,伤寒杂病大法无殊,故称《伤寒杂病论》。试看白虎汤、承气汤、瓜蒂散、四逆汤、大小柴胡汤、桂枝汤等伤寒治方,适证用之亦治杂病。此外乌梅丸、当归四逆汤等条,虽论治厥,但证属厥阴,又不无暗为厥阴病的证治略示其范也。

关于《伤寒论》的论述,暂即介绍至此。以下再对于辨证问题略加说明。

由于半表半里为诸脏器所在,病邪郁集此体部则往往影响某一脏器,或某些脏器发作异常的反应,以是证情复杂多变,不似表里的为证单纯,较易提出简明的概括特征。如上述少阳病的口苦、咽干、目眩亦只说明阳热证的必然反应,故对于半表半里的阳证来说,这是不够概括的。至于厥阴病的提法,就更成问题了,惟其如是,则半表半里阳证、阴证之辨,便不可专凭《伤寒论》所谓少阳和厥阴的提纲为依据。不过,辨之之法,亦很简易。因为表里易知,阴阳易判,凡阳性的除外表里者,当然即属半表半里的阳证。凡阴证除外表里者,当然即属半表半里的阴证。《伤寒论》于三阳病篇先太阳、次阳明、而后少阳。于三阴病篇,先太阴、次少阴而后厥阴,均把半表半里证置于最末,或即暗示人以此意。有的认为其排列次序与《内经》同,因附会《内经》按日主气之说,谓病依次递传,周而复始。不但仲景书中无此证治实例,而实践证明,亦绝没有阳明再传少阳之病。尤其六经传遍又复回传太阳,可真称得起怪哉病了。至于三阳先表而后里,三阴先里而后表。要之,不外以外者为阳,里者为阴,故阳证之辨,当以表始;阴证之辨,当从里始,别无深义。以上所述均属有关半表半里证的一些原则性问题。关于具体证治,详见以下小柴胡汤、乌梅丸等方类。

(二)按方分类

方即方剂,考《伤寒论》计有114方,《金匮要略方论》计有205方。其中两书重复方计62首,除去重复者,共计257方,此257方中据其组织结构及配伍原则,皆有主方,其加减轻重,又各有法度,不可分毫假借,细分之不外26类。每类先定主方,即以同类诸方附之以成系列。此乃掌握经方的较好方法,故本书采用之。

第一章桂枝汤类方

一、桂枝汤方

【方剂组成】桂枝9克,芍药9克,甘草(炙)6克,生姜(切)9克,大枣(擘)4枚,

【用法】水煎温服。服已须臾,食热稀粥一碗,以助药力,同时盖以棉被令一时许,遍身__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若不汗更服依前法。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病证犹在者,更作服。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方解】桂枝、生姜均属辛温发汗药,但桂枝降气冲,生姜治呕逆,可见二药都有下达性能,升发之力不强,虽合用之,不至大汗。并且二者均有健胃作用,更伍以大枣、甘草纯甘之品,益胃而滋津液。芍药微寒而敛,既用以制桂姜的辛散,又用以助枣草的滋津。尤其药后少食稀粥,更有益精祛邪之妙。所以本方既是发汗解热汤剂,又是安中养液方药,也就是后世医家所谓的“甘温除热。”

甘温除热之热不是一般的热,是胃气不振,津血有伤所致之热。有关汗出身热的机理,《内经》有类似的论述。如《素问评热病论》曰:“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何?岐伯对曰:病名阴阳交,交者死也。帝曰:愿闻其说。岐伯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复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不能食者。精无俾也”。这里主要是说:汗出身热是邪气盛,精气虚。汗出为精液外溢,此时邪乘虚入于肌表。正气为阳,邪气为阴,正气与邪气交争于肌表故称阴阳交。此时精气流于外,邪气入于里,故病死。桂枝汤证虽不全同于《内经》所说的阴阳交之证,但正邪交争于肌表,汗出身热的病机是相同的。桂枝汤的主要性能是甘温健胃,通过调和营卫使精气胜而表固,邪气不再入侵,故使汗止而热除。也即甘温除热的道理。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注解:外为阳,内为阴。阳浮而阴弱者,谓脉有浮于外而弱于内的形象,即轻取则浮,重按则弱也。阳浮者热自发。谓脉阳浮,为发热的脉应。阴弱者汗自出,谓脉阴弱,为汗出的脉应。啬啬恶寒,谓缩缩而恶寒也;淅淅恶风,谓洒淅而恶风也;鼻鸣干呕者,表不解,气上冲也。此为太阳中风证,桂枝汤主之。

《伤寒论》第13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注解:太阳病,若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即宜桂枝汤主之。言外之意不要以为它是中风证的专用方。

按:头痛发热,汗出恶风,为桂枝汤正证,凡病见之,即宜桂枝汤主之,则无不验。

《伤寒论》第15条: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注解:气上冲,为气自小腹上冲胸的一种自觉证。太阳病为在表,宜汗不宜下,误下后,其气上冲者,知病未因误下而内陷,还在表也,故可与桂枝汤,用前食稀粥,温覆取微汗的方法解之。若不气上冲者。即病已去表内陷,不能给服桂枝汤。

《伤寒论》第16条: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注解:桂枝汤本为和解肌腠而设,与麻黄汤专为发表致汗者有别。若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为表实,则宜麻黄汤发其汗解表。若误与桂枝汤,则必致实实之祸。医者常须识此,慎勿误施也。

按:精气虚则不足以驱邪,虽得汗出,邪反乘汗出之虚,而深入肌肉之内。桂枝汤促进胃气,加强精气,使盘踞肌腠之邪,不得复留,乃得因汗而解。邪在肌,则肌不和,桂枝汤益气驱邪,而使之变和,故谓桂枝本为解肌。若精气实于表。只宜麻黄汤发其汗,则邪共汗出即治,若误与桂枝汤,再益其气,则实上加实,祸变立至矣。(举拙注:和者,交相出入谓之和。若但出不入,或但入不出即为不和)

《伤寒论》第24条: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按: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有刺风池、风府辅助的一法,不可不知。

《伤寒论》第25条: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注解:脉洪大,当是脉浮。脉洪大为热盛于里,如何可与桂枝汤?必是传抄有误,宜改之。

服桂枝汤不合法,而致大汗出,故病不解。脉浮者,病仍在表,宜与桂枝汤和前法服之。若其人形似疟状,一日再发寒热者,让其小汗出则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伤寒论》第44条: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注解:太阳病,外证未解者,意同上。外不解,法当汗解,慎不可下之,下之为逆,解外宜桂枝汤。

《伤寒论》第45条: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注解:太阳病,先以麻黄汤发其汗,而病不解,医不详审所以不解之故,而复下之,若当时脉浮,病必不愈。因浮为在外,法宜汗解。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病仍在外,故须与桂枝汤解外即愈。

按:汗下后表仍不解者,则宜桂枝汤解之,以汗下后亡津液也(举拙注:亡津液者似应宜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详见:各种禁汗的感冒治法)。

《伤寒论》第53条: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注解:病常自汗出者,其原因不在脉内的荣气,而在脉外的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所致。荣自行于脉内,卫自行于脉外,卫失荣则不固,荣失卫则不守,故令常自汗出也。宜桂枝汤复发其汗,使荣卫和则愈。

《伤寒沦》第54条: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注解:脏无他病者,谓无其他内脏病。言外之意病在外也。时发热自汗出者,谓发热自汗出有定时也。此亦卫气不和所致,宜于其发作前,与桂枝汤发汗即愈。

《伤寒论》第56条: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注解:伤寒已六七日不大便,头痛有热者,显系里热上攻的为候,故可与承气汤以下之。不过里热小便当赤,其小便清者,知病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解之。假设头痛且必衄者,宜与桂枝汤。

按:该条首冠以伤寒,其无汗可知,即病在表亦不可与桂枝汤,必须头痛而衄者,始可与之。不过麻黄汤条有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本条所述,脉必不浮紧而浮弱可知,临证时须细辨。

《伤寒论》第57条: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注解:伤寒以麻黄汤发其汗,则证已解,但半日许,其人复烦,切脉浮数,知表热未解也,故宜桂枝汤更汗解之。

 

按:服麻黄汤后,表不解,不可再与麻黄汤,而宜桂枝汤;服桂枝汤后,表不解,仍宜再与桂枝汤,不可与麻黄汤,此为定法,须记。

《伤寒论》第91条: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注解:太阳伤寒,医误下之,因续得下利清谷不止。清谷,即排泄完谷不化的大便之谓。下利清补不止,知已转属太阴虚寒里证,虽身疼痛,表还未解,法宜急救其里,而后治其身疼痛。假若下后,未续得下利清谷不止,但身疼痛,而清便自调者,则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按:表里并病,若里虚寒,当先救里,而后解表,此为定法,须记。又与四逆汤,下利清谷已,而身疼痛不解者,当然亦宜桂枝汤,自在言外。

《伤寒论》第95条: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桂枝汤主之,

注解:太阳病发热汗出者,为中风,汗夺于荣则荣弱,邪并于卫则卫强,荣卫不和,故使发热汗出也。桂枝汤调和荣卫,而解外邪,故主之。

《伤寒论》第164条: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注解:伤寒本不宜下,而医大下之,下后表不解,当与桂枝汤以解肌,而反以麻黄汤发其汗,一再误治,邪既内陷而心下痞,表亦未解而恶寒也。宜先与桂枝汤以解表,表解再与大黄黄连泻心汤以攻里。

按:表里并病,若里实宜攻者,须先解表,而后攻里,此亦定法,须记。

《伤寒论》第234条: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

注解:阳明病,虽脉迟、汗出多而微恶寒者,表还未解也,故可发汗,宜桂枝汤。

《伤寒论》第240条: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

注解:病人烦热,汗出则解者,此暗示不汗而烦躁的大青龙汤证,服大青龙汤则汗出烦热解也。但又如疟状,日晡所则发热,此时发热属阳明。若脉沉实,则已传阳明无疑,宜大承气汤下之;若脉浮虚,则仍在表,日晡发热,正是时发热汗出的桂枝汤证,故宜桂枝汤以发汗。

《伤寒论》第276条: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注解:此所谓太阴病,当指下利而言。下利而脉浮者,病欲自表解,故宜桂枝汤以发汗。

按:下利脉浮,无非表里合病之属,本条所述,脉当浮弱或自汗出。若脉浮紧无汗,则宜葛根汤,不可与桂枝汤。葛根汤条谓太阳阳明合病,而此谓太阴病脉浮者,以葛根汤证为表实,桂枝汤证为表虚,异其称呼以示虚实不同也。不过二方均属太阳病的发汗剂,其主治下利,当均为太阳阳明的合病。若真是里虚寒的太阴病,即有表证,亦不可与桂枝汤先攻表,当与四逆汤先救里也。

《伤寒论》第372条: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注解:下利而腹胀满,虚寒下利也,故虽身疼痛,法宜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按:本条所述乃真太阴病的下利,故虽身疼痛的表证在,亦宜四逆汤先温其里,而后乃可与桂枝汤以攻其表,可见上条非真太阴病甚明。

《伤寒论》第387条: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注解:霍乱吐利止后,而身疼不休者,此里和表未和也,宜少与桂枝汤小和其外。

按:霍乱上吐下利,损人津液至烈,虽遗有表证未解,也不可过汗,则宜少与桂枝汤消息和解之,量证用药,亦是一法。

《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第7条:产后风,续之数十日不解,头微痛,恶寒,时时有热,干呕,汗出,病虽久,阳旦证续在者,可与阳旦汤。即桂枝汤,方见下利中。

注解:产后风者,妇人产后患太阳中风也,虽延续数十日不解,表现为仍头微痛,恶寒,时时有热,心下烦闷,干呕汗出,知桂枝汤证未罢也。病虽久,而桂枝汤证续在者,即宜与桂枝汤。

按:运用方剂在辨证,只要见其证,即宜用其方,病之久暂无关紧要。

【辨证要点】基于以上论述,可见桂枝汤为一太阳病的发汗解热剂,但因药味偏于甘温,而有益胃滋液的作用,故其应用,宜于津液不足的表虚证。若体液充盈的表实证,或胃实里热者,不可与之。有关具体的适应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而脉浮弱者。

2。病常自汗出,或时发热汗出者。

3。发汗或下之,而表未解者。

4。阳明病,脉迟,虽汗出多。而微恶寒,表未解者。

5。病下利而脉浮弱者。

6。霍乱吐利止,而身疼不休者。

【验案】例1熊某,女,56岁,门诊病历一号:227251964820日初诊。三个月来。每日下午35点钟发烧,两臂肘窝发紧,肩背拘急。热后汗出,两脉缓,苔薄白润。此属“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故予桂枝汤:

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大枣4枚,炙甘草6

结果:服一剂后,发热时间缩短,两剂后热已,诸证全消。

2贺某,男,8岁,门诊病历号7932219651023日初诊。外感发热一周不退,每日上午1130分出现发烧(T38?左右),汗出,至夜12点后烧自已,饮食精神均好,大便隔一二日一行,无他不适,苔白润,脉虚数。证属营卫失调,治以调和营卫,与桂枝汤:

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6

结果:上药服两剂,上午已无发热,下午l点后尚有低烧(T37.2?37.5?),苔薄黄,脉尚稍数,与桂枝汤合小柴胡汤加生石膏服三剂,诸证解。

二、桂枝加桂汤方

【方剂组成】桂枝15克,芍药9克,生姜(切)9克,甘草(炙)6克,大枣(擘)4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本方于桂枝汤加重治气上冲的桂枝用量,故治桂枝汤证,而气上冲剧烈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117条: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以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

注解:《金匮要略》有“奔豚病,以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的论述,可见奔豚病是一种发作性的、自我感觉的症状。

病在表,当发汗,但以烧针劫使大汗出,是不得法的治疗,病必不除。大汗表不解,本易导致气上冲,若针处被寒(实即感染)红肿如核者,则更促进气上冲的剧烈,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即其候也。宜灸其核上各一壮以治针处被寒,与桂枝加桂汤以解外,并治奔豚也。

按:关于奔豚病的病因,《金匮要略》曾提到“皆从惊恐得之”,很难理解。经过多年的体验研究,知此所谓惊恐,不是指外来的可惊可恐的刺激,而是指机体自身发惊发恐的神经证。例如痰饮瘀血诸疾,常有惊恐的为证,尤其不得法的治疗,更常致惊恐的发作。《伤寒论》中也有多处提到这种情况,如“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奔豚病即常于此惊恐神经证的基础上而发生的。本条之烧针令其汗,亦正犯太阳伤寒加温针的误治,再加针处感染,给神经以剧烈刺激,未有不使其惊发者。由于烧针逼汗太过,或练气功不得法等而使气逆而上。皆可导致奔豚的发生。

【辨证要点】仲景关于本方的论治仅此一条,但已很清楚说明了桂枝加桂汤证,为治桂枝汤证而气上冲剧甚者。

【验案】张某,女,59岁,门诊病历号:18257719651213日初诊。因练气功不得法,出现气从脐下上冲至胸已半年多,伴见心慌、汗出、失眠、苔白润,脉缓。证属营卫不和,汗出上虚,因致气上冲逆。治用桂枝加桂汤:桂枝15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6

结果:上药服三剂,气上冲已,但有时脐下跳动。上方加茯苓12克,服三剂,跳动已,睡眠仍差。继用酸枣仁汤加减善后。

 

三、桂枝加芍药汤方

 

【方剂组成】桂枝9克,芍药18克,生姜(切)9克,甘草(炙)6克,大枣(擘)4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桂枝汤加量芍药,以在解表的同时加强缓急止痛。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279条: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

注解:本太阳病,依法当发汗解表,而医反下之,不但表未解。且因误下,因使腹肌不和,拘急剧甚,以至腹满时痛。属太阴者,专就此腹满时痛的证候而言也。其实此腹满并非太阴病的虚满,此时痛也非太阴病的寒痛,是阳证而非阴证。因外未解,故用桂枝汤以解外,加芍药量以治腹满痛。

按:桂枝加芍药、饴糖即小建中汤,加饴糖更加重缓中止痛的作用。有的药房无饴糖,只好用本方,也能治腹满痛。后世常加当归,是增加温中活血作用。如加五灵脂亦妙。

【辨证要点】据以上的说明,可知桂枝加芍药汤为治桂枝汤证见腹拘急而满痛者。

【验案】刘某,男,30岁,XX厂门诊部病历号:1181966318日初诊。胃脘疼痛四五年。伴见汗出恶风,左臂疼痛,胸胁满闷,脉弦滑,左浮细,证属表虚挟腹肌不和,予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10克,白芍18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10

结果:上药服五剂胃脘痛减,仍感胸脘堵闷或灼热,与栀豉枳实汤继调服而解。

 

四、桂枝加大黄汤方

 

【方剂组成】桂枝9克,芍药18克,生姜9克,甘草(炙)6克,大枣(擘)4枚,大黄6

【用法】水煎温服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279条: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注解:条文前半部分已解如上,兹再就大实痛者以下为文略加说明。大实痛乃承腹满时痛而言,意思是说,腹满时痛,只是由于腹肌拘急所致,病仍在表,故于桂枝汤增加芍药即治。若病已陷于里,而里实,则加剧了腹满痛,因以大实痛称之,故须更加大黄以下之。

【辨证要点】桂枝加大黄汤证,即桂枝加芍药汤证又见里实拒按,或大便不通者。

【验案】赖某,男,56岁,1966325日初诊。左腹疼三天。一周前感冒发热,经用西药治疗热退,近三天左腹刺痛、胀痛,时轻时重,服用阿托品后痛缓不明显,伴见头微痛,汗出恶风,大便三日未行,左腹按之痛,苔白根腻脉沉细,左尺弦滑。证属表虚挟痰瘀,予桂枝加大黄汤:桂枝10克,芍药18克,生姜10克,炙甘草10克,大枣4枚,大黄6

结果:上药服一剂大便行两次,左腹痛减,去大黄又服二剂,头痛,汗出、恶风悉除。

 

五、桂枝加葛根汤方

 

【方剂组成】桂枝9克,芍药9克,生姜9克,甘草(炙)9克,大枣(擘)4枚,葛根12

【用法】以水先煮葛根数沸,再内余药煎取一怀,温服。

【方解】葛根甘平,《本经》谓主消渴,身大热。可见是一清润性的解热药,而有解肌及缓解筋脉拘急的作用,尤其有解项背部强急的作用。今加味于桂枝汤,故治桂枝汤证而又见项背强急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12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注解:“几几”是形容短羽之鸟,不能飞腾,动则先伸其颈之状。项背强几几者,即项背强急,俯仰不能自如之谓。太阳病汗出恶风,是桂枝汤证,今又见项背强几几,故加缓解是证的葛根来主治。葛根汤是治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这里的“反汗出恶风者”,是对葛根汤证而言,暗示二方在应用上的主要鉴别点,而以一“反”字传其神。

【辨证要点】桂枝汤证,又见项背肌肉强急。

【验案】任某,女,21岁,门诊病历号;49703196512l0日初诊。昨日感冒,头疼头晕,汗出恶风,肩背疼痛,头向左顾则左项发紧且痛,苔薄白,脉浮稍数。证属太阳表虚而见项背强几几之证。予桂枝加葛根汤: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葛根12

结果:上药服一剂证大减,二剂证已。

 

六、栝蒌桂枝汤方

 

【方剂组成】栝蒌根9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6

【用法】水煎温服,取微汗,汗不出少食热粥。

【方解】栝蒌根苦寒,《神农本草经》谓: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补虚安中。可见为一强壮性的滋润解热药。本方用之即取其滋润组织枯燥的作用,故治桂枝汤证而身拘急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金匮要略痉湿喝病脉证治》第11条: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蒌桂枝汤主之。

注解:太阳病,其证备,谓太阳病桂枝汤证俱备的意思。身体强几几然,谓全身有强直性的痉挛自觉或他觉证。太阳病脉当浮,今脉反沉迟,故知为组织枯燥的痉病,因以栝蒌桂枝汤主之。

按:《金匮要略》谓“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本条所述,当是柔痉的证治,此可与葛根汤条互参自明。

【辨证要点】病见桂枝汤证,又见痉挛拘急症状,口渴、脉沉者,可辨为本方证。

【验案】冯某,女,35岁,病历号:74146。近周头疼,身痛,汗出恶风,低热(低热已一年多)面赤,口渴,两上肢拘急,肩背酸痛,苔薄白,脉沉细。证属津液本虚,复受外邪,而致表虚肌不和,是为栝蒌桂枝汤证,治以栝蒌桂枝汤方:花粉12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炙甘草6克,大枣4

结果:一剂知,三剂已。

 

七、桂枝加黄_汤方

 

【方剂组成】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黄_10

【用法】煎服法同桂枝汤。

【方解】黄_味甘微温,《神农本草经》谓:“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补虚。”从所主来看,均属肌肤间病。也可知补虚,主要是补表气的不足,故若由于表气虚衰,邪留肌肤不去,为湿、为水,为黄汗以及上述诸病,均有用本药的机会。故本方主治桂枝汤证而表气虚弱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金匮要略水气病》第27条: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食已汗出,又身常暮卧盗汗出者,此劳气也;若汗出已,反发热者,久久其身必甲错,发热不止者,必生恶疮。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__即胸中痛,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此为黄汗,桂枝加黄_汤主之。

注解:本条可分五段解之如下:?黄汗由于表虚,表虚则气上冲而不充于下,故两胫自冷。假如发热而历节黄汗出者,此属历节而非黄汗。?食已汗出和暮卧盗汗出,均属表虚失固,津液亡失之证,故称之为劳气。?汗出不应发热,汗出而复发热,故谓反发热,乃精怯邪留之候。久久不已,则组织枯燥,其身必甲错。发热不止日久,更必伤及荣血而出恶疮。?身重汗出辄轻者,为有水气,久久必身_,即所谓水气相击,冲逆动经之候。水气攻冲胸中则胸中痛,故_即胸中痛。?气冲于上故从腰以上有汗而下无汗;湿著于下,故腰髋弛痛,水气在皮中,故如有物在皮中状。若证之剧者,以至其人不能食,不但腰髋弛痛,而全身疼重,烦躁不安,小便不利,亦气上冲的结果,此为黄汗证,无论微剧,宜以桂枝加黄_汤主之。

《金匮要略,黄疸病》第16条: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黄_汤主之。

注解:诸黄疸证,多为瘀热在里所致,故宜利其小便除湿去热即治,但若见脉浮,为病在表,这时宜用桂枝加黄_汤汗以解之。

按:由本条可知,黄_有祛黄作用甚明。但黄疸脉浮者,亦有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机会,临证时宜适当选用之,不可不知。

【辨证要点】桂枝汤证更汗出恶风者,即表虚不固甚者宜用本方治之。

【验案】韩某,女,41岁,哈尔滨人,以“肝硬变”来门诊求治。其爱人是西医,检查详尽,诊断肝硬变已确切无疑。但黄疸指数、胆红素皆无异常,皮肤、巩膜无黄染。其人面色黧黑,胸胁串痛,肝脾肿大,曾经多年服中西药不效特来京求治。初数与疏肝和血药不效。后见其衣领黄染,细问乃知其患病以来即不断汗出恶风,内衣每日更换,每日黄染,伴见腰胯痛重,行动困难,必有人扶持,苔白腻,脉沉细,确认是黄汗之证,乃由表虚湿盛所致,故以调和营卫,益气固表以止汗祛黄为法,与桂枝加黄_汤治之:

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6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生黄_10

嘱其温服之,并饮热稀粥,盖被取微汗。

结果,上药服三剂,汗出身痛减,服六剂汗止,能自己行走,继依证治肝病乃逐渐恢复健康,返回原籍。二年后特来告知仍如常人。

 

八、黄_芍药桂枝苦酒汤方

 

【方剂组成】黄_15克,芍药9克,桂枝9克,

【用法】以水三杯,苦酒半杯煮取一杯,温服。当心烦,以苦酒阻故也。服六七日乃解。

【方解】此于上方去草枣的甘壅和生姜的辛散,增加黄_补虚实表。另加苦酒敛汗救液,故治黄汗表虚汗多以致于渴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金匮要略水气病》第26条:问曰: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脉自沉,何从得之?师曰: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宜_芍桂酒汤土之。

注解:身体肿,发热汗出,与风水为证很相似,故谓状如风水,但风水脉浮,而黄汗脉沉,尤其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更是黄汗的特征。由于其人渴,津液亡失已甚,故以黄_芍药桂枝苦酒汤主之。

按:谓黄汗为由于汗出入水中得之者,不过略举其一端言之耳,所经治验二例,无一例是因汗出入水中得之者。其实不外表虚水气外郁之证,故以黄_为治此证的主药,不渴者,宜桂枝加黄_汤;渴者,宜本方。苦酒阻汗出,初服故烦,服六七日后邪退身和,故烦自已。

【辨证要点】汗出恶风、汗色黄粘、口渴者本方主之。

【验案】李某,女,30岁,本市工人。因长期低烧来门诊治疗,屡经西医检查未见任何器质性病变,经服中药未效。症见口渴,汗出恶风,虚极无力,下肢浮肿,自感身重,舌苔薄白,脉沉细,查黄疸指数正常,身体皮肤无黄染。此为黄汗表虚津伤甚者,拟以黄_芍药桂枝苦酒汤:

生黄_15克,芍药10克,桂枝10克,米醋30

结果:上药服六剂,诸证尽去。

 

九、桂枝加附子汤方

 

【方剂组成】桂枝9克,芍药9克,甘草(炙)9克,生姜〔切)9克,大枣(擘)4枚,炮附子610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附子辛温,为一有力的温中、祛寒、逐湿药,尚有振兴代谢机能的作用,无论表里若陷于阴证者,多宜以本药配方治之。桂枝加子汤即桂枝汤证而现少阴证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20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注解:太阳病,本桂枝证,医误以麻黄汤大发其汗,遂使汗漏不止。其人恶风半由于桂枝汤证未解,半由于已陷入阴证。小便难,即由于汗漏不止,体液大量亡失的结果。四肢微急,难以屈伸,亦由于津液亡失,筋肉失和的极虚证候。以上种种,纯由于误治表证还未解而且陷入阴证,故以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按:桂枝加附子汤为少阴病的发汗剂,即不因误治,而见本方证者亦宜用之。

【辨证要点】桂枝汤证更见汗出恶风明显,小便难,四肢微急者。

【验案】任某,女,33岁,首都机场门诊病历号131,初诊日期1966325日。因腰背疼在积水潭医院、北京中医学院附院检查均诊断为“脊椎骨质增生”。近来头晕、头痛、目胀,下肢关节胀疼,手麻,乏力,四肢逆冷,易汗出,恶寒,苔白舌淡,脉沉细。证属桂枝加附子汤证,予其方药:

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10克,生姜10克,大枣4枚,制附片10

结果:上药服三剂痛减,四肢逆冷好转。服一月后全身症状好转。

 

十、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方

 

【方剂组成】桂枝9克,芍药12克,生姜12克,大枣4枚,甘草(炙)6克,人参9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于桂枝汤加人参生姜健胃,增芍药以养液,故治桂枝汤证胃气虚衰、津液不足、心下痞硬而脉沉迟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62条: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注解:发汗后,身复疼痛,为外未解,法宜桂枝汤更汗以解之。但脉见沉迟,为胃气内虚,津液不足,只凭草枣平淡之品己不能振兴,故加补中有力的人参和温中健胃的生姜以复胃气,更加芍药以滋津液。

按:表证而有里虚之候,必须扶里之虚,才可解外之邪。若只着眼表不解,连续发汗。表热虽得一时减退,但不久复如故,此时唯有新加汤法,健胃于中,益气于外,邪自难留,表乃得解。若执迷不悟,见汗后有效,反复发之必致其人津液内竭肉脱而死。本条所述,只是脉沉迟,里虽虚尚未见阴寒重证。假如另有厥逆下利等证,即本方亦不可用,应按先救其里,后救其表的定法治之,不可不知。

【辨证要点】桂枝汤证更见身疼明显,纳差、脉沉迟者可选用本方。

【验案】宋某,女性,35岁,两个月来每日下午发热身痛,头痛,臂及背拘急酸痛,发热后汗出恶风明显,纳差乏力,苔薄白润,脉沉迟。此属胃气沉衰,精气不振,营卫不固,以致外邪久客不去,故拟健中益气,扶正祛邪之法,与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汤:

桂枝10克,白芍12克,生姜12克,炙甘草6克,大枣4枚,党参10

结果:服一剂后,发热向后移延,时间缩短,三剂后热除,诸证悉愈。

 

十一、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方剂组成】桂枝9克,芍药9克,生姜9克,甘草(炙)6克,大枣4枚,厚朴6克,杏仁6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杏仁主咳逆上气,厚朴消胀除满、理气化痰。于桂枝汤加消胀满的厚朴,和治咳逆的杏仁,故治桂枝汤证而咳逆喘满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沦》第18条: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注解:素有喘咳病的患者,当反复发作时,表现为中风桂枝汤证时,与桂枝汤则宜加厚朴杏仁兼治咳喘为佳。

《伤寒沦》第43条: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注解:微喘亦气上冲的征候。太阳病下之而微喘,知是表未解,依法当与桂枝汤,但因见微喘之症,故以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辨证要点】咳喘病人不论新久,见汗出恶风脉缓者宜用本方。

【验案】张某,男性,38岁,病历号:182577196644日初诊。近一周来,咳嗽吐白痰,鼻流清涕,汗出恶风、腰痛、胃脘动悸,苔薄白,脉浮缓。此属表虚气逆,治当调和营卫,理气化痰。与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桂枝l0克,赤芍10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厚朴10克,杏仁10

结果:423日来诊告知:上药服二剂咳即止。

 

十二、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

 

【方剂组成】桂枝9克,芍药9克,生姜9克,炙甘草6克,大枣4枚,生龙骨9克,牡蛎9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龙骨、牡蛎均为强壮性的收敛药。而有作用于烦惊、不眠,以及幻觉等神经证,尤其有治胸腹动悸的特能,故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桂枝汤证,胸腹动悸、烦惊不安而梦交失精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金匮要略血□虚劳病》第8条:夫失精家,小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注解:少腹弦急、阴头寒者,阳气下虚也;目弦发落者,虚火上亢也。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诸虚之候。若脉芤动微紧,男子得之则失精,女子得之则梦交也,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按:失精梦交,多由情欲妄动,神志不宁,因生梦幻所致。龙牡之用,不只为固精,主要在于敛神定志,合桂枝汤调营卫以和气血,为此证的正治。《小品》云:“虚弱浮热汗出者,除桂加白薇附子,曰二加龙汤”。于此二方适证加减,确有奇效,读者试之。

【辨证要点】桂枝汤证兼见失精梦交、脉见虚象者多可与本方。

【验案】蒲某,男性,33岁,某厂会诊病历,病历号29021966325日初诊,遗精已数年,近年来加重,每周13次。常有汗出恶风,腰酸痛。苔白,舌尖红,脉浮而虚。证属虚劳,营卫不固,气血失和,故治以调营卫和气血,敛神志以摄精液、拟与桂枝加龙牡汤加减:

桂枝10克,赤芍10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川附子6克,白薇12

结果:48日复诊,上药服六剂,遗精未再作,嘱停药观察,如再作则照服原方。

 

十三、小建中汤方

 

【方剂组成】桂枝9克,芍药18克,生姜9克,炙甘草6克,大枣4枚,饴糖45克(分冲)

【用法】水煎五味,汤成去滓,内胶饴,更上火上消解,温服。呕家不可用建中,以甜故也。

【方解】桂枝加芍药汤原治腹满痛,今加大量甘温补虚缓急的胶饴,虽仍治腹痛,但已易攻为补,故名之为建中。谓之小者,以其来自于桂枝汤,仍兼解外,与专于温补的大建中汤则比较为小也。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100条: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注解:涩为津血虚,阳脉涩,即脉浮涩,为表虚荣卫不利。弦为寒,阴脉弦,即脉沉弦,为里虚有寒。伤寒得此脉,依法腹中当急痛,宜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谓服小建中汤后,而病未全治,当已转属少阳,故宜小柴胡汤主之。

按:脉浮涩而沉弦,为小建中汤与小柴胡汤共有的脉象,但腹中急痛,为小建中汤所属,而柴胡证不常见。先与小建中汤,不只是治腹中急痛,而且因表里实,津液自和,即伤寒四证,亦当自汗而解。假设不瘥,知已转属少阳,当以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论》第102条: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注解:血少心气虚则悸。表不解则烦。小建中汤内能补虚,外能解表,故主之。

按:营气虚血少者,不可发汗。中气建,血液充,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论中有明文,可互参。

《金匮要略血□虚劳病》第13条: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注解:虚劳,为古人对虚损不足之病的通称。里急,腹中痛,即腹中急痛的互词。悸者,为血少心气不足。衄者,为气冲热亢。梦失精者,为下焦虚,精不守。四肢酸痛者,为荣卫不利。手足烦热者,为虚热。咽干口燥者,为津液枯燥。

腹皮弦急,按之腹筋不松软而拘挛者,即里急腹急之候。里急腹中痛者,即小建中汤应用的主证。以上所述为小建中汤证,故以小建中汤主之。不要以为小建中汤能治一切虚劳。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第18条: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

注解:腹中痛,即腹中急痛的简词。妇人腹中急痛者,当以小建中汤主之。

这里虽举妇人腹中痛,实际有是证,男子也可用本方。

【辨证要点】桂枝汤证兼见腹中急痛,或见心悸而不呕者。

【验案】例1?张某,男性,42岁,某厂门诊病历号52919666l0日初诊。胃脘隐痛反复发作已五年。经检查诊断为“胃粘膜脱垂”,近症常饿时胃脘痛,恶寒怕冷,口中和不思饮。无恶心吞酸,大便微溏,日二次行,下肢酸软。先与附子理中汤治之不效,后细问症,据有汗出恶风,脉缓,知为表虚中寒之证,故予小建中汤:

桂枝10克,白芍18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饴糖45克(分冲)

结果:上药服六剂,胃脘疼已,但饿时仍不适,大便溏好转仍日二行,仍服上方。71日复诊,除大便微塘外,他无不适。

2?刘某,男性,28岁,1968921日初诊。一年来,胃脘时痛,同时见前阴抽痛,多治无效,苔薄白,脉弦细,此属表虚里寒之证,与小建中汤三剂诸症已。

 

十四、当归建中汤方

 

【方剂组成】桂枝9克,芍药18克,生姜9克,炙甘草6克,大枣4枚,当归12

【用法】水煎温服。若大虚加胶饴45克(分冲)。汤成内之,于火上暖令饴消。若出血过多,崩伤内衄不止,加地黄18克,阿胶6克。

【方解】此于桂枝加芍药汤或小建中汤加有补血作用的当归,故治疗该方证而有血虚的征候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附方(二):《千金》内补当归建中汤,治妇人产后虚羸不足,腹中刺痛不止,吸吸少气,或小腹中拘急,痛引腰背,不能饮食,产后一月,得服四五剂为善。令人强壮宜。

注解:吸吸少气,即指吸气性的呼吸困难,余如字义。

按:腹中急痛而有血虚证者,本方有效,但不必限于妇人产后,即男人亦可用。

【辨证要点】桂枝汤证又见血虚明显者。

【验案】刘某,男性,44196499日初诊。62年胃穿孔做切除手术后,大便唐泄迄今未已。常有肠鸣腹痛,腰痛两足拘急,头晕乏力,心悸短气,汗出如流,曾多次发生昏迷(西医诊为贫血)。舌无苔,脉沉细。此属表里俱虚、卫弱血衰,拟以补虚和中、调卫和营,予当归建中汤加味:

当归12克,白芍18克,桂枝10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10克,苍术10克,泽泻12克,饴糖45克(分冲)

结果:上药服三剂诸证减,唯心悸气短尚明显,增桂枝为12克,加生龙牡各15克,继服,诸症渐渐好转,在上方基础上适证变化,至1130日复诊,除脘腹微胀外,余无所苦。

 

十五、黄_建中汤方

 

【方剂组成】桂枝9克,芍药18克,生姜9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饴糖45克(分冲),黄_9

【用法】煎服法同原方。

【方解】此于小建中汤中更加黄_,故用于小建中汤证而有黄_证者。

按:黄_味甘,补脾胃,固表。谓为固表者,饮食入胃后,经过消化吸收变为精气。若人身精气不足于体表,则肌肤失养,腠理松虚,皮肤不润,客气乘虚据之而不去,则自汗盗汗,甚则痈疽恶疮等证起矣。黄_能通精气复实于表,表实则邪自去也。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金匮要略血□虚劳病》第14条:虚劳里急,诸不足,黄_建中汤主之。

注解:里急,为里急腹中痛的简词。虚劳病,若里急腹中痛,而有诸不足的表里证者,则宜黄_建中汤主之。

《金匮要略血□虚劳病》第22条: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

注解:男子黄,当指女劳疸而言。《金匮要略黄疸病》第14条曰:“黄家,日晡所发热,而反恶寒,此为女劳得之。”黄疸多小便不利,今小便自利,亦中气虚的证候,宜与黄_建中汤治之。

按:本条所述小便自利,亦由中气虚所致,即所谓上虚不能制下者是也,与甘草干姜汤所主同,可互参。注家多谓虚劳小建中汤,即指小建中汤。但从桂枝加黄_汤有治黄疸、黄汗的作用来分析,则黄_有祛黄作用甚明。小建中汤无有黄_,没有治黄疸的作用,故当以黄_建中汤为合理。

【辨证要点】里急腹痛,汗出恶风甚者宜本方主之。

【验案】蔡某,男性,48岁,病历号10490819641123日初诊。半月来高烧腹痛,在保定市曾服中药10余剂不效,就来京医治。症见自汗盗汗甚,腹痛剧甚,胃脘亦痛,午后高烧40?,苔白微腻,脉沉弦紧。此里饮郁久化热之证,先以温阳化饮治之,予附子粳米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川附子10克,粳米15克,炙甘草6克,大枣3枚,半夏12克,生姜10克,茯苓10

结果:上药服三剂,于1126日二诊,腹痛减,胃痛、高烧如故,仍汗出多,且恶风明显,脉数而虚。此为里寒虽稍减,而表虚不固,故治以温中固表之法,予黄_建中汤:

生黄_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大枣3枚,饴糖30克(分冲)

服三剂烧渐退,汗出己减。继服三剂,热平身凉和,但晚上仍腹痛肠鸣,再与1123日方调之。l25日告之:腹痛己。

 

十六、黄_桂枝五物汤方

 

【方剂组成】桂枝9克,芍药9克,生姜18克,大枣4枚,黄_9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此于桂枝加黄_汤,增辛温的生姜,而加强散寒作用;去甘缓的甘草,使有利于阳气外发。此用于荣卫外虚,风寒内侵,因致血□、身体不仁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金匮要略血□虚劳病》第2条:血□,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状,黄_桂枝五物汤主之。

注解:阴阳俱微,即浮沉俱微之脉,谓为荣卫俱虚之候。关前以候表,荣卫虚于外,故寸口关上脉微。脉小主虚,脉紧为寒,关后以候里,里虚则寒邪内侵,故尺中脉紧。身体不仁,即身体麻□不仁,类似于今之所谓知觉神经麻□证。本条所述是由荣卫气虚所致者,此外亦有因瘀血和湿气所致者,宜随证加减治之。风□痛,血□不痛,如风□状,是说身体麻□不仁好象是风□的样子,而实际是血□。

【辨证要点】肢体麻木不仁,脉虚弱,无实象者可选用本方。

【验案】马某,女性,65岁,病历一号17879919651031日初诊。658l日跌倒一次,出现四肢不能动,10多天后恢复活动,但右臂无力,两手麻木不能紧握,口干不思饮,苔白少津,脉弦数。证属血□,予黄_桂枝五物汤:

生黄_15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生石膏30

结果:上药服六剂,两手麻木均减,但仍握不紧,上方增黄_24克,因脉仍数,故仍加生石膏30克,继服六剂,两手麻木又减,左手已能正常握拳,仍继续调理之。

 

十七、桂枝去芍药汤方

 

【方剂组成】桂枝9克,生姜9克,大枣4枚,炙甘草6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桂枝汤加芍药,治桂枝汤证而腹满痛者,今去芍药,当治桂枝汤证无腹满痛,而且腹中必虚可知。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21条: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注解:太阳病,医误下之后,症见气上冲胸以至胸满,则知病还在表。但下伤中气,而成上实下虚之证,故脉应之促。下虚不宜用芍药,故不用桂枝汤,而用去芍药的本方主之。

按:本条的脉促,是指寸浮,关以下沉之脉。注家谓“数中一止”,这是宗叔和之说,实际并非如此。就本条而论,气冲胸满,表未解,故寸脉应之浮。误下虚其里,故关以下应之沉,腹满痛加芍药(见桂枝加芍药汤条),今腹中虚故去之。芍药是桂枝汤中唯一偏凉之药,如脉数当是有热,治疗当用芍药凉之敛之,因此去芍药不是因脉数,即不是因“数中一止”。

【辨证要点】桂枝杨证又见寸脉浮关尺脉沉,症见胸满,或心悸头晕,或气上冲者可用本方治之。

 

十八、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

 

【方剂组成】桂枝9克,生姜9克,大枣4枚,炙甘草9克,炮附子3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于桂枝去芍药汤加温性亢奋药附子,故治桂枝去芍药汤证而陷于少阴证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21条: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脉)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注解:若微恶寒者,当是若脉微,恶寒者,否则下后微恶寒,仍太阳证未罢之候,如何可加附子,明明漏去“脉”字,应补上。

桂枝去芍药汤己如前述,若更见脉微恶寒者,则病已由阳入阴,故宜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辨证要点】桂枝去芍药汤证又见脉沉细,症有恶寒者宜用本方。

 

十九、桂枝附子汤方

 

【方剂组成】桂枝l2克,附子(炮)9克,生姜9克,大枣4枚,炙甘草6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此即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不过增加桂附的用量而已。由于附子除湿□,桂枝利关节,增此二味用量为治风湿关节痛而设,因亦易名桂枝附子汤,以示与前方主治有别。古方立法之长如此,学者宜细寻味。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174条:伤寒八九日,风湿搏,身体疼,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鞭,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注解:本来有湿,又被风邪,因谓风湿相搏。太阳伤寒已八九日,又续发风湿相搏证,身体疼烦,为全身痛剧,以至烦躁不宁。不能自转侧,为由于肢体痛剧,而不能以自力转侧的意思。因未传少阳故不呕;因未传阳明故不渴。虽病还在外,但已虚极入阴,故脉浮虚而涩,因以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而小便频利者,则津液绝于里,不宜再行汗解,因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按:小便自利,宜作小便频数解,苓术等利尿药与附子为伍反治虚衰性的小便失禁,本条所述,即由于小便失于收摄而自利,水分被夺,大便因硬,水湿在表之证。本宜发汗治之,但渴而下利,小便数者,皆不可发汗,《金匮?水气病篇》有明文,可互参。

【辨证要点】表虚寒,关节痛疼,脉浮虚而涩者;可用本方治之。

 

二十、去桂加白术汤方

 

【方剂组成】附子(炮)9克,生姜9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白术12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术附为伍,不但逐湿解□,且治小便自利,故本方治桂枝附子汤证小便自利而不气上冲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见桂枝附子汤条)

【辨证要点】桂枝附子汤证无气上冲,而见小便自利、大便偏干者。

 

二十一、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方

 

【方剂组成】桂枝9克,生姜9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茯苓9克,白术9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于桂枝去芍药汤加利小便的苓术,故治桂枝去芍药汤证而小便不利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28条: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芍药)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注解:《医宗金鉴》谓“桂枝去桂当是去芍药之误”,因为头项强痛的表证还在,去桂将何以为治?此说有理,可从。头项强痛、翕翕发热,虽有似桂枝汤证,但桂枝汤证有自汗,今无汗,其非桂枝汤证可知,心下满微痛,虽有似里实证,但实者小便当利,今小便不利,其亦非里实可知。医者误于前者与桂枝汤,又误于后者而下之,以药不对证,故所病依然如故。其实此病的主要矛盾为小便不利,水伴冲气逆于上,故心下满微痛;里气阻塞,表失通透,故形似桂枝汤证而无自汗,必须以苓术利其小便,再以桂枝去芍药汤降气冲以解外,则其得解。

按:水停心下,则里有所阻,表亦不透,故不兼利其水则表必不解。若强发其汗,激动里饮,变证百出。此惟有于解表方中,须兼用利尿逐水药,始收里和表解之效。此为古人于实践中得出的治疗规律,甚关重要,学者宜细研之。

【辨证要点】身痛、关节痛、小便不利者可选用本方。

按:桂枝汤是用于表虚的主要方剂,其有胸满者去芍药,脉微恶寒者加附子,小便不利者加茯苓白术其主旨是解表和里,后面的苓桂术甘汤、五苓散等方剂皆为此类,宜互参。

 

二十二、甘草附子汤方

 

【方剂组成】炙甘草9克,炮附子9克,白术9克,桂枝12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此即桂枝附子汤去姜枣加白术,无生姜则不治呕,无大枣则缓中力差。但术附同用温中利湿作用强,故用于寒湿□痛效佳。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175条: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注解:掣痛,谓疼痛如掣,言其痛之剧烈,近之则痛剧,谓以手近之,即觉痛之加剧。言其痛之敏感。

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较前之桂枝附子汤证。不但剧烈,而且急迫。水伴气上冲,故短气而小便不利。汗出恶风,病还在表,但恶风以至不欲去衣,则已陷于少阴,表虚湿重或身微肿。此宜甘草附子汤主之。

由以上可知,术附合用为治寒湿□痛的要药,加入适证的解表剂,用以治风湿关节痛,均有捷效。如桂枝加术附汤、葛根加术附汤、越婢加术附汤等皆为常用之良方,宜注意。

【辨证要点】表虚寒证见关节痛剧,汗出恶风,小便不利者。

【验案】任某,女性,33岁,某厂门诊病历号1311966325日初诊。八九年来腰背疼痛。经x线拍片确诊为“脊椎骨质增生”,“椎间盘退行性改变”。近症常见头昏头痛,目胀,下肢关节疼,手麻木,全身无力,四肢逆冷,苔白润,脉沉细。此属寒湿□痛,表虚湿重,治以温化寒湿,予桂枝加术附汤:

桂枝10克,白芍l0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草5克,苍术10克,炮附子12

结果:上药服六剂,腰痛稍减,他症无变化,上方加茯苓12克,继服一周后痛麻皆减,继服原方,415日复诊时痛麻已不明显。天气变化时也不加重。

 

二十三、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方

 

【方剂组成】桂枝9克,生姜9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皂荚6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皂荚辛温,有通关窍排痈脓的作用,故此治桂枝去芍药汤证而痰涎多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附方(四):《千金》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治肺痿,吐涎沫。

注解:肺痿病名,《金匮》谓“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何?师曰:为肺痿之病。”若上述的肺痿,吐涎沫多者,可以本方治之。

【辨证要点】桂枝去芍药汤证而痰涎多者。

按:本条所述当属肺冷的一类,若虚热的肺结核,皂荚辛燥不可轻试。

 

二十四、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汤方

 

【方剂组成】桂枝9克,生姜9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蜀漆9克,牡蛎15克,龙骨12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此于桂枝去芍药汤加驱痰的蜀漆、镇惊的龙牡,故治桂枝去芍药汤证有痰饮而惊狂不安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112条:伤寒脉浮,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注解:伤寒脉浮,本宜麻黄汤发汗治之,而医以火迫使大汗出,乃错误的治疗,徒亡津液,即表不解导致急剧的气上冲,并激动里饮,而发惊狂,以至卧起不安者,宜以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按:《伤寒论》谓;“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本条即详述其证和治。伤寒本是热证,以火助热,邪因益盛,气冲饮逆,此惊狂奔豚之所以作也。本方能治火劫亡阳的逆治证,故特称之为救逆汤。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第12条:火邪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注解:《伤寒论》曰:“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清血,名为火邪”,上之火邪证,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辨证要点】桂枝去芍药汤证有痰饮惊狂者。

【验案】王某,女性,26岁,空军翻译。旁观修理电线而受惊吓,出现惊悸心慌,失眠、头痛、纳差恶心,时有喉中痰鸣,每有声响则心惊变色,躁烦而骂人不能自控,逐渐消瘦,由两人扶持而来诊。苔白腻,脉弦滑寸浮。此寒饮郁久上犯,治以温化降逆。与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汤加减:

桂枝10克,生姜10克,炙甘草6克,大枣4枚,半夏12克,茯苓12克,生牡蛎15克,生龙骨15

结果:上药服三剂,心慌、喉中痰鸣减轻,服六剂,纳增,睡眠好转,再服10剂诸症皆消。

 

二十五、桂枝甘草汤方

 

【方剂组成】桂枝36克,炙甘草18

【用法】以水三杯煎取一杯,温服。

【方解】此于桂枝汤去芍药大枣,故不治腹挛痛,去生姜,故不治呕。但二药加重用量,则治气上冲缓急迫的作用远非原方所及。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64条: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注解:夺汗则亡血。发汗过多,则血液亡失亦甚,心气不足故悸,汗多出于上体部,上下体液骤然失调,因致急剧的气上冲,其人不得不叉手自冒于心,欲按心抑制其心下的冲且悸,因以桂枝甘草汤主之。

按:以本方治心悸确有良效,但不大量用则不验,不过用以解外宜减量。如心悸明显者,桂枝必用24克,以上,甘草必跟上,一般两者用量比例是21

【辨证要点】心下悸欲得按而无里实证者。

【验案】李某,男性,30岁,xx县会诊病例。心慌惊悸已三四年,眠差易醒,常自汗出,苔薄白,舌尖红,脉浮弦数。证属心气不足,水气凌心。治以温阳降逆,于桂枝甘草汤加味:

桂枝30克,炙甘草15克,茯苓15

结果:上药服三剂诸症减,继服三剂心慌惊悸全消。

 

二十六、半夏散及汤方

 

方剂组成】半夏、桂枝、炙甘草,各等分

【用法】分别捣筛已,合治之。白饮和服3克,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以水一杯煎沸纳散6克,更煮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

【方解】半夏有治咽喉肿痛作用,本方是因其合于桂枝甘草汤中,故治桂枝甘草汤证,而咽喉肿痛。或痰涎多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313条: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

注解:咽痛指或左或右的一侧痛,为甘草汤或桔梗汤所主者。咽中痛,指全咽俱痛,为比较重的证,多伴有外证,宜以本方散邪消肿治之。

按:咽痛证不宜大发汗,故论中多以少阴病冒之。但此并非真少阴病,而本方亦非少阴病的治剂,不可不知。

【辨证要点】咽痛,有表证而口不渴者。

【验案】张某,男性,51岁,河北灵寿县中学工友,初诊日期19681126日。咽痛3月余,曾以清热解毒,养阴清咽等法多治无效,某医认为是喉癌。视某咽喉,双扁桃体及咽后壁皆有多处脓点,常有头痛,汗出,恶寒,中和不思饮,苔白腻,脉沉细,两寸浮。此为阳虚表证,表久不解,邪客津伤,则咽喉不利,仿半夏散及汤治之。

半夏12克,桂枝10克,炙甘草10克,桔梗6克,诃子肉6

结果:服药当天即感咽痛减轻,原方服半月,诸症消,咽及双侧扁桃体已无脓点。

 

二十七、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

 

【方剂组成】桂枝12克,炙甘草6克,龙骨6克,牡蛎6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此于桂枝甘草汤而加龙牡,故治桂枝甘草汤证而烦惊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118条: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注解:《伤寒论》谓:“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名火逆也。”上述火逆证,仍宜汗解,下之已误,烧针更误,因致其人烦躁不安,宜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按:此烦躁,既有表不解之烦,又有亡阳欲惊之躁。

【辨证要点】桂枝甘草汤证又见烦躁惊悸者。

【验案】刘某,男性,30岁,196645日初诊。东北泰来地区出现一条疯拘,到处咬人。一次患者看到疯狗虽未被咬,但被吓而致病,而现心慌、惊悸、恐惧等证。用中西药治疗不效而来京求治。诊其脉弦数,苔白腻脉证合参,知其为阳虚水逆而致心阳不振,为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的适应证,故与之:

桂枝12克,炙甘草6克,茯苓15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

结果:上药先后服六剂诸症已,高兴回原籍。并来信告之一年多也未复发。

 

二十八、防己茯苓汤方

【方剂组成】防己9克,黄_9克,桂枝9克,茯苓18克,炙甘草6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既用防己茯苓协力以逐水,又用桂枝甘草加黄_实表以和外,不使水气复留于皮中,此即治皮水的正法,故治表虚气冲,水居皮中不去,水气相搏,而四肢聂聂动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金匮要略水气病》第22条: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己茯苓汤主之。

注解:皮水为病则四肢肿,气不足于表,故水得以留于皮肤中,表虚常伴气上冲,水气相搏,故使四肢聂聂动,此种皮水宜用防己茯苓汤主治。

【辨证要点】表虚伴见四肢肿者。

【验案】冯某,女性,30岁,1959425日初诊,病历号64225年来经常两下肢肿,经检查诊断为慢性肾炎。近症:头晕、头痛,颜面浮肿,两下肢肿,午后明显,汗出恶风,月经后期而量多,苔白腻,脉沉细滑。证属表虚血虚而水湿内停,治以实表利水,养血和营,与防己茯苓汤合当归芍药散:

防己10克,桂枝10克,茯苓24克,生黄_12克,炙甘草6克,当归10克,川芍10克,苍白术各6克,白芍12克,泽泻18

结果:上药服六剂后,症状减轻,停药后症状又反复。劳累后也反复,继用上方加减服用6个月,1013日复诊时,浮肿消。与柴胡桂枝干姜汤消息之。

 

二十九、防己黄_汤方

【方剂组成】防己12克,黄_15克,白术12克,生姜9克,炙甘草6克,大枣4

【用法】水煎温服。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以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被绕腰下,温令微汗,瘥。

【方解】此和上方虽均治水肿,但去桂枝茯苓,故不治气冲身_。因有白术、生姜、大枣,并增量黄_,则补中实表的力量较优,故治水气病而身重汗出恶风者。

按:本方与桂枝汤无关。不应列此,但由于与上方相近,故附于此,以便说明。又《金匮要略》原方用生姜四片,仲景方无此例,疑是后人作伪,以上药量根据《外台秘要》较为合理。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金匮要略水气病》第20条: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_汤主之。

注解:脉浮为病在外在表;身重为有湿;汗出恶风为表虚不固。这种风湿证宜用防己黄_汤主之。

《金匮要略痉湿喝病》第22条: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_汤主之。

注解:本条与上条是重出,只是“水”、“湿”之异耳。

《金匮要略水气病》附方;《外台》防己黄_汤治风水,脉浮为在表,其人或头汗出,表无他病,病者但下重,从腰以上和,腰以下当肿及阴,难以屈伸。

注解:表无他病,指无头痛、身体疼痛表证之意,水集于下体部,故但下重,从腰以上无异于平时,故谓为和,腰以下当肿及阴以至难以屈伸。

按:由以上所述,可知黄_有实表驱邪的作用。

【辨证要点】四肢浮肿、汗出恶风明显者。

【验案】贾某,女性,22岁,中医学院学生住院病历号6011965226日初诊。自60年发现浮肿,经多项检查,除A/G倒置外。其他无异常,曾以淡渗利湿治疗,反增腹胀。西药用双氢克尿塞利尿之后即变瘦人,过后肿更明显。浮肿早晨明显,眼睁不开,下肢压之凹陷不起,手胀不能握,两腿酸沉无力,时汗出恶风,苔白润,脉寸浮关尺沉滑稍数。此属表虚寒饮内停,治以实表利水,予防己黄_汤:

木防己10克,生姜10克,苍术10克,大枣4枚,生黄_12克,炙甘草6克,茯苓10

结果:上药服六剂,汗出减肿亦减,增生黄_18克,继服一月肿消,他症也不明显。

 

三十、桂枝人参汤方

【方剂组成】桂枝12克,炙甘草12克,白术9克,人参9克,干姜9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此即桂枝甘草汤与理中汤的合方,故治二方合并证。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l63条:太阳病,外证未解,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注解:太阳病,外证还未解,医不知而数下之,大伤中气,遂使表热内陷与里虚相协,而利下不止、心下痞硬,为胃气虚,乃人参汤证。谓为表里不解者,此外当亦有身疼痛的表证在,故以桂枝人参汤主之。

按:外证未解,暗示服过麻黄汤而外证还未解之意,当以桂枝汤类解外。下利不止、心下痞硬,为由于频繁误下,已陷于太阴病理中汤证,不过外证未罢,故合以桂枝甘草汤两解表里。

【辨证要点】桂枝甘草汤证又见理中汤证者。

 

三十一、白虎加桂枝汤方

【方剂组成】知母18克,炙甘草6克,生石膏30100克,粳米30克,桂枝9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白虎汤加桂枝,实即桂枝甘草汤与白虎汤的合方,故治二方的合并证。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金匮要略疟病》第4条:温疟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白虎加桂枝汤主之。

注解:身无寒但热,为热在里。骨节烦疼,时呕,为邪在表,本方两解表里故主之。

按:本方不限于治温疟,凡有是证即可用之。

【辨证要点】桂枝甘草汤证又见白虎汤证者。

【验案】吕某,女性,18岁,本院家属,1965617日初诊。一月来发热、自汗盗汗,恶心或呕吐,头晕头痛,两膝关节痛、口干思饮,苔白腻,舌红,脉弦滑数。证属表虚而里热,治以两解表里,予白虎加桂枝汤;

生石膏60克,知母18克,炙甘草6克,生山药10克,桂枝10

结果:上药服三剂热退,恶心呕吐止,自汗盗汗减,他医用补中益气治疗,又大汗不止,而静脉补液。又改用上方原方治疗则诸症渐已。

 

三十二、苓桂术甘汤方

【方剂组成】茯苓12克,桂枝9克,白术9克,炙甘草6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此于桂枝甘草汤中加利尿逐水的苓术,故治桂枝甘草汤证而里有水饮、见小便不利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67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注解:太阳伤寒,法宜发汗,若吐若下,均属误治。表不解故气上冲胸。若里有水饮,更必伴冲气以上犯,心下逆满,起则头眩即其候也。脉沉紧为寒饮在里之应,虽表解,亦不可发汗,若误发之,则势必动及经脉,将使身为振振摇的剧变,无论发汗与否,均宜苓桂术甘汤主之。

按:平时即有水饮的人,若患外感而误施吐下,表不解而气上冲者,最易使水伴气冲上犯,气上冲胸,心下逆满、起则头眩即水伴气冲的为候,亦即本方的主证。此时与本方降冲气以逐水饮,则上证治而表自解。若再误发其汗,不但表不解,而且激动里饮,更必使其人身为振振摇,当然此时还宜以本方治之。

《伤寒论》第164条: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

注解:此即上条重出,前之脉沉紧,是指发汗前,此之脉甚微,乃指发汗后。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虽亦皆气冲饮逆的为证,但较发汗前已更重一等。经脉动惕即前之身为振振摇的互词。久而成痿,谓此证若不速治,久将成为肢体不用的痿证。

按:此条虽未提治法方药,但据所述肯定是苓桂术甘汤方证。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第16条: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注解:《金匮要略》谓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心下有痰饮,即胃中有停饮。胸胁支满、目眩亦水气冲逆的为候,故以苓桂术甘汤主之。

按:本方治头晕目眩确有良效,若无气冲之候者则不验。若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胸胁支满等均属其候,临证时宜注意。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第17条: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注解:《金匮要略》谓:“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悸,微者短气。”短气为胃有微饮的征侯。利其小便则饮即去,宜适证选用苓桂术甘汤或肾气丸。

按:就去微饮而治短气这一点,二方均有用之的机会,但不是说任取一方即能治之。临证时仍宜细辨自在言外。

【辨证要点】头晕目眩、或短气小便不利见气上冲者。

【验案】刘某,女性,19岁,1977l03日初诊。两月来耳鸣耳聋,鸣甚则头眩,苔白,脉沉细。此属水饮上犯之证,予苓桂术甘汤:

桂枝10克,茯苓18克,苍术10克,炙甘草6

结果:上药连服八剂,耳聋好转,头已不晕,耳鸣亦大减。原方增桂枝为12克,茯苓24克,又服六剂痊愈。

 

三十三、苓桂枣甘汤方

【方剂组成】茯苓24克,桂枝12克,大枣5枚,炙甘草6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于桂枝甘草汤加利水止悸的茯苓,和治腹挛痛的大枣,故治脐下悸或痛,而气上冲胸者。此和上方药物看来无大出入,但于主治大异其趣。方中无术,则知胃无停饮或少停饮,故不治心下痞硬和眩冒。但增大茯苓用量。则治悸烦。变加大枣则治腹挛急,并增量桂枝则加重治冲气。故此治小腹挛急、悸动而气上冲较甚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65条: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注解:此亦本里有停饮,而误以发汗治疗,里饮被激,伴强烈的气上冲,而欲和奔豚之证,脐下悸即其征兆、宜以苓桂枣甘汤主之。

按:本方不只能治脐下悸欲作奔豚,即使是奔豚证见心下悸者亦能治之,他如诸饮证,若腹挛急、气上冲而脐下动悸者,用之亦多验。

【辨证要点】桂枝甘草汤证见脐下悸动、气上冲者。

【验案】张某,女性,65岁,门诊病历号16248651213日初诊。多年失眠,久治无效。近症头晕心悸,脐左跳动,有时感气往上冲,冲则心烦、汗出,口干不思饮,苔白,脉缓,此属寒饮上扰心神,治以温化降逆,佐以安神,予苓桂枣甘汤加味:

茯苓24克,桂枝12克,大枣5枚,炙甘草6克,酸枣仁15克,远志6

结果:上药服三剂睡眠稍安,头晕心烦、气上冲感亦减,前方加生龙牡各15克,继服六剂,除眠多梦外他无不适。

 

三十四、茯苓甘草汤方

【方剂组成】茯苓9克,炙甘草3克,生姜9克,桂枝6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茯苓伍生姜治心下悸,加于桂枝甘草汤中,则治桂枝甘草汤证又见呕而小便不利或心下悸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73条: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注解:原条文“伤寒汗出”后,似脱漏“脉浮数,小便不利”七字。“不渴”后似脱漏“而呕”二字,不然则无法理解。

大意是说:伤寒证,里有停水,虽发汗汗出而表不解。若脉浮数,小便不利而渴者,宜五苓散主之;若上证不渴而呕者,宜茯苓甘草汤主之。

《伤寒论》第356条: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注解:水停心下,甚则心悸,故厥而心下悸者,知为水饮逆迫心下所致,先宜茯苓甘草汤以治水,水去则厥自已。若舍水而但治厥,不但厥不得治,则水渍于胃更必致下利之证。

按:失眠而心悸者,多为水饮,本方增量茯苓加龙骨牡蛎有良效(参见桂枝甘草加龙骨牡蛎汤方证)。

【辨证要点】桂枝甘草汤证又见心下悸者。

 

三十五、茯苓泽泻汤方

【方剂组成】茯苓24克,泽泻12克,炙甘草6克,桂枝6克,白术9克,生姜12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此于茯苓甘草汤加倍茯苓的用量,又加泽泻、白术,大大加强了逐饮利尿的作用,故治茯苓甘草汤证饮多呕剧而渴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第18条: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泽泻汤主之。

注解:《金匮要略》谓“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名曰胃反。”若上述的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宜茯苓泽泻汤主之。

按: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亦约略之词。要言之反胃为一发作性的呕吐。有一日发作者,亦有数日发作者,大都由于胃的消化和机能欠佳,停食或停水所致。本条所述为偏于停水,水停不消,积至相当程度必吐。全身组织缺少水的营养,故同时亦必渴。胃有停饮,不吐但痛。若渴欲饮水者,应用本方亦有验。

【辨证要点】茯苓甘草汤证又见口渴思饮而呕吐明显者。

 

三十六、苓桂五味甘草汤方

【方剂组成】茯苓12克,桂枝12克,五味子12克,炙甘草9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本方是由桂枝甘草汤加利尿逐饮的茯苓和治咳逆上气的五味子,故治桂枝甘草汤证而咳逆上气有痰饮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第36条: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

注解:此承“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的一条言。青龙下已,谓服小青龙汤后,上证即已的意思。多唾,口燥,亦是服小青龙寒饮欲解的征验。但支饮重证常非一击所能愈,今寸脉沉而尺脉微,仍属饮盛里虚之应。手足厥逆,即因水气冲逆所致。气从小腹上冲胸咽,即发作性的气上冲状。手足□,是由于血虚。其面翕然如醉状,为有虚热上蒸,气冲休止,则水饮因复下流阴股,故亦不冒。气冲发作,则水饮伴之以上逆,故小便难而时复冒,因此与苓桂五味甘草汤先治其气冲。

【辨证要点】桂枝甘草汤证又见咳逆上气有痰饮者。

 

三十七、苓甘五味姜辛汤方

【方剂组成】茯苓12克,炙甘草9克,干姜9克,细辛9克,五味子14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细辛、干姜温中逐饮,合苓、甘、五味故治痰饮咳而胸满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第37条: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以治其咳满。

注解:服苓桂五味甘草汤后,则冲气即低,不过冲气虽低,寒饮复盛,故反更咳胸满,因去治冲气的桂枝,加驱寒饮的姜辛治之。

按:自此以下的方证,已与桂枝汤无关,由于证治前后相关,为了便于说明故列于此。 【辨证要点】咳而胸满,吐白痰,口不渴者。

 

三十八、苓甘五味姜辛夏汤方

【方剂组成】茯苓12克,炙甘草、细辛、干姜各6克,五味子14克,半夏15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此于苓甘五味姜辛汤,更加逐饮止呕的半夏,故治苓甘五味姜辛汤证饮多而呕逆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第38条:咳满即止,而更复渴,冲气复发者,以细辛干姜为热药也,服之当遂渴,而渴反止者,为支饮也。支饮者,法当冒,冒者必呕,呕者复内半夏,以去其水。

注解:服苓甘五味姜辛汤后,则咳满即止,但其人更复渴、冲气复发者,因细辛干姜为驱寒饮的热药,服后寒饮去。胃中燥,故当渴。今渴未久反止者,此为心下有支饮的缘故。支饮冲逆上迫依法当冒,冒者亦必呕,故于苓甘五味姜辛汤再加半夏,以去其水。

【辨证要点】咳而胸满,吐稀白痰,头晕呕逆者。

 

三十九、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方

【方剂组成】茯苓12克,炙甘草9克,五味子14克,干姜9克,细辛9克,半夏15克,杏仁15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此于苓甘五味姜辛夏汤更加逐水气的杏仁,故治苓甘五味姜辛夏汤证而有浮肿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第39条:水去呕止,其人形肿者,加杏仁主之。其证应内麻黄,以其人遂□,故不内之。若逆而内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虚,麻黄发其阳故也。

注解:服苓甘五味姜辛夏汤后,则水饮去而呕即止。今其人形肿因再加杏仁主之,此本水饮外溢的浮肿证,宜内麻黄以发之,但其人手足□为血虚,故不用麻黄而用杏仁。若强与麻黄发其汗,则益使血虚,必使人厥。

按:夺汗则亡血,故血虚者不可发汗,麻黄尤当严禁。由本条的说明,可知杏仁有代麻黄以驱水气的作用。

【辨证要点】苓甘五味姜辛夏汤证兼见头面或四肢浮肿者。

【验案】黄某,女性,38岁,病历号679511966212日初诊。咳嗽己半月不愈,咯吐白痰,咽痒胸闷,口干不欲饮,鼻流清涕,颜面浮肿,大便塘稀,日12次行,苔白腻,脉滑右寸浮。此属寒饮内盛、外溢于表之咳证,治以温中化饮,稍佐解表,与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

茯苓12克,炙甘草10克,五味子10克,干姜6克,细辛6克,半夏12克,杏仁15

结果:上药服一剂咳即止,三剂后浮肿消,他症也渐好转。

 

四十、苓甘五味姜辛夏杏大黄汤方

【方剂组成】茯苓12克,炙甘草9克,五味子14克,干姜9克,细辛9克,半夏15克,杏仁15克,大黄6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此于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再加通便的大黄,故治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证而大便难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第40条:若面热如醉,此为胃热上冲熏其面,加大黄以利之。

注解:若兼有面色如醉状,此为胃热上冲熏其面,故更加大黄以下其热。

【辨证要点】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证兼见上热而大便难者。

【验案】王某,男性,43岁,病历号185081966l31日初诊,自幼咳喘,反复发作,今咳喘月余,吐白痰多,晚上喘重,不能平卧,胸闷心烦,口干不思饮,大便干结,小便如常,苔白腻,脉弦细。证属寒饮内停,郁久化热,肺胃失降而致咳喘,治以温化降逆,与苓甘五味姜辛夏杏大黄汤;

茯苓12克,炙甘草10克,五味子10克,干姜6克,细辛6克,半夏12克,杏仁12克,大黄6

结果:上药服一剂自感喘己,继服二剂咳痰大减。二诊改半夏厚朴汤加味三剂,自感无不适。

按:慢性支气管炎出现以上各方证的机会颇多,尤以老年患者更多见,如适证选用,多有捷效。

 

四十一、五苓散方

【方剂组成】猪苓9克,泽泻15克,白术9克,茯苓9克,桂枝6

【用法】以上五味为细末,白饮和服3克,多饮暖水。汗出愈。以上量作煎剂也可,但水逆证仍以散服佳。

【方解】集猪苓、泽泻、白术、茯苓诸利尿药,合以解外降冲气的桂枝,故治脉浮有热、气冲水逆、渴而小便不利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71条: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注解:太阳病,依法当发汗,但发汗以取微似有汗者佳。若发汗不得法而使大汗出,津液大量亡失,胃中水分被夺而干燥,故其人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则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即愈。

若发汗后而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此为里有停饮误施发汗,而表仍不得解的为证,则宜五苓散主之。

按:里有水饮,虽发汗则表不解,前于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条已详言之,可互参。小便不利,废水不得排出,新水不能吸收,组织缺乏水的营养,故渴欲饮水,虽饮亦只留于胃肠,因致随饮随渴的消渴证。此时以本剂利其小便,水液代谢恢复正常,则消渴自已,而表亦自解。

《伤寒论》第72条: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注解:发汗后而脉浮数,为病仍在外。表热未解故烦;水停不化故渴,宜五苓散主之。

按:此亦应有小便不利证,未明言亦省文也。

《伤寒论》第73条: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注解:见茯苓甘草汤方。

《伤寒论》第74条: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注解:中风发热,即指发热汗出的中风证。六七日不解而烦,谓病已六七日,虽服桂枝汤而仍发热不解而烦。有表里证,谓既有发热而烦的表证,同时并有以下所述水逆的里证,水停不化,故渴欲饮水。水伴冲气以上逆,故水入则吐,此名为水逆,宜以五苓散主之。

《伤寒论》第141条: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

注解:见文蛤汤方。

《伤寒论》第156条: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注解:太阳病,每以误下,使邪热内陷而心下痞、此与泻心汤而治。但亦有误下后,水伴冲气逆迫于心下,而心下痞者,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即水停不行之证,此与泻心汤证显异,故与泻心汤则痞不解,宜以五苓散主之。

《伤寒论》第244条: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

注解:太阳病,脉浮缓弱为中风脉。发热、汗出、复恶寒,为中风证未传少阳,故不呕。其所以心下痞者,当由于医者误下所致,言外宜先以桂枝汤以解外,外解已,再与泻心汤以攻痞,此为第一段。

若上证未经误下,并其人己不复恶寒而渴者,此表证已罢而转属阳明病了。若小便数者,大便必硬,故心下痞,但此属津液竭于里的脾约证,即不大便十日亦无所苦,如其人渴欲饮水,则可以少少与之法救之,此为第二段。

若上证未经误下,并亦未转阳明,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心下痞正是水逆心下的五苓散证,则宜五苓散治之,此为第三段。

《伤寒论》第386条: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注解:霍乱初作,亦常见头痛、发热、身疼痛的表证。若其人渴欲饮水,为有热,宜以五苓散两解表里。若其人口中和而不用水,为里多寒,宜先救里而后表,宜理中丸主之。

按:霍乱上吐下利,耗人精气至烈,虽有表证,亦不可发汗,只有五苓散两解表里的一法。《伤寒论》谓“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故不用五苓散者,是因里多寒,须理中汤先救其里。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第31条: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抹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注解:脐下悸为水动自下;吐涎沫为水泛于上,故脐下悸吐涎沫而癫痫眩冒者,皆水饮为患,故以五苓散主之。

按:注家多把癫眩改为巅眩或颠眩,以为头眩之意,但屡依本条所述用本方治愈癫痫证,足证癫眩二字无误。曾治一小儿患癫痫吐涎沫,每脐下一跳动则犯病,服五苓散(汤剂)六剂而愈。

【辨证要点】表虚证兼见心下停饮、小便不利者。

【验案】李某,男性,47岁,住院病历号17020,会诊日期1975727日。患者自感上腹有肿物已两月多,因无不适,未曾检查治疗,近一月来因感到左上腹疼痛而来门诊治疗。经内外科检查,怀疑是肿瘤而收住院治疗。体查:上腹左右均可触及拳头大实性肿物,表面不光滑,轻度压痛,部位深在与体位无关。尿常规:蛋白(土),红血球1520,白血球35。血沉61毫米/小时。尿酚红排泄试验:一杯3%、二杯5%、三杯5%、四杯7%。静脉肾盂造影:左肾扩大,右肾未显影。临床诊断:双肾肿瘤?肾结核?因尚等待手术要求服中药一试。依证所见:左腹胀痛,头晕心悸、汗出恶风,口渴思饮。饮后渴仍不止,而心下水响,尿频涩痛,苔白,脉浮数,心率100次/分。此属表虚心下停饮之证,与五苓散加减两解表里;

猪苓10克,泽泻15克,苍术10克,茯苓12克,桂枝10克,滑石30克,阿胶10克(烊化),生大黄3克,生薏苡仁30

结果:上药服二剂后,小便增多,尿中排出绿豆大结石。三剂服完后,连续四五天排出细砂样结石,腹部肿物消逝于无形,其他症状也全消失。追访五年未见复发。

 

第二章麻黄汤类方

一、麻黄汤方

【方剂组成】麻黄(去节)9克,桂枝6克,炙甘草3克,杏仁(去皮尖)9

【用法】水煎,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再内余药煎取一杯,温服。服药后盖棉被取微似汗。

【方解】麻黄为一有力的发汗药,佐以桂枝再宜致汗。杏仁定喘,甘草缓急,故治太阳病表实无汗、身疼痛而喘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注解:太阳病,以头痛、发热、恶寒为常,若更见有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无汗而喘者,此为表实证,则宜麻黄汤上之。

按:桂枝汤证,由于自汗出,郁集于体表的体液和废物得到部分的排出,虽亦身疼痛,但不剧烈,并亦不至迫及于肺。而麻黄汤证,由于无汗体液和废物充盈于体表,压迫肌肉和关节,因使身、腰、骨节无处不痛,并逆迫于肺而发喘。只以自汗出和无汗的关系,遂有虚实在表的不同反映,亦即或宜桂枝或宜麻黄的用药关键。

《伤寒论》第36条: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注解:太阳与阳明合病,当指既有发热恶寒的表证,同时又有大便难的里证言。喘为承气汤和麻黄汤的共有证,不过承气汤证为腹满而喘;而麻黄汤证为喘而胸满,故谓不可下,宜麻黄汤以发汗。

按:腹满而喘者,则腹满为主而喘为客,即先由于实满上迫胸隔,阻碍呼吸因而发喘,下之满自去,而喘亦自已;喘而胸满者,则喘为主而胸满为客,即先由于呼吸困难,胸腔内压增高因而胸满,发汗以平喘,则满自消。证有主从,治分表里,对于辨证甚关重要。

《伤寒论》第37条: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注解:太阳病已十余日,脉虽浮但细,并其人多倦嗜卧,病已有内传少阳之象,故谓外己解也。设更胸满胁痛者,则柴胡证具,故可与小柴胡汤;若脉但浮而不细,并亦无嗜卧及胸胁满痛者,则病仍在表,虽十日已去,也可与麻黄汤。

按:脉细主血少,而见之于浮,乃体表津血不足的为候,即小柴胡汤条所谓血弱气尽腠理开的情况。嗜卧与嘿嘿都是倦怠形状,详见小柴胡汤条,可互参。

《伤寒论》第46条: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暝,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注解: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为麻黄汤方证,病虽八九日不解,但上述的表证仍在,此亦当与麻黄汤发其汗。服药已微除,谓服麻黄汤后,上述为证即略减退。发烦目暝为病欲解而发作的瞑眩状态。剧者必衄,谓此瞑眩发作的剧者又必鼻衄,但病亦必随衄而解。阳气指津液而言,其所以致衄者,即因为日久不得汗出,则郁集于体表的津液过多过重的缘故。

按:古人常称津液为阳气,或简称为阳。桂枝汤证自汗出则阳气虚于表;麻黄汤证无汗则阳气实于表。若久不得汗则阳气愈实,因谓为重。瞑眩为服药有验的一种反应,看似惊人,少时即已,而且所病亦必随之而愈,故古人有“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的说法。病家医家均应识此,免得临时慌张乱投药物,反而误事。

《伤寒论》第51条: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注解:脉浮,为病在表的脉应,若无汗则宜麻黄汤发其汗。

《伤寒论》第52条: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注解:脉浮数,为表有热的脉应,宜麻黄汤发汗解之。

按:以上二条均属简文,证已详于前,故只举可发汗的脉应论之。

《伤寒论》第55条: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注解:太阳伤寒脉浮紧,本宜麻黄汤发其汗,若拖延日久不发汗,体表郁闭,致阳气重于表,邪无从出,体液上冲因致此。有因衄而解者,如46条。也有虽衄而不解者,即本条。

按:表实宜发汗,若迁延不发汗者,往往因阳气重于表而致衄。亦有因衄而表解病愈者,本条所论为虽衄而表不解者,故以麻黄汤发汗以解表,表解则衄亦必已。又必与衄家不可发汗之戒相鉴。所谓衄家是指长时鼻衄的病,由于久失血,即遭受外感亦不可发汗。因汗夺津液,必益虚其血液也。而本条所述是宜汗不汗,体液上冲而致衄,发汗表解而衄亦自止。

《伤寒论》第235条: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注解:脉浮无汗而喘,此喘发自于表实甚明,故发汗则愈,虽有阳明证,亦宜麻黄汤先发汗。

【辨证要点】基于以上所论,则麻黄汤的应用,以表实无汗为主,至于其具体证治,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

?太阳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者.

?太阳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

?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

【验案】陈某,男性,24岁,病历号977711965109日初诊。昨天打篮球后用凉水洗澡,今早感恶寒感身热(38.6?)、无汗、头痛、身酸痛、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此属太阳表实证,治以发汗解表,与麻黄汤:

麻黄10克,桂枝6克,炙甘草6克,杏仁10

结果:上药急煎即服,盖棉被得微汗出,热渐退。未再服药,调养二天自愈。

 

二、麻黄加术汤方

【方剂组成】麻黄9克,桂枝6克,炙甘草3克,杏仁9克,白术12

【用法】水煎温服,服药后盖以棉被取微似汗。

【方解】此于麻黄汤加逐湿□的白术,故治麻黄汤证而有湿□痛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金匮要略痉湿喝病》第20条: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注解:湿家,指病风湿的患者;湿家身烦疼,宜以麻黄加术汤发汗治之,使病从表解,慎不可以火攻之。

按:风湿关节痛的初期,虽有用本方的机会,但验之实际,则反以葛根汤加术或再加薏苡仁的机会较多,宜注意。

【辨证要点】麻黄汤证而见湿□烦痛者。

 

三、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

【方剂组成】麻黄9克,薏苡仁18克,杏仁6克,炙甘草6

【用法】同麻黄汤。

【方解】薏苡仁味甘微寒,《神农本草经》谓:“主筋急拘挛,久风湿□。”此与上方虽均治风湿,但前者偏于治寒,故用性温的白术;而本方偏于治热,故用性寒的薏苡,且去桂枝。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金匮要略痉湿喝病》第21条: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注解:一身尽痛,谓一身关节无处不疼。病在表故发热。日晡所剧者,谓此身疼和发热于日晡所时尤剧烈。以上为证名之曰风湿。此病大都由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治之。

按:汗出当风,则欲出之汗被风寒所却,瘀滞体表,久而成湿,流注关节因致炎证之变。久伤取冷,指天热汗出乘荫取凉的意思,其致病的道理与汗出当风同。本条所述,颇似今之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的证治。

【辨证要点】周身关节痛、发热身重或肿者。

【验案】黄某,女性,37岁,某厂门诊病历号1971196641日初诊。关节疼痛已五年,经多处检查诊断为“慢性关节炎”、“腰_关节韧带劳损”。近症:四肢关节痛,不能屈伸,屈则酸痛,腰以下发胀,且白带多,下肢微肿,苔白腻,脉沉弦滑。此风寒湿□而湿重者,治以温化寒湿,与麻杏苡甘汤加味:

麻黄10克,杏仁10克,生苡仁30克,炙甘草6克,茯苓12克,苍术12克,制附片10

结果:上药服四剂,关节痛减,白带也减。因天气变化症状有反复,但继续以本方加减治疗,56日复诊,关节痛已。服丸药以巩固。

 

四、麻杏甘石汤方

【方剂组成】麻黄18克,杏仁9克,炙甘草9克,石膏45100

【用法】煎服法同上方。

【方解】麻黄伍桂枝攻表邪而发汗,伍石膏清里热,故反治汗出。今于麻黄汤去桂枝,倍用麻黄,增量甘草而加石膏,故治汗出有热喘而急迫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63条: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注解:无大热,谓不似阳明病热实于里的身大热,但并非无热之意。大意是说:发汗后表不解,依法宜桂枝汤汗以解之。但汗出而喘,身无大热者,虽亦外邪未罢,而不可更行桂枝汤,则可与麻杏甘石汤。

按:此汗出纯由于里热的熏蒸所致,汗出稠粘量多而臭味重,与桂枝汤证的自汗淡薄量少而臭味轻者有异。不过热实于里身当大热,今无大热则未至阳明内结的热实程度甚明。故知此喘无关于里实满的承气证,而半由于麻黄证,亦半由于热壅于里,故以两解表里的本方治之。

《伤寒论》第162条,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注解:太阳误下后,热陷于里而致表里并病,亦每见本方证,当然不可与桂枝汤而宜与本方。

按:喘而汗出,身无大热,为本方应用的主证。气管炎、肺炎等常见本方证。但并非这两病的特效药,若适是病,即用是药反而多误。中医治病在辨证,用非其证,不但无益,而且有害。学者常须识此,慎勿等闲视之。

【辨证要点】汗出而喘,口干烦满而不恶风者。

【验案】陈某,男性,24岁,病历号977711965325日初诊。自昨日恶寒身疼,咳喘咽干,自服A.P.C两片后,汗出不恶寒,但仍身疼、咳喘、吐白痰、口干思饮,苔白舌尖红,脉滑数。证属外寒里热、肺气不宣,治以解表清里、宣肺降逆,与麻杏甘石汤:

麻黄18克,杏仁10克,炙甘草10克,生石膏45克,半夏12

结果:上药服二剂、汗出及喘减。继以桑杏汤加减,服六剂诸症已。

 

五、越婢汤方

【方剂组成】麻黄18克,石膏45100克,生姜9克,炙甘草6克,大枣5

【用法】煎服法同上方。

【方解】此亦同麻杏甘石汤,为外邪内热的治剂。但无杏仁则治喘的作用较弱,但有生姜大枣则健胃逐水的作用加强,余则大同小异。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金匮要略水气病》第21条: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

注解:外邪而又水肿者谓风水。恶风、脉浮为外邪;一身尽肿为水气。续自汗出无大热,与麻杏甘石汤证的汗出无大热者同。津液未至虚损故不渴,宜越婢汤主之。

按:水气在表,法当发汗。但津液虚损者不可发汗,故《金匮要略》有“渴而下利,小便数者,皆不可发汗”之戒。脉浮不渴,正是本方发汗的关键,后世误于石膏治渴,而把脉浮不渴,改为脉浮而渴,大错。其实石膏除热并不一定渴,口舌干而烦躁者即可用之。若真大渴欲饮,乃津液伤损之候,须合用人参方能有济,详见白虎加人参汤条,互参自明。又《金匮要略水气病》篇对于风水是这样说的:“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烦,恶风”。本条所述以续自汗出,故骨节不疼。若无汗而疼烦,当属大青龙汤证,而不可与本方,须知。

【辨证要点】周身浮肿、脉浮、恶风者,

【验案】佟某,男性,63岁,初诊日期:196576日。因慢性肾炎住某医院,治疗三月效果不佳,尿蛋白波动在(+)~(+++)之间,无奈要求服中药治疗。四肢及颜面皆肿,皮肤灰黑,腹大脐平,近几日不能饮食,小便量少,汗出不恶寒,苔白腻,脉沉细。此属水饮内停,外邪不解,郁久化热,为越婢汤方证:

麻黄12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生石膏45克,炙甘草6

结果:上药服一剂,小便即增多,喜进饮食,继服即余剂,浮肿、腹水消,尿蛋白(─),病愈出院。

 

六、越婢加术汤方

【方剂组成】麻黄18克,石膏45100克,生姜9克,炙甘草6克,大枣5枚,白术12

【用法】煎服法同上方。

【方解】此于越婢汤加利小便逐湿□的术,故治越婢汤证而小便不利或湿□痛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金匮要略水气病》第5条:里水者,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令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术汤主之。

注解:黄肿,指水肿微发黄色,为水因热蒸之象,不是黄疸。一身面目黄肿,谓全身以及面目俱发黄肿。脉沉为里有水饮之应,小便不利则水不得排泄而外溢,故令病水。假使小便频利,此亡津液,则只能病渴而不能病水。病水者越婢加术汤主之。

按:《金匮要略水气病》篇只有风水、皮水,正水、石水和黄汗五种,本条的里水是就病水的原因说的,亦即对风气相击的风水说的。风水可说是外因,此则由于小便不利为内因,故以里水别之。注家改为皮水,值得考究。实践证明,本方所主水肿证,亦以肾机能障碍而致者为多,对于肾炎患者的水肿和腹水屡试皆验,尤其令人惊异者,不但水肿消除,即使肾炎本病亦得到彻底治愈。

《金匮要略水气病》第23条:里水,越婢加术汤主之;甘草麻黄汤亦主之。

注解:就治里水这一点。则越婢加术汤和甘草麻黄汤均有应用的机会,但并不同主一证,临证时宜依证选其一而用之,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附方:《千金方》越婢加术汤,治肉极,热则身体津脱,腠理开,汗大泄,厉风气,下焦脚弱。

【注解】肉变色多汗谓肉极;痛引肩背不可以动转谓为厉风,下焦脚弱即脚气一类病。

按:实践证明,越婢加术附汤治腰脚麻□、下肢痿弱、以及关节疼痛而有水气留滞者有验,故《千金方》所谓“厉风气,下焦脚弱”之治,宜越婢加术附汤为是。然肉极之证宜本方可信。

【辨证要点】越婢加术汤用于越婢汤方证见小便不利、或湿□痛者。

【验案】宋某,男性,19岁,病历号1833761966318日初诊。半月来发烧,服A.P.C热不退,渐出现眼睑浮肿,经某医院检查尿蛋白洲、红血球满视野,管型2?4,嘱住院治疗。因无钱,经人介绍而来门诊治疗。症见:头面及四肢浮肿,头痛发热(T3838.5?),小便少,甚则一日一行,苔白腻,脉沉滑。此属外寒里饮,治以解表利水,予越婢加术汤:

麻黄12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生石膏45克,苍术12

结果:上药服二剂后,浮肿大减。尿量增多,三剂后肿全消。六剂后尿蛋白减为+。因出现腰痛,合服柴胡桂枝干姜汤,不及一月尿蛋白即转为阴性。休息一月即参加工作。1966126日复查尿常规全部正常。

 

七、越婢加半夏汤方

【方剂组成】麻黄18克,生姜9克,炙甘草6克,大枣5枚,生石膏45100克,半夏15

【用法】煎服法同原方。

【方解】此于越婢汤更加逐饮下气的半夏,故治越婢汤证而有痰饮、咳逆上气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13条: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

注解:热壅饮逆复兼外邪,故咳而上气,则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亦邪逆气壅所致。脉浮大为外邪内热之应,故以越婢加半夏汤主之。

按:肺胀为病名,《金匮要略》曰:“上气,喘而躁者,属肺胀”。可见肺胀即指上气咳逆、喘而躁急的证候。曾以本方用于咳逆喘急、目突如脱者,确实有验。

【辨证要点】越婢汤证兼见咳逆上气、两目发胀或头痛者。

【验案】詹某,女性,39岁,病历号13212219641012日初诊。昨晚受凉,咽痛,咳喘,喉中痰鸣,服氨茶碱两片喘稍缓解,但仍咳重,咳则两眼发胀、头痛,自感呼吸不畅,苔白腻,脉浮弦。此属外寒内热而致肺气不降,治以散寒清热,与越婢加半夏汤:

麻黄12克,生石膏45克,炙甘草6克,大枣5枚,半夏12克,杏仁10

结果:上药服二剂咳喘减、咽痛、目胀、头痛己,继服二剂诸症皆消。

 

八、甘草麻黄汤方

【方剂组成】甘草6克,麻黄12

【用法】以水先煮麻黄,去上沫,内甘草,煮取一杯,温服,重覆汗出。不汗再服。慎风寒。

【方解】此于麻黄汤去桂枝,杏仁,而增麻黄、甘草的用量,虽以发汗解表,但无桂枝则不治身疼,无杏仁则治喘的作用亦比较减弱。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金匮要略水气病》第23条:里水,越婢加术汤主之;甘草麻黄汤亦主之。

注解:见越婢加术汤方。

【辨证要点】浮肿表实无汗者。

 

九、麻黄附子甘草汤方

【方剂组成】麻黄6克,炙甘草6克,炮附子3

【用法】煎服法同上方。

【方解】此于甘草麻黄汤加附子,故治甘草麻黄汤证而陷于阴证者。麻黄只取原量之半,亦以少阴病宜微发汗之因。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302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

注解:少阴病、初得二三日的时期内,以不传里并发太阴病的里证为常,故宜麻黄附子甘草微发汗以解表。

按:体弱或老年人若患伤寒或感冒,往往发作少阴病,以其在表的时间甚暂,二三日后即常传里而并发呕吐、下利的太阴病,此所谓得之二三日无里证。而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可见此二三日时纯属表证甚明。二三日后传里,而始有里证,但不是说少阴病根本属里。

【辨证要点】表虚寒证见恶寒、无汗、脉微细。

【验案】许某,男性,47岁,病历号3752197854日初诊。右头痛两天,自感无精神,两手逆冷,恶寒无汗、口中和,不思饮,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咽红多滤泡增生。此属虚寒表证,治以温阳解表,与麻黄附子甘草汤加味:

麻黄10克,制附子10克,炙甘草6克,川芎10

结果:上药服一煎。微汗出,头痛解,未再服药,调养两日,精神如常。

 

十、麻黄附子汤方

【方剂组成】麻黄9克,炙甘草6克,炮附子3

【用法】煎服法同上方。

【方解】此即麻黄附子甘草汤而增量麻黄,亦和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与桂枝附子汤的关系同,亦只增一二味药用量而已,似无另立方名的必要,不过上方是为少阴病微发汗,麻黄的用量须小;本方是为发散水气。麻黄的用量须大,制因证异,岂可苟同,学制方者,宜留意于此。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金匮要略水气病》第24条: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浮者为风,无水虚胀者为气。水发其汗即已,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浮者宜杏子汤。

注解:水肿的疾病,其脉沉小,则属少阴证。不沉小而浮,则为前述之水。若形似肿而内无水者,则为气胀。水肿发汗即愈,脉沉小属少阴者,宜麻黄附子汤;脉浮之风水者,宜杏子汤。

按:杏子汤未见,《金匮要略》注谓恐是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医宗金鉴》则谓甘草麻黄汤加杏仁。胡老认为若就风水的外证骨节疼痛。则以大青龙汤更较合理。

【辨证要点】少阴病兼见浮肿明显、无汗恶寒者。

 

十一、麻黄附子细辛汤方

【方剂组成】麻黄6克,细辛6克,炮附子3

【用法】水煎,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再内余药煎取一杯,温服。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沦》第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注解:少阴病应以无热为常。始得之病在表,脉也不应沉,今既发热而脉又沉,故谓反发热。脉沉者,沉为寒饮在里的脉应,此亦外邪内饮之证,故以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按:此和麻黄附子甘草汤均属少阴病无汗的治剂,若自汗出者,宜桂枝加附子汤或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等,读者可前后互参。

【辨证要点】少阴病兼寒饮,即恶寒无汗脉沉者。

【验案】唐某,女性,40岁。病历号814861980l19日初诊。哮喘一年。经变态反应检查对尘土、_、花生、大豆等八种物质过敏。经以三阳合病用大柴胡汤加生石膏加减,服38剂不效,据症有鼻塞流涕、头痛、口干不思饮、背恶寒、但欲寐,脉沉弦细,苔白根腻,知为少阴病合并里饮。治以温散表寒兼祛寒饮,与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6克,细辛6克,炮附子6

结果:上药服三剂,鼻塞明显好转,头痛减,增加附子用量,经服二月多,喘平。

 

十二、葛根汤方

【方剂组成】葛根12克,麻黄9克,桂枝6克,生姜9克,芍药6克,炙甘草6克,大枣4

【用法】以水先煮麻黄葛根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杯,温服,取微汗。

【方解】此于桂枝加葛根汤更加麻黄,故治桂枝加葛根汤证无汗而喘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31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注解: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汗出恶风者,则以桂枝加葛根汤主之;今以无汗,故以有麻黄的本方主之。

《伤寒论》第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注解:既有头项强痛而恶寒的太阳表证,同时又有自下利的阳明里证,因谓为太阳与阳明合病,此宜以葛根汤主之。

按:下利而现太阳证,则病欲自表解,故发汗则愈,无汗表实者宜本方,自汗表虚者宜桂枝汤,此证常见。宜注意。又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宜读作太阳与阳明合病必自下利者。意思是说:太阳与阳明合病必须有自下利者,才可用葛根主之,而不是说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定自下利。

《金匮要略痉湿喝病》第12条: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注解:太阳病,无汗,小便不当少,今由于气上冲胸,水不得畅行于下,故小便反少。牙关紧急不得语,已是为痉之渐,故谓欲作刚痉,宜以葛根汤主之。

按:《金匮要略》曰:“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又曰:“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本条即述刚痉的证治。葛根汤本治项背强几几,实即项肌肉失和因致痉挛的证候。若此证严重时,则致背反张的痉病、故太阳病发热恶寒无汗而痉者,当然须以本方主之。不过本方的应用,并不限于以上所论。由于葛根汤清凉解肌,而且解毒,故疹痘诸疾于初期太阳病时,概以本方治之。依据经验,外感咳喘须发汗者,以用本方的机会为多。尤其发热无汗而恶寒剧甚者,不问项背急与否多属本方证。他如腰肌劳损,本无表证的明征,与本方治之屡验。《神农本草经》谓葛根治诸□、痉与痛,皆得之肌不和或均指为□之属亦未可知。

【辨证要点】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或见下利者。

【验案】刘某,男性,49岁,病历一号52941967726日初诊。背疼一年,胸椎25有压痛。经拍片证实胸椎8911骨质增生。曾经理疗不但无效,而且症状逐渐加重,出现腰痛、腿疼,无奈找中医治疗。近症:腰背疼痛。不能翻身,颈项发紧疼痛,不能向右转头,不能伏仰,苔白,脉沉。此属寒湿流注项背,治以散寒祛湿,与葛根加苓术附汤:葛根12克,麻黄10克,桂枝10克,生姜10克,白芍10克,大枣4枚,茯苓10克,苍术10克,川附子10克,炙甘草6

结果:上药服三剂疼即大减,增附子为12克,又服三剂,头左右转动自如,可以伏仰,深低头时仅微痛,晨起可以翻身。

 

十三、葛根加半夏汤方

【方剂组成】葛根12克,麻黄9克,桂枝6克,生姜9克,芍药6克,炙甘草6克,大枣4枚,半夏12

【用法】煎服法同上方。

【方解】于葛根汤加半夏,不异葛根汤与半夏汤的合力、故治二方的合并证。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33条: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注解:此承“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一条而言,即是说:若上述之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而但呕者,则宜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按:如上述不下利而呕者,固宜本方主之,即使下利而呕者,亦可用本方主之。

【辨证要点】葛根汤证兼见呕逆或下利者。

【验案】任某,女性,21岁,病历号4970319651221日初诊。昨天感冒头痛、头晕、身疼、腰疼、恶心欲呕、恶寒、并素有腹疼大便稀,脉浮数,苔白。证属太阳阳明合病,为葛根加半夏汤的适应证,故与之:

葛根12克,麻黄10克,桂枝10克,生姜10克,白芍10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半夏12

结果:上药服一剂症大减,二剂症已。

 

十四、葛根黄芩黄连汤方

【方剂组成】葛根24克,炙甘草6克,黄芩9克,黄连9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葛根解肌热于外,黄芩、黄连除烦热于内,三物合用有治下利的作用。甘草和诸药而缓急迫,故治热壅内外,喘而汗出、下利不止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34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注解:本太阳病桂枝汤证,医不用桂枝汤以解外,而用下药以攻里,遂使邪热内陷而下利不止。脉促为表未解之应;喘而汗出为热蒸壅逆之征,宜以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辨证要点】下利、汗出、不恶寒、脉浮数者。

【验案】彭某,女性、30岁,病历号312211965826日初诊。前天中午吃葡萄,晚上又受凉,今早感无力腿酸口渴,喝了四杯热茶即觉身热恶寒。下午心烦汗出,腹痛腹泻三次,而来门诊,苔白腻,脉滑数寸浮。证属外内皆热之下利,为葛根芩连汤的适应证,故与之;

葛根24克,黄芩10克,黄连9克,炙甘草6

结果:上药服一剂后腹痛腹泻减,三剂后证已。

【附】临床常用的葛根汤加味方:

l)葛根加生石膏汤:即于葛根汤再加生石膏45100克。煎服法同原方,治葛根汤证口舌干燥者。

2)葛根加桔梗汤:即于葛根汤加桔梗9克。煎服法同原方。治葛根汤证咽痛或排痰困难者。

3)葛根加薏苡仁汤:即于葛根汤加薏苡仁1530克。煎服法同原方,治葛根汤证关节痛或有痈脓者。

4)葛根加术附汤:即于葛根汤加白术、附子各10克。煎服法同原方,治葛根汤证而关节疼烦者。

5)葛根加苓术附汤:即于葛根汤加术附汤再加茯苓10克。煎服法同原方,治葛根加术附汤证而有茯苓证者。此和上方对于腰背拘急痛尤效,试用于脊髓炎亦有良效。

 

十五、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方剂组成】桂枝5克,芍药、生姜、炙甘草、麻黄、杏仁各3克,大枣2

【用法】以水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杯。

【方解】此取桂枝汤、麻黄汤各三分之一合之,故治二方的合并证而病情较轻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23条: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注解:如疟状,谓如疟疾定时发寒热的形状。清便欲自可,即大便通调如常,本条可分三段解释:?太阳病已经八九日,其人不呕,病还未传少阳;清便欲自可,则亦未传阳明,只如疟状,一日二三次发寒热,而且热多寒少,外邪已有欲罢之象。脉微缓更为邪衰正复之候,故肯定此为欲愈也。?太阳病八九日,虽不见少阳和阳明证,但脉微无热而恶寒者,此表里俱虚,已陷于阴证,应依据治阴证的方法随证救之,不可更发汗、更一下、更吐也。?再就上之如疟状的欲愈证言之,假如其面反有热色者,乃郁热在表还不能自解的为证,其人身痒,即是不得小汗出的确证,宜与桂枝麻黄各半汤,使小汗出即治。

按:恶寒为太阳病的要征,邪之轻重,往往验之于寒热或多或少,尤其脉微缓,为邪衰正复之应。热多寒少见此脉,大都为病衰欲愈之兆。时发热汗出者,为桂枝汤证,今虽时发热而不得小汗出,又有麻黄汤证,因以桂枝麻黄各半汤治之。

【辨证要点】太阳病发热恶寒见身痒者。

按:本方治痒、解表,主要能调和营卫驱邪外出。据此方义,临床常以桂枝汤加荆防,治发热恶寒、身痒起疹者屡见良效。

【验案】房某,男性,43岁,病历号1173431965524日初诊。原有慢性肝炎,近几天皮肤痒甚,尤以夜间瘙痒难忍,至抓破为止。时有寒热,苔薄白,脉浮缓。此属营卫不和,外邪客表,治以调和营卫,解表祛邪,与桂枝汤加荆防:

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大枣4枚,荆芥10克,防风10克,炙甘草6克,白蒺藜10

结果:上药服三剂身痒已。因有两胁痛、口苦等,与柴胡桂姜汤加味治之。

 

十六、桂枝二麻黄一汤方

【方剂组成】麻黄3克,桂枝6克,芍药6克,生姜6克,炙甘草4克,杏仁3克,大枣2

【用法】煎服法同上方。

【方解】取桂枝汤二、麻黄汤一合之,故治桂枝汤证多而麻黄汤证少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25条: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注解:脉洪大,当是脉浮,若脉洪大为里热盛,如何可与桂枝汤?可能是白虎加人参汤的脉洪大错乱在此。服桂枝汤不得法,而使大汗出,病必不解。脉浮为病仍在外,故可与桂枝汤如前法服之。

若其人形如疟,日再次发寒热者,此与上之桂枝麻黄各半汤证大致同,小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辨证要点】桂枝汤证多而麻黄汤证少者。

 

十七、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方剂组成】桂枝、芍药、麻黄、炙甘草各3克,大枣2枚,生姜5克,石膏5

【用法】煎服法同上方。

【方解】取桂枝汤二越婢汤一合之,故治桂枝汤证多而越婢汤证少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27条: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注解:太阳病,还发热恶寒,但热多寒少而脉微弱,为外邪已衰,病有欲愈之象,虽无汗,但体表己无充盈的津液,故谓此无阳也。不可发汗,谓不可以麻黄汤大发其汗的意思,宜与桂枝二越婢一汤解肌透表即治。

按:前麻黄汤条的阳气重和本条的此无阳,正好对照互几参,便不难理解阳气是指什么。注家谓阳气重是阳热,实非。前者为津液充实于体表,故脉应之紧,须以麻黄汤发其汗。而此为津液不足于外,故脉应之微弱,故宜本方轻以解之。以上三方药量极轻,均为外邪还不了了的轻证而设,不可不知。

【辨证要点】桂枝汤证多,越婢汤证少者。

 

十八、大青龙汤方

【方剂组成】麻黄18克,桂枝6克,炙甘草6克,杏仁6克,生姜9克,大枣4枚,生石膏45100

【用法】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再内诸药,煮取一杯,温服,取微似汗。汗多者,温粉覆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方解】此即桂枝汤与越婢汤的合方,故治二方的合并证。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_,此为逆也。

注解:太阳中风,指主治风水的越婢汤证言。越婢汤证本续自汗出,今以并发麻黄汤的表实证,故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而不得汗出,内热不能外越,因而烦且躁,故以麻黄汤与越婢汤合之的本方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为太阳中风本证。慎不可误与本方。与之则四肢厥逆、筋惕肉_,成为虚以实治的坏病,故谓此为逆也。

《伤寒论》第39条: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注解:水气外郁于肌表,虽无汗形似伤寒,但脉不浮紧而浮缓,身亦不疼而但重。水气时有进退,因亦乍有轻时,如确审无少阴证者,则宜大青龙汤以发之。

按:本方为发水气的峻剂,但宜于阳热证而不宜于阴寒证。若水气而现少阴证者,则宜麻黄附子汤,本方断不可用。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第23条: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注解:《金匮要略》曰:“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而不汗出、身体肿重谓之溢饮”。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者,谓发汗以治溢饮的作用二方同,但宜依证选一而用之,不是说二方主同一证。

按:重剧的肾炎,肿胀、喘满、小便不利,而烦躁者,本方有捷效。但肿而不烦躁者宜越婢加术汤。此方实治肾炎水肿的良方,适证用之百发百中言之并不过分。

【辨证要点】桂枝扬证、越婢汤证并见者。

【验案】刘某,女性,32岁,病历号1003821965315日初诊。五年来浮肿、时常低烧,经检查诊为“慢性肾盂肾炎”、“胆道感染”。近症:面目四肢皆肿,小便频而量少色黄,大便时干,干则浮肿甚。低烧时则恶寒、腹胀、右胁痛、头晕心烦。尿常规检查:蛋白(++)、脓球(++)、红血球(++)、上皮细胞(+)。脉浮微数。此属水气外郁肌肤,治以发汗以行水,与大青龙汤加味:

麻黄18克,桂枝10克,生姜10克,大枣4枚,杏仁6克,炙甘草6克,生石膏45克,苍术12

结果:上药服30余剂,头晕心烦减,面目浮肿减,午后仍低热,下肢浮肿仍明显,继加减服用,或间服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1965117日复诊,右胁痛减,腹胀、头晕、心烦已,下肢浮肿轻微,体温正常,尿常规检查:蛋白(-),脓球(-),白血球(0-1),红血球(l-3),上皮细胞(+)。

 

十九、文蛤汤方

【方剂组成】文蛤15克,麻黄9克,炙甘草9克,生姜9克,生石膏15克,杏仁9克,大枣4

【用法】煎服法同上方,汗出即愈。

【方解】此为麻杏甘石汤与越婢汤合方,再加酸敛止渴的文蛤,故治麻杏甘石汤与越婢汤的合并证而渴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第19条: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文蛤汤主之。兼主微风、脉紧、头痛。

注解: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岂有再以文蛤汤发汗之理?文蛤汤当是文蛤散之误。《伤寒论》五苓散条有服文蛤散,按其证应与文蛤汤。可能由于编写错乱,宜更正之,另录《伤寒论》条文如下:

《伤寒论》第141条: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文蛤汤);若不差者,与五苓散。

注解:太阳病,本当汗以解之,而反以冷水□其面,或灌其身则邪热被冷水所却而不得去,虽暂觉轻快,但不久更烦热。由于水热相击,肉上粟起。里有热故意欲饮,但胃有停水,故反不渴。与服文蛤汤先以解表,若服后烦热不差者,为水停不行的关系,故与五苓散治之。

【辨证要点】麻杏甘石汤证合并越婢汤证又见口渴明显者。

 

二十、小青龙汤方

【方剂组成】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炙甘草、桂枝各9克,五味子12克,半夏15

【用法】煎服法同上方。

【方解】麻黄、桂枝、芍药、甘草发汗以驱外邪。半夏、干姜、细辛、五味子逐寒饮以平咳喘,故此为外邪里饮而致咳喘的治剂。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咳、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注解:心下有水气,虽发汗而表不解;有外邪故发热;激动里饮故干呕而咳、或喘;小便不利则少腹满;水停不化故或渴;水谷不别故或利;水气冲逆故或噎,此宜小青龙汤主之。

按:表证而里有水饮者,无论伤寒或中风均须兼逐其水而表始得解。前于桂枝剂已屡有说明,故不再赘。胃中有饮本无渴证,今谓或渴者。乃由于小便不利所致,与五苓散证之渴同,故或渴、或利、或噎均宜读在小便不利、少腹满句之后,而或喘者,宜接于发热而咳句,此以上为主证。或咳以下为客证。只若主证在,不问客证有无均宜本方主之。

《伤寒论》第41条: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注解:气冲饮逆故咳而微喘,外邪不解故发热,胃有饮故不渴,宜以小青龙汤主之。服汤后则饮去胃中干,故遂渴,此为服药有效之验,故谓寒去欲解也。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第35条: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

注解:倚息,即凭依于物呼吸之意。久有痰饮,复被风寒,因而咳逆呼吸困难。以至倚息不得卧者。小青龙汤主之。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第23条: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上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注解:见大青龙汤条。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第7条: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涎沫止,乃治痞,泻心汤主之。

注解:吐涎沫,指咳逆吐涎沫,暗示为小青龙汤证。而医反下之,故心下痞,仍宜以本方先治其咳吐涎沫,涎沫止再以泻心汤治其心下痞。

按:涎沫即泡沫痰,为寒饮之候,本条当指咳吐涎沫,为外邪内饮的小青龙汤证。若呕吐涎沫,则宜半夏干姜散;若头痛者,则宜吴茱萸汤,此均为胃有寒饮而无外邪者。互参自明。

【辨证要点】外邪里饮而致咳喘者。

【验案】何某,女性,30岁,病历号7417719651022日初诊。自1954年患支气管哮喘合并支气管扩张,常咳逆倚息不得卧,近鼻塞流清涕,咳吐黄白痰,怕冷,口干不思饮,苔白浮黄,脉细略数。证属外邪内饮之咳喘,治以温化寒饮兼以解表,与小青龙汤:

麻黄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半夏12克,干姜6克,细辛6克,五味子10克,炙甘草6

结果:上药服三剂,已能平卧而睡,咳喘显减而痰仍多。以原方服9剂,喘己。流清涕己。改服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加减,服一月而安。